當配音演員穿到年代文 第173節
讓他們演話劇像她和其他專業演員那樣,站在舞臺上演話??? 怎么可能! 陳小軍磕磕巴巴地說:“我、我們又不是演員,怎么演嘛……” 其他人也小聲地附和,可他們雖然嘴上這么說,眼底的驚喜和期待卻是騙不了人的,李瀟瀟把手背在身后,笑瞇瞇地說:“我們教你們啊?!?/br> 說著,她又率先往演出場那邊轉去,回頭朝少年們說:“跟我過來?!?/br> 李瀟瀟的本音清脆飛揚,這一句卻故意往下壓了壓,透著點不容置疑的威嚴,讓少年們下意識地跟著她走。 她將少年們帶到了表演場,其他演員和舞設組成員都看了過來,少年們一向都野慣了,從來不知道什么叫做“害羞”,現在一個個都忍不住局促臉紅。 之前文工團的第一場演出,最先偷偷摸摸進場的就是這幾名少年,這里的所有人可都認得他們,熱情地跟他們打了聲招呼,又主動跟他們聊天。 陳小軍等人都一副受寵若驚的模樣,畢竟是少年心性,習慣之后很快就放開了,跟演員們都聊得很開心。 李瀟瀟簡單地跟自己的隊友們說了一下,說加幾個群演。 其他人也有點驚訝,但李瀟瀟做事一向不按常理出牌,卻又總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他們也都已經習慣性地選擇相信她了,于是也都表示沒有問題。 之前李瀟瀟在給葉老師打完電話之后,已經確認鐘思華的文工團團長職位,所以她又讓方浩明去請他過來,以便讓他及時了解目前文藝工作的進度。 此時此刻,鐘思華也在旁邊,看到她這個安排,心里覺得不妥,但這是文藝兵的演出,不是文工團的演出,能做決定的只有她,哪怕他提出建議,她也可以不接受。 可明天的演出那么重要,這些孩子一點話劇基礎都沒有,跟文藝兵根本不是一個水平,要是一起上臺了,用腳趾頭都能想象得到那畫面有多怪異! 但現在李瀟瀟和眾人正熱烈地交談,鐘思華也不好打斷她,打算待會兒有機會再單獨勸勸她。 少年們原本都只是以為李瀟瀟是開玩笑的,沒想到她竟然是來真的,平時他們臉皮再厚,這時也都知道自己跟他們的差距,到時候真要上臺了,豈不是丟臉? 丟臉還是小事,畢竟這公社里頭,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但他們可不想拖了這些文藝兵的后腿! 因為他們還記得,在篝火晚會上,這些文藝兵表演的《蛻變》有多精彩。 李瀟瀟像是沒看到他們臉上的忐忑似的,還真就將他們當成了跟其他文藝兵一樣的演員,告訴他們走位,甚至給他們加了一句臺詞。 她笑瞇瞇地朝他們說:“你們只需要像平時那樣,想象一下平時村里發生什么事,你們過去看,圍成一堆說話?!?/br> 話劇源于生活,比起京劇和芭蕾舞劇,門檻是最低的。就現在這個時候,全國各地很多學校里,學生們都已經自發演話劇了,有的大學生還能創作小話劇。 在二十一世紀里,很多中學在搞文藝晚會時,學生們也都表演原創話劇。 所以,每個人都能演話劇,每個人都有演話劇的天賦。 李瀟瀟朝他們大致講了一下《回家》的內容,這話劇其實十分貼合寶安縣村民的生活,少年們只是聽著,都能從里面找到熟悉感。 “都清楚了對嗎?那好,來……”李瀟瀟拍了拍手掌,讓演員們和少年們都各就各位,“那我們開始了?!?/br> 其實李瀟瀟給少年們安排的戲份沒什么難度,只是演圍觀的吃瓜群眾,但因為太緊張,一句簡單的臺詞也都磕磕巴巴。 但這里并沒有人嫌棄他們,而且還都鼓勵他們。久而久之,最不好意思的反倒時他們了。 不用別人說出來,少年們也都知道自己的差距,他們第一次表演,既激動又開心,但也正因為這樣,所以他們覺得,自己不能拖演員們的后腿。 再次中場休息的時候,少年們再次互相推搡,最后把平時最說得上話的陳國海推到了李瀟瀟跟前。 陳國??粗顬t瀟,紅著臉說:“那什么,李瀟瀟同志,我們演不好,不想拖你們后腿,我們不是不想加入你們,但時間太緊……” 少女的目光朦朦朧朧,看著好不無辜,陳國海覺得這樣拒絕她,自己真是個混蛋,終于反應過來為什么其他人不愿意開口了,敢情都不想親口對這姑娘說“不”呢! 陳國海的聲音越來越小,李瀟瀟笑了笑,臉上露出無奈的表情:“好吧?!?/br> 陳國海見她這樣,又著急地補充:“我們真的特別愿意跟你們一起表演!就是我們水平不夠?!?/br> “對對,等我們以后再好好練習了,一定……”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正好符合李瀟瀟的預期,她點了點頭,又說:“那我們等著你們,將來總有機會的?!?/br> 少年們這才松了口氣,又將這約定鄭重地記在心里。他們也不好繼續打擾演員們排練,于是很快就離開了。 他們在離開的時候,還在不停地討論話劇的劇情,約定找時間練習。 鐘思華將這一幕都看在眼里,隱隱有點明白李瀟瀟剛才為什么那樣做了。 這時,李瀟瀟也走了過來,朝鐘思華點點頭:“鐘團長?!?/br> 剛才這位老團長的眼神,李瀟瀟也看到了,知道他心里有疑問,而她剛好也有事情想跟他說,于是干脆直接過來了。 鐘思華笑著說:“我還以為你真的要讓他們上臺了?!?/br> 這姑娘口齒伶俐,如果真要讓那些孩子上去,她總有辦法說服他們的。 李瀟瀟眉眼一彎,瞳仁里閃過兩分狡黠:“以后再上也是一樣的,總有機會?!?/br> 鐘思華問:“小李同志,你是又有什么新計劃嗎?” “也不算是新……”李瀟瀟微微斂起笑容,認真地說,“之前就有考慮過?,F在我們進度良好,應該趁熱打鐵,多方面下功夫,這樣才好鞏固成果?!?/br> “只有親身參與到其中,才能與話劇更親近,進而愛上這門藝術,這對于現在的寶安縣來說十分重要,因為這可以增強百姓之間的凝聚力,也更方便新思想的傳播?!?/br> “而且,當一個人長期扮演一個角色的話,平時生活中也會下意識地向這個角色靠攏。 這些少年們如果放到以前,都是逃港預備役,讓他們參與演話劇,促使他們向正直角色學習?!?/br> “所以……”李瀟瀟說出了最終目的,“我們可以向干部們提出建議,以公社為單位,各公社建立自己的農村文藝隊?!?/br> “拿陳家村舉例子,劉翠花大嬸是這地頭說得上話的人,她以前在娘家也是文藝隊的,一旦這里也組成文藝隊,那她一定會進去,還能起好的帶頭作用,和文藝隊一起維護公社的和諧穩定?!?/br> 李瀟瀟說完,又朝鐘思華笑了笑:“當然,這只是我的一點想法,鐘老團長覺得這個計劃怎么樣呢?” 第106章 新綠芽 事實上,農村文藝隊的組建,在其他地方都很常見。 七十年代是文工團發展的鼎盛時期。從上至下,大大小小的文藝團體遍地開花,在物質短缺的背景之下,這些文藝團體在精神上給了人民極大的撫慰。 從軍區到省級,再到市到縣,都有正式的文工團,再往下就是規模和條件都差一些的文藝隊。 文藝隊的成員水平參差不齊,有的是下鄉的知青,有的是被下放的“問題分子”,有的是從其他地方調過來的演員,還有的就是本村村民,自然是沒法完整地演一出樣板戲,大多時候就是一起唱唱歌。 去年李瀟瀟剛穿過來那會兒,所在的羊城劇社因為整體業務水平太差,收著大城市的資源,卻拿不出應有的水平,于是全部演員都要重新被考核,合格的就被收入市文工團,不合格的就被安排到農村文藝隊。 劇社那群人,雖說是演員,但大多都是混子,要是被安排到農村文藝隊里,可想而知整個文藝隊是什么水平了。 然而,其他地方部分農村文藝隊即使再拉跨,也好過連農村文藝隊都沒有的寶安縣。 不過,以前沒有,不代表現在沒有,寶安縣將來各公社的農村文藝隊,一定不能是水平拉跨的烏合之眾。 李瀟瀟朝鐘思華提出了這個建議之后,鐘思華沒什么猶豫,幾乎是馬上就點了點頭:“我也有想過這個事情,但目前還不是時候?!?/br> 寶安縣的文藝事業百廢待興,文工團才在站住腳,還需要時間跟百姓磨合,而百姓也才剛接受文工團的文藝表演,雙方就像是一對剛確定關系的情侶,總要相處過了,互相信任了,才能繼續往下走。 欲速則不達,李瀟瀟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她也認同鐘思華的想法:“您說得是,在組建文藝隊之前,要讓村民們先有這個意愿,有意愿了,辦事才會積極主動?!?/br> 少女臉色沉靜,顯然也在認真思考,鐘思華幾乎都差點忘了,這姑娘不過十幾歲,可他跟她討論事情的時候,完全沒有因為年齡差距而產生的溝通問題,他說的事情,她也全部都能跟上。 “對……”鐘思華笑著說,“所以你剛才做的很對,抓著機會讓那些孩子參與進來,以后一旦要組建文藝隊,他們也一定是最支持的那撥人?!?/br> 不止是因為這樣,還因為那些少年們是村里的希望,他們曾被家人寄希望于逃到對面香島,而現在有潛力成為傳播正能量的好苗子。 李瀟瀟點點頭,鄭重地說:“如果在組建的過程中有需要我們出力的,請您盡管吩咐,我們都會全力配合的?!?/br> 有李瀟瀟這句話,鐘思華就放心很多了。 因為從前老文工團不務正業,總是向村民們唱歌,所以村民們現在對大合唱都非常排斥,而除了大合唱之外,其他劇種中,只有話劇最適合村民們上手。 這次光州軍區派過來的文藝兵都是話劇演員,如果有他們的協助指導,組建速度就能快上不少。 “多謝……”鐘思華非常高興,又說,“我回頭會跟團里商量一下的,出一個具體的安排,等定下來之后,我再跟你說?!?/br> 兩人又簡單地討論了一下,確定了一些基本方向,然后李瀟瀟就又回到排練當中。 除了演員們的排練之外,其他準備工作而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之前文工團的第一場演出,因為當時村民們對文工團還很排斥,所以李瀟瀟沒法號召百姓們準備凳子,但這回不一樣了。 盡管演出決定非常匆忙,但中午各公社大喇叭一響,隊長們都通知村里的百姓,明天到演出場時,要跟隨村里的組織一起走,防止出現混亂。 萬事俱備,只等待明天的到來,不管是演員們還是觀眾們,都無比期待。 第二天一早,文藝兵們沒有跟隨其他戰士出cao,起床后直接洗漱用餐,然后換戲服化妝。 等到一切準備就緒后,其他戰士們也都已經回來了,只要是今天沒有安排輪值的,都可以一起去演出場觀看表演。 今天李瀟瀟等人需要走三個表演場,第一場是在八點半,眾人提前出發,七點半就已經到達場地。 然而,比他們更早的,是各公社的村民們。 離演出還有一個小時,場地里竟然已經坐得滿滿當當了! 許多村民提前過來占位置,手上還拿著早飯,一邊吃,一邊跟身邊的人說說笑笑,就等著話劇開場了。 村民們看見文藝兵們,紛紛朝他們打著招呼。 文藝兵們也都熱情回應,跟村民們拉了幾句家常。于是文藝兵們很快就知道,村民們本就習慣了早起,雖然村隊長說了上午不用出工,但他們醒著也是醒著,就跟平時一樣起來了,吃完早飯就先過來了。 演員們抓緊時間到舞臺后面調整,縣文工團的舞設組也都過來了,要進行設備的最后調試。 演出前要靜坐醞釀情緒,舞臺背后也是草地,李瀟瀟盤腿坐在地上,下意識地摸著手腕想看看時間,卻摸了個空。 李瀟瀟嘆了口氣,她老是忘記手表已經被扔到海里了。她心里有點郁悶:那可是團長送給她的生日禮物,她這都還沒戴多久呢! 她拍了拍臉,調動自己的情緒,壓下心中的不高興。 “秀娟師姐……”李瀟瀟輕輕地拉了拉旁邊盧秀娟的衣袖,“現在幾點了呀?” 盧秀娟看了看手表:“八點了,還有半個鐘?!?/br> 李瀟瀟點了點頭,兩人又不再說話,繼續靜坐。她想了想,又悄悄地站起來,從舞臺后偷偷探出一雙眼睛,朝觀演地那邊看過去。 烏壓壓的觀眾中,重鋒和縣干部們都坐在了第一排。與其他村民們一樣,他們也都是坐在地上。 露天場地不像城市里的大劇院,大家都坐得十分隨意,于是重團長那標準的軍人坐姿就格外顯眼。 重鋒臉色并不冷,但很淡,干部們平日里有事都是找李瀟瀟,跟這位重團長的交集并不算多。 然而,大家坐都坐在一起了,干部們沒話找話聊了幾句,見他似乎也不怎么想說話,于是識趣地不打擾他了。 重鋒確實不太喜歡這種場合,以前在軍區的時候,區里組織看文藝表演,他能不去就不去,要是不得不去,那他就坐在位置上,看著布景板想事情。 但今天他是帶著期待的心情坐在這里的,他也知道李瀟瀟有演出前看舞臺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