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配音演員穿到年代文 第154節
他的動作行云流水一樣流暢,剛柔并濟,即使臺上樂聲齊奏,但那輕盈的動作,讓所有人都覺得那肯定是落地無聲的。 僅僅是這開幕場景,這位青年演員的武生功底,已經迅速地吸引住臺下的觀眾,尤其是孩子們,看到那前空翻時眼睛都亮了起來,忍不住發出低低的驚呼。 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目光都黏在了青年演員身上。緊接著,青年觀察完畢后,發現已經安全,朝身后的蘆葦打了個手勢,后面馬上出來了好幾個人。 這小小的一片蘆葦,竟然能藏這么多人! 然而,還沒等觀眾們驚嘆,從蘆葦中頭一個出來的紅衫藍圍裙女人,摘下頭巾擦了擦汗,開始唱道:“程書記派人來送信……” 清晰洪亮的女音極具穿透力,圓潤又有力,和配樂完美配合,像是要直擊人的靈魂一樣,一下子將觀眾們就鎮住了。 “是她,我認出來了,是畫報上那個女人!” “對對,頭發跟圍裙都是一樣的!” “噓!別吵!” …… 少年之中已經有人認出來了,臺上正在唱戲的角色,正是海報中的主角阿慶嫂,可其他人現在只想好好看看戲,聽這和大合唱完全不一樣的歌,于是連忙讓說話的人閉嘴。 京劇演員的功底都十分好,即使沒有擴音設備,也能讓臺下大部分觀眾聽清楚聲音,此時再加上擴音設備,舞臺上的唱戲聲一直傳到了遠處。 這個表演場本來就是屬于蛇口公社,離公社的各個大隊都不遠。 此時已經到了下工時間,在農田中忙活了一天的社員們扛著工具往村里走,聽到了公社口那邊的聲音。 劉翠花隱隱覺得這聲音有點熟悉,鄰居鄧曉虹扛著鋤頭,也朝劉翠花問道:“花姐,我咋覺得那聲音這么像《沙家浜》呢?” 鄧曉虹也是其他縣嫁過來的,以前也聽過樣板戲,嫁過來后還曾經抱怨過,這縣文工團啥也不會,跟她娘家那邊沒得比。 這種話說一次兩次也就算了,說多了被蛇口公社的本地村民嫌棄,還被說“那要不跟你漢子離了,回你娘家去唄”,鄧曉虹被氣了個半死,但也確實不再在村民們跟前說類似的話。 好在,劉翠花娘家跟她一個地,于是鄧曉虹也就只能跟她一個人偶爾抱怨一下了。 她很喜歡聽戲,少女時期也加入過娘家村里的文藝隊,跟著隊里的老師學過藝,覺得自己多了門唱戲的手藝,是跟別人不一樣的。 只是,后來她嫁過來這邊,一切都不一樣了。久而久之,她也就忘了以前那些風光的時候,跟村里其他女人一樣,一心一意盼著自家兒子哪天成功去到香島。 劉翠花以前被縣文工團的廖主任嘲笑過,對這縣文工團說得上是深惡痛絕,聽到鄧曉虹這么說,冷哼了一聲:“是呢吧,估計也就演個把段子,什么縣文工團,狗改不了吃屎?!?/br> 鄧曉虹好歹是練過的,聽出了唱戲人的功底,眼里露出了驚艷:“不是啊花姐,我聽現在唱的這姑娘,這水平比咱們南沙縣文工團的臺柱子還高!” 劉翠花也聽到了,確實是水平高,所以也就更煩躁了,她不相信文工團能有好心,于是不耐煩地擺擺手,打斷了鄧曉虹:“你要想去看你就去?!?/br> 鄧曉虹知道她跟廖主任的那些過節,識趣地不再說,但心里也打了注意想去看看。 兩個人回到村里,各自回家,都看到自己做好飯了,但飯已經不熱了,兩人等了又等,不知道自家臭小子跑去哪兒了。 還是劉翠花想起前兩天自家兒子問《沙家浜》時的好奇,反應了過來,頓時氣不打一處,提起藤條氣沖沖地出門了。 陳美娟跟著跑到門邊,朝劉翠花喊:“媽,你去哪兒啊這都要開飯了!” 劉翠花頭也不回地說:“去抓你弟回來!” 劉翠花走到村口,這才發現有好些人跟她一樣,也是回到家后等了好一會兒,自家臭小子還沒回來,猜到是去了看戲,于是要出來抓兒子回去的。 女人們走到公社口,已經能看到表演場了,外頭又走來幾個隔壁公社的,倒不是來找兒子的,而是來找女兒的。 蛇口公社這邊有個默認的規矩,姑娘們晚上盡量少出門,畢竟附近山頭都藏著逃港人,以前就出現過一樁慘事,公社的一個小姑娘晚上出去,被拖到山里了。 從那之后,蛇口公社家里有女兒的,都會警告女兒晚上不許一個人出門。 不管是找兒子,還是找女兒的,大人們都堵在了入場口,劉翠花嗓門大,沖著攔在入口的高大男人喊:“我來找我家兒子的,你讓開!” 門口的正是重鋒,淡淡地掃了劉翠花一眼。 劉翠花剛才也沒仔細看,現在一定睛,這才發現是個年輕小伙,但是已經穿著四個兜,是個軍官,頓時就收斂了起來。 結果她再一抬頭,就看到對方鋒銳的眼神,到嘴邊的話頓時被那目光擋了回去,讓她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重鋒朝旁邊的戰士指了指:“進去可以,把藤條放下,禁止妨礙別人看戲,否則按違反紀律處理?!?/br> 劉翠花:“……” 所有人一聽這年輕軍官的話,頓時都傻眼了:他們還是頭一回聽說的,進個戲場還能被當作違反紀律! 有人往順著軍官的手勢看去,只見那戰士旁邊已經收繳了不少藤條、木棍等抽孩子的工具,都忍不住嘴角一抽。 這意味著,已經有找孩子的大人進去了??伤麄兊攘擞值?,也沒見有哪個大人出來的。 他們又納悶了:這就是干脆留在里面,跟孩子們一起看戲了? 此時此刻,臺上“錚”的一聲亮響,《沙家浜》中最著名的場景《智斗》剛好來了。 這個場景正是畫報上的名場面,阿慶嫂與兩名反派周旋,同臺三人對唱,三名演員一亮嗓,入場口這邊的人們,都起了一身雞皮疙瘩,被直擊心靈。 所有人這時才看向舞臺,看見那搭建得巨大而逼真的布景,看到場中已經坐了不少觀眾,不管是對文工團有意見的大人們,還是貪圖新鮮的孩子們,此時此刻,都不分彼此,看得津津有味。 這冰山一樣的軍人身后,一名少女探出頭來,沖劉翠花等人笑了笑:“叔叔嬸嬸們,我們在沿路都安排了戰士站崗,今晚姑娘們回家的路上,都會有戰士們保護,請放心?!?/br> 少女頓了頓,眼神真誠又坦蕩地說:“以后我們的文藝表演安排,都會放在晚上七點半之后?!?/br> 她這話一出,所有都愣住了,隨后臉上不自在了起來。 七點半之后,這意味著,這些文藝表演不會耽誤自家孩子的游泳時間,甚至連出海打漁的男人們也能夠回來吃完飯,依然趕得上看這文藝表演。 李瀟瀟看出來了,劉翠花嗓門最大,雖然來得晚,但別人都讓著她,估計她在這些人里面最有影響力。 她上前一步,走到劉翠花跟前,臉上笑意不減。 劉翠花下意識地往后退,李瀟瀟拉住她的手:“這位嬸嬸,您這嗓音是練過的吧我一聽就知道了,剛好,咱們這縣文工團的演員都是新的,今晚是他們第一場演出,可以請您給他們指導指導嗎?” 這突如其來的高帽砸得猝不及防,劉翠花一下子就亂了陣腳:“我、我也就結婚之前在農村文藝隊打過雜,跟你們這正兒八經的文工團可不是一回事!” 第90章 新轉機 “農村文藝隊也有很多厲害的人,新文工團的演員里面,也有前輩是從文藝隊里出來的?!?/br> 李瀟瀟順著劉翠花的話,一雙漂亮的桃花眼目光朦朧,專注地看著她,顯得無比真誠,看得她開始不好意思起來。 都說伸手不打笑臉人,更何況這姑娘還在夸她,長得又好看,還是大軍區的文藝兵,卻一點也不驕傲,劉翠花的聲音也不自覺放小了一點:“那你說得也對,農村文藝隊是也不差的?!?/br> 李瀟瀟又好聲好氣地跟她說了幾句,既不過分彩虹屁,又讓劉翠花賺足面子,引著她說了點自己以前的文藝隊員經歷,其他同村的人看她的目光也不一樣了。 最后劉翠花被哄得心情舒暢,也不好意思再撒野,被李瀟瀟挽著手往里面走,說是請她一起去觀看,看完后好點評點評。 場中其實也有戰士在維護秩序,大人孩子在里面坐了一大片,真要找人肯定會打擾到其他人看戲。 現在劉翠花也進去了,其他人你看我我看你,最后有人說:“花嬸兒都進去了,那我們……也進去” 臺上《智斗》的戲段高潮迭起,他們其實早就偷偷瞄著了,耳朵也都豎起來在聽,只是誰也沒好意思先開口,現在有人這么說,其他人紛紛都表示同意,把藤條棍子繳了,然后走進去場子里。 等他們走遠后,方浩明才有點無奈地小聲說:“早進去不就好了明明都是想看的,剛才就一直往舞臺看?!?/br> 重鋒往李瀟瀟那邊看了看,又問方浩明:“你讓誰去幫瀟瀟了?” “讓楊子跟老陳過去的……”方浩明連忙說,“放心了,他們老會說話了,肯定能幫上瀟瀟的忙?!?/br> 重鋒點點頭,不再說話。 在李瀟瀟的計劃里,觀眾分為兩個主要群體,一個是自發過來觀看的,第二個是來找前者回家的,她需要兩批人去分別應付這兩個群體。 前一個群體好應付,因為他們本來就對《沙家浜》有興趣,開場后肯定也會看得入迷,所以她讓文藝兵們去混在中間。 后一個比較棘手,所以由她自己和幾名嘴皮子利索的戰士應付,陪著這群人一起看,有什么問題都要當場解決,務必讓他們感受到他們認真搞文藝事業的誠意。 事實證明,這樣的安排是非常合理的,所有人都留在了場中,看完了舞臺上的戲。 好的作品無需多言,苗秀心的實力能跟省級和軍區級演員媲美,臺下所有人早就看得如癡如醉,早就把對前文工團的嫌惡拋到腦后了,不由自主地喝起彩來,心情都被每個角色的命運帶動。 到最后,郭建光帶著新四軍成員回來,和人民群眾一起消滅了敵人,全場氣氛達到頂點,臺下掌聲如雷,尤其是第一次看這劇少年人們,大聲喝彩,一臉崇拜地看著扮演軍人和群眾的演員們。 演員們上臺致謝,在這一刻,就連蛇口公社的大人們都暫時忘掉了和前文工團的不和,其他公社的百姓甚至已經開始期待起新文工團。 在熱烈的掌聲中,剛才跟著演員們一起上臺的凌國棟走上前去,朝觀眾們致意。 他和演員們的裝扮不一樣,觀眾們一看就知道他剛才沒在臺上表演,也都見過干部們講話的架勢,猜到他準備說話了。 果不其然,這男人緩緩開口:“各位寶安縣的農民同志晚上好,我是寶安縣文工團新上任的副團長凌國棟?!?/br> 他這話一出,臺下的掌聲小了許多。 一提到“寶安縣文工團”幾個字,舊文工團和社民們的矛盾,就不可避免地被提及,所有人也都從剛才的精彩表演中回過神來。 確實很精彩,可誰知道是不是這個所謂的新團的花招呢? 也許只是先表演一場,后面在這里扎根了,就慢慢跟老團一個德性? 觀眾們心思各異,漸漸地都不說話了,看著臺上的凌國棟。 “今天是咱們寶安縣文工團重組后的第一場演出,感謝各位同志來捧場,也希望后天的演出,大家可以繼續來支持?!?/br> 后天竟然還有演出!臺下全場嘩然。 今晚的演出,足足有兩個鐘那么長,這一次演出,已經是頂之前舊團的好多次演出了!而這個新團長居然還說,明天還有! 坐在最前頭的少年馬上大聲問:“那你們后天表演啥不會又是唱歌吧?”這問題問出了所有人的心聲,大家都等著凌國棟的回答。 “不是唱歌,是像今晚這樣的大戲?!绷鑷鴹澔卮鹫f,“但不是同一出,后天演的是《杜鵑山》,演出的地方在隔壁公社。每隔一天,咱們團會輪流到不同公社演出,只演京劇和話劇,不唱歌?!?/br> 寶安縣人口不多,一個村子就八十來人,一個大隊四個村子,一個公社三個大隊,但每個公社口都有空曠的表演場地,能容納上千人,幾個公社擠在一起看起,完全沒問題。 像今晚,別的公社也有不少人過來看熱鬧,場子依然有很多空地。 凌國棟又說:“往后新文工團,所有的表演都會安排在晚上七點半之后。咱們團已經跟組織簽了軍令狀,如果一個月沒演夠十五場,就要受紀律處分?!?/br> “哇,真的假的!這么厲害” “那咱們以后豈不是能經??创髴颉?/br> “我還是不太相信,這一演演兩個鐘,在臺上一直,肯定累,隔天演一場,我才不信能吃得消!” …… 臺下議論紛紛,都不是很相信的樣子,凌國棟畢竟是在大團里經歷過風雨的人,對著眾多質疑的目光,沒有絲毫膽怯,簡單又精確地說了一下后面五場戲的安排。 當他在說安排的時候,觀眾們又飛快地安靜下來,即使有個別還在說話的,都會被旁邊的人比了個“噓”,生怕沒聽清楚后面的表演會安排在哪些公社。 凌國棟說完安排之后,也沒有多說類似“我們新團一定會努力的?”之類的煽情話,這是他和其他團里管理人員,還有和李瀟瀟一起商量好的應對方法。 從前的老團就是說了太多忽悠百姓的話,新團一定要用行動說話,廢話不多說,直接擼起袖子就是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