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64)
沈郁柔順伏在男人胸膛前:我知道,陛下會為我出氣。 對于這件事,沈郁不生氣是假的,但是看到商君凜這么在意,他反而沒那么氣了,前世那些人是得逞了,可最后的結局還是被他改變,他從來都很清醒,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至于要如何處置那些人,商君凜沒和沈郁說,沈郁也沒問,他仰頭,摟住商君凜脖子,親了親他的唇角:能遇到的陛下,我很幸運。 這一世的改變,全因商君凜而起,他不會讓任何人,破壞這一切! 第235章 商君凜托住青年的腰,親昵回吻:阿郁這句話該朕說才是。 身處其中,商君凜比誰都清楚,沈郁的到來給他帶來了哪些改變,又給大桓帶來了怎樣的改變。 兩人膩歪了一會,商君凜抱著人坐到榻上:京城那邊可以開始收網了。 背后之人還沒露面嗎?沈郁輕車熟路在男人懷里找了個舒適位置窩好。 他一直躲在暗處,如果沒有萬全把握,想來是不會露面的。 陛下知道他是誰了嗎? 從先帝在位時期就活躍在朝堂,直到現在,且勢力不小,有能力做下這么多事的,整個大桓屈指可數。 確實如此,商君凜登基后,處置了不少先帝時期犯了事的官員,到如今,朝廷官員幾乎大換血,先帝在位時就活躍的,更是寥寥無幾。 陛下覺得,當初安王將月蓮送到皇宮,是不是一個巧合?沈郁想不通的是,姬家的圣物,怎么會落到安王手里。 據姬無妄所說,月蓮是在你母親失蹤后跟著消失的。 難不成在京城幫我母親的,是安王?沈郁想了一下這位存在感不高的王爺,按時間推算,那個時候,安王已經就藩,安王的封地離姬家族地不算遠,若他母親離開族地后,遇到了安王也能說得通。 沈郁和商君凜說出自己的推測:會不會是我母親離開姬家后,遇到了安王,她手中有皇室的信物,在安王的庇護下,擺脫了那些人的追捕? 不然,怎么解釋他母親離開族地后,到達京城前那一段消失的時間。 朕讓隱龍衛查了安王那段時間的動靜,中間有一段時間,安王封地戒備森嚴,大約有兩個月時間,之后封地守備恢復正常,而這個時候正好是先帝壽辰,安王以祝壽為名去了一趟京城。 時間差不多能對上,沈郁垂眸沉思,他母親的事會不會和安王有關? 不管如何,有了頭緒總比一點頭緒都沒有要好,沈郁想著,出去后得讓熒惑的人去查一查。 朕會派人細查一下安王,如果真的和他有關,便讓他來一趟京城,當年的事究竟如何,等見到了人,自然會知曉。 沈郁點頭。 身體一天天好轉,轉眼他們已經在姬氏族地待了一個多月時間,見沈郁身體恢復的差不多,商君凜定下了離開的日子。 阿郁會舍不得嗎?商君凜吩咐完隱龍衛,轉頭問沈郁。 沈郁正在翻看從姬家藏書樓里找出來的書:舍不得什么? 商君凜走過來,捏了捏沈郁的臉,精心調養之下,沈郁臉上長了些rou,臉上的氣色也比從前好了不少。 舍不得離開。到底是和沈郁有血緣關系的家人,商君凜擔憂沈郁會想留下。 一段時間下來,沈郁似乎接受了姬無妄這個兄長的身份,姬無妄也告訴了族里沈郁的真實身份,雙方的相處越來越融洽,姬無妄不忙的時候,會來找沈郁,和他介紹族里的情況和姬家往年發生的趣事。 陛下怎么還在為這件事擔心?沈郁轉了個身,面向商君凜,雙手搭上男人肩膀,陛下在哪,我就在哪,這里再好,又哪比得上在陛下身邊好? 沈郁的話給了商君凜極大安慰,他低頭,用額頭蹭了蹭沈郁的:朕身邊有這么好? 沈郁注視著男人漆黑如墨般的眼瞳,彎了彎眉眼:陛下是整個大桓的主人,怎么也該對自己多點信心才是,這世間,還有誰能比得過陛下?就算有,在我心里,陛下也永遠都是第一。 阿郁今日吃了蜜嗎,怎么嘴這么甜?商君凜眼里染上笑意。 不如陛下嘗嘗,看是不是甜的? 商君凜眸色加深,垂首吻上青年的唇。 氣息交融,沈郁緩緩閉上眼,沉浸在這個吻中。 迷糊中,他聽到男人低磁的嗓音。 很甜 兩日后,沈郁和商君凜兩人離開了姬氏族地,這一回,姬無妄沒跟他們一起,只派了一些人護送他們。 等處理完族里的事,哥哥再去京城尋你。姬無妄望著站在自己對面的沈郁,道。 姬家避世數百年,總不可能一直避世下去,如今外面環境穩定,他們也是時候出去看看了。 姬無妄一直在忙這件事,舉族遷移不是一件小事,身為族長,他需要留下來處理相應事宜。 沈郁知道姬無妄想帶族人重新入世,這段時間,他們三人有時候會聚在一起討論這件事,關于遷族到哪里,以后的具體發展等等問題。 有什么事可以來尋朕。商君凜開口。 先不說姬無妄是沈郁的兄長,單對方為沈郁拔除戒引這件事,商君凜就愿意為對方行一些方便。 顧忌到沈郁的身體,他們離開時坐的是馬車,速度比來時慢了不少。 走到半路,商君凜收到了從行宮傳來的密信,密信是方均傳來的,看完后,商君凜吩咐改道,直接朝京城而去。 怎么了?望著一臉嚴肅的商君凜,沈郁問。 魚咬鉤了。商君凜將密信遞給沈郁。 沈郁看完,明白了商君凜為何要直接回京,行宮那邊本就是他們布下的誘餌,如今對方已經行動,他們自然該去捉最大的那條魚。 京城。 行宮那邊還沒傳消息回來嗎? 大殿里,眾位大臣聚在一起,一位大臣忍不住開口。 他們是在三天前發現失去和行宮那邊的聯系的,第一天,官員們沒怎么在意,只以為是中間出了什么岔子,但三天過去,那邊還是一點消息都沒有,不少大臣慌了。 他們想辦法和那邊的人聯系,傳出去的消息卻如石沉大海,一點回音都沒有。 眼看夏天已經過去了,陛下為何還不帶貴君歸京? 聽說陛下在行宮也是深居簡出,到底出了什么事? 一個又一個問題被拋出來,卻沒人能解答,就連一向不喜吵鬧的丞相,這回也沒有出聲。 好了,大家稍安勿躁,可能是哪里出了岔子,陛下人在行宮,那邊也有兵馬護送,不會出事的。段大人清咳一聲,出聲安撫。 幾位世家大臣對視一眼,一人站出來道:就算是避暑,眼下時間也該過了,沒道理陛下還不回來,行宮那邊究竟發生了什么事,總該給我等一個交代。 關鍵是現在聯系不上那邊,下官前幾天給方大人寫的信如今也沒收到回信,下官認為,該派人去行宮看看到底發生了什么事。 這個提議得到了一致認可。 可是哪位大人去比較好? 這個問題一出來,大殿里陷入了短暫的沉默,人選確實是個問題,主要是他們現在不知道行宮那邊的情況,若是沒事,這次貿然前去會不會惹得陛下不快?會不會影響自己的仕途?萬一真出了事,去的人能不能解決? 這并不是一個好差事,沒有人主動站出來,每個人都在權衡利弊。 最終商議后,選了一位武將帶領一小隊兵馬前往行宮,被委派任務的,是曾經和越王軍隊對峙過的一位將軍。 人是段大人拍板定下的,丞相對此沒有異議,兩位權利巔峰的大人沒有意見,剩下的官員更不敢有什么意見。 離開時,丞相破天荒走到段大人身邊,開口道:為什么選這個人? 段大人瞇了瞇眼:丞相心中有更合適的人選? 只是希望段大人不要做出錯誤的選擇罷了。丞相語氣一如既往平靜。 本官在做什么本官自己心里清楚,就不勞丞相大人費心了,倒是丞相大人,這段時間似乎沒休息好,大人可要好好注意身體。 兩人可以說是不歡而散。 丞相離開后,另外幾名世家大臣見狀,走了過來:丞相是怎么回事,連面子功夫都不愿做了嗎? 丞相一向和世家不對付,是朝廷公認的秘密,以往,丞相不會將對世家的不喜表現得這么明顯,今天是怎么回事? 可能心情不愉快?段大人笑了笑,似是沒將這件事放在心上。 京城和行宮之間的消息徹底斷了,十七皇子開始頻繁與世家官員接觸,不止世家,一部分寒門官員也暗中和他有了聯系。 一切都沒放在明面上,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行宮那邊依然沒消息傳來,人心隱隱產生浮動。 沈郁和商君凜直接從姬氏族地回京,避開了行宮的路,也避開了所有人的耳目,行宮和京城發生的事,在隱龍衛的通報下,他們知道的很清楚。 離開姬氏族地后,沈郁和熒惑取得了聯系,通過他們,了解到大桓其他地方的動靜。 目前除了行宮和京城,以及京城附近的一座小縣城,其他地方暫時沒有發生異狀。 商君凜看起來游刃有余,并不為京城的事著急,沈郁知道,男人已經安排好了一切,只等最后一刻的到來。 下了場雨,沈郁和商君凜到附近的一座小村莊避雨。 站在屋檐下,望著雨幕,沈郁道:看樣子,這雨一時半會不會停。 等雨小一點,或者雨停了再趕路。 沈郁往旁邊挪了挪,蹭到男人懷里:上次在京城,我們也像現在這樣在農戶家避過雨。 商君凜摟緊了懷里的人,阻擋外來寒氣侵入:是啊,當時阿郁直接睡著了,還是朕抱你回去的。 兩位公子進來喝杯熱水吧。 商君凜帶著沈郁進屋,桌上已經放好了兩杯冒著熱氣的水,沈郁走過去,拿起茶杯,卻沒有喝。 陛下,這杯子 是御用之物。 第236章 皇室用品都是有特殊標記的,這杯子看似不起眼,材質卻是上好的,不論如何,這樣的杯子都不該出現在這里。 他們避雨的地方是山腳處的一座村落,生活在這里的人幾乎與世隔絕,他們落腳之前,隱龍衛已經查過,這里的人沒有問題。 一個偏僻的小村子,為什么會出現御用之物? 沈郁轉了轉杯子,目光看似落在手中的杯子上,實則在不動聲色打量四周,除了兩個杯子,屋里沒有其他不對勁的地方。 大娘,這杯子是從哪買的,我很喜歡,想買一套帶回去。沈郁收回目光,狀若不經意地問。 公子是說這杯子啊,這不是買的,是有一次下大雨,從山上沖下來的,當時掉了不少東西下來,村里大伙將還能用的帶了回來,我們本以為是那個大戶人家落了難,派人去山上找了一圈,沒找到人。 是哪座山? 就前面那座。大娘指向西南方向。 那里有一座巍峨的大山,如果不是這場突如其來的雨,沈郁他們剛好不會經過那里。 一杯熱水下肚,身體也暖和起來,沈郁和商君凜坐在屋子里,等雨停。 婦人去忙了,屋里只剩下沈郁和商君凜兩人,沈郁手執茶杯,摩挲杯壁,開口道:那座山,陛下要去看看嗎? 等雨停了,過去看看。 雨下了小兩個時辰,雨停后,沈郁和商君凜沒有立刻啟程,而是打算等路干了之后去山上看看。 見他們感興趣,婦人指使自己的小兒子為他們帶路:兩位公子想上山,可以帶上我家小兒子,他從小就喜歡在山里竄,對上山下山的路很了解。 婦人叫出自己的小兒子,那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年,身上穿的衣服打著補丁,眼睛烏黑有神,看向他們時,眼里有著難以遮掩的好奇。 自以為沒被發現的暗中打量了沈郁好幾次。 少年的目光干凈、澄澈,并不惹人討厭,沈郁便沒有戳破。 當天晚上沒有下雨,婦人收拾出小兒子的房間給他們?。杭依飾l件簡陋,兩位公子不要嫌棄。 是我們該謝謝大娘收留才是,要不然我們現在可能還在外面淋雨。 沈郁態度溫和,三言兩語就讓婦人放下心防,和兩人說了不少村里的消息。 這座村子位于山腳,三面環山,想出去很難,基本是自給自足,在山腳種些糧食,每隔一段時間,山里的男人們會結伴去山上打獵,貼補家用,那杯子,便是男人們去打獵時發現的。 婦人家的男主人和大兒子帶著獵物去集市了,家里只留下婦人和小兒子,據婦人說,家家戶戶都是如此,留下的多是老人、婦人和孩子。 難怪他們剛進村時,遇到的人對他們的到來都面露警惕,沈郁從婦人的話里猜到了原因,家里青壯不在,突然來了陌生人,還都是男子,會警惕很正常。 聊了一會,婦人出去了,沈郁坐在床上,戳了戳商君凜的手臂。 商君凜低頭,疑惑看向他:怎么了? 陛下以前住過這樣的地方嗎?沈郁將頭靠在男人肩膀上,情不自禁想起了前世,前世有一段時間,他為越王在外奔波,受盡苦楚,也住過農戶家,那個時候沒什么感覺,現在和商君凜在一起,即使周圍環境再惡劣,也覺得甜蜜。 這一趟回京之路,絕對說不上舒適,沈郁不是受不了苦的性子,這對他來說,算不上什么,但商君凜總有一種淡淡的愧疚感。 男人藏的很好,可沈郁還是感受到了,他大致能知道,商君凜為什么愧疚,商君凜總想將最好的一切給他,這段回京之路距離最好相差太遠了。 商君凜握住沈郁垂在身側的手:以前行軍的時候,什么地方都住過,不過那個時候是一個人,現在有阿郁在身邊,和之前感覺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