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31)
書迷正在閱讀:龍傲天gay了反派(穿書)、以身殉界的老攻回來了、修羅場后我成了萬人迷(穿越)、穿成炮灰女配后女主她重生了(GL)、夢回90年代幫我老爸趕情敵(重生)、綠茶配青梅(GL)、[綜]金木重生·番外、虐文替身修無情道、長公主的兒媳婦(H)、勿問星辰(1v1,校園)
此處為何會這么炎熱?云鏡湖感受到了空氣中撲面而來的灼熱氣息,不覺深深地皺起了眉頭,順手將肩頭的大氅取下。 他探頭往數百丈之下的地面看了幾眼,又把準備扔下去的大氅抱在了懷里。 這個時節,在大雍朝已過仲秋,天氣早就漸漸地轉涼,特別是京都的人們,已經換下了夏日的單衣,穿上了夾棉的長袍。 只是在伊邏國這里,不僅沒有絲毫涼意,此刻的氣溫更是堪比夏日正午時節。坐在這仙葫之上,只覺得渾身上下汗流不止。 不過片刻功夫,就連仙葫也變得灼熱起來。 靈霄也察覺不對,他輕輕揮袖,立刻有一陣涼意將兩人籠罩。 微臣曾經在伊邏國住過一年,即使是夏至時節也未必有這般炎熱。沈靈君坐在仙葫前邊,表情略顯困惑。 聽了這話,靈霄的眼睛卻突然亮了起來。 他一言不發地從懷里掏出一本厚厚的書冊,只是那上頭金光閃閃的仙界文字落在其余兩人眼中,卻根本空無一物。 父后,您手里的書冊怎么沒有一個字?云鏡湖靠攏到靈霄身邊,見他低頭看著手中的白紙書冊,不覺好奇地問道。 靈霄笑了笑:這書中有字,只是凡界之人無法看得見罷了。故而天書雖有字,落在下界之人眼中倒成了無字天書了。 云鏡湖點點頭:原來如此。 靈霄的目光在《仙獸錄》上逡巡一圈,果然就看到一個名字正在閃光發亮:颙鳥。 颙鳥者,人面四目,見則大旱。 這蠢家伙跑到這里來做什么?該不會它也有個老娘被關在這里吧?靈霄闔上手中《仙獸錄》。 當不至于吧?沈靈君自然是聽說過颙鳥的名字的,只是想來卻也覺得頗為蹊蹺,圣后您說,它的出現會不會和東海的蠃魚有什么關系? 剛剛得知靈霄便是已經亡故的先后之時,沈靈君還頗為震驚,許久都沒能消化這一事實。 不過現在,他已經能夠從善如流地稱呼靈霄為圣后了。 怎么可能?靈霄撇撇嘴,聽照看他們的童子說,這颙鳥與蠃魚可是幾百年的冤家對頭,平日里一見面就爭吵不休,有時候甚至還會大打出手,他們能有什么關系? 那么墨雲和卿蓮二人帶走蠃魚是為了什么?云鏡湖簡直是百思不得其解。 靈霄按下仙葫:這就要等當面問詢他們才知道了。 仙葫從云間落下,降落在伊邏國熙熙攘攘的王帳街道之上。 伊邏國算是西域七十二國之中規模和人口都還算比較中等的國家。 它正好位于西域其他諸國與大雍朝之間的交通樞紐之上,故而雖然本國人口不過三十萬,但是往來的商隊和其他各色人物卻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即使是在苦寒的冬天,也有絡繹不絕的商隊奔著豐厚的利益南來北往。 眼下這街道之上,便有各色人馬,街上行人的服飾也各不相同,唯一的相同點便是他們都穿得很少,不少異域男子更是袒胸露乳,邊走邊用汗巾擦拭身體。 盡管行人已經多到揮汗如雨的地步,卻沒有任何一個行人發現有只巨大的仙葫從天而降,落在了路中央。 他們雖然瞧不見街道中間的幾人,行走時卻本能地往旁邊繞了幾步路,避開了靈霄等人,只是沒有一個人察覺自己的行走軌跡變了。 他們的王帳在前面。沈靈君看著已經闊別十余年的王都,這里的景色有些陌生,但是更多的還是熟悉的感覺。 屋頂平坦的樓房一排接著一排,所有的窗戶和門口都懸掛著繡工精美的毛毯用以遮擋風沙。 平坦的樓頂上曬滿了五顏六色的衣服,各種棉麻紗幔在風中迎風飄飛,遠遠望去絢麗一片。 這里的街道都修建得十分寬敞,時不時便有駱駝商隊和馬隊不緊不慢地橫穿過去。 只是頭頂的日頭雖然不強,撲面而來的熱風還是讓所有人都變得懨懨的沒有精神。 無論是厚重土屋里的店鋪還是街邊布棚里的行商,一個二個都已經被這堪比盛夏烈日的氣溫壓迫得昏昏欲睡。 我猜,這座城平時大概也不是這樣的吧?靈霄轉頭看著沈靈君。 沈靈君微微頷首:這里的氣溫熱得不尋常,想來應該是圣后您說的那頭颙鳥作怪。 突然,一聲干燥的鑼聲從不遠處傳來。 幾人循聲望去,竟是一大隊身披白紗的妙曼少女們正隨著一輛裝飾著無數絹花的花車緩步前行。 那輛花車扎得格外高大,前后各有十余個皮膚黝黑如昆侖奴的大漢拖著花車。 花車頂上搭著一個平臺,臺子上站著一名帶著黃金面具的紅裙女子。 女子的身量高挑,膚白勝雪,一襲紅裙襯得她越發姣美動人,三寸寬的金色的腰封將她纖細的腰身勾勒得不堪一握。風一吹過,便撩起紅艷如火的裙擺下側,將女人纖細白皙的腳踝展露無疑。 就連她的腳踝上,也帶著數個精致秀雅的黃金腳鏈,上頭還掛著鈴鐺,她每移動腳步,鈴鐺便發出叮叮當當的清脆響聲。 女子雖然面上帶著金色的面具,但透過面具仍舊能看得清楚那雙一藍一綠的妖冶異瞳,不帶半分感情。 女子懷中抱著只琵琶,纖纖玉手輕輕拂過琵琶,便有一串串柔滑音隨風進入耳中,讓人覺得這燥熱的天氣似乎也變得涼爽起來。 那邊在做什么呢?靈霄一眼就看透了那張黃金面具下的女子真容,不覺微微挑眉,轉頭詢問沈靈君。 沈靈君笑了笑:哦,伊邏國位于大漠中,天旱少雨,這是他們一年一度的求雨儀式。挑選一位年幼的美麗處子作為祭祀使者,在城中乘坐花車游行三日。第三日傍晚時分,使者會以圣水沐浴后嫁與水神為妻,祈求風調雨順。 靈霄看著花車從面前走過,追問了一句:就連他們的公主,也要作為祭使被送上祭壇舉行這個儀式嗎? 那倒不會,沈靈君微微搖頭,雖然祭祀只是一個儀式,但大都會挑城中清白人家的女子,畢竟舉行這等儀式之后,按照規矩,那女子三年之內不得出嫁,故萬不會以王室女子行此儀式。圣后為何有此一問? 靈霄盯著花車離開的方向:那祭祀的女子,除了一雙異瞳之外,長相倒是與卿蓮公主一模一樣。 第四十二章 難纏 沈靈君深深地看了一眼漸行漸遠的花車, 并沒有看出那個女子與卿蓮有什么相似。 卿蓮沒有姊妹,倒是有幾個兄弟。他收回目光,轉頭看著靈霄。 不過既然靈霄說了, 那個女人與卿蓮的長相一模一樣,必然不會看錯。 會不會是易容一類的手法?云鏡湖眨眨眼看著靈霄。 靈霄微微地搖了搖頭, 收回了目光后看向另外一個方向:先去王帳拜訪拜訪。 沈靈君聞言,含蓄地詢問幾人:陛下和圣后是打算文的進去呢還是武的進去呢? 這還分什么文武?云鏡湖不解。 沈靈君見幾人都看著他,輕聲解釋道:武的進去,就是這樣直接打進去。文的進去, 便是先向衛兵遞上拜帖, 得了他們王上的同意之后再讓王帳里的人領進去。 反正有楚寒衣和靈霄兩人在,即使是面對一國兵力,沈靈君也能夠淡然處之。 靈霄沉吟片刻:先禮后兵。 沈靈君了然, 從自己的衣袖中取出一份早已準備好的折子, 攤開舉到云鏡湖面前:還請陛下以玉印在這上面留個印章。 玉印是皇帝本人的印章,通常在處理一些非正式的公務時,不必使用玉璽的情況下就會用玉印以示皇帝御批。 云鏡湖掃了一眼, 竟是一份通關文牒。 你什么時候準備好的?云鏡湖一邊熟練地落下自己的玉印, 一邊好奇地追問。 昨夜,陛下決定要親自來伊邏國的時候。沈靈君收回了文牒, 領著幾人沿著街道往前走。 但是這文牒之上的身份為何是通州織造侍郎?云鏡湖又問。 伊邏國遠離大雍朝, 與咱們大雍朝重農輕商不同,他們賴以生存的便是這條商貿通道。商人在伊邏國內擁有非同尋常的尊貴地位, 更何況是從大雍朝遠道而來的皇商。以這個身份作為掩飾,許多不能讓朝廷知道的事情他們也不會瞞著我們, 我們探聽消息也不必束手束腳, 行事更加便宜。沈靈君分析得頭頭是道。 云鏡湖卻從中聽出了幾分不一樣的意味:你的意思是, 這些皇商在外頭打著皇室的旗號行事,但卻未必忠于朝廷? 否則,那些人怎么敢將不敢對朝臣說的話對他們說來? 沈靈君微微一笑:陛下,商人逐利,哪怕是皇商也不能免俗。當初圣武帝親封的八大皇商得了世襲罔替的恩賜,如今他們各大家族的主事人也已經換了幾代,還有幾人能保持當年的初心,誰又能確定呢? 慢說風云變幻莫測,就這人心,變得比任何事物都快。 云鏡湖若有所思地看著沈靈君:你倒是心中有丘壑,待回朝之后,整治朝廷皇商世家的事兒就交由你來辦理了。 沈靈君微微頷首,自信滿滿道:微臣領旨。 他祖父因為先帝封男后憤而辭官,同時也斷絕了他父輩的仕途。 只是常言道,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他家中叔父輩也不都甘心就此隱居山野,只是他們不敢違拗父親,只得蹉跎一生,卻把自己的所有學識都教給他們這一輩后人。 好在老爺子在臨終前終于是松口了,當著自己一眾兒孫們的面承認,當初是他迂腐了。 先帝雖然封了男后,私德有虧,但是他能肅清朝政,整頓吏治,嚴查貪腐,任賢舉能,開創了圣武盛世,這是多少皇帝想做而未能做到的。 故而,要是他們沈家后人想要出仕,便隨心而為罷。只是無論身處何地,都不要忘記造福百姓這四個字。 沈老爺子去世后,沈靈君守了一年的重孝,隔年參加科舉連中三元,這本該是打馬游街、光宗耀祖的事兒,卻正巧遇上了云曦病重,那一年的科舉也是由監國太子主持,最后潦草收場,沈靈君更是連先帝的面都沒有機會見到。 新科狀元最后被內閣幾位閣老發配到安邑做了個五品的安邑令,原本外放的地方官想要再做出什么成績幾乎是難上加難,就連沈靈君自己偶爾也會因為郁郁不得志,而作出想要歸隱的田園詩。 誰也沒有料到,當今圣上竟然微服出巡,沈靈君又正好入了皇帝的眼,更是得了圣后的親自點撥,被皇帝封為三品光祿大夫,可以說是連升六級了。 不出意外的話,憑借他的才干聰慧,平步青云、出將入相也是指日可待。 如今云鏡湖既然已經提出要他接手查辦此事,已經是要重用他的意思了,沈靈君自然一掃此前郁氣,越來越春風得意了。 伊邏國的王帳原本只是一頂規模較大的圓帳,作為草原上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伊邏人最開始是沒有固定的領土的。 一百多年前,伊邏國選擇在荒漠草原上建國,并且期待著能從風雨飄搖的大雍朝劃分到一塊水草豐美的土地作為國土。 不過后來他們的期望雖然落空了,但是大雍朝卻用另外的方式彌補了這一切。 大雍朝積極與周邊國家建立貿易關系,互通有無,而伊邏國作為交通樞紐,自然而然地承擔起了中轉站的作用,一時間竟然成為了西域七十二國中最為繁華的小國之一。 盡管已經定居下來,不過他們還是習慣將王族居住的地方稱為王帳。 伊邏國的王帳中央是一棟拱形尖頂的白色建筑,底座繪著精美的金色的妙輪、雙魚、法螺、寶傘等七八種吉祥圖案,看上去格外精致華美。 王帳的宮門前,左右兩側分別站著一隊手持彎刀的護衛。 天氣炎熱,他們額頭上的汗水一滴一滴地不斷滴落,然而他們一個個依舊將脊背挺得筆直,一動不動地站在驕陽下。 這位小將軍有禮了,沈靈君上前后,將右手搭在左肩上,熟稔地行了個伊邏國的國禮,這是我們的文牒,我們希望能與國君陛下見上一面,不知可行否? 那名小將聞言,接過文牒看了一眼,面無表情地告訴沈靈君:中原文字,認不得。 沈靈君:...... 你等一等,我們隊長馬上就過來了,他認得中原文字。小將又補充了一句。 沈靈君無奈,只能帶著其余人在旁邊干等著。 如今這伊邏國的人還都能說上幾句中原話,倒是比以前好得多了。靈霄聽見來往的伊邏國人基本上都能說幾句簡單的中原官話,不覺微微頷首。 當初他帶兵打到這里的時候,遇到的伊邏國人十個有十個都不會中原官話,就連他們王室和貴族之中會說中原話的人都十分罕見。 故而,那一仗打到最后,伊邏國的士兵倒是把我投降別打了我給你們帶路這幾句中原話掌握得十分純熟。 他們想要賺錢,就必須要學會中原話。沈靈君笑了笑,在這里做生意,不會中原話根本就沒有辦法長久地做下去。 畢竟在這條路上來來往往的商隊,從大雍朝過來的占據了九成。 兩人正說話間,就看到一名身形高大的男子往這邊走來。男子與那名守門的護衛用伊邏語嘀嘀咕咕地開始交流。 說什么呢?云鏡湖努了努下頜。 那人詢問我們是做什么的?有沒有金銀孝敬。這人說我們遞了文牒,沒有給孝敬。唔,那人說先不必理會我們。沈靈君說著,表情略顯尷尬。 靈霄倒是見的多了:閻王好見,小鬼難纏。不給些好處,怕是今天都不能見到伊邏王。你便給他些甜頭吧。 沈靈君的表情更加尷尬了,他把空蕩蕩的雙手遞給靈霄看:不是微臣吝嗇,實在是......囊中羞澀、身無長物啊。 作為外放的五品小官,他每年的俸祿不過一百二十兩銀子,外加一百五十斛祿米。這些俸祿養他一家倒是足矣,只是前些時候安邑受災,沈靈君不但把自己所有的祿銀祿米捐出,就連官府庫房里的稅銀也動了不少。 雖然云鏡湖已經開了金口,免了他擅動稅銀之罪,只是此刻要他再掏出半兩銀子,都比要了他的命還難。 于是,其余人的目光便都轉向了云鏡湖。 云鏡湖茫然地看著幾人:我身上一文錢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