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5)
書迷正在閱讀:鳳凰女(NPH 堂兄妹骨科 追妻)、救世主降臨、穿回唐朝做道姑、最強戰斗力被迫裝可憐、變成章魚后、宿主她又在崩劇情(下)、開局繼承博物館、世界上有一種關系,是妳和我、被病嬌關進小黑屋后(1v1sc)、掮客新娘(1v1)
沒等他多想,衛蘇已然承認道:沒錯, 我是說過這樣的話。只不過,這并非小子妄語。因為小子知道, 潁陽學宮乃是天底下第一圣地, 但凡是讀書人皆以在此學習為傲。小子也不例外, 經過深思熟慮, 小子以為能入學宮,與諸位先生探討學問,將是小子莫大的榮幸。 眾人倒吸一口涼氣,已經無法用言語來形容了。陶家究竟干什么吃的, 推薦這么個人跑來這里發瘋, 簡直是有辱學宮圣地。之前陶家為百姓推廣水車造福于民, 還以為陶家是個好的,沒想到被衛蘇這么一鬧,好感都敗壞完了。 褚彥微微一笑,說道:小子你可知道,自薦進入潁陽學宮是要守規矩接受考核的。在坐的諸位先生都是出題考核之人,他們每個人都在不同的學術領域有著獨到之處。而你需要接受不同學術領域的考核,最少也要能得到七八成的先生認同,才有可能進入學宮傳道授業。 衛蘇點點頭,謙遜道:自然知道的,小子已經準備好了,只等諸位先生考核就是。 衛蘇的篤定讓諸位先生面面相覷?;矢τ盒Φ溃杭热挥兴鶞蕚?,那便開始吧。 皇甫雍一發話,眾人不敢有任何異議,只是一時之間還沒有人開這個頭。倒是褚彥站出來,笑道:既然如此,那我便順水推舟,先做個引領之人吧。 意思就是要先考??夹Pl蘇了,眾人也就順勢應了下來。 所有人都在等著看好戲,他們就等著褚先生幾句話將衛蘇打回原形,讓他從哪兒來的打哪兒回。 只有秦湛荀祁滿臉擔心,這世上怎么可能有人能經得起潁陽學宮中所有先生的考核?衛蘇這么做,是真的完全將自己的后路都給堵死了,如果不能通過考核,那他這輩子也都跟潁陽學宮無緣了。 衛蘇拱手揖禮,還請褚先生賜教。 褚彥也不為難,笑道:我褚彥自認在兵法之上有一點點微末的成就,那就以此考核吧,可莫要說我欺負新人。 說完他負手望天,思索了一會兒,才問道:如今天下強國并起,烽火征戰不斷,前些年,婁國大將軍鐘離暉以數千兵馬打敗鄒國萬兵馬,堪稱經典一戰,鐘離暉也一戰成名,你對此戰如何看? 這個問題如果是換做之前,衛蘇是答不上來的,畢竟他并非這個世界土生土長的人,而且衛蘇自幼長于窮鄉僻壤之地,根本就不能接觸到外面的時事。而衛蘇主要卻是專注于書冊簡牘的內容,并沒有過問了解過時事。 因此,剛來此地時,聽孫章這個人提起鐘離暉時,他壓根兒就不知道這么個人?;厝ズ?,他才詢問了秦湛荀祁他們。衛蘇詢問的都是常識問題,當世人盡皆知,可衛蘇卻如同稚子一般,很多都不知道。 不過他們想想衛蘇的身份也就釋然了,畢竟不是大戶人家出來的。一個農家子,成日里都在田地里勞作,有豈會知道討論外邊的情況。也幸好遇到陶弗,創辦私學有教無類,這才讓衛蘇改變了命運,有了今日的成就。 有了兩人細無巨細的講解,衛蘇也了解透徹,甚至還聽他們說了好些歷史重大事件。都是衛蘇從未聽聞過的,這讓衛蘇再次感嘆,自己果然不是在原來的世界之中了啊。 此時褚彥問出這樣的問題,衛蘇自然也不慌張,他微微一思索,然后慢慢說道:此戰乃是近百年間的經典之戰,這點毋庸置疑。鐘離將軍不過幾千人馬,能戰勝幾萬大軍,除了天時地利之外,更有統軍將領的臨危不懼,破釜沉舟。 衛蘇幾句話提到了重點上,讓褚彥一愣,很多人對于此戰都是一知半解,只知道鐘離暉勇武過人。此時聽衛蘇說來,似乎真是那么一回事。 褚彥感興趣起來,點頭道:你繼續說。 衛蘇自信滿滿,當即分析起來,據我所知,當時鐘離將軍的幾千人馬在濰水之濱,后有幾萬大軍圍追堵截,前有濰水橫斷于途。鐘離將軍迫不得已之下,破釜沉舟奮力一擊,方有濰水之戰。 鐘離將軍行事果斷,了解自己手下將士,許下承諾,使將令必遵。加之他作戰能力豐富,觀察仔細,能察覺出敵人的薄弱之處。而且他知道敵方將軍疑心太重,便利用地形擺布疑陣,誘敵深入。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鐘離將軍如果對敵軍一知半解,斷不會有這樣的結局。 好一個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褚彥哈哈大笑起來,鐘離暉是他的得意弟子,就連他自己都沒想過鐘離暉能創造出奇跡來。 衛蘇所言皆言之有物,說明衛蘇是真對兵法有一定的見解的。 只不過,鐘離將軍卻犯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錯處,也就是鄒國將軍,換做其他人來,絕不會有如此大的紕漏。 什么錯處?褚彥問。 其余人也豎起了耳朵,想聽聽衛蘇的高見。原本以為衛蘇只是個農家子,只是來此胡鬧一通的。沒想到他這一席話說出來,不僅僅褚先生頗為欣賞的意味,他們也覺得衛蘇說的很有道理。 衛蘇道:太過冒險,因小失大。 簡直是豈有此理!聽到這話的人大為不服氣,有人立即站起來,冷笑道:豈有此理!什么叫太過冒險!鐘離將軍若是不出此下策,豈會一戰成名?濰水之戰豈會以少勝多?衛家小子實在狂傲,不知所謂。別以為識得幾個字就可以隨便出來丟人現眼!咄!哪兒來的打哪兒回去。 能夠罵這無知小子一回,自己心中也能痛快無比了。 衛蘇并不理會他,甚至一個眼神都沒有掃過來,氣的那人想跳腳,最后好歹想到自己眾目睽睽之下,有失禮儀風范,這才忍住了。 衛蘇卻看向褚彥,似乎在等褚彥說些什么。 褚彥眉心緊皺,捏了捏手指方才平心靜氣的問:何出此言? 旁觀的人沒想到褚先生這個時候還沒將這小子趕出去,反而好言詢問。也是褚先生脾氣太好了,換做別人,哪里會由得黃口小兒胡鬧的? 然而了解褚彥之人卻看出來褚彥心中的不平靜來,或許衛蘇是真的說到了褚彥心中也說不定。 見褚彥問,衛蘇笑笑,揮了揮衣袍,干脆席地盤腿而坐??上н@里沒有準備茶水,點心,為避免長篇大論的口干舌燥影響后面的發揮,衛蘇決定長話短說。 鐘離暉雖然在此戰上立了大功,可是結合整體來看,卻是失誤多多。從而讓婁國出兵的戰略規劃根本就沒有達到預期。衛蘇點醒一句,大有指點江山的做派。 整體上來看,婁國進攻鄒國,兵分兩路,一路為公子懷帶領,一路為婁國大將軍范信率領。鐘離暉被范大將軍任命為前鋒,由東向西的路線進行。只等與公子懷匯合于懷周山,一同攻伐鄒國。婁國的作戰計劃,其目的正是懷周山南邊的安厝城,安厝城是鄒國的戰略要地,只要拿下安厝城這塊咽喉之地,將來婁國便進可攻退可守,小子沒有說錯吧? 褚彥完全驚訝了,沒想到衛蘇竟然能看出這一點來。沒錯,其實當初這一戰,安厝城才是婁國的最終目的。 衛蘇看向褚彥,見他點點頭,才又說道:然而,鄒國早有準備,范信的這一路大軍卻中了鄒國的埋伏,被鄒國軍隊攔腰截斷,前后難以相互呼應。而鐘離暉就是這個時候站出來,聚攏了潰散的婁國兵馬。 這些都是事實,無人不知,鐘離暉被鄒國大軍一路追擊到了濰水河邊,之后的事就算是順理成章了。幾千潰敗的人馬面對追兵不退反進,竟然設計將追兵給擊敗。這全都是鐘離暉之功,卻不知你所說的失誤從何說起?褚彥一臉嚴肅的問。 失誤便在于此!衛蘇說道:三十六計,走為上。如果是我,不會冒險回頭與鄒國大軍硬碰硬。 哈哈哈衛蘇的話引得眾人哈哈大笑,無知小兒,若不是鐘離將軍此舉,如何有濰水之戰的大勝?還三十六計走為上,也只有你這樣沒臉沒皮之人會選擇逃走,簡直是羞與之為伍。 衛蘇盯著褚彥,笑瞇瞇的說道:褚先生以為呢? 褚彥思索了一番,三十六計?何為三十六計? 額!這個可以忽略掉。衛蘇摸摸鼻子,他這不是說順口就帶出來了么?又忘記了這個世界并非原來的世界了。 他必須要轉移話題,鐘離將軍的勝只能說是小勝,而且那一戰鐘離將軍的兵馬也幾乎所剩無幾。如果他能整頓殘軍,不與鄒國大軍硬拼,而是渡河轉而往西南而去,截斷鄒國糧道,然后與公子懷的另一支大軍匯合,那么會有怎樣的情況? 此話一出,眾人一陣沉默。對于此戰,眾人已經是了然于心,鐘離將軍破釜沉舟,雖然以少勝多,卻是險勝。婁國損失一路人馬,余下公子懷一支人馬哪里還敢冒然行事,錯過最佳時機,已經對安厝城造不成任何威脅。婁國最終勞神費力功虧一簣。 如果人們稍微深入想一想,甚至有可能,婁國為了掩蓋自己的失敗,特意夸大鐘離將軍的勝果,將濰水之戰大肆宣傳,成就了如今的鐘離大將軍。 想到這里,褚彥臉色陰沉,他也曾復盤過濰水之戰,自然知道其中的奧妙之處,對于衛蘇的話是深有體會。 如果真按照衛蘇所言,的確會有兩個不同的結果。那么,其結局當然也會完全不一樣。 第37章 褚彥于兵法上的造詣不可謂不高, 否則也不會成為潁陽學宮的先生了,那一戰他知之甚詳,也知道衛蘇所言并不是空話。盡管有些難以相信, 可最后還是點頭道:所言甚是! 褚彥的肯定讓所有人都懵了。原本還想罵衛蘇之人將話都咽了回去,自己如果再說衛蘇的什么不是來, 豈不是連褚先生也一并給帶進去了么?如果不想在諸位先生面前出丑的話,此時還是閉嘴為要。 有人開始思索揣度起褚先生的態度來,他們雖然想不到太深層次, 不過衛蘇的話好像也是這個理兒, 連褚先生都認可了,他們還能說什么呢?褚先生的認可就是最好的證明。 褚彥離開自己的位置, 朝著衛蘇的方向走了幾步, 的確,如果鐘離暉沒有帶領將士們背水一戰, 而是帶領人馬轉而截斷通向安厝城的糧道。再于南邊設伏,伏擊前來馳援的兵馬, 或者是利用地勢之便阻斷援兵。公子懷的大軍兵臨安厝城下,一座孤城根本就不可能守住。相信用不了多久, 安厝城便落入婁國之手, 從此婁國就生生在鄒國咽喉上插了一顆刺, 拔不出咽不下, 成為巨大威脅。 褚彥明說出來,眾人恍然大悟,原來竟是如此!于是眾人看衛蘇的目光復雜起來。原以為他是一派胡言,沒想到只有他看出了那一戰背后的得失。 很多人都有些羞愧, 他們研習兵法多年, 竟不如這個農家黃口小兒看得透徹。 敢問褚先生, 安厝城南邊地勢并不容易設伏,鐘離將軍的殘兵如何能有優勢?有一人實在是忍不住了,站出來問道。此人對于安厝城周邊的地形了如指掌,看樣子他也是臨摹了不少次此戰。 你是?褚先生捋捋胡須問。 那人拱手揖禮,在下蜀南嵇平,研習兵法二十余載,對于此戰也分析了不少,實難相信如此結果。還請先生為我解惑。 褚彥沒有回答,反而看向衛蘇,衛郎君怎么看?這是很明顯要考校衛蘇了。 衛蘇笑笑,安厝城周邊的確地勢平坦,沒有峽谷山地那樣的險地容易伏擊,可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試問,天底下的人但凡是懂得兵法之人都知道逢谷莫入,易遭遇埋伏打圍,鄒國將軍又豈是無知之輩?知道山谷險地有埋伏,還往里送死。相反來說,那么平坦之地是否就能更容易讓敵人感到安全,進而減輕疑慮呢?至于埋伏,誰說平地就不能埋伏了?密林,壕溝掩體,或者故布疑陣,只要有心,何處不可伏? 這嵇平皺眉,喃喃道:平地也能設伏?平地也可以么? 伏擊伏擊,那就是要讓敵人意想不到,才能獲得最大的戰果??! 所有人都陷入沉思,衛蘇說的是,是他們狹隘了啊。 衛蘇繼續道:其實,并非兩軍交接才叫戰。心理戰,商戰,經濟戰,無論哪一樣都可以稱之為戰爭。而且至關重要,關系著一個國家的覆滅興亡。用兵之道,并沒有永恒不變的模式。 何為心理戰,商戰,經濟戰?嵇平抬頭再次脫口而出。 很顯然這個問題問出了所有人的心聲,眾人的目光齊齊聚焦在了衛蘇身上。衛蘇贊賞的點點頭,這人是個好苗子,能抓住重點詢問。 他不緊不慢的說道:有道是,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注①。就是要從心理上瓦解敵人,戰勝敵人這便是攻心術。至于商戰經濟戰,也有例可循,先朝管子幫齊國稱霸天下,便著重于商戰經濟戰,用金錢利益誘惑他國,使其農田荒蕪,經濟蕭條,不戰而臣服。最終齊國一躍成為霸主之國,何人不贊之? 嵇平撓撓頭,在衛蘇的話里繞了好幾個圈子,這才恍然大悟。慚愧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余自幼習兵法,只知十則圍之,倍則戰萬萬沒想到竟然能如此變幻莫測。鐘離將軍以少勝多,便以為此戰封神,幸得褚先生與衛郎君指教,不枉此生了。 嵇平深深一揖,心服口服。他在年輕一輩的學子中,對于兵法的研究是頗深的,但凡是有一點成就的讀書人誰又沒有幾分傲骨?可嵇平卻被衛蘇幾句話說得心悅誠服。從未表現過如此謙遜的作態他,讓身邊了解他的人都驚訝了。 衛蘇擺擺手,指教不敢當,只不過相互探討一二罷了。 衛先生若能進潁陽學宮講授兵家之術,將是兵家學子的幸事。平雖不才,愿以先生為師!嵇平恭謹道。 衛蘇的見解獨到,為他指點迷津。其他不用說,單單以兵家之學來說,衛蘇足以為人師。 眾人齊齊吸了一口涼氣,嵇平這小子,說話怎么不過過腦子?衛蘇再怎么樣,可不也沒進潁陽學宮做先生嗎?他說出這樣的話來,將學宮中的兵法大家褚先生置于何地? 褚彥臉色并無異樣,朝衛蘇點點頭,好一個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單單對這一點的見識,我便不如多矣!衛蘇進學宮教授學識,我不反對。 此話一出,眾皆嘩然。沒想到衛蘇幾句話就得到了褚先生的贊同,如果能得到大多數先生的點頭,那么衛蘇將沒有任何阻礙得以進入潁陽學宮。 不過,這談何容易,不過只是一位先生罷了,就不信所有的先生都能如此輕易就能放過。 褚彥的話音剛落,溫良就站了出來,他一定要好好教訓教訓這個狂妄的小子。 老夫研習醫家多年,今日本不愿參與這次論學,可老夫偏偏就想看看揚言要進學宮做先生的黃口小兒究竟有何能耐!你也別說老夫欺負你,我醫家便只考醫術。你若沒有涉獵,便早早說一聲,我這里不予通過就是了,也免得大庭廣眾之下出丑。溫良的話沒有半點轉圜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