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她穿到了七十年代 第23節
周圍的村人被他的動靜吸引過來,發現他們兩個從衣著到氣度都和村里人不同,跟看西洋景一樣,湊了過來。 “大隊長,這就是你接過來的兩個知青?” “嗯,都是好孩子,從城里過來不容易,你們以后多照顧人家?!?/br> “真是城里人,這過得好好的,咋要到咱們這破地方來呢?” 郭明達連忙說:“大叔,我們是來支援建設的,農村前景廣大,需要有知識的青年!我們都是高中生,你們有啥不懂的,可以來問我們?!?/br> 關夕望悄悄往后退了一步。 我不是,我沒有。 “高中生,喲,那可是文化人啊,不過咱們村里也有高中人,還有個大學生哩!” “大學生?”關夕望轉過頭,“高考不是取消了嗎?” “是啊,人是在取消前考上的大學,你說巧不巧?!?/br> “是挺巧的?!?/br> 他點點頭,這個時代的大學生,可跟古代的秀才舉人一樣,含金量相當高。尤其是在農村里,無疑是山窩窩里飛出去的金鳳凰。 不怪老鄉們談起大學生時,臉上全是驕傲了。 “那些高中生呢,還在念書嗎?” “沒呢,在家里自學,不過聽說也能拿畢業證的,你不是跟著大隊長過來的,他們家有三個高中生,一個大學生,比城里人還厲害!” 兩人立馬回頭,驚訝地看向姜志業,后者擺擺手,說:“不算啥,都是娃子爭氣,能考上就給他們讀?!?/br> “那也還得你們家人大方,也是,你哥哥嫂子都不差錢,肯定不能虧了孩子?!?/br> 鄉親隨口說了一句,進而看向郭明達,“后生,你還會念詩呢?我咋聽到有咱生產隊的名字,哪本書上學來的?” 郭明達的臉有些紅,“是我有感而發,自己作的?!?/br> “喲,這更了不得了,還會作詩,不就給古代的才子差不多了?!?/br> 姜志業也看向他,更是驚喜不已,“不錯,咱們村里來了個文學好的,以后總結匯報、宣傳文稿,都交給你來寫了,我們照樣給你算工分?!?/br> 郭明達沒想到作一句打油詩,還能接到適合自己的工作,當下忙不迭答應了下來:“好,盡管交給我吧?!?/br> 畢竟在路上就說了,他們以后的口糧,和村民一樣,都按照工分發。 干點文職啥的,寫寫東西,總比種地強。 關夕望見此倒毫不意外,在讀書的時候,郭明達的文學素養就相當不錯,又老是去圖書館里找書看,肚子里墨水是不缺的。 鄉親往后頭一瞅,看見了關夕望,問:“那你呢,你會干點啥?” “我會……我的字寫得還不錯,鄉親們以后要是想寫信,可以來找我?!?/br> “好,好!你也是個好的,到底城里人本事大。大隊長,你把人家往地里帶,是想讓他們跟我們一樣種地?那也太屈才了?!?/br> 姜志業面無表情,心里暗暗想,知青要來的消息剛剛傳開那會,村里人可是萬分不愿意,說是不肯自己的口糧被人分走,要他們自己種地換糧食吃。 這會的口風倒是全都變了。 “你放心,有他們體現價值的時候,這回不是雙搶嗎?村里都忙,好歹是兩個年輕人,總能出點力氣?!?/br> “也是,農活嘛,學學也就會了……讓他們快下田吧,你們家閨女已經耕了好幾畝地了,后面的人插秧都插不過來?!?/br> “好,你們接著忙?!?/br> 姜志業繼續往前,把他們帶到了偏南邊的水田里,上面已經被人拋散了一匝一匝的秧苗。他們要做的,就是把秧苗分開,插進泥里。 “你們把褲子都弄上去,別弄臟了,看我的動作?!?/br> 姜志業走下水田,給他們示范了三遍,問:“學會了嗎?” 郭明達信心滿滿,“會了,放心吧隊長,這個不難!” “好,那你們試試,我在邊上看著?!?/br> 關夕望小心翼翼走下水田,露出白凈小腿,分出三四根秧苗來,用手指夾住,往下探去。 看的時候容易,真正cao作起來卻一點都不簡單,泥里滑溜溜的,他站都站不穩。好不容易把秧苗懟進去,不是深到被水沒住,便是太淺,一下子飄回到了水面上。 他向往前走,結果腳卻陷在了軟泥里,越是用力越拔不出來,差點摔在里面。 郭明達的情況沒比他好多少,額頭上全是汗,兩根手指夾著細小的秧苗,跟張飛穿針一樣,為難的很。一個沒注意,便揪斷了好幾根。 看得姜大隊長連連搖頭。 “算了,這活太細,不適合你們,你們兩個都長得高,力氣應該不小,去幫忙犁地吧,只要拉著往前跑就行?!?/br> “行!”郭明達把秧苗一扔,連忙從田里爬了出來,“隊長,帶我們犁地去吧,只要不待在著插秧,辛苦一點也沒事?!?/br> 關夕望看著他解脫一般的模樣,暗自搖了搖頭。 蹲下來,在水田里洗了洗手,默默跟在兩人身后。 同他預料的一樣,等到真背上犁杖,郭明達再也笑不出來了。 拉犁也是個技術活,用力方向都是有講究的,他又不懂,只顧著往前沖,犁杖靜靜停在原處,紋絲不動。 郭明達的臉憋得漲紅,使足了勁,終于拉動,結果害得站在后面的嬸子一個踉蹌,差點摔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