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她穿到了七十年代 第22節
“我哪想到會是這樣,夕望,這個村子里就咱倆嗎?” “現在是第一輪,報名的人應該不多吧?” 老百姓也不蠢,不可能聽風就是雨,對于新政策,肯定要觀察一段時間。 第一批下鄉的,除了他這樣意外來的,大概就是郭明達這樣滿腔熱血的年輕人吧? 偏偏這樣的人最倒霉,要經歷最長的苦難期,等到迎來光明,年華全都被消磨,不知道還能剩下幾分熱情。 “不要緊,咱們是兄弟嘛,我會關照你的?!?/br> 關夕望在心里哼了一聲,暗道你自己能堅持住就不錯了。 站了一會,遠遠來了輛牛車,大黃牛四肢健壯,一看就養得好,牛車后帶著一個國字臉,濃眉大眼的男人。 男人看到他們,又轉而往下底下的大包小包,先是皺了下眉,又笑起來。 “你們就是這次過來幫助咱們建設的知青吧?歡迎歡迎,我是明光生產隊的大隊長,姜志業,特地過來接你們。來,把東西都放上來吧,咱們快點走,別耽誤地里的活?!?/br> 13. 第十三章 干活 兩人連忙把行禮搬到牛車上,道了聲:“姜叔好?!?/br> “好,上來吧,咱們回村里去?!?/br> 郭明達早累了,爬上了車,“謝謝姜叔?!?/br> 關夕望也跟著道了聲謝。 “嗨!你們城里人就是客氣,這算啥?都是小事。對了,你們吃飯沒有?要不跟我回去,在我家里吃一頓?” 兩人初來乍到,還很拘謹,拒絕道:“不用了姜叔,我們帶了干糧,熱一熱就好?!?/br> “干糧管什么用,既然這樣,那聽叔的,今天晚飯在叔家里吃,就當是給你們接風了?!?/br> “那行,就麻煩姜叔了?!?/br> “不麻煩,一頓飯而已,算得上什么……我現在帶你們去知青點,你們也歇會,下午去田里,看看能不能上工?!?/br> 村里的石子路不算平緩,牛車晃晃悠悠,穿過村民們的房屋,往村尾處駛去。 “到了,下來吧?!?/br> 牛車在一個農家小院子前停了下來,看著面前低矮是土堆院墻和泥磚房,兩個人都有些沉默。 上面的茅草都是新的,墻面色塊斑駁,新舊泥磚交替,有明顯的修補痕跡。 在村里人的眼中,這已經是不錯的好房子了。 但是在住慣了水泥房子的郭明達眼里,卻和山洞沒什么區別。 就更別關夕望了,眼前的屋子給他造成了沖擊,他現在只想回到自己帶花園泳池的江景大別墅。 可惜塵埃落定,就算對環境再不滿意,作為知情,他們也不能扭頭回去。 兩人向大隊長再次道謝后,拎著行禮走了進去。 院子倒是不小,旁邊有個小棚子,底下堆放著幾捆干柴。正經房子有三間,正中是一間正堂,左右帶著兩間臥室,在最右側搭著廚房和茅廁。 廚房里沒有鍋,倒是有個大水缸,關夕望在外逛了一圈,沒發現有水井,看來以后都要自己挑水吃了。 臥室里也就一張木板搭成的簡易床,加上一座柜門壞掉的木柜子,角落里堆放著一些曬干的稻草,是修補房頂留下的,特意給他們鋪床用。 郭明達人如其名,樂觀豁達,很快便適應了新環境??戳艘蝗?,和他商量起來,“這有兩間房,正好咱們一人一間?!?/br> 關夕望無所謂,回答:“行,我要左邊的那一間?!?/br> 反正離茅廁越遠越好。 郭明達對他的選擇倒是挺滿意,“正好,右邊那間離廚房近,我晚上喝水上廁所都方便了?!?/br> 分配好房間,在姜志業的幫助下,他們把行禮從車上搬下來,開始收拾。 其實也沒什么好布置的,床鋪好,柜子擦干凈,再把衣服和雜物都收進柜子里,之后把帶來的糧食放到廚房,把院子打掃一番,就沒別的事了。 姜志業幫著他們忙里忙外,實際上一直在暗地里觀察著。 說實話,對于新來的兩個知青,他心里也沒底,人家好歹是為了支援建設來,又是城里人。知青辦的意思,是不能輕也不能重,讓他著實為難。 讓這些細皮嫩rou的城里娃給他干多少活是不指望了,只希望他們能自己顧好自己,老實安分點,別給村里添麻煩。 初步接觸下來,這兩人看著年輕,但脾氣都不錯,有禮貌,收拾起來也算麻利,看樣子不是啥都不懂的大少爺。 這就足夠了。 心里滿意,他的態度好了不少,重新架起牛車,招呼道:“上來吧,帶你們去地里,我這牛不能歇,還得去耕地呢?!?/br> 兩人帶了點干糧和水壺,沿著另外一條路,到達了農田區域。 南方的農村,大部分都是水田,由田壟隔開,一塊一塊十分規整。 每塊地里都有幾個人在勞作,有人耕地,有人插秧,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郭明達舉目遠望,見到這樣的場景,只覺得游目騁懷,心曠神怡,突然喊了一句: “萬里秋收入明光,千石新糧占滿倉!壯觀,真是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