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楊氏便將心中所想說了一通,七月十五中元節已過,等不了多久天要轉涼,這時新開茶坊本該是最佳時節,可無奈京中茶坊多不勝數,難以占有一席之地。 于是想著關明溪頭腦靈活,又廚藝高超,便來不恥下問,有無想法。 潘四娘向來不懂這些,心中微轉后,慢聲道:“不如你親自問二娘,她是個有主意的,我也不能替她應下?!?/br> 有了這話,楊氏朗聲笑起來:“是,你們二娘是個有主意的?!?/br> - 關明溪用過膳后,便讓阿貴去后罩房里歇息,他年紀雖小,卻畢竟是個男子,內院都是婦人,他也不好去跟前候著。 帶著巧兒往內院而去,先前三人熱絡的氛圍消失不見,都捧著茶水各自心中想著事。 潘四娘朝著關明溪招招手,示意她坐到身邊來。 楊氏悶頭吃了一杯茶,拿手絹隨意擦了嘴角,又猛地將手上玉鐲褪下,口中喚著二娘。 關明溪吃了一驚,訝異道:“伯母何事?” “說來是伯母頭一次見你,這鐲子價值不菲,當初在南方玩耍之時買下的,便給你做了見面禮?!?/br> 那鐲子渾身碧綠通透,還有鏤空的*金子纏繞了一圈,是罕見技藝精湛的金鑲玉。 方才劉婆子就說起,楊氏已給關明溪買了許多首飾來,所以這鐲子怎么看也不該收下。 關明溪便用手背輕輕推了推:“二娘從不奪人所愛,伯母還是收好?!?/br> 楊氏又道:“我知你自小吃穿用度都極好,可萬不能嫌棄伯母,伯母有事央求,你若是不收,我怎好意思開口?” 徐六娘順勢接過了手鐲,替關明溪搭了個臺階下:“你回來三月多,我娘頭一次見你便是央你辦事,她臉皮薄便想著送個見面禮,她所求你不愿意也罷,這鐲子嫂嫂先替你收著?!?/br> 母女倆一來往,關明溪也不知她們是何意,便覷了一眼潘四娘,潘四娘默不作聲點了頭,她才問道是何事。 楊氏復又說了一遍,最后還道:“二娘若是為難,我定不再不問一句?!?/br> 關明溪低著頭沉思,頭上釵飾輕晃,杌子本就比一把椅子要矮上一些,現下瞧著像個孩童一般,不由讓人更生憐意。 默了半晌,再抬頭已是笑容可掬:“我倒是有個想法,不過風險也極大?!?/br> 她想起從前當美食博主的時候,每周都要喝的那一口奶茶,各大品牌上新速度又快,三月一季,沒有一個月是閑下來的,而關明溪自己吃播、探店,喝了不少。⑨時光整理 不過這樣的東西,喜的人喜得深沉,不喜之人一口之后便不再愿品嘗。 現在要是在京中開一家這樣的茶坊,說來算是險中求勝。 輸了一敗涂地、贏了興許獨一無二。 第18章 水煮至沸騰時,先放入龍…… 關明溪將心中所想一一道來,不過略去了一些,只是說茶坊的茶水可以變著花樣地做,還可以善用水果,做出不一樣的果茶。 雖說京中吃食不少,蜜水、豆湯、膏梨水…… 可關明溪有不同的特色,想來做出也與這些甜甜湯不同。 且茶坊不似瑞和樓那樣的酒樓,徐家所開茶坊三教九流都有,上至高官下至僧侶、商賈秀才無事便會帶了碎銀子前去。 稱得上是市井中往來人群最多的地界。 楊氏有些茫然,吃了幾十年的茶,還是頭一次聽說茶里還可以加上其他東西,這時擰著眉頭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潘四娘和徐六娘亦是不解,紛紛搖頭。 關明溪也不急,瞧著楊氏不語。她知曉,這樣的事說出來本就赫然,不過要是楊氏應了下來,她倒是想認真做做。 待她捧起茶杯,瞧見那青白瓷的杯盞之中飄著綠色的茶葉,淡淡香氣縈繞鼻尖,不算極品,卻是佳品,便隨口問了劉婆子,是哪里來的茶。 劉婆子答是那龍井綠茶,不過絕佳之品都上貢進了宮里,外頭能買到的也只有這樣的茶。 待客自是要拿出家里最好的茶來。 關明溪當下便道:“伯母不必思慮,這時午后正是吃茶的時候,我去庖屋里給大家煮上一鍋奶綠,嘗一嘗是否合乎胃口?!?/br> 龍井綠茶*用來做奶綠雖然有些奢侈,可京中之人大多愛吃、愛喝,又消費奢靡,所以價格高一些也是無妨的,只要口味上乘,自然有人埋單。 徐六娘這時便沒忍住問道:“二娘是從何學來?這奶綠又是何物?” 應付這樣的場合關明溪已經得心應手,說是當初在奉恩侯府中得了一位大廚指點,又偶然間在集市中買到了一本珍藏之寶,上頭記錄了一些東西,她都一一翻過,記在了心里。 再問那書去了哪里,只說是年少無知,興許看過后扔了,也記不大清。 幾人又心疼這書,要真有這樣絕筆之書,放在瑞和樓那便是個招牌。 關明溪又安慰道她都記得滾瓜爛熟,就是得空寫下來也是可行的。 眾人只當她果真是如有神助,再加上一脈相承,終究是與許多人不同罷了。 關明溪直接往庖屋而去,她準備做茉香奶綠,這時節茉莉花開得正好,新鮮而又香氣十足。 巧兒拿著竹籃去院子里摘茉莉花。 劉四娘管著吳家的庖屋,方才給幾人做了膳食,又收拾了一番,便回了后罩房小憩,所以這時并無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