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書迷正在閱讀:被廢的白月光重生后、見鹿(1v1)、靈異爽文中的工具人覺醒了、1胎2寶:總裁爹地,輕點寵、傲嬌三寶:神秘大佬寵妻忙、總裁的神秘甜妻、差不多得了(年下)、水蜜桃、【快穿】論誘受的養成史、野狼難馴(1v1甜H)
永樂鎮再往前,就是與天地渾然一色的昆侖冰原。 眼前的皓白雪峰直插云霄,仿佛已與天幕相融;萬里冰川一望無際,璀璨的湛藍共長天一色,滿目皆是令人無法言說的浩瀚壯美。 趙景凝望著萬里冰川,此時絕壁之上有一只雄鷹逆風而過,披著細碎霞光,無比的璀璨瑰麗。 然而,美景雖美矣,前路卻委實令人望而卻步,祖祖輩輩生活在這里的人也鮮少有閑著沒事往冰川里面跑的,對普通人而言,那地方實在太兇險了。 趙景在鎮上的藥鋪寄養了自己的馬,又買了些器物吃喝,鎮上的人和他頗為熟悉,他人走到哪里都少不了熱絡的招呼,待辭別鎮民,趙景獨自一人沿著冰川谷道一直抵達雪峰腳下。 面對著豎直陡峭的萬仞雪峰,趙景只微微地吐納片刻,然后就在剎那間踏風而起,沿著孤直的絕壁飛掠向上,疾風獵獵,撕扯著他的袍袖滾滾翻騰,衣袂舒卷飄展,猶似騰天而起的九霄蒼龍。 龍之屬,或行于天,或隱于海;或萬千變化,或騰云覆雨。 而趙景,以騰龍之姿飄然落地之時,那熟悉的、不絕于耳的吵罵聲疾襲而至,立刻把他煩成了一只禿毛鵪鶉,他定了定神,波瀾不驚地走上前,躬身下拜:“師父,徒兒回來了?!?/br> 方才還沖著別人直跳腳的老牛鼻子嘠的一下沒了聲音,正被別人指著鼻子罵罵咧咧還閉目修禪的老和尚也立即睜開了眼,兩人一齊扭頭朝趙景看過來。 “雁歸?!” “雁歸??!” 雁歸,就是趙景。 而趙景其名,則是由景昭二字顛倒順序而來,為的就是在江湖行走時能夠避人耳目,免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六年前,十三歲的雁歸離開潁州,孤苦無依,然而這個孩子卻命相不凡,頗有一番奇遇,不但醫好了他的不語之癥,還因緣際會拜了這兩位高人為師。 這兩位,一僧一道,一位自稱初一大師,另一位則是十五道長。 這兩位,是見面就吵得不可開交,卻偏偏孟不離焦的很不高人的隱世高人。 六載歲月,讓雁歸脫胎換骨長成了出挑的青年人;六載歲月,雁歸跟著兩位不太高人的高人師父學到了不少本事;也是在這六載歲月中,在日復一日的耳邊難得清靜的煎熬中,雁歸學會了縱使天崩地裂我自巋然不動的淡定處世之道。 方才還氣得頭頂冒煙的十五道長一見徒弟,兩眼直放光:“嗨喲乖徒弟!你總算回來了!快快快幫為師把這個老東西趕出去!” “阿彌陀佛,貧僧……”初一大師雙掌合十,霸占著椅子,不動如山。 “少廢話!你走不走?!” “貧僧既來之則安之?!?/br> “你!” 眼看著兩人唇槍舌劍又要開始掰頭,雁歸趕緊放下帶回來的大小物什,及時插言:“初一師父和十五師父這回又是為了什么吵???” ☆、遠人歸 第十二章 遠人歸 十五道長氣呼呼地指責道:“我昨日觀星象,算出你今天能回,想著有事要和你講,誰知這個老東西一早就跑過來候著,非說他也有事,而且他要先和你講!乖徒弟你來評評理!是我算出你的歸程,他憑什么要先講?!” “阿彌陀佛。初一在前,十五在后,貧僧自然先講?!?/br> 雁歸雖然想笑,但為了保全師父們的面子,他表面還得裝出一派風平浪靜來。幾個月不見了,這兩位加起來三百多歲的師父仍舊是“一見如故”,吵來吵去的還是為了那么一點小事。所幸,萬物依舊,人依舊,對自幼失祜的雁歸而言就是最大的慰藉。 他緩了緩神,朝二位老師父一一行禮,問道:“那不知初一師父、十五師父要對徒兒講什么事?” 其實這種情況,別人家的師徒通常會以“二位師父”稱之,但在雁歸兩位師父這里就絕對不允許自己與另一個這樣一概而論,有損身份!于是,雁歸從小到大,每次開口之前都要這樣各自稱呼一遍,麻煩得很,好在雁歸倒不覺得麻煩,既然師父們喜歡這樣,那這樣就好。 十五道長:“我先說!” 初一大師:“阿彌陀佛,貧僧先講?!?/br> 雁歸斟上一杯茶,恭恭敬敬地擱在十五道長面前:“十五師父先喝杯茶消消氣,您喜清凈,容徒兒先送初一師父回去可好?” “好好好!還是乖徒兒懂事!快替為師把老家伙弄走!快去快回!”十五道長在椅子上一屁股坐下,端起茶杯就喝,姥姥的,吵了半天嗓子都干了! “是?!毖銡w躬身一揖,然后轉身輕輕扶了一下大師的胳膊肘,恭恭敬敬地,“初一師父請?!?/br> 初一大師會意,就著雁歸的攙扶站起身來:“阿彌陀佛,貧僧告辭?!?/br> “快給我走??!” 雁歸說是送初一大師回去,其實這老二位的住處近的很,出這個門,轉個身,走上不到十步就進另一個門,說白了就是住隔壁,兩家之間只隔著一堵墻而已。 師徒二人一進門,雁歸請師父坐下,恭恭敬敬地奉了茶:“徒兒愿聆聽師父教誨?!?/br> 初一大師看著雁歸,微微一笑。 其實雁歸這么做絕不是厚此薄彼,因為凡事都不可一概而論,撇開其他事情不談,單就兩位師父都“有話要和他講”這事而言,初一大師這位得道高僧,向來言辭凝練,一語中的;而十五道長,雖說同樣是隱世真人,可最大的毛病就是嘴碎,尤其是對上自己的寶貝徒弟,如果雁歸從十五道長開口時開始和面蒸饅頭的話,那么等到饅頭出鍋他老人家也未必講得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