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3)
書迷正在閱讀:原來我是萬人厭、死遁后成了神明的朱砂痣、嫡女不善:楚楚這廂無禮了、末日丹符師、撿了鮫人師弟后我被迫吃軟飯、大佬的小仙女重生了、我跟皇上分手之后、朕的江山又亡了[重生]、醉夢風月錄、冬風生洛水
花神醫跟我說,腫成這個樣子得消腫。小少年歪著頭,像考核的夫子一樣問道,你知道消腫最快的辦法是什么嗎? 她茫然地搖頭。 是把腫起來的地方切掉哦?少年對她笑了一下。 我來幫你治療吧,jiejie。 她瞪大了眼睛,看著小少年舉起了那把彎刀,慌張失措地道:不!不用了!我不疼,一點也不疼你別過來!??!她哪管得上扭傷,縮回腳立馬就爬了起來,跌跌撞撞地跑了,跑得極快,好像身后有鬼一樣。 容時看著她快速消失地背影,用陳述的語氣道:跑這么快,明明一點也不痛呢。 景淮失笑道:沒想到我們鳴玉還有這么頑皮的一面,嚇唬人這一點,頗有我少時風范。 容時平靜地把刀收入刀鞘。 他想,他并不是嚇唬人。 但他沒有說出來,只是微微扯動了一下嘴角,彎起一個不明顯的弧度,就像一個受到夸贊而不好意思的靦腆孩子一樣。 景淮上前去揉了揉他的頭:隨身帶著刀沒什么不可以,但是刀劍無眼,要小心別傷了自己。 容時抿唇,發出低低的鼻音:嗯。 這次你幫了我一個大忙。這些人里,很多都是混進來的細作,我正愁怎么解決這些人。景淮拇指劃過容時烏黑綿密的頭發,說,我應該怎么感謝你? 既然如此,我幫你把她們解決好了。 景淮挑眉,垂著眼睛看向容時手中的彎刀:你要怎么幫?故技重施? 容時握著刀的手緊了緊:也不是不可以。 景淮搖了搖頭:不必,我自己的事會自己解決,你一個孩子,本不應該做這種事。玩玩鬧鬧可以,其他的,不如多讀些書。 容時低著頭,輕踢了一下腳底的石子:那些書,我看不懂。 景淮這才想起他的學業耽擱了三年之久,就算記憶出眾,但是理解方面可能會有問題,因而有點愧疚道:是我考慮不周,有不懂的你可以來問我,我的書房隨時歡迎你來。 容時揚起臉,忽而彎起眼睛笑了起來,瘦小的臉上帶著些弱氣的冷白,在院子里的冬色之下愈發襯出一種清冷的。 景淮養了容時這么些日子,也沒把人養出些rou來。容時依舊清瘦,眉宇之間縈繞著抹不去的病氣。 走吧。景淮俯身牽起他的手。容時的手倒是養得好了不少,凍瘡好了,傷口愈合了,手掌心握上去的時候,還能感覺到一些熱乎乎的暖意。 景淮心中生出一種奇怪的滿足感,好像養個孩子也是不錯的事。他忽然想,母親屬意的那宗婚事也不是不可以考慮。 容時牽著景淮的手,穿行在府中迂回的游廊里,寒梅暗香浮動,天色高遠遼闊。 景淮將容時送回屋后,囑咐了幾句好好休息,便離開了。 隔日,他又命人送了好些珍貴的補品來,又隔幾日,隨著補品還送了一匣子書簡,都是一些七八歲孩子的讀本。 容時打開其中一卷看了看,見上面密密麻麻寫了不少批注,或是解釋字句的意思,或是寥寥數語講了一則與之相關的趣事,語句詼諧幽默,用詞簡單精煉,富有童趣又不乏道理,一看就是此中高手,進可以寫天下文章,退可以傳道授業。 容時合上書簡,小心放回原處。 引竹打趣道:公子送你珍寶你不要,送你這些不值錢的簡牘你倒是珍重。 值不值錢,端看的是在人心中的好惡。 你難不成喜歡讀書?引竹覺得奇怪,然后想起什么般恍然大悟,隨即酸道,我倒是忘了你過目不忘。像你這樣的喜歡讀書也無可厚非,說不定以后還能作出好文章。 容時搖頭:我不喜歡作文章。 那你喜歡什么? 容時想 了想,眼中第一次出現了些許迷茫。 沒什么喜歡的吧。 引竹斜著眼睛看他,嘁了一聲:騙人的吧。你不就很喜歡公子送你的這些簡牘? 我喜歡嗎? 引竹越發覺得奇怪,仔仔細細打量了一遍容時,道:對啊。喜不喜歡,難道你自己不知道? 聞言,容時眉尖微微蹙起,沉默半晌,然后緩緩道:你說得對。 第19章 皇帝賞賜下來的美人景淮全都遣散了,隔天上朝的時候就被戚洲參了一本,話里話外的意思都是景淮居功自傲,不把皇帝放在眼中。 皇帝多疑,雖然沒有當時發怒,但看向景淮的目光多了點別的意味。 景卿若是不忙,幾個皇子的課業總不好一直假手他人。卿需多多費心才是。 這是要讓景淮重新接手幾個皇子的教導問題。景淮答應了下來。 下朝時,戚洲與景淮在宮道上撞見。戚洲冷哼一聲,顯然是還記著之前祭神大典時,景淮當中落他臉面的事。 景淮依舊一副漫不經心地模樣,似乎他只是一個不值一提的小人物,沒給他一個眼風,轉道去往含章殿的方向。 含章殿內,又不知誰得罪了三皇子,正被三皇子身邊的宮人壓著打。 旁人則仿佛習慣了似的,木樁似的杵在一邊,眼睛里刻著麻木。被打的那人蜷縮成一團,趁著拳腳的間隙還要跪起來求饒。 景淮微不可見地皺了一點眉,上前去攔住正在動手的兩個宮人:住手。 三皇子正看熱鬧看得高興,見他們停了下來,本能地就要發怒。 景先生?三皇子見是景淮,把即將出口的臟話吞進了肚子里。 但其實,他也沒把景淮太當回事。他是皇子,愿意聽夫子的教誨是他禮儀好。面對一個夫子,他自是不懼,哪怕這個夫子是皇帝欽點的。 景淮淡淡看了一眼三皇子,轉身問距離最近的一個宮人:發生什么事了? 這個宮人是隸屬含章殿的,既畏懼三皇子的勢力又不敢得罪前朝聲勢正大的景淮,結結巴巴地陳述了一遍剛剛的事。 原來今早皇帝考核了三皇子的課業,結果三皇子一問三不知,被皇帝怒斥,心情正煩,剛好這個被打的這個人做事一向不大伶俐,撞槍口上了,被三皇子拿來撒氣了。 景先生,本皇子教訓一個犯了錯的宮人,你也要管?上次就從本皇子這里帶走了一個,今天莫不是還想帶走一個?三皇子陰陽怪氣道,景先生干脆把整個皇宮的人都要走算了。 三皇子見景淮有意要插手這件事,想起景淮之前就帶走了容時,這次又來。他氣還沒撒干凈,說話就沒過腦,把鉤月夫人叮囑他要禮待景淮,博得青睞的話都丟在了腦后。 景淮也想起這一樁事,余光瞥見地上瑟瑟發抖的宮人,心中驀地無名火起。 他剛撿回容時的時候,容時身上就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傷。 當時第一次看見這些傷的時候,景淮心里其實沒多大感覺,世上可憐人千千萬,他又并非圣人,這個救,那個心疼,他怎么忙得過來。他把容時帶回家已經是破例的行為。 只是,此時此刻,景淮卻因為地上這個傷痕累累的宮人聯想到了容時,心中悶悶。 景淮聲音冰冷:三皇子教訓宮人,景淮自不干涉。景淮才疏學淺,也教不了尊貴的三皇子殿下。 他本來就對當夫子沒什么興趣,當即甩袖就走。大皇子見勢不妙,勸三皇子道:三皇弟還是去把夫子請回來道歉吧,以免父皇又生氣。 三皇子給了他一記白眼:你一個婢生子,焉敢管我? 大皇子被懟得一愣,隨即沉默地走開。他轉頭看向門外,目光里滿是擔憂。 回到府中,景淮先去書房處寫了一折辭呈,然后召來門口的仆人,問他一些府中最近發生的事。 馬上就要除夕,府中除了比平時忙碌一些也沒有別的特別之處。 景淮又問容時如何。 仆人回道:他今日又讀了一整日的書,甚是勤奮,藥也按時吃了,只是偶爾還咳嗽?;ㄉ襻t說不礙事,少吹些風就可以。 景淮點點頭,他最近在追查三年前姜氏謀反的案子,比較忙,沒什么時間去看他。但想到今日含章殿發生的事,他忽然想現在就去看看這個孩子。 他走進容時的屋子時,容時正在窗前讀書。少年筆挺纖瘦的身影映在窗外寒冬的景色里,皮膚冷白,一瞬間給人一種幾近透明的錯覺,好像不是這世間的人。 安靜,用功,又乖巧懂事。景淮驀地心一軟,走上前去,溫聲喚道:鳴玉。 容時眼睫一動,目光自書卷之中移開,看向面前這個數日未見的公子,眼中藏著一點隱晦的哀怨。 他只看了一眼景淮就撇過臉,悶聲道:你來了。 光影落在他的身上,描摹著他清瘦的輪廓。景淮上前握住他的手。容時的手背之上還剩一道淺淡的疤痕,又細又長,但因為傷得深,現在還沒好。 景淮的拇指在他手背上這道傷痕旁輕輕摸了一下:怎么了?誰讓你不高興了? 容時視線落在窗外,沒吭聲。 景淮難得被冷落,尤其還是被這個自撿回來就很黏他的小孩冷落。他摸了一下鼻子,也知道最近因為忙,沒怎么顧著這孩子。 莫名感覺理虧,景淮咳嗽了一下,清了清嗓子,卻一時不知道說什么。他繞過桌子,走到容時身后去看他讀什么書。 怎么不看我給你送來的書? 容時握著的這卷書簡上沒有任何批注,并不是景淮前些日子送來的。 看完了。容時沉默片刻,終是回了他一句。 景淮竟然少見地感到了驚喜。 他斟酌了一下,語氣討好似的說:那一匣子書可不少呢,你都看完了? 嗯。 可有不懂的? 沒有。 景淮一噎,然后又自我解圍道:也對,那些書該寫的批注我都寫了,鳴玉這般聰明,肯定都懂了。 寫批注其實是相當費工夫的一件事,景淮為此熬了一宿。他沒說,不代表容時不能猜到。 容時方才嘴角一直抿著,成一條僵直的線,此時終于稍稍放松了一點。 景淮觀察著他的表情,心道可算是有點反應了。 看了許久的書,也應當放松一下。我等會有事要出府一趟,要不然你同我一道出去? 容時沒忍住看向景淮,眼睛里都寫著心動。 景淮啞然失笑,瞧著他,眉梢都是笑意:去披上斗篷,咱們走吧。 御書房內,三皇子跪在中間,皇帝在他面前來回踱步。鉤月夫人聽說了這件事,匆匆忙忙地趕來。一看見三皇子跪在地上就焦急地不行,幾步過去跪在三皇子的身邊,將三皇子攬入懷中,哭道: 陛下,這地上冰冷,皇兒年幼,怎么受得住。 她聲音細且媚,哭得梨花帶雨,皇帝頭疼得揉了揉眉心,再一看三皇子不成器的樣子,煩躁地揮了揮手:滾出去。 旁邊的張望德眼觀鼻鼻關心。 回回都是如此,皇帝一教訓三皇子,鉤月夫人就護心肝似的求情,也不想慈母多敗兒,三皇子越發驕縱也不是沒道理的。 皇帝其實也是一陣一陣的,不見得對這幾個皇子多上心,最開始的時候幾個月也不曾過問皇子們的學業,只當他們都是好的。 哪曉得前年一次心血來潮,去考教皇子們學業,竟是大失所望。 朕怎么生出你們這些蠢東西。 后宮的妃嬪一一噤聲,明明陛下考教的內容都是深奧地遠超皇子們的年紀,但她們哪里敢說。 只有鉤月夫人,仗著家世和寵愛,把實話說了出來。 這文章尋常人家的孩子十五六歲才學,幾位皇子年紀最大的也才十歲,對他們來說確實是有點難,還需些許時日才能讀透。 很難嗎?皇帝皺眉道,我怎么記得容時七歲就已經會寫這篇文章的評文了? 妃嬪們聞言皆是臉色一僵,面面相覷。 陛下這句話是什么意思?難不成廢太子還能有翻身的一天? 鉤月夫人太陽xue突突直跳,等皇帝一走便對著三皇子大發雷霆,罵他蠢笨沒用。 三皇子受了氣,便命貼身伺候的小宦官去冷宮找罪魁禍首撒氣。便是從這時起,三皇子就養成了一有不如意的事就去欺負容時的習慣。 不過兩年來,皇帝多少也對其他皇子們的資質有了數。只是這一有數,心里難免就更加暴躁。 容時是個出色的孩子,奈何有一個那樣的母親,偏偏他還與他的母親長得那樣相似,竟是找不出半點與他相似的地方。 姜氏謀反一事,疑點頗多,皇帝自是知曉。光憑借一個廷尉的調查,他不可能就作出滅人滿門的事。 他失去理智的原因,實則源于另一樁事。 姜氏兄妹的確暗中通信多年,且屢屢私會。本以為是皇后思家,兄妹二人敘舊沒什么不妥,他自詡不是什么善解人意的皇帝,但對皇后的這點通融和信任還是有的。 可萬萬沒想到,他們竟然作出私通這等事。 偶然撞破他們的帝捏碎了手中本欲贈給皇后的一枝蘭花,站在陰影里看他們一邊云雨,一邊互訴衷腸。 這才知道,他們并不是親生兄妹,姜楓是姜家從旁支抱來的孩子。 這旁支旁了幾代,早已窮得揭不開鍋,打了幾次秋風后惦記上姜家的財富和姜家人的心善,把尚且年幼的孩子托付給姜家后消失了。 姜家憐愛姜楓,認為稚子無辜,也因為稀薄的血緣關系把他當成了親生孩子來養。日久月深,除了姜家幾個老人,也無人知道,姜楓不是姜家的親生孩子。 姜楓幼時受人恩惠,長大后卻惦記上了姜家的閨女,誘得姜蘅委身于他。他許諾會娶姜蘅為妻,卻不料第二天等來了一道封后的圣旨。姜蘅被封為皇后,姜楓也不再提娶她的事。 若是如此,也就罷了?;实劭梢园岩郧暗氖庐斪鰶]發生,只殺姜楓一人。結果他們二人又說起這些年來苦楚和恩愛,竟是一直暗中偷情。 太子容時的生身父親是誰,也因此變得不確定起來。 皇帝隱沒在暗處聽了許久,聽得額頭青筋暴起,最后竟然奇跡般地忍住了。只是最后殺姜氏滿門的時候,穿一身便服,壓著皇后去親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