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亡國太子妃 第140節
書迷正在閱讀:明撩暗戀、栩栩若生、說好炒作完就散呢[娛樂圈]、春風不改月湖、不拍戲就會死[系統]、妄為、老婆他又乖又嬌、全能祖宗重生后颯爆了、秘密電影、奶糖少爺
第128章 亡國第一百二十八天 秦箏視線在楚承稷臉上脧巡了好幾遭,后者表現得格外淡然又坦然。 秦箏收回視線,正好岑道溪進屋,向她們二人見禮:“見過殿下,見過娘娘?!?/br> 楚承稷道了聲“免禮”,又對一旁的侍者道:“看座?!?/br> 侍者忙又搬了一方兀凳過來。 岑道溪落座后便開門見山道:“微臣聽聞,淮陽王謊稱江淮有醫治瘟疫之法,以此來鼓舞麾下將士大肆攻城?” 楚承稷點頭:“確實如此,淮陽王用身染疫病的兵卒打頭陣,徐州至閔州一帶的的守城官兵唯有避其鋒芒,先生有何良計?” 岑道溪用收攏的折扇敲了敲手心,一番思慮后道:“良計沒有,險策倒是有一條?!?/br> 秦箏和楚承稷對視一眼,秦箏道:“先生但說無妨?!?/br> 岑道溪語氣緩且沉:“淮陽王大勢已去,大肆攻城,想讓疫病蔓延回中原各地,無非是不服,想拖大楚和汴京李家一同下水,心思委實歹毒。這謊言發酵到現在,只怕也沒人愿意相信是假的,他麾下將士不要命地攻城,不是為了效忠,而是為活命?!?/br> 說到這里他頓了頓,起身一揖道:“微臣的險策便是,大楚拿一城出來,收納救治身染疫病的淮陽王逃兵,淮陽王大軍如今的鋒刃在于將士們都想求生,若給他們一條無需流血死人去攻城,也能看到的生路,那么淮陽王大軍就變成了一盤散沙,不擊則潰?!?/br> 秦箏聽岑道溪一番分析后,覺得此計確實比他們同淮陽王的軍隊死磕好,淮陽王大軍攻城的信念是求生,她們這邊守城的將士需要面對的卻是死亡和疫病。 一個義無反顧奔向生,一個需要努力克服對死亡和疫病的恐懼去守城,兩方的士氣和信仰根本不在一個層次。 她看向楚承稷,等楚承稷決斷。 楚承稷坐在主位上,長眉微攏,問:“淮陽王麾下將士七萬有余,這些人里哪怕只有一萬人涌入城內,若發生動亂,如何鎮壓?” 最重要的是,那些將士是沖著江淮一帶有醫治瘟疫的藥才當逃兵前來投奔的,屆時他們若說無法醫治,誰也不清楚這些逃兵在極端情緒下會做出什么來。 畢竟之前已有清溪縣發生暴亂的先例。 岑道溪苦笑:“微臣說此乃險策,這便是險所在了?!?/br> 楚承稷道:“收治大量淮陽王麾下逃兵一事茲事體大,孤回頭再與謀臣們商議此計可行與否?!?/br> 岑道溪拱手應是。 秦箏明白楚承稷的擔憂所在,一是怕淮陽王那邊身染疫病的兵卒太多,收容過來不好管控;二是藥材糧食的問題,這些身染疫病的兵卒,吃住抓藥屆時都得他們出銀子,無疑是給自己攬了個包袱回來。 也正是因為這些隱患,接下來數日,楚承稷麾下的幕僚們都針對此計爭吵不休,激進派覺得可以一舉瓦解淮陽王的勢力值得一試,保守派又覺得這是給自己這邊埋下了隱患。 兩派還沒爭論出個結果來,在淮陽王大軍又一次猛烈攻城,閔州險些失守后,楚承稷還是力排眾議采取了岑道溪的計策。 同淮陽王大軍進戰接觸過的楚軍將士,都在第一時間隔離開來,送到另辟出的營帳單獨休養。 為了防止收治的淮陽王逃兵發生和之前清溪縣一樣的暴亂,楚承稷沒讓人把收容地點建在城內,而是在閔州之后的城郊擇了一處洼地,遷走附近百姓,扎起營寨。 洼地之外駐軍看守,一旦發生暴動,則放亂箭鎮壓。 又從青州調了有醫治疫癥患者經驗的大夫前來,讓他們帶著從閔州附近州府征召來的大夫們一同研究制定治療方案。 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后,楚軍愿意收治身染疫病將士的消息一放出去,淮陽王麾下就有大量將士當了逃兵。 逃兵在城門口處經過嚴格篩查,卸下兵器才被允許進城,由官兵帶往后方城郊的營寨,交與那里的大夫救治。 一開始前來投奔的逃兵每日只有百來人,到了后邊,幾乎是成百上千地朝閔州涌來,更有甚者,從將領到小卒整支軍隊跑來的都有。 淮陽王大軍軍心潰散,哪怕他再下令攻城,軍隊也沒了往日的鋒芒。 因著淮陽王麾下感染疫病的將士眾多,軍醫和藥材都有限,一開始也沒有接觸疫病患者的經驗,以至于后面感染的將士越來越多時,軍中反而更亂。 到了營寨后,這些將士根據大夫診斷出來的病癥輕重,全被分配到了不同營房,每日都能喝上藥汁,哪怕藥效還沒起作用,因著這份心里安慰,將士們都覺著自己身體狀況好多了。 嚴格管控住了前來投靠的逃兵,這招釜底抽薪又從內部瓦解了淮陽王大軍,閔州和徐州一帶再沒被淮陽王的軍隊sao擾過。 現在楚軍只需要同淮陽王耗下去。 淮陽王大軍就像是一頭身染重病的獅子,已經不需要旁人再去獵殺他,等他自己發病,便是終結時刻。 南邊的戰局姑且算是穩定了下來,秦箏又收到了宋鶴卿遞來的折子。 宋鶴卿在折子上說,瘟疫是從株洲爆發開來的,有能力遠逃的,才往下游的塢城遷來,病重的,則留在株洲等死。 陳軍那邊先前也派人前去株洲賑災,只是疫病患者太多,又逢汴京政變,底下的官員們幾乎也放棄了株洲這塊疫地。 有個游醫途經株洲,不忍看當地百姓的慘狀,一直在株洲救治身染疫病的百姓,據聞真讓他摸索出一套有效的法子來。 宋鶴卿想招攬這名游醫,尋求救治之法,株洲那邊卻突然封鎖了城門,打著的是以防瘟疫蔓延的幌子,實則就是怕治療瘟疫的方子流傳出去。 宋鶴卿懇求楚承稷發兵拿下株洲,畢竟只要拿下株洲,塢城和青州的難民,就有救了,南邊她們收容的這些淮陽王逃兵,也都能得到救治。 秦箏把宋鶴卿的折子遞到了楚承稷手上:“你覺著如何?” 庭院中黃葉蕭蕭落下,楚承稷負手而立,望著北邊的天際,沉聲道:“發兵,攻打株洲?!?/br> 當天就有軍中就有流星馬帶著楚承稷的軍令趕往青州。 青州如今的董成和宋鶴卿守著,要攻打株洲,八成也是董成領兵出戰。 南邊的戰事已趨于穩定,未免董成攻打株洲去了,青州無人守城,楚承稷打算把林堯調回去。 秦箏聽說了此事,晚間自己歪在榻上看書時,便道:“也好,我同林將軍一道回青州?!?/br> 還在案前看折子的楚承稷落筆時微頓,朱筆在折子上留下一點紅墨漬,抬起頭看向秦箏,聲線不自覺繃得有些緊:“要走了?” 秦箏把如意引枕塞到自己身后,換了個更舒服的姿勢靠著,整個人慵懶得像是一只波斯貓:“我來閔州也有兩月有余了,鳳郡的百姓已全部安置好,娘子軍也新征了好幾千人,這邊沒什么要我忙的了……” 楚承稷聽到此處,正欲說話,卻聽秦箏繼續道:“正好青州那邊已經入冬,正是元江的枯水季,未免來年春洪再帶來洪災,等拿下株洲后,我得趕著把魚嘴堰大壩修好,不然洪災之后再來一次瘟疫,百姓這日子還過不過了?!?/br> 楚承稷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只說:“能分給底下人去做的,就讓底下人去做,不要什么都往自己身上攬。我年關前回青州?!?/br> 秦箏只不咸不淡地“嗯”了一聲,沒說好,也沒說不好。 到點了,她就放下書自己回內室睡。 楚承稷還坐在案前,只是手上的折子寫了什么,他已看不進去了。 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好幾日了,秦箏對他的態度不冷不熱,他偶爾忍不住同她親昵,她也不會拒絕,但被她那雙沒什么情緒的眸子看著,楚承稷總覺得他們之間似隔了什么。 他盡可能地維持跟從前一樣的相處模式,為什么還是把她越推越遠了? 楚承稷在案前枯坐了一會兒,微不可聞地嘆了口氣,抬手捏了捏眉心。 等他回內室時,借著角落里一盞昏黃燭燈,能看清床里邊的錦被隆起一個不大的弧度。 他退下外袍躺了下去,習慣性地把人攬進懷里,掌心觸到的是一片溫軟滑膩時,他頭皮都快炸開了。 “阿箏?”他喉間發緊。 沒人應他,被子里倒是傳出一陣窸窸窣窣的動靜,那雙白嫩的手沒像從前那般老老實實環著他的腰,而是扯開他衣帶,從他寢衣里探了進去,掌心貼著他精瘦的腰線和塊壘分明的腹肌一寸寸摩挲。 楚承稷的呼吸已經不太穩了,他抓住那只在他腰腹作亂的手,想抱住她讓她不再動彈,可觸手又是一片滑膩,一時間竟讓他有股無從下手之感。 “秦箏?!?/br> 他喉結滾動了好幾遭,額角青筋都凸起來了,在秦箏輕咬他下巴時,還是沒忍住,把人按住有些兇狠地吻了回去。 他情動的時候,總是更喜歡連名帶姓地叫她,像是要把這個名字當成一個符咒,刻入骨血里。 秦箏五指無力揪緊床單,整個人癱軟下來時,屋角的蠟燭燭身上已多了幾道燭淚劃過的痕跡。 她額前全是細汗,身上也出了汗,烏發堆在軟枕上,雪膚泛著一層淺淺的紅,眼角眉梢都透著一股慵懶,這副情態,只叫人恨不能把她生吞活剝下去。 楚承稷用被她抓下來的寢衣幫她擦干凈,又俯身親了親她,嗓音里帶著哄意:“阿箏先睡?!?/br> 他欲起身,卻被身側的人按著胸膛推了回去。 秦箏抱著被子坐起來,一只手還按在楚承稷胸膛上,紅暈未褪的一張臉,哪怕是做出怒容,也勾得人神魂都快沒了。 她跟個惡霸似的捏著楚承稷線條極好看的下巴,“楚承稷,我是不是入不得你眼了?” 楚承稷整個人繃得像是一張被拉滿的弓,眉眼沉峻下來時,周身氣勢卻不減:“胡言什么?” 秦箏半俯下身看他,烏發垂落至身前:“那你為何躲我?” “……怕你疼,你也不太喜歡……” 后面的話他沒能再繼續說下去,整個人悶哼一聲,當真是額角青筋暴起,清俊的臉上卻全是錯愣:“你……” 秦箏問他:“你怎么知道我不喜歡?” 不等楚承稷回話,她又說:“我要走了?!?/br> 青州和閔州雖有元江相連,卻也相距千里,楚承稷唇瞬間抿緊了。 …… 泡完溫泉回來,秦箏扶著腰躺下的時候,還是覺得自己心疼誰都好,就不該心疼楚承稷。 轉頭見他拿著藥膏盒子站在床邊,只穿著件單衣,濕漉漉的長發都還沒來得及絞,正往地上墜著水珠,又惱不起來,只得道:“不用上藥,我是腰酸?!?/br> “你把頭發絞干了也睡吧?!?/br> 秦箏翻身朝里躺著時忍不住想,為什么他現在看起來這么乖,半個時辰時前又那般兇。 她迷迷糊糊快睡著時,察覺到有人抱自己,安心窩進了那個懷抱。 身后的人在她肩頸處親了一口,低聲同她說:“晚幾天回青州?林堯帶著大軍走陸路,你走水路比他們快些?!?/br> 秦箏掀開眼皮睨他一眼:“魚嘴堰水庫的建造圖紙我還得同懂水利工程的官員們細致研究,拿出重建方案來,這一來二去也得花費不少時間。等董小將軍那邊攻下株洲,重修魚嘴堰的方案也定下來了,直接開工再好不過,畢竟明年的春洪不會等人?!?/br> 楚承稷淺淺應了聲,沒再說挽留她的話。 事后秦箏反思,自己當時不該拒絕得那么決絕的,不然她還可以睡個好覺。 第129章 亡國第一百二十九天 秦箏離開閔州這天,不巧淮陽王又一次攻城,楚承稷原本打算親自送她去碼頭,得了急報,天還沒亮就往城樓去了。 秦箏心知這是淮陽王最后的困獸之斗,閔州城門肯定是攻不破的,但應付起來也麻煩。 她比原定計劃晚了三刻鐘才出發,還是沒等到城樓那邊傳回捷報,回青州的車馬船只是早早就備好了的,不好臨時更改行程,秦箏心知怕是等不到楚承稷了,便下令啟程。 從街口到碼頭,一路上都有百姓尾隨相送。 大部分是鳳郡百姓,還有一些是閔州本地的百姓。 秦箏坐在車中,沿路都能聽見車外的百姓追著馬車喚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