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制造 第153節
書迷正在閱讀:克蘇魯新娘(np 人外 h)、戰兵利昂、戲精出沒,請小心!、苦果(姐弟骨科 h)、蜜糖陷阱、說好的小嬌妻呢?(穿越)、娃都有了,王妃還在套路、吐血后我美貌值飆升(重生)、最后一只橘貓Omega[星際](重生)、我的條件不允許我不紅(重生)
“空導院的鐘教授?”季椽停下筷子,點頭:“當然記得,他指導過我和小宋哥?!?/br> “他不是早幾年在研究精密機械嗎?”李澤業笑道:“去年冀寧的小組不是研發出了一個微智能平衡記錄芯片嗎?對外發布之后,鐘濤以這個芯片為核心,升級了他的精密機械,制造出了八軸數控機床。它的cao作前所未有的精細,也更簡潔和廉價,據說得到了德國工業協會的贊揚,上周已經被邀請到德國拿獎去了?!?/br> “啊……”季椽愣了愣,他一直心心念念著小宋哥前世的數控機床,只是他當年知識技術有限,實在自己造不出來,只能做到一些結構和元件上的改進。沒想到峰回路轉,三年多后,八軸數控機床以另一種形式經過小宋哥的手創造出來了。 “啊,那真是太好了……” “是啊,他還特意在論文中提到冀寧的研究,向他表示感謝呢!” “是鐘教授自己的能力,和我無關?!彼渭綄幉辉谝獾?。 順便一提,這三年多的研究中,宋冀寧憑自己的努力和悟性、豐富的物理知識、大膽的創新等等特質,在兩百多人的技術員中脫穎而出,去年就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研究小組的項目組長。在整個微小衛星項目中,年輕一代除了季椽外,最顯眼的仍舊是宋冀寧。 第217章 科技頻道采訪 在半年前,宋冀寧就憑借自己的幾篇sci論文順利拿到了博士學位,倒是季椽,由于太忙,根本沒時間寫論文,目前還是博士生在讀的學歷。要等衛星項目結束后才能抽時間完成博士論文。 微小衛星的機體已經完成,接下來是否能用,要先將它投入太空后,根據回傳的信息才能確定。好在太原衛星基地每年都有衛星發射的項目,今年的運載火箭是長征四號乙y1號,目標是發射一顆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1星,以及季椽的微小衛星。 發射火箭,按照慣例,自然會有國家科技頻道的電視臺前來采訪。 季椽也被要求接受采訪,他本人對這方面興趣不大,說道:“我這年紀,上了電視也沒有權威性,還是讓其他人去吧!” 但是基地選擇季椽自然有原因,林光華前來勸他:“特意叫你出面,就是為了引導話題,轉移視線?!?/br> “嗯?” 林光華低下頭,小聲道:“這次發射衛星,除了兩顆普通衛星外,還會悄悄發射一顆偵察衛星?!?/br> 間諜衛星? 季椽立即懂了。 “明白了,我會去?!?/br> 采訪是工程師們一起采訪的,微小型衛星接受采訪的是季椽和加思·米爾恩,中巴資源衛星接受采訪的基地一名工程師和巴西工程師。 兩顆衛星打的都是中外合作的話題。 資源衛星的兩位工程師年齡也不大,也就三十多歲,但季椽和他們比起來,還是太年輕了。 他今年才24歲,又有些娃娃臉,看起來完全是一名在校大學生的模樣,臉上連一點胡須都沒有。重點是,他還長得很好看,遺傳自mama的長相讓他有些偏女性化,長期不見陽光的生活令他有著病弱的蒼白,簡直像一名病美人,和衛星工程師這種嚴肅的身份完全不搭。 采訪記者看著手上的訪談問題,再看看季椽,眼冒精光。這幾年運載火箭的采訪來來去去就那幾個問題,全國觀眾都已經麻木了,她覺得自己終于找到吸引眼球的新話題了。 “各位工程師好,我是李莉,國家科技頻道的記者,這位是我們電視臺的攝像師王興康?!崩罾蛳蛩奈还こ處熥隽私榻B后,詢問道:“現在可以開始采訪了嗎?采訪時我會問各位技術和工作生活中的話題,如果有不能發布的內容,請直接說‘過’,我們之后會剪輯的?!?/br> “可以?!闭f話的是資源衛星的基地工程師,名叫周楠,同時也是這次接受采訪的負責人之一。由他確定采訪時,哪些內容可以公布,哪些不可以。尤其這次接受采訪的有兩名外國人,基地怕他們口無遮攔無意間透露什么不該說的內容,電視臺分辨不出來直接給播了。 于是四人并排坐一起,開始接受采訪。 李莉先采訪的是巴西的工程師,詢問他對華國科技的看法,以及制造衛星的技術等等。 這名工程師很熱情開朗,用英語侃侃而談,只是他連續回答了幾個問題后,周楠面無表情的說:“過?!?/br> 這位不小心透露了一些不該公布的技術。 李莉點點頭,轉向她一直感興趣的季椽:“我剛才就注意到了,季椽先生相當年輕呢,你進入衛星基地有多久了?” 她并不知道這些工程師的身份,獲得的資料只有名字,其它都不會對她公布。 季椽微笑:“三年多?!?/br> “我看到資料說這次會發射的是一顆微小型衛星,請問什么是微小型衛星?它和其它衛星有什么區別呢?” “和其它衛星相比,微小型衛星是一種更節省空間、廉價和輕便的衛星,它比起其它衛星,基優勢首先是造價方面的節約,正常一顆大衛星從制作到上天,其費用為……”季椽看向周楠。 周楠回答:“平均每千克40000美元,我們基地已經盡力節約,平均花費為每千克35000美元?!?/br> 李莉是科技頻道的老主持人了,對這方面數據了然于心,于是追問季椽道:“那么微小型衛星的研制費用是?” “平均每千克6000美元?!奔敬J真道:“這只是首次研制的經費,將來技術改進,經費一定會越來越少?!?/br> “是的?!敝荛c頭,對季椽道:“要不是我這邊工作走不開,我都想去你那邊學習了。你建立的微小型衛星項目,帶給我們的不只是衛星空間技術的進步,更重要的是經費上的節約,可以使我們明年開始,研發更多衛星?!?/br> “嘶——”李莉驚了,畢竟從40000美元減到6000美元的成本,小學生都能算出差距。 “請問,這些內容可以對外公布嗎?” 周楠點頭:“可以,這只是正常向國際社會介紹我國的高新科技罷了,畢竟,我們衛星基地也接國際訂單的?!?/br> 李莉點點頭,繼續采訪季椽:“那么季先生,費用相差那么多,技術上微小型衛星能達到和大衛星一樣的功能嗎?” “沒有問題?!奔敬隙ǖ溃骸敖涍^多次測試,微小衛星的所有功能都和大衛星沒有差別,要說的話,只有使用壽命問題。微小衛星只有大衛星使用壽命的一半?!?/br> 季椽再次對李莉,同時電視機前的觀眾科普:“正常大衛星的使用壽命為4年,而微小衛星的使用壽命是2年?!?/br> 李莉脫口而出:“但兩年后再做,4年花費也不過每千克12000美元……” 季椽笑著點頭:“沒錯?!?/br> 周楠再度開口:“我相信衛星發射成功后,必定會有很多第三世界的兄弟國家感興趣的?!?/br> 國際衛星訂單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微小型衛星在太空中確認使用沒問題后,接下來重點制造的將是微小型間諜衛星。不過這些就沒必要說了,連季椽本人都不知道。 其實微小型間諜衛星項目被提出時,基地就曾建議過把季椽拉進來,給他衛星基地正式工程師的身份,甚至可以由他主導間諜衛星項目。這待遇給的極為真誠,權益也極大,當時參與會議的安全部人員都同意了,說回去就打報告。 一周后他回來,告知他們上面不同意讓季椽成為衛星基地工程師。 “上面什么意思?”周楠很不滿:“是因為他太年輕,學歷和資歷不夠?” “資歷不夠?就是太夠了……”那名安全部人員露出一言難盡的神情:“你們知道他以前是研究什么的嗎?” “什么?” “是……算了,現在還不能解鎖資料??傊?,上面的意思是,把季椽留在衛星基地太浪費了,應該放他去研究更多更重要的東西?!?/br> 更重要的東西是指什么?周楠疑惑不已。 他看過季椽的資料,知道他發表過很多篇sci論文,是中科院學士李澤業的學生,目前博士生在讀??梢哉f品學兼優,但從資料上看不出什么特別的東西,究竟以前是研究什么的? 周楠這邊想著,另一邊季椽已經回答了不少李莉關于技術上的問題,不時引導到加思·米爾恩身上,幾人交替回答問題。采訪一個多小時都很順利,快結束時,李莉終于忍不住問了衛星外的話題:“我看季先生比其他工程師年輕太多了,可以問問你在衛星基地負責的工作嗎?” 從年齡上看,季椽應該是碩士研究生,這個學歷在衛星基地就是最底層的技術員。但底層技術員是不可能代表衛星基地接受采訪的,因此李莉對他很好奇。 對于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季椽轉向周楠:“周工,可以說嗎?” 周楠想了想:“也沒什么好隱瞞的,你回頭不也要寫論文嗎?到時候還不是人盡皆知?!?/br> 像微小型衛星這樣的高新技術,對國際公布時,肯定要發表相關論文的。季椽這個負責人的名字怎樣也無法隱藏,也沒有隱藏的必要。 于是季椽點頭:“我是微小型衛星項目的負責人?!?/br> “主申請人,主研制人,主負責人?!敝荛a充:“我聽說微小型衛星項目,因為季椽是申請人才獲得批準的,不然中科院也未必敢批這么一大筆錢……啊,似乎不該說的,這段話記得剪掉?!?/br> 第218章 863計劃 一段采訪結束,幾人都有點累。因為李莉實在對季椽感興趣,并直言“年輕的衛星負責人”是一個能讓觀眾都感興趣的話題,因此多采訪了季椽不少問題。 然而,季椽不能說的實在太多了。 比如…… “季先生有沒有出國留學過?去的哪個國家?” 前蘇聯,能說嗎? 季椽:“……過?!?/br> “除了微小型衛星外,季先生還參與過哪些科研項目呢?” 第二核武,陸基中段導彈防御系統,能說嗎? 季椽:“……過?!?/br> “你認為自己參與過的最有意義的科研項目是什么?” 跟隨南??蒲写碱I南海島礁……能說嗎? 季椽:“……過?!?/br> 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 季椽才發現,自己以為一直是學習、科研的普通生活,細算起來,居然沒幾件是普通的。 采訪到后來,李莉不敢問了,季椽也實在沒什么能說的,于是就這么大家都心累的結束了。只有兩名外國人一頭霧水。 在季椽接受采訪的時候,宋冀寧也突然被人叫到一間辦公室內。等在辦公室的人是一名五十多歲老者,沒有穿白大褂,但身上有著和科研人員一樣的氣質。宋冀寧感覺他有些眼熟,問道:“你好,我是不是在哪見過你?” “是的,我們見過?!崩险唿c頭,笑著感嘆:“你們當時從蘇聯帶回來一批核武研究員……” 宋冀寧瞪大眼,臉上露出一絲久逢故人的笑容:“啊——對,我想起來了,你是柳璋柳學士!” 當年一同參與第二核武研究的人實在太多了,宋冀寧能記住也,也是因為他屬于主研人員,中科院學士。否則要只是普通科研人員,宋冀寧還真記不住。 “幾年不見,難為你還記得我?!绷靶π?,親切道:“你和季椽這幾年發表的論文,參與過的研究,我們一直在留意。今天來找你,是有一個項目,想請你參與?!?/br> 宋冀寧收起微笑,坐正身體:“在聽項目之前,我先問一句。柳學士是單獨邀請我,還是連季椽一起?” “只有你,沒有季椽?!?/br> “那我拒絕?!彼渭綄幤鹕?。 “你不想聽聽是什么項目嗎?” “不打算參與,所以還是不聽為好,萬一不小心泄露什么,對你我都沒有益處?!彼渭綄庌D身欲開門。 “你想跟季椽越走越遠嗎?” 宋冀寧頓住,轉身看向柳璋:“你什么意思?” “你現在,已經快跟不上季椽的腳步了吧?他已經是一個國家重點科研項目的負責人,而你,只能在其中當一名小技術員。再這么下去,你和季椽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最后會因為他所屬的項目你無法參與,而被迫分開?!?/br> 中科院這些年一直在關注季椽和宋冀寧,對兩人戀人的關系也心知肚明。不過說是戀人,中科院覺得他們的關系更像是科研搭檔,而且是世上最好的搭檔,在一起不只是互補,也不是1加1等2這么簡單的算法。因此在發現宋冀寧漸漸有些跟不上季椽的進步速度,宋冀寧還沒急,中科院先焦慮了。 宋冀寧重新坐回椅子上,雙手環胸,警惕的看向柳璋:“說吧,你們找我想干什么?” “別那么防備嘛,我是懷著善意來的,我們中科院比任何人都希望你跟季椽好好的?!绷斑@么笑道,緊接著問:“你聽說過863計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