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制造 第152節
書迷正在閱讀:克蘇魯新娘(np 人外 h)、戰兵利昂、戲精出沒,請小心!、苦果(姐弟骨科 h)、蜜糖陷阱、說好的小嬌妻呢?(穿越)、娃都有了,王妃還在套路、吐血后我美貌值飆升(重生)、最后一只橘貓Omega[星際](重生)、我的條件不允許我不紅(重生)
“都說了沒有,今年的經費已經拔完了,而且說實話,王教授你這把年紀了,安心帶帶研究生等著退休不好嗎?科學是要與時俱進的,比起留學歸國的那些教授,你的研究實在太沒創意了,沒有一點高新科技的樣子?!毙iL看著一身老土的王德輝,臉上滿是冷漠和勢力:“我也是需要政績的,誰能拿獎我就拔款給誰?!?/br> 王德輝無奈的搖搖頭離去。他在考慮自己要不要辭職,盡管很舍不得那些學生們,但僅僅是小課題,不能滿足他做研究的欲望。 憑他往年的科研成就,足以申請調進國家的研究院工作,也可以到私人科技公司做技術顧問。只是私人科技公司不夠自由,研究成果必須能轉換利益;國家單位又太麻煩,人情資歷是常態,也不一定能申請到研究經費。 “唉,就沒有能讓我盡情施展的實驗室嗎?” 鈴鈴鈴鈴…… 口袋里的手機突然響起,王德輝接起電話,聽到一名陌生男性的聲音:“您好,請問是王德輝教授嗎?這里是太原衛星發射基地,有些事想與您商談……” 第215章 各種誤會 “首先確認一下,您在《理論物理》雜志上發表的《新物理存儲結構》那篇論文,是您個人所做的研究嗎?” 王德輝疑惑于衛星發射基地怎么會打電話給他,一邊謹慎的回應:“是我個人的研究?!?/br> “太好了,不知道您最近方便嗎?有個研究項目想要邀請您參與,可能需要對您進行工作調動?!?/br> “等等等等,我確認一下,你剛才說你是哪的?”王德輝制止對方的話,再次確認。 “太原衛星發射基地?!?/br> “嘶……”王德輝緩緩吸了口氣,平復心情。 心中沒有激動,第一反應對方是騙子。這騙子還挺能裝逼,居然敢裝成衛星發射基地! 這么厲害你怎么不說自己是宇宙空間站呢? 王德輝放柔了聲音,笑咪咪的問:“不知道衛星發射基地想邀請我參與什么項目呢?” “很抱歉,涉及技術機密,在您確定參與之前還不能告知具體內容。等您過來后,會有詳細資料提供?!?/br> “哦~~!” 這騙子還說得挺有模有樣的。 啥衛星研究項目是機密啊,一般國家準備開展衛星研究時還專業搞新聞發布會呢,裝都不會!而且衛星基地有自己專門的工程師,哪里用得著特意調動外部人員。 王德輝感覺有趣,他此時已經走回自己的研究室,干脆開了外放,招手示意自己的幾個學生過來一起聽笑話:“那我怎么參加這個項目???” “我這邊會向您傳真一份確認書,麻煩您本人在上面簽字蓋章后傳回給我,以及提供您本人的身體證和工作證復印件,我們好向您的單位下達正式調動文件?!?/br> 呵,居然想要騙自己的身份證和工作證,要是給你們拿到還得了,搞不好轉頭就被拿去貸款。 “哦,除了身份證和工作證,還要交別的什么嗎?” “別的?”對方似乎有些疑惑,聲音很年輕,恐怕是個新手騙子。 王德輝主動提醒騙子:“我還要交多少錢才能參與???” 他的學生也聽出來他在逗騙子玩,一個個偷笑起來。 “???不需要交錢???” 打電話的正是許博,這是他第一個通知電話,維持著要好好工作的認真態度,即便聽出對方似乎在開玩笑,他也不敢跟著胡言亂語,而是認真解釋:“這是國家批準的研究項目,所以經費都由國家科學院撥款,不需要個人資金?!?/br> 王德輝聽著那邊有模有樣解釋了一通,隨后又追問他是否愿意參與這項研究,研究計劃是一年左右,但會幫他保留他在原單位的工作和職務:“請放心,如果研究成功,應該還會給您提級,絕不會影響您現在的工作?!?/br> “哇,那么好,我當然要參加啦!”王德輝調侃:“只邀請我嗎?能不能邀請我同事一起,我可以介紹給你?!?/br> “呃……抱歉,這不是我說了算。您這邊確定的話,我待會就傳真確認書給您,麻煩您簽定蓋章,以及回傳身份證和工作證復印件給我們?!?/br> 得,說來說去,就是想騙我的身份證明,還騙我簽字蓋章。 王德輝冷笑:“好啊,你傳給我吧,我一定簽字?!?/br> 許博感覺對方語氣怪怪的,不過算了,答應就好。 “好的,我會將確認書傳到您實驗室的傳真機上,請注意接收?!?/br> 居然還知道我實驗室的傳真機號! 不過連我私人電話都有,傳真機號也不算什么了,只是不知道我的個人資料是從哪泄露的。 王德輝收起電話,問學生們:“你們說我要不要報警?” “老師你又沒被騙到什么,報警也不好查吧?”一個學生回答。 “先看看有沒有傳真吧,搞不好只是唬你的,電話里聽出你不容易上當就找個借口……哎哎哎,真的來了!” 正說著呢,就聽自動傳真機發出了嘀嘀嘀的聲音,隨后一份文件緩緩出來。 幾個學生湊上去,歪著頭念剛剛出來的標題:“《太原衛星發射基地保密確認書》……” 王德輝慢條斯理的給自己泡了壺茶,聽著傳真機嘀嘀嘀的緩慢吐出一行行字,嘿笑:“標題還起得挺有模有樣的,你們也學學,現在連騙子都弄得那么專業了,你們還有什么資格不努力?” 文字越來越多,學生們繼續念:“尊敬的王德輝先生,現正式邀請您參與項目編號xxe1469642的研究工作,此項目為國家i級保密級別,茲請您詳讀以下保密條款并……” “噗——??!” 王德輝嘴里的茶水噴出來,顧不上被弄濕的桌面,他手忙腳亂的扔下茶杯:“讓開讓開,給我看看!” 傳真還沒打完,內容是倒著出來的,王德輝也只能歪著脖子去看。國家研究項目的編號是分級的,條條框框設定很多,一般人根本不了解。因此王德輝一聽這編號就知道是真的。不過為了預防,他還是立即打電話給科學院的相關部門:“你好,請幫我查一查是否有xxe1469642這個研究項目,我是王德輝,個人編號105645?!?/br> 這是他在科學院的個人檔案編號,有些資料只有入了科學院檔案的人才有資格查詢。 不一會兒,電話里就傳來確定的聲音:“是的,有xxe1469642此編號項目?!?/br> “那……” “此項目為國家i級保密級別,您沒有查詢內容的權限?!?/br> “……好,謝謝?!?/br> 王德輝放下電話,感覺自己的心跳似乎在慢慢加快。 居然是真的! 一把年紀了,已經被嘲笑為跟不上時代的老古董,居然還有機會參與國家i級保密級別的研究。 王德輝深呼一口氣,平緩聲音,力持鎮定對學生們說:“傳完了嗎?把文件給我看看?!?/br> “老師等等,我們還沒看完?!?/br> “我還從來沒見過保密條款呢!” 王德輝終于裝不了淡定,走過去一人一掌:“這是給我的,你們搶先看什么……老師我也沒見過呢!” 再三確認了文件的真實性,王德輝簽字回傳,兩天后便收到工作調動的文件,效率極高。 拿去給校長簽字的時候,校長一臉不樂意:“王教授您要是工作上有什么不滿就提嘛,這把年紀了還自己找關系調動工作,說出去不是壞我名聲嘛!別的老師肯定要說我容不得老人,逼走你,我看還是算了吧,明年我多給你撥點經費就是了?!?/br> 王德輝冷冷看他,敲了敲桌面:“你先看一看再決定簽不簽字吧!” “呵……”校長冷笑一聲,拿起文件:“我倒要看看哪個學校那么不守規矩,敢來我的學校挖墻角。到時別怪我仗勢欺人,我在教育局有……有……” 王德輝同樣冷笑:“有什么?” 一般學校的工作調動文件,和國家衛星基地的工作調動文件,自然是不一樣的。校長哪里敢阻撓,當下乖乖簽了字,并一再禮送王教授。一個普通的大學教授,和一個參與國家研究項目的教授,話語權是決然不同的。校長此時心里不知道有多后悔,還以為王德輝是個沒外國科研關系,不需要在意的老古董,沒想到他國內的后臺那么硬,在大學不如意就直接調到衛星基地去了! 第216章 微小衛星 季椽在太原衛星發射基地等來了最后一批,包括王德輝在內的工程師們。至此,工程師加上他們的助理、學生,以及基地內調來的技術員,項目總人數為235人。 同時,項目所需的設備儀器,物料,元件等等也都已經準備完畢。和米爾恩先生、李院士以及中科院的幾位院士進行了一場小型核心會議,確定研究計劃之后,便讓助理們通知所有工程師明天開會時間。 “是,已發送通知信息?!彼渭綄幾诩敬砗?,手中快速在電腦上cao作著,專業又速度的回答。 他現在的身份是季椽的第一助理。 盡管想要幫助季椽,但宋冀寧的能力并未到能坐上核心工程師的水平。單獨領導某一個項目,宋冀寧的知識和能力是夠的。但他的學歷目前只是博士研究生——前段宋冀寧趕回學校提前申請了碩士畢業,目前學籍情況是博士生在讀。他的導師陳院士在理工大學當教授,本人沒時間來,但很支持宋冀寧來參與衛星研究項目。因此宋冀寧仍舊掛名在他名下讀博,人卻跑來跟季椽了——總之比起大多數工程師,宋冀寧的學歷只堪比技術員,強行讓他當項目負責人,反而像在走后門。 本來季椽當負責人,就有很多人暗地里不信任了,宋冀寧不想再給他增添不必要的流言。而且他是懷抱著學習的態度來的,干脆選擇當季椽的助理——沒有比在季椽身邊學習更高興的事了。 第二天,大禮堂會議室里坐滿了參與的項目人員。季椽站在后臺,問助理們:“資料都準備好了嗎?” “是的,沒問題?!?/br> 季椽深吸口氣,理了理胸前領帶:“那我上去了?!?/br> 宋冀寧幫季椽整理他臉上耳麥,拍拍肩:“加油?!?/br> 季椽點頭,大步走到講臺中央:“各位好,我是季椽,這次微型衛星研究的項目負責人?!?/br> 在季椽上臺時,禮堂眾人已停止喧嘩,大多數人都以為季椽是司儀,聽到他的自我介紹后,又忍不住一片嘩然。 他們大半人沒見過季椽,盡管聽說負責人很年輕,沒想到年輕到這種程度,才二十來歲,仿佛一名在校大學生而已。 季椽沒有過多寒喧,直接進入主題,用指揮棍指向大屏幕:“相信大家都已經看過大致的研究計劃,清楚我們將要進行的研究,是目前國際上,只在概念提出過的【小型衛星】?!?/br> 季椽一開口,禮堂又立即安靜下來,所有人都專注的聽著季椽的解說。 “關于小型衛星,數年前便有不少國家的航空工程師提出過,比如丹麥、瑞士等國,其主要理念都是想要降低衛星的制作成本。但由于無法在降低成本時保持衛星應有的功能,因此尚未有任何國家制造小型衛星?!?/br> 小型衛星這個概念,并非來自于南菲國或加思·米爾恩,很多沒錢的小國家,包括歐盟小國,都提出過小型衛星的概念。但目前還沒有哪個國家真正付諸行動,由于季椽的蝴蝶,南菲國也取消了小型衛星的研究,華國目前應該是國際上第一個研制小型衛星的國家了。 “但是,我們這次要進行的研究,并非只是小型衛星,而是——”季椽揮手,禮堂上的大屏幕顯示出幾個黑色大字《微小型衛星研究計劃》。 臺下又是一片嘩然。季椽繼續道:“經過與眾位院士、工程師的討論,我們做出了研制更小、更輕、以及更經濟的微小型衛星計劃。計劃書總共103頁,包含267項技術分類,哪位工程師負責什么項目,我們都已做好規劃。會議結束后,各位工程師將拿到自己的任務文件。目前由我進行簡單的解說,有疑問可舉手提問……” 盡管一開始有些人因年齡原因質疑季椽的能力,等他開始講解時,回答眾工程師的問題毫不含糊,直指核心,展現出豐富的知識和專業能力,一天會議下來,所有工作人員皆心服口服。 之后會議又延續了三天,季椽和加思·米爾恩兩位主研人員輪流解說,說所有人清楚整個微小型衛星的大概研究方向,以及自己所負責的項目等。然后分散,以94位總工程師為主研人員,分成一個個項目小組進行攻堅。 季椽那一組負責的是最重要的核心,這一組主研人員除了加思·米爾恩,林光華、李澤業等院士外,也包含了如王德輝教授等特邀的專業人員。 而十幾名主研人員之外,項目組名下的技術員也有上百名,在工程師的帶領下,進行著關于空間壓縮技術的各方面試驗。 宋冀寧在研究開始后,又退出了季椽的助理工作。光做助理已經幫不到季椽什么,難得又有機會與那么多國內頂級工程師共事,不爭取機會好好學習一番,不是浪費了季椽的心意嗎! 因此宋冀寧主動爭取到一位工程師名下當技術員,正在努力學習著,以期盡快追上季椽。 微小型衛星的研究,原計劃是5年,但有季椽和加思·米爾恩兩人共同指明的方向,加上所有工程師的共同努力,總歷時三年半,便提前完成了研究。 在這期間,科研人員們更是迸發出了各類靈感,研究出很多微小型電子技術或元件,使得很多笨重的設備得到精簡。 某一天項目組的幾人一同休息吃飯時,導師李澤業突然問季椽:“季椽,冀寧,你們還記得鐘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