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制造 第144節
書迷正在閱讀:克蘇魯新娘(np 人外 h)、戰兵利昂、戲精出沒,請小心!、苦果(姐弟骨科 h)、蜜糖陷阱、說好的小嬌妻呢?(穿越)、娃都有了,王妃還在套路、吐血后我美貌值飆升(重生)、最后一只橘貓Omega[星際](重生)、我的條件不允許我不紅(重生)
宋冀寧則是單純感興趣,當年比賽時不過是簡陋的模型而已,還被美帝的記者專門寫了篇報道嘲笑,真想知道當年實物出現時,美帝記者是什么樣的臉色,以及專門被針對的m33彈道導彈,美帝軍方是什么臉色。 看了看陸基中段導彈防御系統的公布時間,正巧是在他們到蘇聯留學的時候,也難怪什么消息都沒聽說過。 現在海上也沒法找相關資料,于是返回核武科研組的宋冀寧跑去詢問其他研究員當時的情況。 由于研究方向不同,核武科研組的同事并未關注當年美帝是什么反應,畢竟他們研究的武器才是讓美帝臉色發白的東西。其它武器研究……不能說小瞧別的研究組,大家的武力值都不在一個檔次上,造槍的自然不會去關注別人造出水果刀后的反應——他們對別的武器研究組大約是這樣的心理。 因此被宋冀寧詢問前幾年陸基中段導彈防御系統研制成功后的國際反應,他們只能聳聳肩:“還能有什么反應,大概是扯扯華國威脅論吧!” 倒是前蘇聯的研究員時刻關注美帝動向,對此很清楚,一名研究員對季椽和宋冀寧說:“前幾年陸基中段導彈防御系統研制成功時,在國際上引起過一番震動和驚慌,畢竟那時候最強的導彈便是美帝的m33彈道導彈,華國居然研制出了反彈道導彈,讓不少國家都感覺震驚?!?/br> “不過半年后美帝也研制出了反彈道導彈,與華國的技術居然差不多,還因此被華國控告盜竊技術,被本國媒體懷疑貪污了研究經費,明明是很不錯的武器,竟成了美帝軍方的丑聞?!?/br> 前蘇聯研究員看向季椽和宋冀寧:“之后我們蘇聯和歐洲也都研制出了陸基中段導彈防御系統,這項技術也就成了較普遍的軍事武器技術。在你們剛到蘇聯時,克格勃就已經調查了你們在華國的底細,發現這項技術來源于你們兩人,當時就已經在討論是否要將你們留下?!?/br> 季椽微笑不語,他當時去蘇聯也別有目的,國家立場不同嘛,沒什么好在意的。 倒是美帝晚于華國半年后研制出陸基中段導彈防御系統令他詫異,他記得美帝原本的時間應該是晚于一年后,想來是日夜緊急趕出的時間。 畢竟晚半年風險還可控,慢上一年,導彈軍武市場搞不好會被華國啃下大半。 想想美帝研發的陸基中段導彈防御系統晚于華國,非核電磁脈沖武器又晚于華國的心情,善良的季椽為他們抹抹淚,決定好好回憶下美帝哪年研制過什么重大軍武,好趕在他們之前讓華國研究出來。 盡管隸屬于核武科研組旗下,但季椽和宋冀寧的兩位導師,分別研究的是流體物理學和爆炸力學,很多研究都離不開他們。這次在南海進行的武器研究,自然也邀請了兩人。 不過他們僅僅是以顧問身份留在這里罷了,以他們在中科院的成就,如果不是恰好在南海,一般非大問題都不敢隨意請他們來。 這次的武器實驗,陸基中段導彈防御系統只不過是其中一項,同批運過來的還有潛艦導彈、空艦導彈、岸艦導彈等武器,軍部大概是打算一股作氣進行一次武器更新。 季椽和宋冀寧望眼欲穿,終于等到運輸武器的艦隊到來,見到了他們心心念念的陸基中段導彈防御系統。 說是“防御系統”,不知道的人大概會以為是像電腦程序一類的東西。但其實不然,它另一個名稱是反彈道導彈。 只不過因為它的組合較為復雜,分別由攔截器、傳感器和戰斗管理系統等組成,能夠對敵方彈道導彈進行探測和跟蹤,和常見的導彈不同,因此被稱為“防御系統”。 征詢過導師允許后,季椽和宋冀寧親自參與了陸基中段導彈防御系統的安裝。 第201章 鐘濤教授 盡管此前沒有接觸過陸基中段導彈防御系統的實物,季椽和宋冀寧加入時,也完是以助理的身份和學習心態參與的。然而,在學校、在前蘇聯、在研究院學到的知識,已經足以完應付現在的狀況。一開始還有工程師過來指導他們,后來發現這兩名空降的研究員完沒問題,而且知識面特廣,一人能當三人使,節省了不少人力,便干脆可勁的使喚。 季椽和宋冀寧便被分開了,季椽去了預警系統小組,宋冀寧則去了制導攔截小組。之后兩人便沒了見面的機會,陸基中段導彈防御系統安裝完成之后,季椽被調到岸艦導彈小組,宋冀寧被調到空艦導彈小組。 兩人都不是專職的軍武研究員,好在這里也不都是軍武研究員,研制軍武是一項大工程,需要各行各業的技術配合,各類理工技術都接觸過的季椽和宋冀寧,不管被調到哪個崗位都游刃有余。 季椽且不提,宋冀寧被調到新的軍艦上后,稍微遇到了一點難事。 他被分配到的小組負責人是熟人,曾經的空導院工程師鐘濤教授。 當年季椽被空導院帶走培訓時,宋冀寧千方百計想要進入而不得其門,后來還是鐘濤教授看中他的論文,將他推薦進入空導院。當時鐘濤教授曾要求宋冀寧大學畢業后來當他的研究生,被拒絕,又要求他一年后來給他的新研究當助手,當時宋冀寧答應了。 但空導院培訓結束后,他和季椽一同被派往蘇聯留學,經歷了季椽失蹤,研究第二核武,前蘇聯解體等等各種事后,宋冀寧早就忘了這茬。 然而鐘濤教授還牢牢記著呢! 他當初是多看好宋冀寧啊,破例走后門將他送入空導院科技培訓班,邀請還只是一名本科生的他參與自己的新研究,誰知道空導院培訓結束后,宋冀寧就沒影了。他一開始還沒多想,只是研究開始后找不到人才詢問蔣教授,卻得知他竟蘇聯留學去了,什么時候回來未知。 按這時的社會環境來說,大有可能不回國了。 鐘濤教授也不是非要宋冀寧不可,但如果他要食言,至少該給自己一個電話吧?他最初做研究計劃時,是以宋冀寧也會加入來做考慮的,某些實驗直接以他那篇《突變理論在機械工程領域的應用》為基礎,省去了很多步驟。如今宋冀寧失約,他就必須重新更改研究計劃,增加不少實驗工序。 雖然對研究沒什么影響,但終究添了一層麻煩,讓他心里不悅,覺得宋冀寧言而無信,沒有責任感。 因此再見到宋冀寧,鐘濤教授的情緒可想而知。 宋冀寧也還記得鐘濤教授,當年他沒資格參與空導院培訓,還多虧了鐘濤教授破格推薦,使他沒有和季椽被分開,于他可算是有恩。因此對鐘濤教授自然畢恭畢敬,將他吩咐的工作都做得盡善盡美,對他總板著臉訓斥自己的行為,也都安靜的忍受下來。 換幾年前的他,可能早就翻臉了。但受季椽多年的影響,加上與老一輩科學家們的接觸,宋冀寧打心底尊敬這些老學者,別說只是嚴肅的訓斥他幾句,就是打他,他也不會還手的。 況且鐘濤教授以前明明很贊賞他,如今對他輕輒就罵,他認為一定是他的工作真的沒做好——為此他還自檢了好幾次,都沒查出哪里有問題。 鐘濤教授有點兒心塞。 他故意交給宋冀寧很困難的工作,然而宋冀寧完成的很優秀,不僅沒有一點差錯,甚至還完沒感覺到工作的困難度。 他找宋冀寧的茬,宋冀寧從不反駁,面上也沒有任何不滿,從始至終一副您教訓的是,我會認真反省的態度。搞得幾次下來,其他年輕技術員都在背地里說他倚老賣老,打官腔欺負年輕人,連他的學生都頗有微詞。 更讓鐘濤教授郁悶的是,他他他……他又看上宋冀寧了! 沒錯,雖然對宋冀寧懷有舊怨,但是幾次三番接觸下來,他又被宋冀寧給打動了! 真的是好想好想好想得到這名優秀的學生! 只是不知現在宋冀寧有沒有讀研,有沒有導師?看他自己一個人被調來這邊,也沒見導師帶著,興許是留學歸來,在國內還沒有導師?而且自己之前待他不友善,也不知宋冀寧會不會記仇……嗯,要去道歉,然后再問問他愿不愿當自己的學生! 想到就做,鐘濤教授從實驗室回到甲板上,正看到宋冀寧和一名長得極為好看的青年站在一起說話。那名青年手上拿著幾份資料,低頭翻看著,宋冀寧站在他身邊問:“你看看哪里有問題?” 原來因為總是被鐘濤教授找茬,宋冀寧擔心自己的工作是否真的有問題,畢竟導彈實驗事關重大,不敢有一點輕疏,因此特意去向隔壁軍艦上的季椽求助。 季椽認真檢查宋冀寧的工作記錄,搖頭:“如果你的工作記錄是準確的,那么沒有任何問題?!?/br> “但是鐘教授對我一直不滿,好像我做錯了什么……”宋冀寧說:“不然你還是幫我實地檢查一次吧!” 季椽點頭:“好吧,我先回去打個申請……” 他不是這邊的研究員,看看工作記錄可以,實際靠近導彈就不行了,得回去向導師打申請,由導師出面調配才行。 鐘濤教授聽到他們的話,尷尬又愧疚,感覺自己太小心眼了,把一名優秀研究員都欺負得不自信,找場外援助去了。 他干咳一聲,走上前道:“不用了宋冀寧,你的工作沒有錯誤?!?/br> 季椽疑惑的看向這名陌生教授,宋冀寧低聲向他介紹:“這位是鐘濤教授,我現在的負責人?!?/br> 那個小宋哥明明沒做錯,卻動不動訓斥他的教授? 季椽沒有跟他問好,只是點點頭,上下打量他。 鐘濤教授不認識季椽,也不在意他目光中的敵意,坦然的向宋冀寧道歉,說自己之前都是在故意找他麻煩,希望他能原諒。 他認錯態度那么好,宋冀寧和季椽自然就不計較了,只是疑惑不解:“鐘教授為什么要找我的茬,我做了什么得罪你的事嗎?” 鐘濤教授一臉郁悶:“宋冀寧,你還記得當初我破格推薦你入空導院培訓班,有什么條件嗎?” 幾年前的事了,宋冀寧如今也只記得個大概:“我記得是因為我寫了篇論文,教授您很欣賞,然后答應破格推薦我……” “那你還記得我想收你做我研究生的事嗎?” 宋冀寧遲疑的問:“……有嗎?” 當時談話的細節,他已經完不記得了。 鐘濤教授嘆了口氣:“那你還記得你曾經答應一年后參與我的項目研究的事嗎?” 宋冀寧自然也不記得了,但看鐘濤教授的模樣,很顯然他曾經答應過,但食言了,只能道歉:“抱歉,鐘教授,從空導院培訓結束之后,我們就被派往前蘇聯留學,所以完忘了……真的很抱歉,希望我沒有耽誤你的研究,如果有,請告訴我該如何補償!” 季椽一聽就明白了,當年小宋哥被傳“走后門”進入空導院,原來就是靠的這位鐘濤教授,他還答應了參與鐘教授的研究,卻完忘了。 “我也很抱歉,鐘教授,我在蘇聯出了點事,小宋哥是因為我才不能回國的,不然他也不會忘了與你的約定?!彼蚕蜱娊淌诘狼?,如果不是為了找他,小宋哥當時跟隨其他留學前輩們一起回國的話,應該剛好能完成與鐘教授的約定。 “算了算了,留學是好事,我本不該這么斤斤計較?!?/br> 雙方盡釋前嫌,鐘濤教授臉上再次恢復笑容,問宋冀寧:“那宋冀寧,你現在是學成歸國了嗎?在哪個部門上班?國內有導師嗎?” “???” “我是說,你還有沒有興趣來當我的學生?” 鐘濤教授是空導院工程師,同時也是xx理工學院的博士生導師,還是不少科研項目的負責人,學識和成就不言而喻。 不過,他的主研項目是機械工程,與蔣教授差不多,只是他的研究偏向軍武,而蔣教授偏向民科罷了。 如果仍舊以精密機械為目標,要選擇一名導師的話,季椽和宋冀寧只會選擇從高中時就一直在扶持他們的蔣教授,而不是鐘濤教授。 更何況如今他們的研究和所學已經完轉向軍工,也有了極為厲害的導師,對鐘濤教授,宋冀寧只能抱歉的拒絕了。 “唉……好吧……”鐘濤教授很遺憾,想了想對宋冀寧說:“不過你在蘇聯留學,應該學到更高端的技術了吧?” 宋冀寧看向季椽,點頭:“呃……確實高端……” 第二核武武器,確實很高端。 “我以前邀請你參加的那個項目,說實話目前遇到了瓶頸,當然也是因為我太忙了,沒時間好好研究。就當補償我,你什么時候有空,利用蘇聯技術來幫我解決一下?” 鐘濤教授以為宋冀寧出國留學,所學肯定和大學專業差不多,因此再次對他發出邀請。 第202章 畢竟是宋冀寧先放鐘濤教授鴿子,而且一放數年,做為補償,他是愿意去幫忙的。不過他如今正在跟隨導師學習中,還得看導師放不放人。 聽到宋冀寧已經有了導師,鐘濤教授深感遺憾之余,更不甘心:“不是老蔣吧?老蔣這屆帶的學生我都認識,你之前拒絕我時不是說除了他不會考慮別的導師嗎?” 宋冀寧撓撓頭,無奈道:“原本是這樣的計劃,但我們在前蘇聯學到的已經遠超過機械工程技術,沒有辦法再跟蔣教授學習了?!?/br> 如果繼續學機械工程,宋冀寧和季椽當然只會選擇蔣教授,但是,這不是沒辦法嗎?他們現在學的東西別說向蔣教授請教,連提都不應該提,除了另擇導師外,還能怎么辦呢? “我記得你的專業是機械工程,到前蘇聯留學,應該也是相關專業吧?怎么我和老蔣都還不夠資格教你們嗎?”鐘濤教授追問。 他還是很希望可以得到宋冀寧這名學生,而且不是自夸,做為一名空導院的高級工程師,他的學識與能力完全當得起國內一線工程師的名頭,宋冀寧怎么就不愿跟他? 這還真不好解釋他們突然換專業的過程,宋冀寧只能說:“我現在主研力學,和以前的專業不同,因此沒有辦法再向你和蔣教授學習,很抱歉。不過教授的研究我一定會盡全力幫忙的,等這邊的學習告一段落,我立即過去?!?/br> 鐘濤教授更不解了:“等一下,你怎么突然改行力學去了?” 宋冀寧沒有再回答他的追問,以工作為由帶著季椽離開。 季椽看了看表,發現自己的確應該回去了,便對宋冀寧道:“小宋哥我先走了,要過去幫忙時提前通知我,我好安排時間?!?/br> 盡管全程都被鐘濤教授無視,不過他并不介意,鐘教授幫助過小宋哥,對季椽而言等同于幫助他。所以即便他未曾對季椽提出邀請,季椽也主動要去幫忙。 兩人繼續各自在不同的軍艦上忙碌,和其他研究員學到許多。到后期遇到一些問題,季椽和宋冀寧的兩位導師便被請出來解決,于是季椽和宋冀寧又回到他們身后,一邊當助理一邊接受教導。 鐘濤教授還在困惑宋冀寧怎么改學力學去了呢,要知道這和機械工程是完全不同的體系,力學專業的發展方向大部份是航空航天或者土木工程之類,宋冀寧還在這邊幫忙著,完全不像要去航天部或者工程部的樣子??? 等見到宋冀寧的導師陳春煜院士,鐘教授終于明白了。 什么力學,分明是爆炸力學嘛!難怪是在這里學習,這里可不是爆炸力學的主場嗎! 同時也服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