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頁
只見魏璟逸沉思片刻,遂道:“既然她都這么說了,那就就這么辦吧!” 大太監“……” 這兩個不懂憐香惜玉的人。 作者有話要說: 第八十六章 回去之后, 大太監便把今日之事稟告了陛下,都不用他添油加醋,陛下就已氣的不行, 在殿內也是撒了好一會子的氣。 陛下要摔碟子摔碗,李林早有預感, 金貴的茶盞都不好呈上來, 便準備了不少砸起來體面又不心疼的碗碟來。 看著一地碎瓷片,魏帝氣道:“囂張,這個花誠,實在是囂張至極, 他真以為朕對付不了他?” “陛下不想把這事挑明, 傷了父子間的情分, 偏偏這花城敬酒不吃吃罰酒, 哪里是陛下的錯?”李林一直是低眉順眼的在一旁候著,只等到此時才去插嘴。 不過他這話著實是說到了陛下的心坎里,送侍妾過去, 不過是想給小六一個臺階下,若是他收了, 再與那花誠斷絕來往,他也可以既往不究,但陛下著實沒想到,這花誠竟如此囂張跋扈, 連他的面子也不給。 既如此, 也別怪他狠心。 魏帝勾勾手指,喚李林上前, 而后低聲吩咐道:“你去叫些個暗衛,暗中除了他……” 花誠性命事小, 皇室臉面事大,即便是個能人,也不可再留他,為今之計,也只有除了他才能將此事泯滅于眾人之口。 暗衛是派去了,一共是去了兩撥人,都是暗衛隊的個中好手,但魏帝實在沒想到,這花誠的確是個能人。 他來來回回派去幾十號人,用盡各種法子,也沒能把那花誠除了,別說是性命,連道大點的傷口都無。 說白了,他的暗衛打不過花誠。 丟臉,但也是實話。 “難怪他能拿下北疆四城,若非他非要糾纏小六,朕定要好生提拔于他,可惜了……” 他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小六,不主動找他去說也是顧及他的面子,明面上給他送侍妾,不過是提點他罷了,結果這兩人倒好,真把人弄去做雜活兒。 想事情不被泄露,不能動小六,那就只能從花誠身上想辦法。 而正當魏帝準備想第三個法子時,六皇子斷袖的消息也不脛而走,這么一來,倒是阻撓了魏帝下一步的計劃。 “是誰?是誰在后頭搗鬼?去查?!蔽旱叟?。 他千方百計不讓此事外傳,結果呢? 說起來,這事兒也有人在后頭推波助瀾,但歸根結底,魏帝也在其中起到一部分的作用,先是送侍妾,再是刺殺,弄出這么大的動靜,有心之人自然能夠察覺得出蛛絲馬跡…… 此時,三皇子正在府上不知怎么高興呢! 近兩年,魏帝扶持小六,但凡是個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三皇子的確沒想到,他斗倒了他二哥四弟五弟,馬上又來個小六…… 他正愁不知道該怎么收拾他這個六弟,正好這時候,他父皇給他送來了把柄。 命人在院子里擺了一桌好酒好菜,三皇子樂不可支:“一開始知道這兩人熟悉,本殿下還覺得不安,不過如今看來,這倒成了壓垮他們的最后一根稻草,說起來,本殿下還得感謝父皇送來的這么大的把柄?!?/br> “哈哈哈,難怪他這些年不娶妻,誰能想到,小六竟是個斷袖,這種事情,說出去誰敢信?” 三皇子喜上眉梢,對面坐著的三個幕僚也是滿眼笑意,這種時候,他們自當奉承:“屬下已命人安排好了后面的事,殿下只管看這次六殿下該如何收場?!?/br> “事情交給你們,本殿下放心?!?/br> 而此時,這件事早已傳到了魏璟逸的耳中,事情剛一出,府中就開始在討論此事該如何料理,知道的親信,譬如管家和孟夫子,都知道花將軍是女子,但府里也有許多是沒見過他面具下的真容的。 有知道張翠花底細的一開始還提議說:“要不就把花將軍的身份公之于眾,這樣,謠言不攻自破?!?/br> 不過這話剛一出口就得到了六皇子的反對。 以女子之身入戰場本就不合法理,且當初在陛下跟前就說她是死了,如今死而復生,若是此時公布,不只是欺君的大罪,更是給了三皇子又一個把柄。 即便有當初救命之恩,也難保不會讓陛下如鯁在喉,說起來,魏璟逸還是不想讓她陷入到這種奪嫡之爭來。 所以如今,他也只能對外說是兩人關系好,之前在青樓說的話也不過是在開玩笑罷了。 但這個理由解釋起來還是太過牽強,畢竟六殿下這些年守身如玉是事實,且外界本就有一定的猜測,再加上此時輿論之下,這個理由怕是很難平息。 但如今也只能試試緩兵之計,看這個辦法是否可行,等到過些日子輿論平息再行商定。 而事件的另一個主人公張翠花,她是后知道的此事。 彼時,她還在外頭聽著說書吃著蜜瓜,結果她吃個瓜,吃著吃著就吃到了自己身上…… 且這皇子斷袖,這還不是普通的大瓜。 她就說出一趟門,路上怎么這么多人看她,原來是這么一回事。 小六是斷袖,可那也得她是男的才行,她連個把兒都沒有,怎么斷,怎么袖? 說是媾合她也認了,斷袖?無稽之談。 回去的時候張翠花還去找了魏璟逸想要說起此事,讓他查一查,這事兒的背后絕對有人在推波助瀾,不然光憑輿論,也不會達到如此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