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
作者有話要說: 第七十二章 而就在陛下說完此事之后, 只聽見外頭“咚咚咚”響起了一陣鼓聲,正是登聞鼓的聲音。 陛下的耳朵是聽慣了精湛的絲竹鼓樂之聲的,但此時傳入耳中的這鼓聲聽起來沒有任何韻律, 且繁,且密, 聲音極是洪亮, 最大的優勢便是這聲音極大。 陛下皺起眉頭,心中有些打鼓,不會真是他想的那樣吧! 他隨即喚了人出去瞧瞧是什么情況。 這大白天的,又不是上朝, 別是小六真帶狗蛋兒去敲登聞鼓了吧!他剛還在皇額娘面前還說小六不會做出這種事, 說完就被打了臉…… 他實在丟不起這人! 外頭的鼓聲還在響起, 每一下都敲在了陛下的心尖上, 猶如審判一般。 好久沒有這樣的感覺了,起碼,自打他登上皇位之后, 這還是第二次。 上一次,他若是沒記錯, 還是在四年前在外秋獵被行刺的那一回,性命能保住已是殊為不易。 沒多久,下人來報:“回陛下,回太后娘娘, 是六殿下抱著孩子在敲登聞鼓?!?/br> “還真是這樣, 小六真帶了那孩子去敲登聞鼓了……” 慈寧宮內。 陛下木著臉,一言不發, 太后則是拿帕子掩著口鼻,好整以暇的看著他, 倒想看看皇帝會說什么。 而下一秒,只見陛下嘆了口氣,退了一步:“皇額娘贏了,看來,朕果然還是不夠了解朕這個六兒子?!?/br> 太后也得顧著他的面子,沒有太過打趣他,只調笑道:“皇帝既然輸了,趕緊過去處理此事,只是有一點,可別讓我孫子受了委屈?!?/br> 陛下也不知怎么想的,似乎為了扳過一局,脫口回了一句:“皇額娘,老二,老四也是您孫子?!?/br> 小六為什么敲登聞鼓,陛下知道,太后也知道,這事既然要處理,那也就表明老二和老四也占不到便宜,他這話外之意便是太后偏私了。 只見太后面上不動聲色,只是音色比之前略微沉了一些,又道:“只是叫他別受了委屈,又不是叫你有意偏私,皇帝秉公處理就是?!?/br> 陛下微微挑眉,心說:這話里話外不還是袒護著小六嗎? 而此時,連綿不絕的鼓聲戛然而止,最后一聲的音色竟還有些異樣。 卻是狗蛋兒聽從魏璟逸的吩咐用力去砸那登聞鼓,一錘兩錘也便罷了,這么連著捶下來,那登聞鼓竟直接破了個大洞。 而這一會兒的時間,各宮都在打聽著這鼓聲是從哪里傳來,一聽是登聞鼓被人敲響,各宮的主子也都吩咐宮人留個心眼兒,小心留意。 而此時,隨著鼓聲停止,內務府掌管司刑的人也到了。 原本這宮中就有規定,不管是誰,擊登聞鼓者,先滾過釘板再去回話,免得有人惡意上訪。 陛下日理萬機,總不能什么事都處理,若是日日有這樣的事發生,只怕宮中永無寧日。 魏璟逸原先想著有他父皇的玉佩在,這些人總要給個面子,但他還是低估了登聞鼓在宮中的意義。 “六殿下還是莫要再費心思了,擊登聞鼓的必滾釘板,從無例外,朝廷規定便是如此,否則不足以正視聽,即便是孩子也一樣……” “不過殿下放心,這滾釘板不過是叫人受些個小傷,并非真能要了人命,回頭抹些個藥也就是了?!?/br> 內務府的司刑部向來是個油鹽不進、不好說話的,從來都是只聽從圣上的命令,小事上或許可以行個方便,大事不成。 起碼在本朝是如此,一向公正的很。 內務府不涉黨爭,也與皇子們保持一定距離,不遠不近,這也導致了如今不管是魏璟逸也好還是其他幾位皇子也好,在他們跟前都說不上什么話。 “公公們可否通融,他年紀還小,只怕受不住釘板之刑,可否容我先回稟陛下之后再決定……” 六皇子原本是想回了他父皇,順便替狗蛋兒求個情,奈何事情并不在他掌控之中。 魏璟逸不想交人,內務府卻不得不拿人,見他這做派顯然是不打算交人,又是皇子,他們也不好亂來,只能與他據理力爭。 “殿下,敲登聞鼓會有什么后果,想必您已經知道了,奴才們也不瞞您說,剛才陛下已經叫人來問過話了,并未說過要免刑,還請您將人交給我們,別讓奴才難做?!?/br> 若是別的時候也就罷了,偏偏剛才陛下叫人過問過此事,內務府的人自然不能松懈,這也是他們之所以現在就要拿人的重要原因。 魏璟逸當然明白他們的意思,低頭沉思還有沒有別的法子。 內監們見他這神態,以為自己說的話有些個作用,又乘勝追擊:“還有,殿下今日過來定是有事求見陛下,等受了罰后奴才們才能帶他過去,否則,不合規矩……” 只是,他們說完,魏璟逸還是拿不了決定…… 場景一時竟有些凝滯。 狗蛋兒看了他干爹一眼,此事在做只是他早已做好了這準備,和聲道:“干爹趕緊放我下來吧,這天色也不早了,等會兒還得回話,你在這等我,我滾完釘板咱們就去見陛下?!?/br> 魏璟逸見內務府的人張口閉嘴都是宮中規矩,一絲也容不得通融,他也是在宮中長大,所以也說不得什么,但他沒想到的是,狗蛋兒這孩子見到這場面竟一點都不害怕,比他還要鎮定,他也是很不能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