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嫡女當家、在體育競技直播上爆紅、穿成攝政王的炮灰女配、涂鳶(1V1 H)、鑒寶
她睡前點開郵箱,發現里面躺著一封未讀郵件。 飛快點開。 “翻譯老師: “您好,來信已收到,抱歉這么遲才給您回信。 “寫的時候只顧我自己盡興,沒想到給您添了這么大的麻煩?!?/br> 然後是一條連結。 “此共享文件中有我這幾天從稿件中摘出來的專有名詞,部分已經過文獻查證,但有一些我也不太確定,均已在備注中寫明,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至于您問的有關轉譯時的語言風格問題,我需要更多的時間思考才能給您答覆,請見諒。 “另,此文件開放編輯,若您有不同看法,請加以批注。 “祝順利?!?/br> 王子舟開啟那條邀請線上編輯的共享文件連結,顯示一個Excel表格,一共四列,即“原文、譯文、注音、備注”,是一個類似“術語庫”的東西—— 王子舟以前碰見過這種東西。 一些游戲和軟體開發公司,在面向海外市場推廣、進行本地化的時候,就會給翻譯建立這種術語庫,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證通篇用詞一致,避免同一術語在翻譯過程中出現多種譯文版本。譬如—— “げつようび(月曜日)”無非就是“禮拜一、周一”的意思,平時怎么說都可以,但術語庫要求你翻譯成“星期一”,那你在這個專案里,只要遇到月曜日這個文字,就絕對不可以翻譯成“禮拜一”或者“周一”。 這就是術語庫所要求的標準化。 陳塢發來的這個線上共享文件,和術語庫是一個性質的東西。 因為他在小說里寫了非常多中國古籍里出現的妖怪,單是名字要如何翻譯就很讓人苦惱——這是需要閱讀文獻、做大量查證工作的。首先要找到這個妖怪的出處,然後去找對應的日語譯文——它之前有沒有被翻譯成日語過?有沒有可參照的翻譯方式,漢字又是如何進行注音的? 這是廣義上的平行文字的查詢。 是譯者需要完成的工作。 陳塢提前做掉了一部分。 雖然王子舟後續還是要自己去核查一遍,但這個術語庫的建立至少能看到作者對專有名詞的一種翻譯偏好,後續他們還可以共同在這個線上文件里完成相關術語的增刪修訂,得到一個相對完善的術語庫,這對提高翻譯效率和準確度是有幫助的。 王子舟看著滿屏表格,覺得很不錯。 她大致瀏覽一遍,給對方回了信:“收到,十分感謝?!?/br> 接下來的時間,王子舟真正進入到了這個專案里。 每個譯者的工作習慣不同,有人喜歡先整理出可能存在的問題,有人則是隨性而為,碰到了問題再去查。王子舟偏向前者,這也是她欣然接受陳塢這個術語庫的最大原因,而且—— 看著屬于自己的編輯標記逐漸在這個共享文件里蔓延,王子舟感受到了一種入侵他人領地的變態快意。 就在她努力完善這個術語庫的時候,陳塢的第二封郵件到來了。 沒有點開,王子舟就感到不祥。 她在郵件標題里看到了“Style Guide”字樣。 感到不祥的瞬間,肩頸會突然變得僵硬,連移動滑鼠的動作都會遲緩,心跳卻逐漸加快—— 王子舟坐在螢幕前咽了一次口水。 這是一篇起碼有一萬字的文件。 點開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插入表格,英語、漢語、日語混雜,王子舟立刻聯想到了一個可怕的東西,叫作“風格指南”。 Example: esePreferred Target Avoid 三欄式表格,第一欄是漢語原文,第二欄是“首選的”翻譯風格,第三欄則是“需要避免的”翻譯風格。 從人物對話,甚至夸張到腳注里的古籍引用,他一一擺出了例子。 彷佛在說—— 像這種對話,你應該這么翻。 像這類獨白,你最好避免這種語氣詞。 …… 建議和指南,是兩碼事。 她只是想問問他對風格的想法。 對方卻想當然地要把翻譯工作標準化。 可—— 這、又、不、是、做、軟、件、和、游、戲、的、本、地、化。 這、是、小、說。 小、說、翻、譯、不、可、能、標、準、化。 沒、有、人、給、小、說、翻、譯、寫、風、格、指、南。 沒、有、人。 王子舟在往下拉滾動條的過程里,逐漸喪失了理智。 她生氣了。 他看不起我。 他根本不信任我的能力。 我的謙虛與求教,變成了他對我的偏見。 你算什么?你過CATTI一筆了嗎?你考過JTA資格認定嗎? 王子舟氣到睡不著。 她半夜爬起來,在他們共同的線上文件里留了一段話: “對不起,作者老師,這樣說可能有些過分,我認為作者可以提出風格化的建議,但給譯員寫翻譯指南也許是不太合適的。您的想法我會參考,但不一定會采納,請您見諒。另,感謝您之前對建立這個術語庫提供的幫助。 “——譯員王大舟?!?/br> 她咬著後槽牙寫完這一段,關閉了整個線上文件。 隨後發了一條微博。 配圖是一張氣得炸成球的河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