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市井之間把蕭臨淵罵人的話傳的活靈活現,大家都對成王唏噓不已,母族強勢,向來得寵,一手好牌被自己打的稀爛,現在什么都沒了。 蕭琢和謝染坐在寒水齋里,圍著暖爐,手里還有熱姜湯,方才從惠風堂回來,目送著成王離開長安,這滋味,著實是有點好。 “早料到他會有這么一日,沒想到會這么快,真是不作死就不會死?!敝x染撇撇嘴角,誰不知道蕭臨淵疑心病重,本來之前鄭家的事,蕭臨淵就是忍著沒找鄭王麻煩了,他現在還往槍口上撞,休妻另娶,鬼都知道他什么心思,蕭臨淵能放過他嗎。 蕭琢抬眉喝兩口姜湯,熱氣氤氳,白霧四起,他還愁沒辦法送成王一把,風口上他要來這么一出,送來的機會不要白不要,叫自己這邊的人把成王和李家抬得高一些,蕭臨淵就只會更生氣。 “陛下,皇兄素來得您寵愛,他是萬不會存了那些不該有的心思的,李家既為皇兄母族,走的近一些也很正常,還望您饒恕皇兄,也切莫氣急傷身?!弊鳛橐粋€敬愛父兄的皇子,他怎么能放過這么好的時機,既表現了自己的寬容孝懇,也不忘再提醒一下蕭臨淵,成王肖想的是什么。 兩人相視一笑,彼此心里都跟明鏡一樣,現在還不是出頭的時候,得再等等,等到讓蕭臨淵覺得,蕭琢從無異心,一切的一切,都是他自己放心交出去的。 “崔則怎么樣了?”謝染問著蕭琢,他沉吟片刻,道:“已經安排的差不多了,年后冤案就會來,唐柯也可以出場了?!?/br> 崔則斷過那么多冤案,這一次,他們要親手送他一樁。 第12章 紅綾餅 建寧三十年到來,長安一派欣欣向榮,上元燈會,萬家燈火闌珊,街頭人群熙攘,娘子與郎君都出了門看燈,朱雀大街車馬如龍,行人參雜。小娘子們穿著色彩繁麗的衫裙,三兩成群去街頭買絹花戴,那些小吃也格外受歡迎,胡餅冷面糯米糕,奶酪櫻桃糖葫蘆,總有一樣是招人喜歡的。 福熹齋里頭人聲鼎沸,各路權貴在此聚首,名菜好酒輪番上,把酒言歡醉今朝,別提場面多熱乎了,謝染戴著帷帽,站在二樓看下面情形,算著時間,崔則和崔夫人也該來了。 倒是不容易的很,這么多年了,崔則少有的把人帶出來,也不知唐柯是用了什么法子,在惠風堂里信誓旦旦,能夠引崔則在上元節來到福熹齋,不過只要結果如所愿,過程不重要。 謝染轉身回了廂房去,蕭琢就坐在那里,手邊擺著烏程若下酒,面前案幾上琳瑯滿目,都是謝染素來愛吃的,古樓子,糖蟹,駝蹄羹,清風飯,外加百花糕,錦玉羹,紅綾餅,看的人食欲大振,他是一口沒動,就等著謝染回來。 “我們出來是要看著崔則的,你還真當過節來了?”謝染沒好氣的說,這一桌子富貴,她沒那個心思消受。 蕭琢就不同意了,“做戲也要做的像,我帶著你出來,怎么能不管你的吃喝,我記得你以前很喜歡來福熹齋,有幾年沒來過了,坐下來嘗嘗,看和以前有沒有什么區別?!?/br> 那真的是很久以前了,謝染頓了頓,最終坐在了蕭琢的對面,她目光游移,給蕭琢夾了塊紅綾餅,“長安城的紅綾餅就是福熹齋做的最好,我從前很愛吃,不是和謝明朝一起來,就是讓哥哥帶回去,他總是嫌我煩,嘴里罵著我懶,每次卻還是給我帶了很多?!?/br> 謝染追憶往事的時候唇邊總是掛著笑意,仿佛那些美好的日子還在昨天,從來就沒有過去。 “這紅綾餅也算見識了我最落魄的時候,謝家沒了之后,明繁鬧著要吃這里的紅綾餅,家道中落,維持一家人的生計都艱難,哪還買得起這第一酒樓的東西,實在架不住明繁哭和撒嬌,我同謝明朝在客棧幫工,兩個人三個月的月錢加起來,總算是能買了,只可惜……”謝染眼睛泛酸,余下的話卡在嗓子眼,怎樣也吐不出來。 蕭琢明白的,只可惜,謝家最小的孩子,還沒有吃上哥哥jiejie買的紅綾餅,就葬身火海了,他才八歲,也不知道被火燒的時候有多痛苦。 他也不知道,謝染拼命沖進火場里救出謝明繁,最后他還是死在她懷里的時候,她有多么痛苦,大概就和當年趙氏死在他面前一樣難受吧。 “南枝,會好的?!笔捵吝€是這樣說,不管發生了什么,都還要對未來充滿希望,苦難終有一日會過去。 他咬了口碟中的紅綾餅,酥甜可口,清新軟糯,很好吃。 廂房中靜默許久,謝染微微睜著眼睛,現在已經沒有那么難受了,他們該轉回正題了。 “差不多時候到了,要出去看看嗎?”謝染輕聲問著,卻見蕭琢已經把一整盤紅綾餅吃完了,她問:“你不是不喜歡吃甜食嗎?” “現在喜歡了?!笔捵晾砗蒙琅燮鹕?,把謝染拉了起來,摟在懷里,行云流水的一串動作,謝染很快適應,二人一同出了廂房,站在紅柱后,眼見崔則推著四輪車入內。 旁的地方還好,在福熹齋中的朝中官員見了崔則,喝酒劃拳的動作停滯,都不怎么說話了,怎么這位活閻王也出門了,他可是一身森寒,最討厭熱鬧的。 最訝然的莫過于他推著一個婦人進來,戴著帷帽,看不清模樣,倒也是清清冷冷的氣質,和崔則甚為般配,只是坐在四輪車上,就讓人覺得不太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