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崢嶸 第496節
書迷正在閱讀:侯門嫡女、你不要兇我呀、獵家小娘子、重生之代罪的大小姐、快穿大佬的導演路、穿越之老板成廚娘、跟渣男的死對頭he了[重生]、風水大佬穿成豪門假少爺后、我總能成為白月光[快穿]、穿越之皇室紈绔
太子、秦王以及諸位宰輔均退下,明日就要啟程,今日還有的忙呢,而李淵留下了李善,聲稱要在臨湖殿設宴踐行。 這種扯淡的話誰都不信,其實大部分人都猜到了什么,幾乎每一個離開的人都忍不住會瞟一眼李善……得陛下如此信重,自古以來,少之又少。 臨湖殿內,桌案上兩三盤小菜,并一壺玉壺春。 李善聞了聞杯中的酒,眉頭微皺,“靈州兵敗,只怕多有傷卒,臣請破例攜玉壺春北上,用以傷兵營?!?/br> 李淵點點頭,“設傷兵營,以振軍中士氣,懷仁自行處置就是?!?/br> 頓了頓,李淵罵了句,“京兆杜氏,卻也這般無恥!” 李淵早就知道玉壺春是李善的產業,去年還好奇于李善回京后怎么會缺錢,玉壺春利潤那么高……這才知道玉壺春如今是京兆杜氏的產業。 都不用問就能猜個差不多,李淵問了李道玄,果然是京兆杜氏奪人產業……為此,李世民私下還被訓了一頓呢。 李善抽抽嘴角沒吭聲,這事兒鬧的……李淵到現在還不知道這里面還有東宮的手筆呢。 不過好像到現在李建成都不知道呢。 略過這個話題,李淵正色道:“懷仁還有何顧慮,盡皆道來?!?/br> “此戰不比數月前,梁軍不過烏合之眾,難以與突厥相較?!崩钌戚p聲道:“故難以速勝?!?/br> 李淵也贊同這個觀點,如果只是靈州也就罷了,大半個原州都丟了,想要短時間內擊退突厥,實在是難比登天。 “懷仁有意先守而后攻?” “是?!崩钌泣c頭道:“正是秋收之后,糧草無虞,而草原去年大雪,今年饑荒、內斗,必然大掠三州,若堅守隴州、涇州,突厥不會久留,必要回返草原?!?/br> 李淵放下心來,他之前最擔心的就是李善想要奇兵速勝……因為之前李善數戰,無不是拼死一搏,以弱勝強,但此戰不容有失,一旦涇州失守,突厥就可能兵臨長安城下。 第八百四十二章 選擇 已然入秋,外間已有寒氣,但臨湖殿內,氣候如春,飲了幾杯酒,李善解下外衣,在心里估摸著杜淹那廝的酒肆能提供多少玉壺春。 還不能直接拿來用,還得提純一次才能用來消毒,得讓莊子那邊趕制蒸酒的器皿……或者直接讓少府、將作監趕制。 設立傷兵營人手也不夠,親衛中不少原本是護兵,李善回京后也曾經受邀去太醫院講學,先后帶出了幾批護兵……但還是不夠,李善琢磨回頭去找太常卿竇誕幫忙,太醫院是歸屬太常寺管轄的,反正竇誕這廝被梁洛仁俘虜,還欠了自己大人情,多弄些醫者隨軍。 李淵在心里盤算,“關內道數州調集府兵,懷仁先率五萬人馬北上,之后再從河東道抽調兵力為后援?!?/br> 李善猶豫了會兒,“陛下,此戰難以速勝……” “嗯?”李淵有些奇怪李善為什么要重復這句話,“懷仁有話直說便是?!?/br> 李善苦笑了聲,“既然不能速勝……太子殿下、秦王殿下……前事不忘后事之師?!?/br> 李淵臉色有些難看,知道李善想起了當年的下博一戰……淮陽王李道玄與原國公史萬寶不合,最終導致一敗涂地,三萬精銳埋骨異鄉。 “竇士則雖從二郎征戰四方,但……”李淵頓了頓,“懷仁是擔心羅藝?” “不僅如此,但此戰不容有失,且難以速勝?!崩钌茋@道:“臣請調張士貴、薛萬徹?!?/br> 李淵笑了笑,伸出食指用力點了點,“懷仁行事,向來思慮周全,是哪個都不肯得罪??!” 張士貴是秦王愛將,薛萬徹是太子心腹,兩人也都是李善當年舊部,隨其堅守顧集鎮,后北上大敗突厥,顯威塞外。 李善正色道:“當日顧集鎮一戰,張武安、薛萬徹分屬不同,但卻能為國攜手,他日必為朝中棟梁?!?/br> 李淵思索片刻點頭道:“可,稍后命中書擬詔,調張士貴、薛萬徹回朝,十六衛中尚有出缺,令此二人率河東援兵北上?!?/br> 李善作勢大大松了口氣,笑道:“若是張士貴、薛萬徹在京,臣也不愿再調蘇定方隨軍了……雖曾為臣親衛頭領,但畢竟爵封國公,受陛下恩重,非臣家將,而是陛下的臣子?!?/br> “小小年紀,當奮勇向前,想那么多作甚?!崩顪Y滿意的笑罵了兩句,顯然對李善這個解釋很滿意,他自己也知道,李善夾帶里實在沒什么人,不得不借重蘇定方。 遲疑了會兒,李淵補充道:“道玄在京日久,這次也隨軍北上吧?!?/br> 李善一口應下,但隨后覺得……實在有點夸張了??! 算算看,這次出征,自己麾下都是些什么人,不說薛萬徹、張士貴、蘇定方這樣名聲在外還留名青史的名將,不說竇軌身為李建成、李世民的舅父,不說李道玄郡王之身,光是十六衛大將軍都有四位,實在太夸張了。 一般情況下,行軍總管大都兼十六衛大將軍,但這次李善麾下居然有四位,左監門大將軍蘇定方、右千牛衛大將軍竇軌、左千牛衛大將軍羅藝、右驍衛大將軍李道玄。 這樣的陣容,也就領十二衛大將軍的李世民曾經有這樣的資格……歷史上的李建成平定山東時候倒是也有這么豪華的陣容,不過這一世,李建成沒能撈到這筆戰功。 也就是說,李善僅僅次于李世民了。 李善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不管怎么樣,自己有救駕大功,即使他日與秦王的關系泄露,李淵也應該不會把自己怎么樣……而李世民是出了名不殺功臣的,不然登基十多年之后,湊也湊不齊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榜啊。 九月七日戰報入京,今日是九月八日,明日啟程北上,正是重陽佳節,不過還有一件事需要處理,李善舔了舔嘴唇,“陛下,蘇定方隨軍,北衙禁軍……” 從竇抗到平陽公主,再到蘇定方、李善,李淵從來都是挑選最信任的臣子,而且是不設奪嫡之爭的臣子來節制北衙禁軍,執掌宮禁。 這一次李善、蘇定方出征,誰來節制北衙禁軍,這是一個關鍵。 關鍵不在于李淵,而在于李建成、李世民……裴世鉅使勁渾身解數將李善弄出長安,為的無非就是北衙禁軍不被秦王一脈掌控嗎? 李淵思索片刻問道:“懷仁可有舉薦?” 這個位置,關系到皇城安危,甚至關系到李淵本人的身家性命,從來說都是皇帝欽命,三省、吏部無權過問,也就卸任者有可能得以舉薦,蘇定方就是得平陽公主舉薦才會上任的。 “右監門衛大將軍張瑾乃陛下早年舊識,數月前拱衛仁壽宮,日夜不懈,或可承擔重任?!崩钌撇患偎妓鞯恼f:“此外,三姐這個月就要生了……三姐夫位列左驍衛大將軍,亦有資格出任?!?/br> 李淵捋著胡須想了會兒,才開口說:“張瑾年邁,只怕難當,還是嗣昌吧?!?/br> 嗯,果然是柴紹,李善稍微放心了點。 畢竟張瑾是前隋就名望頗高的重臣,而且與裴世鉅同名列選曹七貴,交情匪淺,最關鍵的是張瑾是前隋老人,天然就有傾向東宮的可能性。 而秦王府這邊,前隋就有名望的有,比如少年中進士的房玄齡,前隋就出仕的也有,比如十多年前就被舉薦出任滏陽縣尉的杜如晦,但既出仕同時也頗有名望的,也就中書令封倫一人。 這也是為什么那些老人都選擇太子而不是秦王的關鍵原因……選擇秦王,未必有多少好處啊。 而獨苗一根的封倫……私下還與齊王有隱秘來往。 而與張瑾不同,柴紹前隋末年也曾出仕,不過只是千牛備身而已,多年征戰基本都在李世民麾下,雖然不被視為秦王一脈,但不太可能被東宮招攬。 李善在心里很是好笑,幾個月前,李世民已經開始準備玄武門之變了,東宮那邊肯定是有所防備的,而現在,李世民至少短時間內已經放棄兵變的思路,反而要防備東宮那邊兵變奪位。 而李淵選擇柴紹,大都還是考慮到柴紹的政治立場,以及身為駙馬都尉的身份,在平陽公主夫妻兩人中,平陽公主是占據主動的,而且還不是因為公主的身份,而是以性格、才干超出的。 歷史上常見外戚奪位,比如幾十年前的隋文帝楊堅,但形勢大不同,如今李淵三個嫡子都已經成年,其中次子李世民軍功蓋世,這也使李淵能夠信任柴紹。 如果有一天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全都死了,只留下一大堆未成年的皇子,柴紹肯定是在李淵必殺名單上的。 第八百四十三章 臨行 明日就要啟程,這一夜書房的燈幾乎徹夜未熄,事實上后院的燈也一直沒有熄滅,朱氏在等著,小蠻、周氏正在擦拭李善當年從山東戰事就開始穿戴的那副明光鎧。 其實這幅明光鎧在山東戰事中一直是蘇定方穿戴的,直到雁門大捷李善才穿戴出戰,顧集鎮一戰中,李善穿盔戴甲,數度端槊沖鋒,這幅鎧甲至少插上十幾支長箭,破損頗多。 不過李善覺得這幅鎧甲挺有運道的,自己去年中了那么多箭,特別是中了頡利可汗那一箭,就因為這幅明光鎧才傷勢不重,所以帶回了長安,找了將作監修補。 “刀盒也要帶?”小蠻小聲問:“此次郎君是主將,應該不會親自動手了吧?” 周氏搖頭道:“聽說郎君要先設傷兵營,肯定用得上的,還是帶上吧?!?/br> 一直沉默的朱氏盯著閃爍的油燈,是不是轉頭看向書房的方向,真的要住到崔家去? 還沒成親就住到親家去,實在不是個好主意啊。 書房里,李善用嗤笑的口吻說:“但凡出了簍子,都是他京兆杜氏的責任!” “反正這事兒交給杜克明……某才不管他與杜淹之間的破事!” “殿下都已經發話了……”凌敬有些頭痛,誰想得到五姓七家之下的第一流望族杜氏有杜淹這種愛財如命的人物。 自從李善前年赴任代州之后,提純后的烈酒洗滌傷口使其不潰爛的消息早就傳開了,不過因為價格昂貴,所以推廣不開。 但李善是準備在代州開設傷兵營的,不僅僅是受傷的將校,即使是普通士卒也是能享受這個待遇的……所以需要大量的烈酒。 李善是沒地方去弄那么多烈酒的,但杜淹在長安東西兩市的酒肆存放著大量的玉壺春,只要提純就能直接派上用場。 “這事兒今日陛下是首肯的?!崩钌坪吡寺?,“若是杜淹要財不要命,那就別怪某不講情分了!” 凌敬知道當年杜淹奪走玉壺春產業一事,李善一直耿耿于懷……這次找到機會,還不狠狠敲一筆啊。 事實上,問題就是李善一文錢都不肯出,非要說玉壺春是軍用,讓杜淹去找少府或者民部要錢,杜淹為此被氣的七竅生煙,又沒膽子來找李善的麻煩,只能無能狂怒沖著倒霉的杜如晦發飆。 反正這事兒已經過了名錄,都交給李世民、杜如晦,李善也懶得多管,其他事都差不多定下來了,正要各回各家,至少得稍微睡一會兒,蘇定方突然開口道:“懷仁,此番北上,莊子空虛,為兄準備將母親送到李家暫住?!?/br> 李善與凌敬對視了眼,兩人都是肚子里彎彎繞繞的人物,哪里猜不到蘇定方的心思。 所謂莊子空虛,無非是指裴世鉅有可能出手,但這不過只是個借口而已,裴世鉅要動手為子復仇也肯定是針對朱氏,發什么瘋才會針對蘇母? 而將蘇母送到李家暫住,關鍵不是裴世鉅而是蘇母……蘇定方是怕母親那邊出什么幺蛾子啊。 自從年初蘇定方成親,東宮派人送來賀禮之后,凌敬、蘇定方都發現蘇母與東宮有些來往……李善揉著眉心,自己救回來的這個婦人實在不是個省油的燈啊。 看李善遲疑,還是凌敬應下,“送去也好,可后顧無憂?!?/br> 這個李家自然指的是李客師,一方面李氏是李客師的嫡親侄女,另一方面李客師、長孫氏都是知情人。 李善嘆了口氣,“伯母也不過是為定方兄好……” 蘇定方也不吭聲,顯然是打定了主意。 這時候,外間傳來朱八的稟報聲,“郎君,七叔來了?!?/br> 李善有些意外,明日就要啟程,今晚莊子里還有好些事呢,光是空出的大量宅子能安置至今還在東山寺的人家就夠忙的了,朱瑋還來做什么。 朱瑋開門見山道:“君昊、曲四郎、何方均入軍,只有齊三郎實在放心不下,此戰某率親衛北上?!?/br> 李善還沒開口,凌敬就點頭贊同,蘇定方也道:“去歲顧集鎮一戰,若非七叔,未必能堅守到援軍趕至?!?/br> 李善想來想去也只能點頭,“那就拜托七叔了?!?/br> “分內之事?!敝飕|不以為意,他本就是爾朱家臣。 終于散場了,李善送走三人,吹滅油燈,轉入后院,母親還在等著。 “誰知道裴弘大會不會喪心病狂……”李善勸道:“雖然裴宣機之死并非孩兒所為,但裴弘大如何肯信?” “孩兒也不敢賭,母親寓居崔府,與十一娘相伴……” “好了,好了?!敝焓蠐]手打斷,“明日就整理一下去崔府吧?!?/br> 頓了頓,朱氏擔憂的看著兒子,“大郎,戰事兇險……聽說又是裴世鉅那廝舉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