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崢嶸 第406節
書迷正在閱讀:侯門嫡女、你不要兇我呀、獵家小娘子、重生之代罪的大小姐、快穿大佬的導演路、穿越之老板成廚娘、跟渣男的死對頭he了[重生]、風水大佬穿成豪門假少爺后、我總能成為白月光[快穿]、穿越之皇室紈绔
呸! 去年還口口聲聲說自己不會媚上! 還有比你更擅媚上的嗎?! 走下馬車,凌敬在心里想,其二就是與隴西李氏丹陽房的關系了,這條線不能斷,也斷不得,不說懷仁與李楷是至交,至少懷仁的身世,立場……李客師父子應該都是有所揣測的,鬼知道關鍵時刻會出什么事。 正想著呢,凌敬眼角余光瞥見了似乎等了很久,正在來回踱步的李客師。 “凌公?!?/br> 凌敬笑吟吟的回了一禮,“朝中決議,客師已知曉?” “聽聞邯鄲王受傷,圣人下令于太醫署挑選名醫北上?” 昨日捷報入京,黃昏時分遍傳全城,李客師被戰報震動,也打聽過消息,卻沒什么收獲,今日來天策府就是專門為了此事。 “懷仁與足下、德謀之情誼,何以爵位相稱?”凌敬正色道:“懷仁來信,德謀口稱殿下,令其心傷?!?/br> 李客師苦笑了幾聲,兩邊都撕破臉到這程度了,李善三破突厥,將李靖襯托得……凄慘無比,而且還無人同情。 “懷仁暫領長史于代州養傷,但終究不過月余就會回朝?!绷杈摧p聲道:“客師亦知,懷仁于代地費盡心神,還請永康縣公勿廢其心血?!?/br> 李客師一呆,“回朝?” 昨日李淵已然命中書省下詔,但消息還沒有擴散開,李客師雖出身名門,又是天策府屬官,但畢竟地位不高,距離核心圈也相對比較遠……當然了,這和李客師與李靖是胞兄弟有很大關系。 略略又聊了幾句,李客師已然點卯完畢,想了想回了家,徑直去了后院默默等待,一直等到午時,妻子長孫氏才回府。 “如何說?”李客師有些焦急,劈頭問道:“三兄果真留任代州總管?” 長孫氏沒好氣的坐下,讓侍女去烹茶,才慢條斯理的說:“秦王妃贊懷仁進退有度?!?/br> “進退有度?”李客師冷靜下來,喃喃道:“邯鄲王真的要回朝?” “秦王妃提及,懷仁大恨三伯,畢竟事關生死……”長孫氏嘆了口氣,“但懷仁與郎君、三郎、還有四叔都交好,如何能真的將三伯逼入絕境?” 所謂逼入絕境,那就是將李靖從代州趕走……如果真的如此,李善的將來不好說,但李靖的名聲就很不堪了,雖然現在也挺不堪的。 李客師有點明白過來了,李善的意思是針對有仇的李靖,而將李靖與隴西李氏丹陽房分開。 長孫氏倒是不在乎李靖,又開口道:“報捷奏折中,三郎功勛為次等?!?/br> “嗯?”李客師也不由嘆了口氣,“如之奈何,如之奈何?” 長孫氏打量了丈夫幾眼,她今日在承乾殿得堂妹秦王妃隱晦提點……不過看起來丈夫也沒什么多余的心思。 長孫氏這方面想的比李客師要更多,也更細,她早就確定一件事,那位青年郡王無論如何恨三伯,但肯定不會與自家撕裂……要知道很多消息都是通過她來往的。 “懷仁心性,郎君難道一無所知?”長孫氏緩緩道:“看似謙和,實則剛烈?!?/br> “其與三伯恩怨,難以調和,但懷仁以長史于代州養傷,雖有三郎在,但三伯欲掌代州……” “必得邯鄲王許可?!崩羁蛶熥聊チ讼?,試探問:“讓大郎或二郎北上探望?” 長孫氏搖搖頭,“大郎、二郎與懷仁不甚熟悉,不如讓十六郎北上?!?/br> 所謂的大郎、二郎是李客師家中子嗣的排行,而十六郎指的是丹陽房這一代子嗣的排行,長孫氏指的是與李善關系密切的四叔李乾佑之子李昭德。 李客師猶豫良久才點下頭,長孫氏悄然松了口氣,秦王妃已經提點過了,這次是人家邯鄲王松手,而且是李藥師理虧,那你們也要釋放善意。 讓與李善關系密切的李昭德北上探望,這就是善意。 第六百六十二章 實有將才 天策府。 剛剛趕到的李世民笑著看向凌敬,“懷仁之才,難以揣摩啊?!?/br> 李善在山東,在代州折騰了那么多破事,攪風攪雨的,大戰也不是一兩場了,但在世人眼中,能籌謀定計,能打理內政,但從不擅親自領兵。 但這次親自率兵追殺突厥,身先士卒,持槊沖鋒,連破敵陣……說出去,倒是有點像秦瓊、程咬金、尉遲恭這等勇將的作風。 屋內倒是沒有旁人,都是秦王心腹,凌敬苦笑兩聲還沒來得及開口,一旁的杜如晦板著臉說了句,“世間諸事,東山李懷仁,略懂而已?!?/br> 房玄齡忍不住撲哧笑出聲了,秦王府子弟中,除了李楷之外,就屬他的長子房遺直和李善來往最為密切,自然知道略懂略懂這個梗。 李世民聽房玄齡解釋了幾句,也不由放聲大笑,“懷仁所知駁雜,嶺南果有如此人杰,能教出這般弟子?” 凌敬也是無語,鬼知道那廝怎么會知道那么多……我還沒告訴你們,那廝還會占卜預測呢! 說笑了好一陣后,凌敬才開始慢慢將這一戰的過程從頭到尾講述了一遍,這還是他昨晚細細問了親衛才知曉的。 戰事之慘烈,即使是秦王李世民也頗為感慨,三千孤軍對陣十余萬突厥,能堅守八日,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張士貴確有獨當一面之才?!绷杈促澚司?,“倒是出城死戰,直擊汗旗,懷仁準備了弩箭,只可惜運氣不佳……呃……撞了大運!” 李世民嘴唇抖了抖,他開始還有點懷疑,后來專門打探了下,李客師甚至將兒子李楷的來信送來……李世民很無語的確認,射落汗旗,還真是運氣。 “后懷仁整軍追擊,乃是血勇所至,劉世讓、張寶相、蘇定方領軍,懷仁其實并不掌兵?!绷杈幢M量替李善削除那些不應該有的影響,“更何況……端槊沖鋒,匹夫之勇,實無大將之才?!?/br> 頓了頓,凌敬還補充了句,“以懷仁武藝,匹夫之勇亦難有作為?!?/br> 沒轍啊,凌敬還不了解李善,那廝是真的無將才,或許能在某些時刻做出令人驚異但很有效果的選擇,但總的來說,不是個合格的將帥之才。 現在朝中的風氣有點不太對勁啊……雖然有官員彈劾李善擅殺、洗城之類的,但更多的官員在感慨,秦王之后,先有李藥師,后有李懷仁,均是當世名將之流! 真的被架上去……那就cao蛋了,凌敬都能想象得到,如果李善知曉長安目前的局面,估摸著會拉長臉跳腳大罵。 “匹夫之勇,匹夫之勇……”李世民長笑道:“孤數度陷入陣中,亦匹夫之勇!” 凌敬臉色一變,一旁的杜如晦點頭道:“無需隱晦,為將者,身先士卒未必有將才,擇機才是重中之重!” “虎牢一戰,殿下率數名親衛行挑釁之舉,先后以截糧、斗將弱夏軍士氣?!狈啃g向竇建德舊部凌敬遞去一個歉意的眼神,嘴巴卻是不停,“盤桓虎牢近兩月,當日自晨至午后,大軍不動,直到夏軍陣腳松動,方才迅捷沖陣,一戰功成?!?/br> “可見,擇機得當,方為名將手段?!?/br> 李世民贊同道:“突厥大潰,四散而逃,頡利可汗欲聚攏兵力以抗,懷仁探得軍情,遣派親衛,調動援軍為后手?!?/br> “對陣數千突厥,率先沖陣,使得敵軍展開陣列,難抵唐騎后續沖擊,更使頡利可汗難以從容聚集大軍?!?/br> “若懷仁此戰頓足,不僅難以破陣,更難有蒼頭河大捷,甚至還有敗北的可能?!?/br> 李世民曲起手指輕輕敲著膝蓋,“單騎沖陣,義無反顧,擇機得當,懷仁確有將才?!?/br> 凌敬絕望的閉上了眼睛,秦王李世民乃是當世名將之首,就算是將古今名將放到一塊,秦王排名即使不太高,但也絕對是排在前面的,這樣的人物點評懷仁有將才…… 好吧,凌敬沒話反駁了,后面如果有什么麻煩,那只能請懷仁自個兒擔著了,誰讓你擇機得當呢! 聊了好一陣這場戰事,一直沒怎么開口的長孫無忌突然嘆道:“可惜邯鄲王……若能執掌代州軍,或能佐王事?!?/br> 屋內安靜了片刻后,杜如晦搖頭道:“如今朝中局勢,不在于軍?!?/br> 李世民也點頭贊同,心里苦笑,去年李善離京之前密談,以大勢獻計,突厥威逼,天下蒼生非秦王不可。 但現在呢,強橫一時的頡利可汗被追殺得顏面大失,更損兵折將,勢力大衰,接下來突利可汗必有動作,突厥內亂一起,兩國對峙的局面反而平穩下來。 這使得李世民再掌兵權已是奢望,奪嫡之爭,更多在于朝中勢力的對比,而不在于突厥、大唐之間的大勢。 對此,李世民哭笑不得,你李懷仁到底是哪一頭的? 出京之前獻策,赴任之后,親手將一切撕裂。 關于這個話題,李世民私下和凌敬也不止討論一兩次了,問題是李善在代地雖然干得不錯,但總的來說是在處置內政,那些招撫苑君璋、雁門大捷,以至于此次大捷,哪一次都不是李善主動挑起來的。 李善也委屈啊……這能怪我嗎? 誰讓陛下非要招撫苑君璋,裴世矩還使了陰招將我未來泰山塞來! 誰讓欲谷設非要來攻打雁門關,還非要作死在關外肆意殺戮! 誰讓頡利可汗非要來攻打顧集鎮,還那么不扛揍! 凌敬對此的評價是,懷仁其人,無風亦起三層浪。 房玄齡瞄了眼對面的長孫無忌,他知道這位秦王的大舅子在想什么,如果李善執掌代州軍,在河東經營數年,必能根深蒂固。 如果到最后秦王難以入主東宮,甚至有殺身之禍,關鍵時刻,陜東道大行臺、河東道南北鉗制,大軍迅速南下北上,能立即進軍關中,扶殿下上位。 其實李世民私下隱晦的和房玄齡、杜如晦商議過,這種手段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能用,即使要用,也不許外軍入京。 換一句話說,至今李世民還沒有放棄以正常的政爭手段入主東宮的期盼。 閑聊了一陣后,李世民突然轉頭看向了房玄齡,“記得玄齡長子與懷仁交好?” 房玄齡呆了呆,“確有此事?!?/br> 第六百六十三章 不用豬來拱了 三破突厥,蒼頭河大捷,頡利可汗狼狽北竄,消息散開后,整個長安都轟動了,自從武德四年起,李善就一躍而成為長安坊間最惹人關注的焦點人物。 這個名字通過一次次惹出的風波,一首首足以傳世的詩文,讓很多人聽得耳朵都起繭子了,但如此功勛,實在令人咋舌。 最關鍵的是,控弦百萬,縱橫草原百年的突厥汗國,始終是壓在長安城上至李淵,下至平民所有人頭上的陰影。 但自從李善赴任代縣開始,突厥一次次的遭到挫敗,與大唐之間的局勢對比從壓倒性的優勢,在一年內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代州的興起,商路的籌建,招撫苑君璋,雁門大捷……再到此次三破突厥,雖然不得不承認,突厥汗國依舊在軍事上占據了主動權,但即使裴世矩也不得不承認,突厥很難再像前幾年那般肆意攻入唐土,劫掠人口、糧食、財帛了。 東山酒樓二層的包廂內,喝得臉紅脖子粗的幾個青年都在感慨,當日那個和咱們毆斗的家伙……不過兩三年時光,已經一躍而為天下知,陛下許為世間第一流,甚至已經被朝臣稱為當世名將了。 真是令人眼珠子都要掉下來! 這幾位自然都是秦王府子弟,長孫沖、高履行、房遺直、程處默幾個和李善交情不錯的都在,一個青年情不自禁的摸了摸額頭……這位是莒國公唐儉長子唐松齡,長樂坡斗毆,被李善一個頭槌撞暈的就是他了。 羨慕完了李善……現在大家都已經不嫉妒了,考試差了一分,差了十分,或許會嫉妒,如果自己考了四十分,而人家已經考了九十九分…… 現在大家嫉妒的是李楷了,想想就忿忿不平啊,大家伙兒原本都是一掛的,洛陽長孫家、渤海高氏、清河房氏,雖然比不上五姓七家的隴西李氏,但李客師在天策府內的分量還沒他們父輩重呢。 結果就因為和李善交好,李楷被秦王塞去了代縣,雁門大捷與此次顧集鎮、蒼頭河大捷都撈到了戰功。 要知道李楷和盧承基、李義琰等人不同,后兩者雖然也是五姓七家子弟,但卻是科舉入仕,而李楷是完完全全以門蔭入仕,而且主要是因為和李善為至交才被選中。 如今朝中正在議功,據說李楷很有可能因功而封爵……要知道李客師都沒能封爵呢,隴西李氏丹陽房,至今也就李靖爵封永康縣公。 “真是好運道!”程處默發狠的咬了塊牛腩。 長孫沖遲疑道:“也未必能封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