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崢嶸 第164節
書迷正在閱讀:侯門嫡女、你不要兇我呀、獵家小娘子、重生之代罪的大小姐、快穿大佬的導演路、穿越之老板成廚娘、跟渣男的死對頭he了[重生]、風水大佬穿成豪門假少爺后、我總能成為白月光[快穿]、穿越之皇室紈绔
李客師和李楷這對父子對視了一眼,面無表情都在心里苦笑……他李善的立場,早就選好了,你還真以為他會不偏不倚? “叔父放心就是?!崩钌菩Φ溃骸按说仁?,小侄并不放在心上,今日還要多謝叔父告知?!?/br> “之前太子欲以懷柔,最近也沒出什么事……” “京兆韋氏,好大名聲,實在不行就關了那家酒肆?!崩羁蛶煋]手道:“若是韋慶嗣還不放手,某自會出面?!?/br> “伯父還是不出面的好?!崩钌坡柭柤?,“若是韋氏索要,給他們便是?!?/br> 李客師、李乾佑都覺得李善是在說氣話……但這次,李善說的是實話。 真的不在乎,等李二登基了,自己再去討債唄,還能加上利息呢。 第二百四十三章 人設 天氣漸暖,春耕始行,這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刻,上至帝王宰輔,下至平民百姓,都將春耕視為頭等大事。 畢竟,這是一個農業社會,耕作永遠是這片土地上最重要的事。 朱家溝的村民忙碌的連半大孩子都要下田幫忙,李善……哎,其實有些技癢,這活兒我也挺內行的呢! 可惜沒人肯放他下田,一方面是身份使然,另一方面也是怕李善幫倒忙。 馬周看著田地里忙碌的村民,“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br> 李善沒吭聲,他聽得懂這首詩,從早上開始耕作一直到晚上,結果還是個廢材,雜草茂盛,豆苗稀疏……你李善要是下地,大約就是這個狀態。 不過李善不吭聲,主要是因為他不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 恰巧從長安城回家的凌敬踱來,搖頭道:“五柳先生實以此詩自道歸隱?!?/br> 噢噢,這次李善知道了,五柳先生,那是陶淵明。 陶淵明還干過這種事……種田就是個廢物??! 凌敬放眼望去,幾頭黃牛被牽著費力的將堅硬的泥土犁起,手持鋤頭的農夫跟在后面,將土塊砸碎,田地里滿是彎著腰的農夫。 “大事不論,這等事你的確懷仁?!绷杈葱χc評道:“元旦前后大雪,村中牲畜凍斃,若不是你想方設法買來幾頭合用的黃牛,此次春耕只怕未必來得及?!?/br> 李善搖搖頭,“所謂一年之計在于春,春耕不是大事,還有什么是大事?” “難道奪嫡之爭,才是大事?” “難道勾心斗角,才是大事?” 馬周在一旁忍笑,他覺得李善和凌敬混跡的久了,實在是近墨者黑。 凌敬倒是不生氣,反而微微頷首,隨口問道:“今日房玄齡問起你……據說當日索要紙張,是一首長詩嗎?” 李善的注意力還在田里,他費解的看見,一個農夫牽著牛在田地盡頭,將犁具拆下來,牽著牛轉身換了個位置,再將犁具裝上去……非常麻煩。 難道不能直接調頭轉彎嗎? “樂府詩?!崩钌颇X子里在回想,當年拖拉機后面的犁具是什么模樣,嘴里在說:“再過幾日就放榜了,到時候再說吧?!?/br> 馬周大為驚訝,“你還會寫樂府詩?” 李善回過神來,想了想才說:“非舊體,不算漢樂府詩?!?/br> 三人在田邊看了會兒,天色漸暗,農夫們也逐漸結束一天的勞作,回去的途中都或恭敬向李善行禮,或親熱的和李善打招呼。 如果沒有李善通過關系買來的這十頭黃牛,僅憑人力,天知道要花費多少時間。 而且往常從春耕開始,家家戶戶都要仔細的計算存糧,以免秋收前青黃不接,而今年寬裕的多了,村民都從東山寺產業中得利,而且每家的孩子都得李家贈口糧。 如何不感恩戴德? “咩……”一頭大黃牛搖頭甩尾,突然屁股掉了什么,小石頭眼睛一亮,小跑著過來將牛糞時小心的收拾起來。 李善在心里琢磨了下,其實去年他就有心思……比起后世的耕作,這個時代的耕作實在太粗放了。 不是說不盡心,而是技術含量的問題……比如村民也使用農家肥,但不懂漚肥,使得肥力不能充分發揮作用,還有今日那架犁具,實在是讓李善大跌眼鏡,居然不能轉向。 不過,如今至少在朱家溝內,無饑荒之憂,李善心想,還是再等一等吧,自己山東折騰的那么大,玉壺春名聲大噪,這次科考十有八九……自己需要安靜一點。 揚名是必須的,但得有個度啊……比如這次玉壺春,就被人盯上了。 回家的途中,李善一直保持著沉默,在心里猜測,自己那首樂府詩能不能戳中對方的心緒……考完都已經十天了,一點消息也沒有。 一旁的凌敬和馬周倒是興致勃勃的聊起詩賦,還連續吟誦了好幾首……呃,李善一點印象都沒有。 也是,馬周就不是以詩賦名留青史的那種人,而凌敬……抱歉,李善在后世壓根就不知道這個人。 沿著青石板鋪就的小路向村西頭走去,眼見山腳邊正值杏花盛開,放眼望去,處處如煙如霞,好一派盛景。 凌敬笑道:“懷仁,如此美景,當賦詩一首?!?/br> 突然周圍傳出一陣呼聲,聲音中夾帶著興奮,幾個老人三步并做兩步從屋子里出來,仰頭望天。 “下雨了!” “有雨,有雨!” 其實這個時代,關中并不缺水,但對于農夫來說,春耕時期的一場雨是能起到關鍵作用的……所以才有那句,春雨貴如油。 李善最先想到的是“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不過后面兩句“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不太匹配啊。 春風拂過,綿綿細雨撲面而來,李善來不及遮擋,臉面濕潤,正要加快腳步,突然頓足,笑道:“只得了兩句?!?/br> 凌敬和馬周還未開口,只聽見身后傳來,“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br> 凌敬腮幫子鼓了鼓,轉頭看了眼大片綻放的杏花,再看看道路兩旁已然發芽的柳樹…… “還……還行吧?!瘪R周勉強找了幾句話,“如此寫景,倒是切合,只可惜兩句殘詩……” 李善嘴巴動了動……你的臉呢?! 還行? 能讓李善記住的詩句……無不是名留后世的名篇。 凌敬投去鄙夷的視線,“僅此兩句,足以傳世?!?/br> 三個人沉默的在綿綿細雨中走回李宅,周氏、小蠻和兩個仆婦忙著替他們擦拭雨水,擦干頭發,換了衣服,又端來姜湯驅寒。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绷杈捶磸鸵髡b了幾遍后,冷笑道:“不再藏拙了?” “都被逼著赴進士科了,想藏也藏不住了……” “是郎君之作吧?”小蠻嬌笑著依偎過來,“奴家知郎君之才?!?/br> 李善嘆了口氣,實話實說,他真沒有以詩才揚名的打算,真的是被逼的! 但既然被逼到拐角處了,那就要提前擺好人設……之前酒瓶上的兩首詩,以及現在,還有將來,都是李善刻意為之。 哎,存貨終究要丟一部分出去。 不多丟幾首好詩,如何證明考卷上那首到底是不是出自我手呢? 到底是不是出自我手? 當然是,絕對是,肯定是! 不過,私下就不必那些全頭全尾的……殘句就足夠糊弄人了。 李善忍不住在心里為某些人哀嘆……比如什么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陸游、蘇軾、賀知章……這份名單有點長啊。 第二百四十四章 確認 凌敬雖然是個謀士,但終究本質上是個文人。 畢竟是寒門出身,在經義一道上不能和世家子弟相提并論,光是看過的經書就沒辦法和別人逼,所以,平日也喜歡寫幾首小詩。 之前李善還用嶺南聽他人吟誦來矯飾,但現在“真想”被戳破后……凌敬全無再作詩的興致了。 這天晚上,三人聚在一起涮火鍋,李善又丟了幾句殘詩出來……凌敬黑著臉不吭聲,馬周差點就要直接離桌了。 太打擊人了! 哎,別說他們倆了,就算把李白、杜甫、白居易三位大詩人全弄來……估摸著也打不過李善啊。 反正心里一直告訴自己,我是被逼的……所以,現在李善的心理狀態有點奇特,老子就想浪! 正吃著呢,外頭朱五過來了。 “一起吃點?!崩钌齐S口問:“這兩天還是送過去了?” “適才用過飯了?!敝煳瀹Y聲甕氣的說:“十日內,每日送十壺酒到韋府,均收下?!?/br> 朱五主責打理朱家溝商事這一塊,雖然玉壺春是李家產業,村民并不從中得利,但朱五做事頗為用心,玉壺春酒肆被封門已經十余日了,朱五每日都要來問問。 李善咬著個魚丸繼續問:“前日送去魏府,玄成兄可收下了?” “收下了?!?/br> 李善和凌敬、馬周的視線撞了撞,這兩人都是知曉內情的,而朱五只是奉命行事而已。 將朱五打發走,李善笑道:“倒是和咱們揣測的差不多?!?/br> “絕不是太子?!瘪R周點頭道:“應該只是太子家令?!?/br> 凌敬補充道:“太子都未必知曉此事?!?/br> 雖然那日知曉是京兆韋氏的韋慶嗣暗中出手,很可能不會涉及東宮對自己態度的轉變,但這種事……李善不敢大意。 連續十日送酒去韋府,其中前三日是李善親自送上門的,但韋挺一直沒有出面……這說明韋挺是知曉內情的。 族兄欲奪人產業,韋挺總不能窩里反吧。 之后七日,每日送酒,韋挺也沒有拒絕……這說明韋挺對李善的態度并沒有變。 若是態度有了變化,韋挺再喜歡玉壺春,也不至于收下這些酒……若是韋慶嗣奪走玉壺春,他想喝多少酒沒有? 而送酒給魏征,居然收下了……若是太子對自己的態度有了變化,魏征理應不會收下這份禮物。 所以,現在可以斷定,只是韋慶嗣而已。 而且還是瞞著太子出手……畢竟是李建成請圣人賜名玉壺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