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崢嶸 第163節
書迷正在閱讀:侯門嫡女、你不要兇我呀、獵家小娘子、重生之代罪的大小姐、快穿大佬的導演路、穿越之老板成廚娘、跟渣男的死對頭he了[重生]、風水大佬穿成豪門假少爺后、我總能成為白月光[快穿]、穿越之皇室紈绔
等跪坐在矮案邊之后,李善覺得……真要多謝李義琰了。 冷,是真冷。 陰森森的長廊,沒有取暖的火盆,卻有穿堂寒風,李善都有點哆嗦了……要不是李義琰借的那件厚衣,還真有點撐不住。 真是想不通,科考時間為什么要定在初春……放在六七月份不好嗎? 李善側頭看了眼硯臺,墨汁都被凍住了,只能再用硯滴取水,拿起墨錠用力磨墨,持筆舔了舔,繼續奮筆疾書。 對于他來說,這次科考難度真的不大,前面的貼經題一氣呵成,現在的釋義題也比較有把握……至于最后的詩賦,那就要選的那首詩能不能得考官青睞了。 原本李善以為科考是禮部主持,畢竟宋明清都是禮部負責科考,沒想到唐朝卻是吏部主持科考。 如今的科考還只是個雛形,連名字都不糊,監考官……呃,只三兩個小吏偶爾來轉一圈,沒必要監考嘛。 不過李善敏銳的發現,每次小吏來轉悠的時候,視線總會在自己身上逗留。 一方面是因為李善的名聲鵲起,另一方面是因為李善折騰出的算盤……去年參加科考的只有三十八人,而今年是七十二人,幾乎翻了一倍。 多出的考生大部分都是考明算科的……所以,長廊里噼里啪啦撥算盤的聲音不時響起。 敢來參加科考的,都是熟讀經書的世家子弟,很快就填完了貼經題,寫完了釋義題,考明書科、明經科、明法科的另外有卷子,明算科的都在撥算盤,停下筆皺眉苦思的都是進士科的考生。 秀才科? 抱歉,一個報考的都沒有! 進士科的考生加試的是雜項,其實就是詩賦,大部分考生都有過投卷的經歷,有的準備用舊詩,有的寫了新詩……李善覺得,前者和自己也大差不離。 所謂投卷,其實不是唐朝專屬,隋朝就有了,來參加的沒有一個寒門子弟,頂多是中層世家……在知曉內情的人眼中,李善也算不上寒門子弟。 其他人都投卷,只有李善沒有,而且拒絕了宇文士及為其揚詩名的計劃……對此,宇文士及在不快之后,力贊李善有手段。 為什么?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光是這兩首,已經足以揚名了。 今天,李善有著自己的計劃,他先提筆寫下第一首詩,思索片刻后向小吏招手。 “何事?” “紙張不夠?!崩钌票砬楹芷届o。 小吏眨眨眼,看了眼桌上那張只有四句詩句的紙,還不夠嗎?你要寫多長? 裝比,是個很有技術的行業。 裝的小了,別人都未必能發現。 裝的過了,人家心里會暗罵,甚至嫉妒。 而且裝比,也是需要選中目標的,不能自吹自擂,必須要震動那些位高權重的人物。 算盤聲已經漸漸停了,最早離去的是明書科、明經科,之后是明算科、進士科,最倒霉的是明法科…… 唐朝到現在都沒有一部正兒八經的律法,只能以《開皇律》為基礎,補充些春秋斷獄的片段,是對是錯那真是天知道,關鍵是要看誰來判卷……真的,羅教授來了都沒轍。 李遷考的是明算科,很早就走了,倒數第二個離開的是李義琰,他考的是進士科,雖然走的遲,但神情頗為輕松,路過李善身邊隨意看了眼,腳步一頓后才走開。 “義琰,如何?” “德謀兄來了?!崩盍x琰端謹的行禮,才說:“貼經、釋義均無虞?!?/br> “十日前圣人命吏部尚書與門下省侍中江國公判卷?!崩羁肓讼?,“江國公乃江南人氏,喜華美文章?!?/br>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崩盍x琰不在意的笑了笑,“長廊已空,唯懷仁尚在疾書?!?/br> 李楷有點奇怪,“為何還未出來?” “懷仁兩次索要紙張?!币慌缘睦钸w笑道:“墨汁淋漓,筆走龍蛇,必有佳作!” 但李楷還是覺得有些奇怪,他和馬周、凌敬有著共同的判斷……如果李善無詩才,再等一科就是,再不濟可以顯貴舉薦出仕。 即使不想涉入奪嫡之爭,以李善如今的名望,請個世家為其舉薦出仕,并不難,更何況李善在山東戰事中有大功于國,至今未賞。 所以,李楷覺得,李善肯定是早就預備好了,但為什么到現在還沒出來? 哎,這首實在有點長啊,而且李善那筆字……努力寫的端正一點,自然比其他人慢。 第二百四十二章 我真的不在乎 “懷仁!” “總算出來了!” “德謀兄?!崩钌粕炝藗€懶腰,埋怨道:“胡凳難道不好嗎?” 李楷笑著附和了幾句,其實如今胡桌胡凳早就在長安流行了,只是皇城注重禮儀而已。 “謝過義琰兄,今日可真是冷颼颼的?!?/br> “應有之義?!崩盍x琰輕聲道:“在下祖籍隴西李氏姑臧房,但生于魏州昌樂,長于魏州館陶?!?/br> 山東戰事中,李善助唐軍堅守館陶,奇思妙想使唐軍大敗劉黑闥,所以李義琰才有此語。 “那就不是外人了?!崩钌茡]手道:“走,喝酒去!” 李楷想說些什么,但最終沒開口,只翻身上馬隨之而去。 要聚飲,自然是去東山酒樓,雖然是訂餐制,但酒樓始終每日都會留兩個包廂以備不時之需。 剛到酒樓外,還未來得及下馬,前方傳來馬蹄聲,李善側頭看去,一位中年男子趨馬陪在一輛馬車邊,面帶憂色,愁眉不展。 李楷咳嗽兩聲,翻身下馬,行禮道:“拜見霍國公?!?/br> 眾人均隨之行禮。 “德謀?!敝心昴凶勇月渣c頭,無焦點的視線在眾人臉上一掃而過,胯下馬未停,依舊陪在馬車邊。 一旁的李遷低聲說:“霍國公,領十二衛的右驍衛大將軍,尚平陽公主,軍功累累……” 噢噢噢,是柴紹??! 后來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當然,最傳奇的是他的妻子。 李善精神一振,也不知道那位傳奇的平陽公主閨名到底是不是李秀寧…… 眾人進了酒樓,在包廂里坐定,李遷很是自來熟的開口,“久聞玉壺春,懷仁,今日可能暢飲?” 李楷咳嗽兩聲,“玉壺春太烈,懷仁今日還要出城歸家,只怕叔母要問詢赴考諸事……” 按道理來說,玉壺春應該供應東山酒樓,但之前這一個多月內,產量已經逐步增加,但還是遠遠不能滿足需求量,李楷特地交代過,酒樓暫時不用玉壺春。 “明日送至李兄府上就是?!崩钌菩Φ溃骸敖袢盏故且獓L嘗葡萄美酒……對了,平陽公主還駐守太原府?” “嗯,一直駐守并州?!崩盍x琰點點頭。 所謂的太原府就是并州,武德二年,劉武周遣大將宋金剛攻略河東,破晉陽,取太原,齊王李元吉僅以身免。 后秦王李世民力挽狂瀾,從武德三年開始,平陽公主受圣人李淵遣派,率軍入駐葦澤縣,北抗突厥,東防河北,至今已經三年了。 李楷突然輕聲道:“上月,圣人欲招平陽公主回京?!?/br> “剛才那馬車里是平陽公主嗎?” “應該不是吧,平陽公主領軍上陣,身先士卒,馳馬沖陣,如何會乘坐馬車?” 李善低頭看著酒盞里的葡萄酒,心里琢磨……反正他記得,平陽公主是武德年間病逝的。 現在是武德六年,歷史上武德一朝也就九年,還剩三年了……難不成就是今年? 歷史并沒有記載平陽公主是怎么死的,理應是病逝,也不知道是什么病…… 李善決定晚上回去好好研究下溫房里已經長出的霉菌……去年在館陶,他就決定試一試能不能弄出青霉素。 難度實在太大,關鍵是兩點,其一是毒性,培育青霉素很容易混入展青霉素,后者是有毒的,如果后者比例太大……需要找些牲畜來做實驗。 其二是提純,這個一時間李善也沒什么好辦法,不過這個時代的人體質比后世要強,呃,可能也和周邊環境、醫療環境有關系。 閑聊了好一會兒,李善將這件事拋到腦后,就算有青霉素也未必有用,還不知道平陽公主到底是什么病呢。 今日的葡萄酒倒是讓李善頗為喜愛,口感很不錯,一點都不澀……哎,沒辦法,李善前世就是個土包子,只喝過超市賣的便宜紅酒。 前后折騰了一個多時辰,酒足飯飽,過了午時才各回各家,李楷拉著李善回了家,徑直去了書房。 李客師和李乾佑也剛剛回來,神色有些凝重。 “伯父,叔父,為何愁眉?”李善笑著上前施禮,吐槽道:“本朝開科舉取士,每年一考,理應專設考場,再不濟去國子監借……” 李楷瞄了眼臉上還帶著紅暈的李善,訕訕道:“今日……懷仁多飲了幾杯?!?/br> 李客師笑瞇瞇的說:“懷仁,今日所做何詩?” “且吟來聽聽!” “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李乾佑還是第一次見李善如此憨態可掬的模樣,不禁調笑道:“某亦聞略懂之語?!?/br> 李楷忍笑將李善拉出去,洗了把臉,又讓仆役端上醒酒湯,好一陣折騰后才回了書房。 “適才失禮了?!崩钌聘尚陕?,“伯父、叔父盡可坦言,何人出手?” 不需要多問,李楷拉著自己來這兒,自然是因為玉壺春封門一事,李客師、李乾佑都在場,顯然對方來頭不小。 “韋慶嗣?!崩钋雍喍痰恼f:“京兆韋氏,太子家令?!?/br> 李善一怔,“太子家令……京兆韋氏……難道是太子左衛率扶陽縣男?” 這個判斷很簡單,韋挺是太子密友,在東宮雖然位份不高,但實際地位卻很高,只比王珪、魏征略低,而關系親近猶有過之。 李乾佑搖搖頭,“尚不知情,不過韋慶嗣和韋挺都出自于韋氏,但并非同一房?!?/br> 李善登時松了口氣,看來是這位太子家令的私人行為。 “懷仁當知,齊王依附東宮,此事某不能插手?!崩钋訃@道:“之前太子請圣人賜名,有懷柔之意……若是懷仁尋太子……罷了,某亦知懷仁心意,否則何以科舉入仕?!?/br> 李乾佑能理解李善,也知道李善為什么選擇中立的立場,這么年輕已然揚名,真的沒必要卷進這場奪嫡之爭……一旦去找太子,事情很容易解決,但就難以保持中立的立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