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
也罷,終歸沒有無辜的人。 衛戍翌日便不在上朝了,畢竟一個太仆寺少頃也用不著上朝,安心自在,衙門里有太仆寺卿在,他這少卿就掛個名頭罷了,每日去點個卯,就帶著姜瓷四處游逛聽曲兒吃茶,日子舒爽。 沒幾日,安懷公主的瘋病也沸沸揚揚,這一日竟將闔府下人集聚,當著眾人面一字一句說起一樁二十年前舊事,沒有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懷王妃呂鶯艷,曾經侯府千金衛如意都牽涉其中,令人抄錄下來,當著眾人畫押,隨后竟涕淚橫流觸柱而亡。 第九十三章 公主府執事奉公主遺命將供狀交去了大理寺, 便是有太上皇派去的人再三壓制,但有人不愿遂他心愿,這事兒從大理寺外頭就傳開了。 甚至有人抄錄了公主供狀, 沿街兜售。 太上皇是心狠的人, 榮太妃死后就生出了連女兒安懷也一并處置了的信息,一勞永逸, 免得再被人拿來做文章 。衛戍不過順勢而為, 把太上皇令太醫給安懷的藥加了點東西。于是在安懷本該“病死”的時候,她先瘋了。 榮太妃死的蹊蹺,安懷得知榮太妃死前懷王曾進過榮太妃宮里,而榮太妃身邊的心腹嬤嬤也自她身故后不見蹤跡, 她就猜想有些事保不住了。 她畏懼太醫,又不敢不吃太醫的藥,懷著悲戚必死的心日日服藥, 沒覺著衰弱病痛,卻時常見鬼。 不是看見母妃哭訴,就是看見許瓔跳下來時摔的渾身是血,雙眼直勾勾的盯著自己。 自盡那一日, 天還沒亮她就驚醒, 看見許瓔坐在她床頭, 她的母妃被綁著跪在許瓔腳邊, 許瓔轉過滿是鮮血的臉頰,一雙漆黑不見眼白的瞳仁盯著她, 忽然一笑, 她徹底瘋了。 許瓔說,讓當年的事大白天下,你母女還有魂魄解脫之時, 否則活路沒有,死后也要下阿鼻地獄,永世不得超生。 于是她召集全府人,不顧駙馬阻攔,將一切和盤托出,令心腹照她所說寫下供狀,她簽字畫押后,解脫的喘了口氣,便觸柱而亡。 日日見鬼的日子,她過夠了,不如做鬼。 永王正在路上,得知jiejie病故的消息時,安懷公主的身后事都已料理完了,他只來得及去墳冢上痛哭一場。 但二十年前安懷公主府上那一出丑事,坑害了許瓔和衛北靖一輩子,連懷王也郁郁半生的丑事,總算真相大白了。 原來許瓔是被人合謀暗算,是榮太妃為了報復懷王的不敬重。 “這人啊,做了壞事心里自然有鬼。從前罷了,如今許瓔的兒子發跡了,做的又是那樣行當,什么事兒查不出?怕是誰家貓兒生了崽子,是幾只什么顏色什么花兒都能查得一清二楚,自己親娘的事,壓在頭上的惡名,能不查?這才憂慮成疾的吧?!?/br> “啊呦,會不會是……” 姜瓷聽著小曲兒,伴著隔壁雅間兒影影綽綽傳來的話。 “我也猜著呢,好奇的緊,就問了我家大人幾句,據說是丁點兒也沒見衛戍插手啊??梢姲?,就是嚇死的?!?/br> “哎呦,真是丟人。鬧成這樣,宮里也沒個信兒。聽說只是悄無聲息的撤了榮太妃追封的貴太妃,連安懷公主也是潦草下葬的。這兩個都死了,懷王府那個也病了呢。哎,還聽說衛家的那個如意仙長,也失蹤了呢?!?/br> 這些日子外頭議論紛紛的莫不過都是這些事兒,樓下的戲唱完一出,姜瓷賞了,看著時辰差不多,就起身走了。 京中新起了一個戲班子,駐唱暢園,這暢園也是新蓋的戲園子,在盛京東邊靠著城墻根兒,雖有些偏,但地方卻大,有梅青這臺柱子在,日日客滿。 姜瓷今日就是來給梅青捧場,聽罷戲回去,誰知在大門口竟又看了一出戲。 宋瑩兒在衛府門外,正糾纏不休。 她如今已不是玉和郡主,而是鄉君。鄉君不需要封號,她只是宋鄉君罷了。 姜瓷遠遠看著她和守衛糾纏,倒是一改從前尖利,哭的梨花帶雨柔弱惹人憐,過了片刻,姜瓷就看見衛戍出來了。 在宋瑩兒撲上去把衛戍嚇得跳起來時,姜瓷不厚道的笑了。衛戍氣急敗壞連連后退,宋瑩兒也不顧在外頭人來人往,只是追攆他。 “阿戍!你我青梅竹馬,如今你真就不管我了么?我從前是蒙了心,這些日子潛心靜氣,心里眼里都是你,我忘不掉你啊,我不介意你娶了姜瓷,只要能跟你在一塊兒,我為奴為妾的侍奉你們,你……” 衛戍惡心壞了,奔逃間看見遠遠站著的姜瓷,急忙竄了過來躲在姜瓷身后,狠狠懊惱。 宋瑩兒是個女人,他雖是個混賬,但能殺女人也不能打女人。尤其他在宮里做陪讀的那幾年,他和老九還有宋瑩兒,確實相伴了幾年。 但那是孩童時,是最純摯的友誼,他后來投身黃雀極少見她,哪來的什么青梅竹馬? 姜瓷笑吟吟的,宋瑩兒乍然看見姜瓷險些沒崩住變了臉,但顧及衛戍,哭的更凄慘: “衛夫人……求您憐惜,我同阿戍青梅竹馬……” “不好?!?/br> 姜瓷笑的溫存,冷眼看她,不等她說完便柔聲拒絕。 宋瑩兒咬牙: “你憑什么?” “憑我是他夫人?!?/br> “哪個男人不三妻四妾?你是不容我?還是不容他納妾?” 宋瑩兒心機,不容她這個可憐的女人,是歹毒。不容衛戍納妾,是善妒。當在人前,看姜瓷如何應對。宋瑩兒正得意,今日定要逼衛戍姜瓷納她入府,誰知姜瓷卻淺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