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地里的地瓜藤也長得飛快,以前怕割了地瓜藤影響地瓜的長勢,所以從來沒有人去割。地瓜藤著了地就直接發芽長出新的小地瓜,這些小地瓜擠壓了正常地瓜的空間,讓地瓜長不大,反而影響了產量。 地瓜也剛傳過來沒多久,大家還不熟悉地瓜的種法,而寶月恰好知道這些,怕自家爹娘不信,寶月還特意將著地發芽的地瓜藤拔出來給爹娘看,很順利地說服了兩人。 寶月家的地瓜藤全都被割了喂豬,錢氏家里沒有豬,只養了一些雞,所以她家的地瓜藤也都給了寶月家。 地瓜藤加上泔水一起煮,里面要是再加上點粗糧,養出來的豬肥得很。 王有金自認為是個種田能手,無論王有銀怎么解釋,他都不信。十分不認可兩個弟弟的行為,還特意把兩個弟弟罵了一頓,氣得王有錢差點沒給自家大哥一杵子。 王有銀作為弟弟,打小就被王有金罵,早就習慣了,不過最近身份地位見漲,自覺是個場面人了,再被自家大哥不分青紅皂白地罵一頓,心里就不太舒服了,氣呼呼地回了家,揚言秋收的時候給大哥好看,到時候拿著家里的大地瓜笑話他。 王有錢雖然年紀小,但是從小就是個好戰分子,想當年跟付喜寶一家“切磋”,王有錢可是主要戰力,自然對事事都要參一腳的大哥多有不滿。 不過不滿歸不滿,頂多是被罵的時候再罵回去,動手卻是從來沒有過的,只是每次都被氣得想動手而已。 王有銀是個好脾氣的哥哥,家里有吃的也從來沒忘過弟弟,所以王有錢雖然沒崇拜過自家二哥,但是還是喜歡跟二哥一起合伙干事情,因為跟二哥一起辦事比較爽快,兩家不會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就激惱。 本來王有錢家里也沒種多少地瓜,但是見自家二哥喜氣洋洋地跟自己說有提高地瓜產量的法子,而且聽上去還真是那么回事,所以也就跟著一起割了,反正種的少,就算沒成功,也不影響啥。 但是見大哥把自己當成不會種地的傻子,劈頭蓋臉地一頓罵,王有錢不爽了,十分不爽,對自己那點地瓜也上了心,希望秋天自家的地瓜長得大大的,到時候拿地瓜去氣氣大哥。 王有銀三人到了縣城,交了攤位費就吆喝了起來。王有銀和寶日都是吆喝習慣的,也沒啥不好意思的。 “一文錢,你買不了吃虧,一文錢,你買不了上當,瞧一瞧,看一看,統統只要一文錢,所有好吃的一文錢一個,走過路過不要錯過?!?/br> 王有銀和寶日輪番吆喝著寶月想出來的“廣告語”。大家都是愛湊熱鬧的人,王有銀幾人還吆喝得好玩,不大一會就聚了不少人。 好不容易來一回縣里,王有銀還帶了家里做的麥芽糖和涼皮。也不知道是吆喝起了作用,還是縣里的人都不差錢,王有銀家的買賣直接來了個開門紅。買東西的人就沒斷過。 賣得最快的是麥芽糖,畢竟這玩意便宜,家里有孩子的都舍得買幾個回家哄孩子,涼皮賣得也不錯,因為王有銀把涼皮切得一塊塊的,讓大家嘗,嘗過味道的都覺得不錯,也就都買了回去嘗鮮。 粉皮不能嘗,大家也不知道是啥味道,不過吃過了涼皮,可能是品牌效應吧,大家就覺得王有銀家的東西應該都能好吃,再加上王有銀是個愛說的,把自家的粉皮吹得特別好吃,饞的大家都想買回去幾張嘗鮮。 你五張,我十張,縣里人還多,再加上幾個直接買了幾十張的,還沒到中午粉皮全都被賣光了。 王有錢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吹阶约叶绫汇~錢塞滿的錢袋子,王有錢投去了羨慕的目光。 第12章 王有錢的小心思 粉皮賣得這么好,…… 粉皮賣得這么好,就連一向節儉的王有銀也忍不住大方了起來。趁著時間充足,三人趕著驢車,在縣里還逛了一會,到豬rou攤上買了三斤五花rou,又買了醬油和米醋。 醬油和米醋都是寶月讓自家爹爹買的。家里的調料十分有限,做菜翻來覆去就那幾個味,寶月早就想換換樣式了。 王有銀三人樂顛顛地趕著驢車回了家,到家的時候,時候尚早。 王有錢一家幫著王有銀干了半個月的活,兄弟之間給錢太外道了,王有銀就打算請弟弟一家好好吃頓飯。 為了做好這頓飯,寶月計劃了一天,準備好好展現一下自己的廚藝。 寶月打算把兩斤五花rou做成紅燒rou,一斤五花rou做豬rou燉粉皮,讓大家知道粉皮真正的味道。 紅燒rou做成功并不難,但是要做好吃了,還是挺考驗手藝的。 寶月的紅燒rou是跟一個資深的老廚師學的。這個老廚師做菜用的調料不多,但是味道還不錯,只要到飯點,他們家店里就都坐滿了人,一個空座都沒有,外面還有不少人排隊的。 紅燒rou是他家的特色菜,每次飯點前,老師傅都會提前做好三大鍋的紅燒rou,賣完就不再繼續做了,客人要想吃就得等下個飯點了。 這個老師傅做的紅燒rou跟別人家的不太一樣。他做紅燒rou之前會先把鍋燒熱,鍋燒冒煙后,把帶豬皮的五花rou直接扔進鍋里,用豬皮蹭一遍熱鍋,讓豬皮收縮。這么做能把豬毛都燙沒了,燙過的豬皮還沒有了sao味,吃起來口感更好。 等燙好了豬皮,再用刷子把豬皮上燙黑的部分給刷干凈,把那股子燒焦的味道給刷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