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樓月 第124節
皇帝別開頭,有些費力地咳嗽起來,掩住面上一閃而逝的厭惡之色。 殿內眾人神色或驚或疑,不斷交換著目光,還有些人已經張開口,滿是難以置信的神色,便要出列說話。 陳王再忍不住,向前道:“皇上這是何意?” 皇帝氣虛聲弱,說話很是耗費力氣,皇貴妃便代為解釋:“衡陽公主乃皇上獨女,自幼由貞獻皇后教養,尊貴無匹……” “閉嘴?!笔绯晒鞔驍嗔嘶寿F妃的話。 她的臉色很冷,她的話很不客氣。但這位輩分極高、威望卓著的公主當然有資格這樣說,她是先帝長姐,睿宗嫡長女,身份尊貴無匹,即使白丞相權傾朝野,面對這位公主也要留三分顏面。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淑成公主是真的有資格代表大半個宗室的。 皇貴妃不欲激怒淑成公主,自然只能住口。 陳王朝這位長姐使了個眼色,淑成公主卻連他的面子也不給,直接喝問道:“皇上這是何意?” 淑成公主這樣的態度,實在是很不客氣。 皇帝靜靜看著淑成公主:“朕的意思,姑母不是已經想到了?” 傀儡皇帝也是皇帝。 皇帝在白丞相面前毫無還手之力,不代表真的懦弱至極。 殿中眾人神色各異,陳王偷偷咳嗽一聲,伸手想去拉淑成公主的衣袖,卻終究沒來得及。 淑成公主皺起眉來:“胡鬧!” 殿中絕大多數人心中和淑成公主的想法別無二致,只是有些話能想不能說。 皇權本就岌岌可危,皇帝的尊嚴絕不能再被消解。 像淑成公主一樣,居高臨下呵斥皇帝,無疑是極不合適的。 皇帝咳嗽著道:“淑成公主這是何意?” 他直接把淑成公主問他的話還了回去,但這一次,卻不再稱呼淑成公主為姑母,而是直呼封號。 陳王心說不好,目光往后一掃,掃見雍王正低著頭,心想不行——雍王是宗親們有意推舉的繼任皇帝,于情于理這個時候他都不能出來說話。 陳王對著蕭家家主丟了個眼色,示意他出來勸說皇帝。 蕭家主卻跟著低下頭,只做不知。 陳王氣了個倒仰,只好自己上前一步,打圓場道:“皇上,淑成公主脾性忠直,素來有什么說什么,并不是想要沖撞皇上?!庇謱κ绯晒髅褪寡凵?。 淑成公主自幼身份尊貴,從未忍氣吞聲過。過去白丞相逼凌皇權太甚時,她敢命丈夫兒子帶著公主府侍衛前去砸相府大門,如今對著皇帝,自然更不會收斂脾氣。 好在她明白陳王是為了自己考慮,勉強忍住氣:“皇上,此舉不妥?!?/br> 皇帝問:“有何不妥?” 淑成公主眉頭皺緊,硬聲道:“衡陽如果是個皇子,宗室不會有任何異議,我知道皇上只有衡陽一個骨血,但她畢竟是個公主!” 皇帝道:“那又如何?” 公主也好,皇子也罷,反正他快死了,衡陽這孩子又有些神異之處,他這個做父親的存些私心,順從女兒的心意,又能怎么樣? 不要說什么皇帝肩上的責任,他登基數年來,說話從未管用過。既然從未真正做過主,沒道理人之將死,反而該擔起責任來了。 皇帝心里是這么想的,因此嘴上也說的理直氣壯。 “皇上?!碧档穆曇魝鱽?,肅然道,“這是亂命?!?/br> 皇帝問:“亂在何處?” 和景昀想的不同,太傅并沒有說出女子當國牝雞司晨一類的話,他只是平靜地注視著皇帝,嘆道:“世人不服?!?/br> 這句話很簡單、很無奈。 但卻很有力。 自古以來,從未有女子當國的先例。 宗親不服、朝臣不服、文官不服、武官不服,世人皆不服。 按理來說,君王自有氣魄,即使面對世人質疑,也總該做些努力,試著說服或證明自己是正確的,而不是一聽到反對的聲浪,便灰溜溜縮回去了。 但很遺憾,皇帝從來不是一個雄才大略、敢于抗爭的人。 唯一敢于站在他身前的妻子已經死了,從那之后,皇帝就更少發表自己的看法,堅持自己的意見了。 而且,皇帝雖然軟弱,卻并不愚蠢。 說服和證明確實有用,但問題是,那需要時間。 皇帝已經沒有時間了。 不服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動亂和爭端。 一個世人皆不服的公主,即使手持玉璽,也沒有可能登上皇位,最大的可能性是被毫不留情的撕碎,化作御座陰影中的一抹幽魂。 太傅注視著皇帝。 皇貴妃注視著皇帝。 陳王與淑成公主注視著皇帝。 除去年幼的衡陽公主,殿內所有人都注視著皇帝。 每個人都在等著皇帝收回成命。 即使皇帝不收回成命,也不會有人愿意奉命。 . 議政殿前的燈火漸漸散去。 皇貴妃披著雪白的狐裘走出來,坐進溫暖的轎輦中,對著身邊的宮女輕聲道:“皇上欲傳位衡陽公主?!?/br> 宮女眼中驚色微露,旋即悄無聲息退去。 不出半個時辰,這個消息便會被送到白丞相面前。 待那宮女退走,皇貴妃揮了揮手,對著自己的心腹大宮女松果低聲耳語兩句。 松果同樣無聲無息地退去。 兩名宮女先后退走,方向卻截然不同。 皇貴妃面無表情,擁著懷中的暖爐心想:宗室千萬別敗的太快。 第一名宮女是白丞相派到皇貴妃身邊負責傳信的信使,松果則為宗室帶去了一些隱秘消息。 自從白德妃死后,皇貴妃想了許多。 她是白家女,白黨煊赫至極,所以皇貴妃才有今日。倘若父親事敗,她這個做女兒的只有死路一條。 但做皇帝的女兒,未必會比做皇貴妃更好。 白丞相有許多女兒,皇貴妃未入宮時,曾經很得他寵愛。 皇貴妃心里清楚,這份寵愛什么用都沒有。正如白丞相眼也不眨地舍棄了白德妃,如果需要,他也會毫不留情地舍棄自己,眉頭都不皺一下。 對皇貴妃來說,維持現在的局面最有利。 白家需要通過她掌控皇帝,宗室拿她沒有任何辦法。 皇帝現在快要死了,皇貴妃如果想要維持這種超然的地位,必須確保下一任皇帝仍然在她的掌控之中。 雍王絕對不行,已經長成又太有主意。 衡陽最合適,可惜是個公主。 想到這里,皇貴妃忽然想起景昀,問:“公主呢?” 嬤嬤道:“衡陽公主年紀小,困得不行,已經先一步用暖轎送回宮了?!?/br> 皇貴妃松開蹙起的眉尖,哦了一聲,便不在意了。 另一邊,宗親朝臣們相繼出宮,也顧不得寒冷,在宮門前低聲商議片刻,才各自乘車上轎離去。 每個人離去時,無論年紀長幼,都朝著雍王微微頷首。 這里說話不方便,他們是用這種方式表示他們對雍王的支持不會改變。 在所有人眼中,今夜進宮白跑一趟,簡直像是聽了個笑話。 論起血脈遠近、賢良才干、胸懷氣量、年紀輩分,宗室中哪還有比雍王更合適的人? 衡陽公主的血脈倒比雍王更近更尊貴,倘若是個皇子,宗室中支持小皇子登基的人怕是會多些??扇缃袼仁枪?,年紀又小,自然從來不在宗室的考慮之中。 面對宗親朝臣的表示,雍王的表現極為得體。 他禮貌含蓄地做出了回應,而后目送著長輩離去,而后登上馬車,坐進溫暖寬敞的車廂中,拿起手爐舒適地嘆了口氣。 然而那口氣沒能嘆完。 馬車很大,車廂中擺著一扇屏風,將車廂隔成前后兩部分。 此刻,屏風上忽然倒映出了一個淡淡的黑影。 那是一個靜靜坐著的嬌小身影。 幾乎是一瞬間,雍王全身上下寒毛聳立。 他飛撲向馬車車廂外,同時厲喝:“來人!” 這一撲一喝何等迅速敏捷,話音未落,雍王已經撲至車簾處。 如果沒有意外,下一刻雍王離開車廂,車外的侍衛立刻會將馬車團團圍住,將潛藏在車里的人叉成一只刺猬。 然而意外發生了。 咣當! 雍王重重撞上了車簾,像是撞上了一層鐵板。 伴隨著悶響,他不出意外地摔了回來。 那條車簾本是用上好的冰緞制成,極其柔軟,侍女在緞子上又加了一層青絨,使得它變得沉重了些,不易被風吹起,也更顯得華麗富貴。 但一塊嵌青絨的冰緞,無論多么沉重,都不大可能堅硬如鋼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