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歲平安 第138節
蕭穆繼續介紹孫典、孫緯兄弟以及張文功:“他們是靈水村孫里正、松樹村張里正家的公子,之前我們能順利解決流民之亂、山匪之害,全靠兩位里正的深明大義與三位公子的仗義相助,他三人亦武藝不俗,皆不在末將那幾個孫輩之下?!?/br> 孫典笑,孫緯、張文功恭聲謙讓。 韓宗平:“好,衛縣人杰地靈,都是好兒郎!” 說完,他的視線落在了老爺子唯一還沒介紹的女子身上:“這便是衛城的巾幗英雄嗎?” 佟穗一身青白色的女裝,背負弓箭,始終端坐于馬背,一看就是弓馬嫻熟之人。 見韓總兵看向自己,佟穗拱手還禮,垂眸道:“民女佟穗,因自幼跟隨家中長輩進山打獵,習得一手箭法而已,萬萬當不起巾幗英雄之譽?!?/br> 蕭穆終于露出一個不那么謙卑的笑,摸著胡子道:“將軍莫要聽她自謙,她的箭法百步穿楊,末將敢斷言,咱們這十五萬大軍里箭法能超過我這孫媳的都屈指可數?!?/br> 韓宗平下意識地看向宋瀾。 宋瀾確實與佟穗很熟,可他與佟穗的相處只限于私塾教書,限于毗鄰而居時的日常寒暄,從未見過佟穗射箭。 他只能回韓宗平一個看不出具體意味的微笑。 韓宗平身旁始終跟隨著幾個大將,范釗是話最多的那個,老爺子夸蕭縝等人時他都憋著,這會兒聽老爺子夸一個如花似玉的小媳婦能百步穿楊,范釗立即憋不住了,盯著佟穗道:“細胳膊細腿的,真有那個能耐?” 佟穗初次見到十萬身穿鎧甲的正規軍,還是韓總兵麾下的大軍,其實一直都很激動振奮,尤其是剛剛韓總兵看過來時,那般傳說中的大英雄竟然離她這么近,佟穗緊張得手心都出汗了,面上的穩重與平靜都是努力維持出來的假象。 對韓總兵身邊的幾位將軍,佟穗也是敬重仰慕的,可這個范釗眼神輕蔑出言不遜,佟穗就不愛聽了。 她不喜歡被人看低,更不喜歡因為自己讓七縣的四萬大軍被韓家軍所嘲笑。 此時此刻,從老爺子到她的這十余人,每一個都肩負著七縣四萬大軍的榮譽與體面。 無需請示老爺子,佟穗徑直朝范釗道:“還請范將軍賜教?!?/br> 武者的賜教,自然是比試切磋的意思。 范釗“嘿”了一聲,看看身邊的老友們,笑道:“行啊,這脾氣還挺帶勁兒,賜教就賜教,來人,給我拿副弓箭!” 韓宗平帶頭停下了,一圈的眾將領跟著勒馬,后面的十五萬大軍也整整齊齊地停下腳步。 范釗接過小兵遞上來的弓箭,看看佟穗從背后取下來的弓,眼睛一瞇再是一亮:“你這弓是黃金木做的?” 佟穗:“將軍好眼力?!?/br> 范釗心癢,只是佟穗的弓偏于精致,非他喜歡的大弓。 蕭縝策馬來到佟穗身邊,對范釗道:“我家中還有一張黃金大弓,倘若范將軍的箭術能勝過內子,我愿將那張大弓贈予將軍?!?/br> 范釗朗聲大笑:“好!比武切磋就是要定彩頭才有意思,這樣,你媳婦輸了,你給我一張黃金弓,我若輸了,我給你黃金十兩,如何?那可是我攻下宛平后將軍剛賞賜我的,還沒捂熱乎呢?!?/br> 蕭縝笑道:“好,若內子僥幸贏了,今晚我便借花獻佛,請諸位去衛城最好的酒樓吃酒?!?/br> 范釗已經在尋找獵物了。 大軍所過之處,群鳥早已散去,一片平原也難見野兔等小獸。 這時,宋瀾、魏琦兩位隨軍謀士互視一眼,分別取下腰間的玉佩,提議道:“將軍,可將這兩枚玉佩分別懸于樹上,射中佩繩者即為贏家?!?/br> 道路兩旁稀稀疏疏地長有兩排楊樹,韓宗平命小兵將兩枚玉佩分別掛在百步外一左一右兩棵楊樹的低枝上。 今日晴朗無風,兩枚玉佩微微搖晃之后,漸漸停住不動了,佩繩被玉佩墜成了筆直一線。 范釗站在地上,拉弓瞄了一下,直言道:“讓我百步射敵我定叫他們一命嗚呼,百步穿楊穿繩我可沒有把握,但我不吹這種牛,射中了是運氣,射不中你們也不用笑我?!?/br> 他這樣的猛將靠刀槍殺敵破陣,并非弓箭,只是猛將的箭法大多也都了得,遠勝小兵。 說完,范釗松弦,利箭急射而出,射中玉佩中間,再帶著玉佩一起飛了出去。 范釗還是耍了個小聰明,沒把握射中繩子便瞄準玉佩,這樣的距離射中玉佩也算厲害了。 果然,身后傳來一片喝彩聲。 范釗得意地看向佟穗。 佟穗目光平靜,取出一箭搭在弦上,抬臂、瞄準、松手,一氣呵成。 利箭穿過佩繩,沒發出一點聲音繼續往前飛去,只有玉佩跌落在土路上,濺起一小團灰塵。 范釗等人失神之際,佟穗再搭一箭,眾人就見那箭朝著方才懸掛玉佩的楊樹飛去,最后好似穿過了一片孤零零長在主干上的葉子。 速度太快,眼力難辨,小兵跑去將葉子摘下來,大家才發現葉片中間確實多了一處箭頭寬的裂痕。 如范釗所言,一次射中玉佩繩子可能是碰到了運氣,可佟穗先是百步穿繩再是百步穿楊,誰還敢說這都是運氣? 佟穗收弓,意有所指地瞥了一眼范釗的粗胳膊粗腿。 范釗:“……” 韓宗平高聲贊道:“好!弓箭槍法等各般武藝,三成靠天賦,七成靠勤學,誰又說女子一定不如男兒?老將軍身邊人才濟濟,得你們相助,是我韓宗平之幸,也是百姓之幸、大周之幸!” 老爺子帶著佟穗等人再次拜服。 該切磋的都切磋過了,眾人上馬,繼續出發。 韓宗平讓老爺子陪他走在前面,介紹七縣的民生,除了老爺子的口述,道路兩側長滿綠色秧苗的一片片田野也是證據,反王、貪官為禍的州縣,百姓們因為各種原因流離失所,大量田地被荒廢,雜草叢生,誰看了都要嘆一聲可惜。 而衛縣這邊,幾乎沒有一片荒田。 他們聊著大事,宋瀾行在蕭縝、佟穗身邊,在與夫妻倆敘舊。 宋瀾主要夸的還是佟穗:“以前便知道阿滿擅用弓箭,卻沒料到你有百步穿楊的好本事,你這孩子也是謙虛,一次都沒在村里吹噓過?!?/br> 佟穗解釋道:“那時練箭只為狩獵,家里的靶子夠大,進山后射的也都是兔子野雞等,不曾特意拿小件東西練習,我也說不清自己的箭術到底練到了什么地步?!?/br> 宋瀾:“那你何時發現自己能百步穿楊的?” 佟穗:“去年松樹村出事后,二爺猜測囚龍嶺的山匪可能會來襲村,我想山匪躲起箭來肯定比野獸還要靈敏,光靠射靶子提升不了箭術,便叫嫂子弟妹拋擲野草供我練習準度?!?/br> 狩獵靠的是潛伏,趁野獸不備,與山匪正面交鋒時,人家看得見弓箭手。 宋瀾懂了,感慨道:“真是天生璞玉啊?!?/br> 璞,藏有玉的石頭,表面看不出痕跡,若一直隱在深山,這輩子便真的只是一枚不起眼的石頭。 可一旦被識貨之人帶出深山精心雕琢,璞石便將脫胎換骨成為一方美玉。 亂世讓佟穗學了一身自保的本事,因是山溝獵戶之女,那點本事乍一看似屬尋常,實則是璞玉微露光芒。 老爺子慧眼識人,將桃花溝的璞玉聘到了自家。 第136章 十四萬大軍在衛城之外安營扎寨, 韓宗平等將領隨著蕭家祖孫進城安民。 對韓宗平,衛城的百姓們紛紛跑到大街上,激動地夾道相迎! 一些掌握權勢者將百姓們看成螻蟻, 活著的意義就是為朝廷繳納田稅或是提供兵源, 并不關心百姓們過得好不好??擅恳粋€百姓都是活生生的人, 有自己的見識與想法, 他們相信蕭家能抵擋住南面的兩個反王, 卻擔心朝廷容不下蕭家, 擔心有朝一日朝廷會收回蕭家分給他們的田地, 再派個貪官來作威作福。 現在韓宗平來了, 不但拉攏了大同的趙總兵, 還將繼續南下收拾各路反王甚至清理朝廷那一幫子貪官jian臣, 那么只要韓宗平在一日,衛縣就會太平一日, 不用擔心被任何勢力欺負! 正所謂背靠大樹好乘涼,如果說蕭家是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能護住七縣百姓一時, 韓宗平便是一座堅不可摧的大山, 能護住他們一世! “韓將軍, 這幾年我們被貪官害得好苦啊, 您早該發兵了!” “韓將軍, 您一定要把朝廷的貪官都給抓住,一個都別放過!” “韓將軍,蕭老答應我們今年只收半斗糧的田稅, 您接管后這條還算數嗎?” “韓將軍……” 百姓們或喜或悲或急或憂,整條街上都充斥著此起彼伏的“韓將軍”, 如同孩子見到爹娘,迫不及待地傾訴所有心事。 韓宗平干脆停在一處, 一一回答百姓們的疑問,簡單來說,凡是蕭穆選拔出來的七縣文武官吏、定下的惠民之策,韓宗平都會繼續留用繼續執行,他不會跟百姓強征任何錢糧,卻會力求讓韓家大軍攻克的每一地貧農都有地可分,百姓都能自此安居。 百姓們放心散去時,已經到了晌午。 韓宗平帶人去了蕭穆鎮守的衛城南營,所有人吃的都是伙房的大鍋飯。 飯后,韓宗平遣散手下眾將,只留兒子韓保與兩個謀士在身邊。 蕭穆也叫蕭延、蕭涉等年輕兒郎出去了,留下蕭守義、蕭縝。 稍頃,佟穗、張文功分別抱著一匣賬本過來了。 蕭穆對韓宗平道:“將軍,這是七縣的田丁、軍餉、糧草、兵器等賬冊,還請將軍過目?!?/br> 韓宗平道:“都是自己人了,老將軍不必客氣,田丁繼續交由七位知縣打理,軍餉糧草兵器與戰事息息相關,我確實想知道你們這邊的具體數目?!?/br> 蕭穆頷首,對佟穗、張文功道:“你們報與將軍聽?!?/br> 佟穗上報了七縣現有的軍餉、糧草數目,包括前期的消耗都用在了何處。 張文功上報了四萬大軍目前的武器裝備情況。 兩人俱條理分明口齒清晰,對韓宗平的提問也應答如流,顯然平時就主管這些,對軍中情況了然于胸。 交待完畢,蕭穆讓張文功先行退下,使個眼神,佟穗自然而然地站到了他身后。 蕭穆再對韓宗平解釋道:“末將的幾個兒孫平時在全網獨家文,付費整理文,吃rou文言情耽美全都有,搜索摳群儀5尓二七無二八儀外練兵,營中事務都是阿滿協助于我,讓將軍見笑了?!?/br> 韓宗平贊道:“老將軍知人善任不拘一格,方能在短短半年之間讓七縣兵強民安,令孫媳又是女中豪杰,讓她深居后宅才是可惜,老將軍放心,只要您愿意,以后盡可繼續讓令孫媳隨軍?!?/br> 蕭穆、佟穗同時拜謝。 宋瀾面帶微笑,心中實則又起了一層波瀾,他還以為蕭穆只是把佟穗當神箭手用,此時才發現老爺子完全把佟穗當孫子在栽培,甚至蕭延、蕭野、蕭涉這三個親孫子都不能留在議事堂,佟穗卻可以站在老爺子身后旁聽。 蕭穆重新落座,對韓宗平道:“我等既然已經歸于將軍麾下,七縣所余錢糧兵器還請將軍接管?!?/br> 韓宗平:“好,右路軍的兵器盔甲留下,再給七縣留下足夠的錢、糧治縣,余者歸于公賬按需調配,今后全軍將士奉行同一套軍餉、賞罰條例。另外,宛平、薊州共有兩萬余套鎧甲,我會叫人運送過來,先給右路軍的將士們裝備起來,沒有的以后攻克城池后陸續補上?!?/br> 身為主帥,該拿的拿,該給的也要給,一切按軍紀行事。 韓宗平既然收了蕭穆這支兵馬,便不會再來文人試探推讓那一套。 自有雙方主簿完成軍隊整合交接等瑣事,韓宗平讓宋瀾、魏琦分別給朔州的代王、大同的趙良臣寫了一封信,給兩個反王的是勸降文書,三日后反王不來投降,他便直接發兵朔州。給趙良臣的是拜帖,稱他鎮壓兩個反王后將親至大同探望故交。 坐在議事堂,韓宗平幾乎沒有一句廢話。 蕭穆請戰道:“將軍,如果二反王冥頑不靈,末將愿率右路軍為先鋒,為將軍擒拿二賊攻取朔州?!?/br> 韓宗平:“他們加起來有十五萬大軍?!?/br> 蕭穆:“叛軍多而不精,右路軍多為新兵,正好拿叛軍練手?!?/br> 韓宗平:“既然老將軍有信心,朔州一戰就交給右路軍了。此外,大軍離開七縣后將一路南下,趁現在尚未發兵,老將軍抓緊時間多陪陪家眷,該交代的都交代清楚,以免她們在家中牽掛?!?/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