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節
元宏有些不悅地道:“什么孩子,你比他年紀還??!” 蕭君澤看著他,沒有說話。 “恪兒只是還有些年少氣盛,”元宏嘴硬地回應,然后又憤怒道,“朕本是想留你在朝廷為他輔佐,你卻讓朕傷心失望,如今又想引他入歧途,真當朕不敢動你么?” 蕭君澤道:“別裝了,我說了,我在等你做決定,也在等你們做決定?!?/br> 這決定是什么,元宏非常清楚。 如果元宏真的想為了朝廷,對他生了滅殺在洛陽的心思,他和北魏的情份便就此宣告破碎,再無轉圜,如果他將蕭君澤殺死,自然萬事皆休。若是蕭君澤逃出生天,那么,他當初是怎么對待南國蕭鸞和他那子嗣的,也會同樣適用在元恪和整個北朝的身上。 相反,如果元宏不對他起殺心,那么,看在元勰和馮誕的面上,蕭君澤收斂一點,但能有多少,全憑他心意。 元宏沉默了數息,終于緩緩開口:“朕身為帝王,豈可將國勢興衰寄望于你一念之間?” 蕭君澤不以為意:“你這話說得,把國家交給你兒子,難道就不是交給他一念之間了,還是你覺得,他的一念之間,比我一念之間更穩定?” 元宏氣道:“胡攪蠻纏!你是南國之主,難道還能比朕拓拔家的子嗣更能一心為國?” 蕭君澤忍不住笑了起來:“你這可真說不準,回頭想想,北朝開國近百年,又有哪位太子,能像元恪這樣輕易繼位,知道江山不易,知道人間疾苦?” 元宏疲憊道:“好了,君澤,你找到答案了,朕不想動你,你可滿意?” 蕭君澤沉默了數息,才緩緩道:“你不用急著回復我,死前再做決定也不遲?!?/br> 他站起身,轉身離開,頭也未回。 他聽不出元宏是在敷衍還是在做決定,但私心里,他不希望元宏做下決定。 元宏是這個世上少有能理解和接受他的一些理念的人,在他默認里,他的不是皇帝,而是他的一個朋友。 所以,哪怕明日便要兵戎相見,至少,他們上一秒的感情,是真的。 - 回到東宮后,元恪抄經書抄得更勤奮了。 他似乎在用抄經來平定自己心緒,這個世上,他其實才是最渴望得到父親認可的人,而不是他人口中撿漏兄長的幸運兒。 蕭君澤也沒有再去和他討論佛法,只要元恪還想證明自己,想要征伐高句麗,那元勰就沒什么危險。 他發現,如今能做的,好像就只有等了。 兩天之后,氣色還算上好的元宏,突然間病如山崩,昏迷不醒,雖然徐太醫已經全力醫治,但依舊是回天乏術——毒藥只是激發了他身體的潛力,讓他能正常一些,但死亡的降臨在哪一日,誰也說不準。 蕭君澤也前去看過了,但魏貴妃都沒有辦法,他去自然也是徒勞。 徐太醫甚至表示,能熬到如今,已經是陛下毅力強悍,強行續了些性命。 他都有些無法相信,昨天面色還算好的元宏,今天的模樣,就已經變得讓人畏懼。 又是要面臨生死了么? 蕭君澤再次發現,自己不是漠視生死,而是厭惡死亡。 討厭重視的人離去。 所以,我,是在逃避么? 不,我只是討厭自己掌控不了的事。 我只是…… 蕭君澤默默放下長笛,那憂傷的樂曲已經吹不下去。 心,亂了。 “你連朋友都算不上!”蕭君澤小聲道,“我才不會為你掉一滴眼淚!” - 元宏在去世之前,他已經給自己的國家幾乎安排好了能做的一切。 禁衛、朝局、北方、軍中諸將…… 都已經全數交給了太子,只需要他咽下最后一口氣,元恪就能無縫銜接,立刻登基。 一時間,洛陽城中最重要的幾位人物,紛紛來到了皇帝的寢宮。 蕭君澤本想進去,但卻被內衛攔住了。 他再確定了一次,內衛非常清楚、略帶歉意的表示,不讓他進去,確實是陛下的意思。 他等了幾秒,也沒聽見內里的馮誕、元勰開口。 蕭君澤有些沉默。 不需要進去,他已經知道結果。 …… 他離開皇宮,回到崔曜的府上,卻沒有進入,而是對有些焦慮崔曜道:“你立刻返回襄陽?!?/br> “您不和我同行么?”崔曜立刻抓住重點。 “我還要處理一些事情,”蕭君澤隨意道,“回去吧,我會和你在襄陽會合?!?/br> 崔曜果斷拒絕:“洛陽如今已不是善地,您必須和我一起走?!?/br> “我和你一起,那我們誰也走不了?!笔捑凉晌⑿Φ?,“去吧,放心,我不會有事,有事的不會是我?!?/br> 崔曜怎么可能放心,他眼睛泛著血絲,憤怒地看著自家主上:“你想冒險,你想做危險至極的事情,我才不會相信你,除非你帶上……” 君澤突然抱住他。 “阿曜,”少年在他耳邊誠懇道,“我有脫身的辦法,但需要你在襄陽接應,不是我不想帶上你,而是你于武道一途,實在輕薄了些,帶上你,只會給我增加難度,你先回去!” 崔曜咬住唇,憤怒又委屈地道:“我答應你,但你也要答應我,這是最后一次!” “那是自然!”蕭君澤感慨道,“這樣的機會,你想再遇到,也得靠自己努力啊?!?/br> …… 勸走了崔曜,蕭君澤走出崔府,緩步行走在洛陽城中,看著滿城慌亂。 一刻鐘前,喪鐘響了,皇帝駕崩的消息已經傳開,白布價格猛漲,國喪之期,各種酒家皆閉門閉戶,馬場賭場,也紛紛關門,朝廷的信使飛奔四方。 蕭君澤走在他們中間,像是一縷幽魂一般,格格不入,雖然他有著讓行人震驚忘言的美貌,但身上的官袍不曾做假,非一般人能觸及。 一邊走,他一邊默默地想著。 舊皇去世,新皇登基,幾乎是同一時刻完成。 就算沒有大典,那洛陽宮城中人,應該也都改口了吧? 終于,等了數個時辰。 街道上有急促的馬蹄聲傳來,幾乎是在聽到聲音數息之后,一隊衛兵停在他眼前。 為首正是禁軍統領于忠之子于烈。 他恭敬地行禮,然后恭敬道:“奉陛下旨意,末將需拿你入宮問罪?!?/br> 蕭君澤看著遠方宮墻,平靜道:“帶路?!?/br> 第156章 你怎么那么沒用? 半日之前,藥味深重的宮廷之中,元宏緩緩睜開了眼睛。 他感覺很好,前所未有的好。 不但胸腹間痛苦不再,甚至胃口也不錯,吃了一碗許久沒吃過湯餅。 “阿誕,你看,朕是否健壯如當年?”元宏對他做了一個拉弓姿態,他年少時,臂力極強,打獵多有所獲,但在馮太后手下磨礪出來,漸漸收斂鋒芒,不再宣揚本身的武勇。 馮誕在他身邊,神色里卻有隱隱淚光,對他笑道:“陛下武勇如初,若不當皇帝,也必是衛霍那樣的名將?!?/br> 元宏慨然道:“其實,若有來世,朕自是愿當皇帝的,哪怕辛苦了些……” 就是這皇帝能投胎到一世,已是不知多少世修來的福德運氣了,甚至于他有時候都會想,會不會就是因為用完了運氣,這南征之事,才屢屢受挫。 但這調侃之語,卻并沒有讓馮誕有一絲笑容,他輕聲問道:“陛下,可是要去了?” “是啊,有阿誕為我送行,便足矣,”元宏笑道,“朕此去不歸,思政,你要多多保重啊?!?/br> 思政是馮誕的字,元宏親自為他取的,但那時年少輕狂,后來回想,每每念到嘴邊的“思朕”都顯得有些太過自負,所以,他很少念這個字。 但現在,沒關系了。 居然一語成讖。 他本想再溫言溫存幾句,但很快,深深地疲憊襲來,剛剛那種輕松的感覺,像鏡花水月般,再也的不見,不得,反而有一種深重的疲憊感,讓他的想要就此睡去。 他更清楚地知道,時間不多了。 于是,他召見了正在宮外守候的諸位大臣與太子。 當著李彪、彭城王、元勰、于烈等十數位能臣的面,元宏躺在床上,宣布了元恪繼續帝位。 隨后,他對六鎮、隴西、幽云一帶的軍政都有交代。 另外,他讓元恪在自己死后,將夫人以下的宮人都放出宮去,給她們自由。 同時,也在這些大臣面前,元宏將親自書寫的兩道的圣旨傳閱給諸位臣子,對元恪囑咐,不能傷元勰和馮誕性命,要給他們全身而退的機會。 元恪在諸多大臣的見證下,指天勢日,保證一定答應父皇的愿望,尊重這兩位功臣。 “對了,君澤的事,”元宏笑了笑,“朕就不管了,只是,靈堂上便不想看到他了,讓他離得遠遠的便是?!?/br> 馮誕看著元宏。 后者笑了笑:“不敢與他同行啊,否則,朕豈不是要氣活過來?!?/br> 他想著,若是君澤聽了這話,一定會說,那不是更好? 但環視一圈,才想起,他讓內侍阻攔了君澤前來看他最后的模樣—— 思及此,他忍不住笑了出來,君澤心眼甚小,他必然十分難受,不知又要對他幾番誹謗、猜測、委屈。 唉,若他不是南國之主該多好。 不死在另外一位帝王眼前,是他做為元魏之主,最基本的責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