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明明還只是個尚未及冠的少年,雖然有時天真,在一些事上有些固執,但其表現出的眼界和見地時而會讓孫朝覺得震驚。先前瞧見他面對宋清案時表現出的近乎孤擲一注的態度,多少會讓人以為他到底少不經事,過于追求真相卻不考慮朝局。 而直到此刻孫朝才確定,這位只繼位半年的年輕皇帝,遠比自己料想的還要通透從容,他既要堅持查明真相,捉拿真兇,還已故之人清白,卻又知道該在何時收手,保持當下朝局之中微妙的和諧平衡。 雖然行事仍會有疏漏,但假以時日,必是一代明君。 孫朝思量間,齊子元已經將手里的供狀仔仔細細地看過了一遍,又將細枝末節的地方看了一遍之后,才抬起頭來問道:“這供狀上所有內容都是周濟桓招認的?” “是,一字不差,也按例讓周濟桓確認過后才簽了字,”孫朝瞧著齊子元的神情,“陛下是有什么疑慮?” “沒有,和所料都差不多,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出入?!饼R子元合上手里的供狀,遞還給孫朝。 自宋清任春闈主考后,周濟桓便開始了自己的謀劃。按照他的本意是想在春闈里找些紕漏陷宋清入局,再行后面的計劃。但此次春闈從籌備開始,不管是封鎖貢院、糊名還是謄錄,都盡可能避免了過往容易出的紕漏,降低了舞弊發生的可能,讓周濟桓一時沒能找到機會,直到閱卷之后,馮謙一舉奪得會元。 馮家近些年來與周家的交集雖然少了許多,但在關系到兒子前途的事兒上,馮安平聯絡了朝中諸多的舊相識,自然包括了周家這個姻親。周濟桓自是懶得為馮安平和他那個沒出息的兒子費心神,收了信只匆匆看過就丟到了一邊,卻沒想到這個不屑一顧的姻親倒是給自己創造了機會。 早在各地舉子入都城后,周濟桓便派了人在驛館附近的茶樓飯館觀察了一段時日,幾乎沒怎么費勁地就選中了楊詮這個自詡懷才不遇、自進了都城就一直在費盡心思結交各地的舉子以期能夠搭上一絲半毫的關系而認識些許朝臣、又剛好與宋清和馮謙都是同鄉的假君子,為了表示誠意,也更快地引楊詮入局,周濟桓親自和他見了面,并且許了些并不會實現的承諾,一盞茶的工夫便讓楊詮應下了其后的動作。 如齊子元所料,周濟桓一開始的目標,便是奔著宋清的性命去的,以楊詮來構陷若能成功是最好,即使事后查明了真相,宋清人已經不在了,身后的清白又有什么用。并且按照他的計劃,待宋清死后便要和了結宋樟的性命一樣了結楊詮,這樣縱使將來案子被追查下去,舞弊的是馮安平父子和苗康,構陷宋清的是楊詮,謀害宋清的是宋樟父子,既能除掉宋清這個心腹之患,又能從案件中抽身,卻沒曾料想,按照計劃一步一步進展下去,也還是會出現意想不到的紕漏。 更不曾料想,齊子元查清案子找到幕后真兇的決心。 “謀害宋清的動機,”看著孫朝將狀紙收好,齊子元又開了口,“周濟桓沒提過?” “是,”孫朝點頭,“只說自己想要宋大人的性命,沒說任何緣由?!?/br> “倒是要謝謝他沒義正言辭地說是為了朕,”齊子元輕輕哼了一聲,又忍不住長長地嘆了口氣,“費了這么大勁,好不容易查明了這個案子,朕卻沒有一點如釋重負的感覺,反倒覺得……” 他說著話,抬手摸了摸自己的心口,“好像有什么東西沉甸甸地壓在這里,一時半會抽不得身?!?/br> 這段時日齊子元的狀態孫朝也看在眼里,他抬眸掃過那張因為剛剛在太陽底下曬過到現在還發紅的臉:“陛下這段時日過于耗心神,趁著結了案,也該好生休息一陣,養養精神?!?/br> “是該歇歇了,”齊子元點了點頭,目光掃過孫朝面前的書案,眸光微閃,“宋清那封沒寫完的奏章……” “那奏章上的字跡確是宋大人所寫無疑,周濟桓也沒有特意提及過那封奏章,”孫朝道,“臣瞧著那字跡端正,并無異常,該是中毒前所寫,所以料想,該是宋大人原本想寫奏章向陛下請罪,但落筆之后不知怎么,便又停下了?!?/br> “朕知道了,”齊子元點了點頭,面上露出一分極其無奈的笑意,“他因為選了馮謙做會元,自己又扯進了舞弊案而覺得有愧,許是想寫封奏章來請罪,落筆之后可能又想起,朕是不喜歡看這種東西的,便又停了筆?!?/br> 第八十一章 門外傳來了一連串的腳步聲,跟著陳敬的聲音傳進堂內:“陛下,仵作已經完成了查驗?!?/br> “嗯,”齊子元和孫朝交換過視線后,才又道,“請進來吧?!?/br> 京兆府的仵作年歲已經不小,須發花白,精神卻很矍鑠,據說已經在京兆府待了二十余年,經手查驗過成百上千具死法各異的尸首,經驗豐富,手法老道,讓孫朝這個京兆尹都敬佩不已。 到底是經驗老到的老仵作,進門后看見坐在堂中的齊子元也不慌張,學著陳敬的樣子恭恭敬敬地施了禮:“陛下,孫大人?!?/br> 大熱的天氣,在那間狹小的屋子驗了這半天的尸,老仵作身上的衣服都已經被汗水浸透,一張臉也曬得發紅,齊子元瞧在眼里,不由皺眉:“辛苦了,先喝些水再慢慢說?!?/br> 話落陳敬便倒好了水送到了跟前,老仵作也不客氣,接過之后一口氣喝光了盞中的水,而后長長呼了口氣:“多謝陛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