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長子 第854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選秀奮斗的我總被迫修羅場、小海馬嬌養日常[七零]、殺戮拼圖、我真有這么壞嗎、八十年代順風順水、大佬的小祖宗太兇殘了、水天一色、小糖O穿到正常世界、笨蛋美人勇闖無限流、[西幻NP]勇者今天跑路
明軍在9月打散了大玉茲大小部落,10月即占領了哈什兒城,當地人這么叫,這是走出天山北麓,開始攀登哈薩克丘陵的一個要塞。 西域總是處于戰爭之中,人類為了求存,只能是修筑大小要塞,明軍成功在冬季來臨之前占領了這里。 如果沒有城池、房屋,人倒還能躲在帳篷里,但馬匹會大面積凍死的。 現在好了,主帥韓十二郎用著他在陸軍學院學到的知識,帶領他的部隊找到了暫時的休憩之地,同時也是一次休整。 城里面,有明軍掌握各處要點,同時分批看押沒來得及逃跑的哈薩克百姓。 16世紀可沒有那么多的人道主義,如果試圖成為菩薩,那就要將為數不多的食物分出去,然后讓自己的士兵忍饑挨餓,當他們失去戰斗能力,你也當不成菩薩,而只會成為傻瓜。 亡國奴從來都不會成為自由民。 這些哈薩克男人被發動起來去做各種勞動,比如去修補被大炮轟開的城墻,而因為食物被搶,他們大多體力孱弱,在嚴寒之中很難乞活。 哈薩克女人要負責暖一暖輪換休息的士兵的被窩。 戰士們從春天一直戰斗到夏天,精神緊繃了太久,他們需要一次釋放。 韓十二郎滿足了他們。 吃著搶來的牲畜,燒著搶來的柴火,睡著搶來的女人,當寒潮過去,太陽升起,戰士們這才恢復了體力與精神面貌,并重新成為一支令人聞風喪膽的軍隊。 這些細節史書上都不會明說,那里只有四個字:以戰養戰。 也只有這樣的方式才能存活下來,否則等待伊犁的補給不知道要死幾回,萬一路上被劫了,還會支援敵人。 中亞大地上從來如此,若是明軍失敗,下場也是一樣。 等寒潮過后,韓十二郎下令整備軍隊。 重有千斤的十六門炮現在有了哈薩克男人來拉,火銃子藥被消耗一半,尚且能用,紅薯干吃了不少,但搶到了臘rou,雖然硬,口感差,但至少有得吃。 “大帥,大玉茲被打散,又過了那么長的時間,西面的兩個大部落和塔赫爾汗一定會收到明軍進攻的消息。按情報所說,假若這個塔赫爾真的是個瘋狂且目中無人的人,他一定會率兵迎擊?!?/br> 韓十二郎的帥帳里升起了炭火,這也是他們攜帶的物資,南京的人在糾結打安南打不了富裕仗,什么叫富裕仗?這就是。 預期塔赫爾汗會來迎戰,這是兩個月前就開始有的判斷,但距離遙遠,又來了幾波寒潮打斷了這個進程。 不過,該來的總會來的。 尤其明軍仍然在向西北進發,這個地區已經是巴爾喀什湖以南區域,屬于哈薩克人相對聚居的地方。 “主力來了更好,省得這樣拖下去?!表n十二郎啃了一口生硬的烤熟的rou。 本來一切還好好的,結果忽然有人沖進來,大聲稟告:“大帥西北方向有敵襲!” 賬內的三個副將都站了起來,“敵襲?這個時候?” 五六萬人的部隊在平地上鋪開是非常寬闊的,一個角落里的動靜,帥帳在第一時間的確有可能不清楚。 “慌什么?”韓十二郎輕輕撇了一眼,作為一個經驗豐富的將領,帶領全軍在野外作戰,怎么可能沒有應對突襲的計劃? 他問:“敵人有多少人?” “目視約有七千到一萬人!” 有個副將說:“這個規模,不像是散掉的部落小規模侵擾,估計是更大的部落的試探攻擊?!?/br> “被襲擊的是哪一部?” 眾人向沙盤走去,“西北方向,應該是第二軍第三衛的右翼騎兵營,那個千戶我知道,陸軍學院正德十七年優秀畢業將領,姓林,叫林堂,作戰極其勇猛?!?/br> 韓十二郎摸了摸下巴,“一次突然沖鋒絕不會沖散我們的陣線,先調動大炮,轟敵后方,三輪齊射后,令第三衛在左右兩翼各投入三個千戶營包抄攻擊,減輕右翼騎兵營正面壓力。第二軍一、二兩衛做好追擊準備。第一軍,隨本帥壓陣?!?/br> “只壓陣,不上嗎?” “等等他們的主力,急什么?” 明軍的大炮在這次戰斗中發揮了出乎意料的效果,不僅僅是攻城,在戰場上轟上那么幾輪,就能給敵軍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 敵襲之時,最初會有些混亂,但只要指揮系統仍然存在,尤其是前線的中下級軍官都能鎮定自若的指揮,那迅速組織起防御是完全有可能的。 這些哈薩克騎兵的運氣很不好,他們遇到的可能是當前世界上中下層軍官素質最高的一支軍隊。 畢竟百戶這一層級里面都有‘政委’! 最初的弓箭雖然有些難以招架,但局勢反轉就會到來。 從空中俯視,寬闊的大地上密集的站著像蟻群一樣的軍隊,其規模仿佛已橫絕萬里,突然之間,十幾顆圓形炮彈乘著火光沖天而起, 轟!轟!轟! 大地都在這個瞬間被顫動,對于明軍來說,這個聲音的效果甚至比擂鼓還有用。 政委婁方勇就等著這一刻,他指著天空的炮彈大喊:“那是我們的炮!” 轟轟轟! 又是一輪! 哈薩克騎兵大約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種發射距離的炮彈,而且它不僅僅是實心炮彈,里面是有火藥的,落地之后就是‘砰’的一下,碎尸體遍地。 騎兵營的千戶官林堂哈哈大笑,“螻蟻之輩,可識我大明利炮?” 武器的先進會給士兵帶來一種天生就會勝利的感覺,而沒想過失敗的軍隊,不可戰勝。 仗打了一會兒,韓十二郎等主要將領也騎馬出來了,在他指揮之下,烏泱泱的大明騎兵開始在這片土地上形成陣線,左突右沖。 模仿蒙古人的戰法也有了成效,就是在短兵相接之前,先高速穿插,騎射殺敵。 關乎軍隊最主要的幾個點,武器裝備、單兵素質和指揮水平,明軍都處在近百年來的巔峰狀態,所以真的像這樣打起來,哈薩克騎兵很快就支撐不住。 韓十二郎敏銳洞察到這一點:“第二軍第一、二衛開始追擊,軍令只有一個,擊潰來犯之敵!” 他是主帥,他有自信,不要說敵人來一個先頭部隊,就是面對十萬大軍,他都敢這么玩。 第九百五十二章 奠定格局 巴爾喀什湖并不遙遠,明軍將士將軍旗帶到了湖畔。 這應該是湖的西部,湖面寬闊,湖水淺淡,說起來這是一個半咸半淡的奇怪湖泊,而西部得益于伊犁河等諸多河流的滋養,湖水清澈甘甜,滿載著生機與活力,遠處有雪山皚皚的天山作為背景,蒼茫,美麗。 朱厚照前世也沒有去過這里, 這輩子大概一樣不太可能。 他只能借助將軍們粗陋的文字,再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才能在腦海之中勾勒出它的風華絕代。 前兩天,陪著五皇子載壡讀書的時候,孩子問過一個與此相關的話題。 夷播海遠在西域,那里建不了長城,將來敵人再打過來,怎么防守呢? 朱厚照回答:繼續戰斗。 不錯,其實打出嘉峪關就存在這個問題了。 因為西北地勢開闊,打出去就會面臨新的防務壓力,相當于破除舊的戰略困境,就會面臨新的戰略困境,所以在西北沒有什么政治平衡與軍事平衡,它從來都是動態的,只能隔上三五載打一次。 若一直強盛,像是大唐,還能繼續往西打到巴爾喀什湖西面,如果衰敗,那就退回來。 就這么簡單。 實際上哈薩克汗國和俄國人的戰爭持續了幾百年。就是拼,耗,然后他們最終臣服了沙皇俄國。 所以中原地區的人常常不明白,一個區域一兩百年間大體上的和平,這在亞歐大陸上屬于奢侈品。 “……但是戰爭,往往皇帝是無法做什么的,古訓就有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說法。戰爭瞬息萬變,而戰場遠在萬里之外,皇帝如何指揮,如何掌控?” 載壡被皇帝拉著手行走在外,欣賞梅花傲人之態。 “那豈不是完全的聽天由命嗎?” “也不能這么說,皇帝有一個重要的職責,就是命令百官協同,為前線輸送糧草、軍餉,更為重要的是選對將軍。當年宋仁宗有一個評語,說他百事不會,只會做官家。但你有沒有想過什么叫會做,什么叫不會做?具體到在國家面臨戰事時,會選將軍的就是會做,反之,則不會?!?/br> “這便是父皇說的,用人為第一要務,用對了人,諸事皆平?!?/br> “不錯。不過能持續為前線輸送糧草和軍餉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這就是皇帝的第二要務?!敝旌裾杖嗔巳嗨哪X袋,“就是要治理國家,百業興旺,否則國力從何而來?” 這次他在江南的微服被突然打斷,那也沒辦法了,不太可能再來一次,因為他還有第二件大事。 就是產業大會。 在此之前,負責南洋公司經營的顧佐和浙江巡撫汪獻都到南京來了。 朱厚照帶著載壡進暖閣,一起接見了他們。 這都是老熟人了,汪獻是第一批的侍從,現在也走上高位。 “臣顧佐(汪獻)恭問圣躬安?!?/br> “朕安?!?/br> “皇上,這是這三年寧波市舶司的出貨名錄?!鳖欁糁苯泳蜕狭艘粋€本子, 而且還有很強的記憶力,許多數據脫口而出,“過去,自南洋公司貨船出去的主要商品為絲綢、瓷器、茶葉,每年絲綢約在一千一百萬匹,各類瓷器三十余萬件,茶葉六萬余噸,但這五年的顯著變化是棉紡織品異軍突起,而且速度極快,幾乎是連年翻番,今年已出貨總價值高達八千四百萬元,完全超越原來的主力商品。按照當前趨勢,其價值應會超過絲綢、瓷器和茶葉的總和?!?/br> “江南富裕,朕見識過了?!?/br> 其實他并不驚訝,瓷器和茶葉雖然價值很高,但畢竟貴啊,而茫茫多的普通人他們只穿得起棉衣。 所以最后不僅會超過這三件商品的總和,更正常的情況,應該是他們的幾倍。 然后棉紡織業會成為一枝獨秀的存在,繼而是種植園不斷擴展,奴隸不斷輸入,直到某天人力都無法滿足,于是突破了蒸汽動力。 這些工藝革命又會帶動戰船、火炮等軍事武器的發展,就這樣形成一個從賣貨到打到你同意我賣貨的格局。 “為何還有四百萬元的香料出貨?”朱厚照看到一個奇怪的東西,“香料在我們這里也能種植嗎?” “啟稟皇上。我們香料種植的少,主要還是南洋國家,最近幾年許多商人發現這是另外一條生財之道,所以都在開拓這方面的貿易。統計進來,是因為這些商家是通過南洋公司的貨船出貨的?!?/br> “買進來亦有不少?!?/br> “正是?!?/br> 朱厚照腦子里一下子想到香料貿易、香料群島。 他現在有《明約》在手,完全可以抓住這個超級商機。 “大明的商人是怎么參與到香料貿易之中的?” 顧佐答:“與棉紡生意一樣,想辦法找到貨源,然后收獲出貨?!?/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