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長子 第768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選秀奮斗的我總被迫修羅場、小海馬嬌養日常[七零]、殺戮拼圖、我真有這么壞嗎、八十年代順風順水、大佬的小祖宗太兇殘了、水天一色、小糖O穿到正常世界、笨蛋美人勇闖無限流、[西幻NP]勇者今天跑路
還有,你這話本王會寫進奏本,稟明父皇。父皇還正想瞧瞧這個呂宋屬國的君臣是個什么心肝!” 說完他憤然離帳。 只聽‘啪’得一聲,蘇萊曼二世怒吼道:“若是惹怒了大皇帝,你自己去請罪,沒人會管你!” 第八百六十二章 新篇章 海岸邊, 載垚略顯無聊的坐在一塊石頭上。 海浪一層一層,涌上灘頭又退回大海。 幾艘形狀各異的船只飄在水中,傍晚的夕陽倒映在水里,仿佛就是舟行太陽之上。 還記得兩年前,他因為好奇而纏著自己的父皇問東問西,其中就說過大明之外的事。 他記得自己問過,為何不將那些地方納入大明的版圖。 皇帝沒有否認,只是說這至少需要三代帝王共同努力。 西北的情況他是知道的,再向西走茫茫的大草原,補給都是困難。 反倒是這海洋之上處處是機會。 所以他來了。 “三殿下!” 身后,有個親兵單膝跪地。 載垚轉身,“有什么事?” “回三殿下,石塘港中的百姓聚集起來,慶賀勝利,有幾個百姓代表,他們斗膽想見一見三殿下?!?/br> 這確實很斗膽。 “怎么會有人提出這種要求?”載垚一步從高處的石頭上跨下來,身形矯健得很。 這人撓了撓頭說,“應該是有人把三殿下舌戰呂宋王的事請說了出去。三殿下這一勝,往后向北的萬頃良田都歸了咱們,他們這些墾荒人自然個個高興?!?/br> 冒險從大陸遷移到這地方生活, 大部分是原本日子就過得清苦的人。 即使來了這里,最初也沒報多大希望。 沒想到大明在這里的政策極好, 個人自發墾荒,得到的田呂宋總督府會進行確權,而且前三年免稅。 官府還會主動發放農具、種子、耕牛。 可以說在一定時期內,這片狹小的區域會形成某種‘世外桃源’的感覺。 又因為呂宋土著勞力便宜,重活累活兒還有人干,所以這日子怎么會過得不好? 當然,在這次事件之前,大明的百姓并不敢做得太過分,因為官府并沒有明確給過他們什么保證。 但現在不一樣。 呂宋王答應了與大明共同‘墾荒’。 而且朝廷通過一次清剿行動,實實在在的告訴這里的百姓:誰也不能傷害你們的性命! 這樣的消息傳出,石塘港內自然是人人興奮。 總督府說因為有傷員,需要些藥品,附近所有的藥房都來送藥。 這會兒,你哪怕說有人沒有婆娘都會有人主動來做媒。 載垚走在回去的路上時,便能看到沿街的百姓載歌載舞,他對身邊的親兵說:“父皇當年說過一句話,叫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 此話不假。海軍學院和陸軍學院也一直強調過,明軍應該重視建軍思想,軍隊是為了維護朝廷的統治,但也是為了保護大明的百姓。軍民互相幫扶,不僅是百姓相信軍隊,而且每個戰士也都會知道自己犧牲的意義,說到底,戰士就是從百姓當中來的?!?/br> “三殿下說的話直白,但有大道理?,F在總督府外確實有些青壯想要參軍呢!” “我只是有所感慨,沒想到還真有?!陛d垚略微驚奇,接著他拍了拍大腿,“呂宋軍改立些新的規矩了!” …… …… “三殿下說的新規矩是什么?”朱鳳放下一封文書,轉頭問道。 “大帥看看外面的百姓就知道了。他們的熱情,他們的心意……這些可都來之不易??晌乙仓?,軍官在外為百姓稱作‘軍爺’,一般人還是怕他們的。 這樣一來,時日一久,咱們軍隊的形象便又變了回去。百姓也會處處防備我們。這樣豈不是很可惜? 因而我以為干脆順水推舟將這些規矩定下來,當做軍令一樣。第一,大明在此駐軍,目的是要保護大明的商船以及百姓; 第二,既然是要保護,那便沒有自己欺辱的道理,所以平時不得白吃東西、白住店,只要是買東西,必須付錢!” 朱鳳道:“三殿下這是要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的岳家軍?” “岳家軍難道不好?岳家軍在陸軍和海軍學院都被當做模范,父皇也是很喜歡岳武穆的?!?/br> “當然不是。這兩點軍紀沒什么不好,若是三殿下有意,那就由三殿下向當地的百姓宣布?!?/br> 本來載垚也是要見幾個代表。 這些人是最初到呂宋來墾荒的大明百姓。 朱鳳已經和他建議了,這些人應該見。 因為載垚是皇子,皇子都接見了,那就充分說明了朝廷對于大明百姓到此墾荒的認可。 借著這樣的機會宣布自然是最為合適的。 為了讓樸實的老百姓更能準確的理解這兩點意思, 載垚讓人寫了個老大的橫幅在他出現在總督府門口的時候給掛上了。 一個橫幅就是皇帝當時的口諭:凡傷我子民者,皆斬! 第二個橫幅由他自己歸納,寫作:軍人出自百姓,凡欺百姓者,皆斬! 載垚畢竟是皇子,當他這樣宣布,一時間總督府門前是人聲鼎沸,歡呼聲隆。 從今日起,呂宋石塘港必將迎來新的篇章。 …… …… 與此同時, 熱河行宮內。 皇帝朱筆之下,批示了廣東布政使歐陽鐸調任山東巡撫的旨意。 劉健年邁,山東不得不換人。 當初朝中大臣議過這些事,張璁這一派是推薦歐陽鐸。 山東清流太多,他們想插個不是清流的官員進去。 而另外一派呢,是支持山東布政使顧鼎臣順而接替。 朱厚照現在拿到了追回的走私銀,那自然是要說話算話,給張璁兌現了這一點。 其實山東的情況,也需要歐陽鐸去稱量稱量。 朱厚照并不完全相信這幫清流治下的民情,說不準就有些沽名釣譽之輩在其中做了什么見不得人的事。 而且一個地方一直為一派把控也不是太好的事。 他是相信劉健,但他和顧鼎臣可不熟。 等到最后那一筆真的落下去,朱厚照還真有些慨嘆,“時間過的快呀,從此朝堂上就又走一個老人。對了,不知道謝遷怎么樣了?!?/br> 他們是弘治年間的三閣老,李東陽已死,這兩人也已老邁。 時代重任總歸還是要交給更年輕的人。 “尤址,傳旨去。讓這兩人都到京師來,挑個時間朕和他們敘敘舊?!?/br> “是?!庇戎放鸟R屁道:“皇上念著舊人,兩位老臣要是知道了,想必是要感激涕零了?!?/br> 說到舊人,有一個舊人劉瑾在正德十七年病逝了。 朱厚照倒沒有傷心過度,但心里總是還有些不舍,尤其最后那幾年,劉瑾是真真的報效君恩。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人,還是舊得好。好了,你去傳旨吧?!?/br> 尤址忍不住露出些笑意,說起來他這么多年,也是舊人了。 “奴婢遵旨?!?/br> 朱厚照則站起來伸了伸懶腰。 他今日身著一身亮青色的長衫,胸前繡著的自然是龍。 腦袋上的頭發盤成一圈,用了簡單的木簪插上。 還是在行宮好了,著裝、儀態都可以隨意些,怎么舒服怎么來。 尤其夏天的時候,穿什么鞋子都不如木屐涼快,這要在紫禁城弄個長筒靴,非得把他悶壞不可。 這會多好,舒舒服服感受著穿堂而過的涼風。 大約是覺得今日得了空閑, 朱厚照便生出略作游樂的心思。 于是他便邁步向后面的幾個妃嬪居住的宮殿而去。 此次到熱河,是賢貴妃、敬貴妃和順妃隨駕。 之所以是她們三個,其中一個原因也是她們相互之間合得來,否則把兩個對頭弄過來天天上演宮斗戲么? 而他到的時候,這三人果然膩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