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長子 第725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選秀奮斗的我總被迫修羅場、小海馬嬌養日常[七零]、殺戮拼圖、我真有這么壞嗎、八十年代順風順水、大佬的小祖宗太兇殘了、水天一色、小糖O穿到正常世界、笨蛋美人勇闖無限流、[西幻NP]勇者今天跑路
		
		    大明南洋公司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如今已經是朝廷第一官營公司。早年間,在開馳海禁和清理京畿屯田的時候,公司的股權曾面向勛貴、朝官進行分售。    最早是一分一分的,也因為人多,所以實在有些雜亂。而且有的官員、勛貴犯錯了,家產全部沒沒收,也會帶來股權的變動。    次數多了么,弄得皇帝和梅可甲都搞不清楚,哪怕是專管這方面的財務,也要仔細梳理一下才行。    正德十三年,朱厚照為了促進公司發展,從上到下對公司股東進行了梳理。    整體上呢,大明南洋公司分為三個股東,朝廷,也就是戶部獨占五成一。    剩余的四成九中,有三成歸屬一個特別的機構,叫大明勛貴委員會,名字通俗易懂,不必多言。    當然這個具體的比例,在當初清理的時候肯定沒有那么剛好是五成一或是三成,但相互之間可以買嘛。    皇帝開口要他們交易,誰還能拒絕?    這個委員會是個實體,也就是說他在少府的企業管理司有獨立的編號和行政代碼,它在京師、杭州、臺灣等多處還設有辦事處,里面是有員工的,而且在它之下又設立了多個實體企業。    至于具體干什么?    聽旨意行事。    沒錯,這個委員會中皇帝本人也是其中一員。    這個委員會所擁有的股權,朱厚照不碰,但是他要在里面存在。    為什么?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勛貴也要接受皇帝的統領。    而朱厚照身處其中,不過是完善企業的管理和行事邏輯。    至于具體干什么……    比如說某某勛貴犯錯了,那么他所占有的這部分股權就要收回,收回之后由委員會代管,分紅代收。如果有新的人封爵,或是有的人升爵,那么這些部分就可以作為賞賜。    當然了,這是原則,具體還要更細。而這些事情怎么定,都要通過皇帝。    也就是說,你的家產也在皇帝的管理之下,這有些強盜,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德體系下,你連命都是皇帝的,更別提其他了。    這樣一分之后,也就還有一成九的份額了,這部分最初是一些朝官所有,但官員的流動性遠遠高于勛貴,實在是太亂了。    所以朱厚照后來就將其全部贖回,列了一個公眾委員會的實體,并對外公開銷售。    它面向的人群包括官員、商人、鄉紳,除了外國人,基本上本國的人都可以在當時購買。    但這個實體的管控較之前兩個更加的嚴格,首先是個人及他相關聯的企業所購買的上限不得超過1%,購買了以后兩年內不得隨意交易等等。    也就是說這部分的人基本只享有分紅權,而沒有決策權。    經過這樣梳理之后,大明南洋公司的股權結構能夠保持穩定,不必變來變去的,就算有什么變化,都由委員會內部調配。    朱厚照作為皇帝,    從股份或者說財富層面退出,這是正德十三年改革時,擺出來的一個姿態,但大股東戶部得聽他的,勛貴委員會得聽他的,剩余的忽略不計。    并且這個公司的管理是他派出的官員。    所以實際上這個公司的財富如何流動、流向何方,均要遵從他的旨意。    至于說往自己口袋里裝錢……這個動作有或沒有,都不影響他花這個公司帶來的利潤。    話說勛貴委員會作為實體以后,它下面設立的那些個企業大多是和軍工有關,比如說它成立了一個名為‘四方’的企業,和科學院合作,研制并生產了千里鏡。    這就是所謂的‘聽旨行事’    而勛貴的利益整體和軍工企業相掛鉤以后,可以確保大明的國策不再一味的偏向于防守。    這一整套邏輯朱厚照已經想明白了,到了正德二十年,他都有些覺得也不能讓這個集團膨脹式的發展下去了,否則不知道他們想打多少仗呢。    這樣梳理下來,梅懷古自然就不再適合掌管大明南洋公司,畢竟他本身也是勛貴的一員,在‘股東利益’的選擇之間,他會有傾向性。    而這二十年來,這家公司又發展成什么模樣了呢?    截至到今年,大明南洋貿易公司已經涉足貿易、造船、棉紡織和絲織品、冶煉等主要行業,其他的如酒樓、客棧等都是旁枝末節,不必多提。    固定資產如棉花種植基地,有三處,共六萬八千畝,海港和碼頭共四處,分別為寧波、臺北、臺南和呂宋。    他的旗下有青正源造船廠一家,這一家造船廠最初位于江陰,后來變更到松江,大明海運、漕運,天下船只三分之一都是由這家船廠提供的。    貿易公司本身是主體,是最初起家的,自然不必多說,值得一提的是這家貿易公司已經擁有大小船只一千五百艘。    這就是競爭力所在。    在棉紡織業方面,公司是兩個方向,一個方向是在甘州設廠,用新疆的棉花,向中亞地區出口棉紡織衣,另外就是在內地種植棉花,在松江設廠,向日本和南洋輸送棉紡織衣。    但品牌都是同一個,名為:東方魔紗。    冶煉則是個新興行業,現在規模還不大,還搞得像煉丹一樣,被朱厚照幾次猛批。    總的來說,大明南洋公司已經是一家營收超過兩千萬兩的超級巨無霸。    其實早年間,它一年就能貢獻數百萬兩的利潤,只不過那是海貿剛剛開始的野蠻生長階段,那時候一匹絲綢出去,價格能番幾倍,但后來隨著規模的擴大,利潤自然就要降低,而且國內的無序競爭、南洋又發生一些戰事,導致營收也曾經下降過。    再有當初并沒有那么多樣化的經營,絲綢、瓷器等價格下降以后,利潤表現就很差了。    不然也不會讓朱厚照下定決心進行整頓。    但現在不會,現在棉紡織業已經打了頭陣,雖然單價不如絲織品高,平均利潤率也相對低,但架不住需求大,其營收相應的也就穩定很多。    以至于梅懷古‘錯失’這個公司的一把手之后,一年后的今天仍然心痛。    畢竟以兩千萬兩的營收規模來看,這也就比在日本挖銀山的速度慢一點,放在二十年前,國家的歲入有這么多都不敢想。    這其實也是開放并積極開展對外貿易的結果。    梅懷古也曾將這些事情都告訴過兩位皇子。    其實不管從父系、還是從母系來說,這家公司都不該和他們一點兒關系都沒有。    正在他思索之間,載壦已經將他剛剛的問題回答了,便是皇上如何夸獎他們兩位的差使辦得漂亮。    梅懷古聽后欣喜,“皇上可還有安排其他的事項?”    載垨搖頭,“還沒有?!?/br>    “喔?!泵窇压懦烈饕宦?。    “但想來,正式的職務也不會很久了?!苯又窇压胖v話的,是正德十二年的丁丑科二甲進士余承勛,也是如今的翰林院侍講學士。    載垨畢竟占著個長子身份,雖然天子始終沒有立儲,但很多人都會覺得他希望很大。    朱厚照對于皇子和大臣結交,并沒有很嚴格的限制。    總要讓孩子們和這些人交往、鍛煉的,不然怎么辦差?怎么豐富政治經驗?    與天天養在婦人手中當個廢物相比,朱厚照更愿這些小崽子給他鬧出點麻煩出來。    至于實際的皇子間爭斗其實也沒有,載垨、載壦這基本就是親兄弟。載壦的性子又相對軟,并不和他大哥爭。    老三載垚,還未正式成年。    就算成年了,他排行老三,也很難招攬到什么人,兩邊力量不相稱,爭斗個錘子。    但他的舅舅,現在是日本總督陳朝瑞,這也是朱厚照有一提拔的,其實也就僅此而已了。    但不知道誰給載垚出的主意,讓他進入軍學院,在另一個條線上展示自己。    畢竟朝堂間,他的身份吃虧太多。    不過他們要給朱厚照添麻煩,還得再過個幾年呢。    現在主要就是有暗中推動皇上立儲的力量。    這其中有些人甚至會反對皇帝的一些新政,這就看載垨他們自己是否能夠分辨,朱厚照忙得很,也不可能天天圍著他轉。    而除了這個翰林院侍講學士余承勛,還有兩個主要的官員,一位是戶部尚書姜雍,一位是吏部左侍郎蔣冕。    蔣冕是當年當過載垨、載壦的教書先生,算是老師。    至于姜雍,他早年間是浙江巡撫,和靖海侯梅可甲關系匪淺,現在皇長子、靖海侯外孫這兩個身份重疊了,他自然對于載垨、載壦親近一些。    至于余承勛這一類人,則是清流的代表,他們所持的是儒家正統的價值觀,所以認可載垨也不奇怪。    除了立儲這個目標,他們聚集在一起還有一個目標,就是張璁。    這個人,名聲不好,太討厭了。    余承勛見人都看著他,于是便說:“皇上既有歷練的心思,斷不會只讓??ね蹀k一兩件差,想來應該還在思慮之中?!?/br>    載壦的封號是為裕,爵位也是郡王。    不過余承勛自動把他忽略,載壦也習慣了。    在這些個大臣眼中,他的大哥才是那個人。    “當差之事,總歸是聽皇上旨意。老臣這里還有一樁事,請??ね踹^目?!闭f著姜雍起身從袖口中掏出一份折子。    載垨已經二十了,像個大人的樣子了,接過之后凝眉掃了一眼,之后立馬驚訝,“怎么還有這檔子事?這是哪個大膽的混賬干的?!”    “張秉用為人剛愎自負,任人唯親,時日一久,總是要出這樣的問題的?!苯簲恐嫉恼f道。    “這事得立即稟報父皇!若是長此以往,這如何了得?”    這話說完,載垨已覺得不太對,“大司徒,你既然已察覺其中貓膩,竟不和父皇稟報嗎?”    “老臣是想讓??ね醴A報?!?/br>    這自然就是讓功了。    “那本郡王這就進宮?!?/br>    “慢?!苯簲r了一下,“??ね鯗蕚湓趺捶A報?”    “我自然是說張秉用貪墨國財,喪心病狂,請求父皇裁革此人!”    這段時間,載壦等人也將那東西看了一遍,紛紛有些心驚。    “不可,張秉用縱有千萬般不是,但他并不會貪財,更不會貪這樣多的財,這樣一來,最多是他治下不嚴,這個罪名是倒不了他的。就算是到極端的情況,下面的人出來頂包,總歸是保得家人無虞。至于張秉用,更有可能只是小懲大誡而已?!?/br>    張璁的生活并不算簡樸,不過天子對這方面其實不算特別的苛求,這些寵臣個個都有特別俸祿,實際上就是免罪。    朱厚照并不覺得一定要人家吃糠咽菜,這才叫好大臣,正常的為他辦事、為他立功,那就該有所表示,只要不是弄得自家也建個皇宮這樣夸張就可以了。    所謂高薪養廉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