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長子 第594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選秀奮斗的我總被迫修羅場、小海馬嬌養日常[七零]、殺戮拼圖、我真有這么壞嗎、八十年代順風順水、大佬的小祖宗太兇殘了、水天一色、小糖O穿到正常世界、笨蛋美人勇闖無限流、[西幻NP]勇者今天跑路
“是的?!?/br> “可不要胡亂抓一些人來充數?!?/br> “陛下放心,王閣老、楊閣老都看著呢?!?/br> “抓人不是小事。再說,應該被抓起來的這些惡徒,個個都是自家的心肝寶貝,否則也不會任他們胡來。想來各種小心思也多得很?!?/br> 尤址又說:“就算這樣,也只會抓錯一小部分,奴婢聽他們說,這次抓人也是為了給百姓壯膽,叫老百姓都知道,皇上是真心要為他們做主的。因此后面等百姓鳴鼓告發的,那些應當就假不了了。而如果都抓百姓充數,這個目的便達不到了?!?/br> 朱厚照若有所思,隨后點點頭,“你這個腦子,有的時候也挺管用的嘛?!?/br> “跟了陛下那么久,總歸也能和陛下學到一些皮毛?!彼┖┬α似饋?。 朱厚照故意調笑他一下,“你這話什么意思,朕平常很會算計人嗎?” “奴婢哪敢有這份心思。奴婢是說,天下再大,也都在陛下掌心之中呢?!?/br> 也就是他,因為離皇帝很近,時間也長,所以大概知道什么時候朱厚照是真的生氣,什么時候是假的生氣。 正聊著的時候,外面忽然有人急急稟報。 “去看看怎么回事?!?/br> “是,陛下稍待?!?/br> 朱厚照重新坐下,不一會兒尤址就捧了份奏疏進來。 “從哪里來的?” “回陛下,是南直隸來的疏?!?/br> “喔,拿來?!?/br> 皇帝接過以后,才看一兩眼臉色就有變化,隨后不禁鎖眉…… 尤址知道,這和剛剛與他笑談可不同,于是立馬站得小心起來。 “唉?!敝旌裾丈钌顕@氣,“李東陽身體不好了?!?/br> 李東陽生于正統十二年,今年六十八歲,歷史上就是在正德十一年病逝的,年近七十,其實也是高壽了。 朱厚照記不住這些名人具體去世的時間,所以忽然間看到這樣一份奏疏心情還是有些沉重的。與劉健和謝遷相比,李東陽是比較慘的。 因為他幾個兒子都先他而去,現在只有一個過繼的兒子養在膝下。 所以明史上有記載,正德七年的時候,李東陽致仕,皇帝準許,并賜敕褒譽李東陽,恩蔭其侄李兆延為中書舍人。 因為他已經沒有兒子了,只能恩蔭他的侄子。 尤其是他的長子李兆先,穎敏絕人,有一目數行之資,寫文章下筆立就,文名甚高,時人稱其比李東陽還要厲害。 但是他年僅二十七歲就去世了。 “去給王炳和宋衡傳個旨意,朕再給他兩天時間,如果到時候仍然拿不出說服朕的東西……”低著頭的皇帝眼皮一抬,“那就讓錦衣衛和東廠接手?!?/br> 尤址心中一頓,“奴婢遵旨?!?/br> 第六百五十三章 事急如火 和劉健一樣,李東陽的應天巡撫,朱厚照這么些年一直也沒有動過。 他本身是茶陵詩派的核心人物,江南之地又是文風繁盛之所,這些年他在江南是如魚得水了。 治政、治學、治人,都有不俗的成就。 當然,這是在讀書人圈子中的評價,實際上的社會現狀以及底層邏輯并沒有多么取決于他李東陽。 因為紅薯的推廣、貿易的紅火,這個時候放誰在江南主政,那政績也差不了,只要不折騰老百姓就夠了。 不過話說回來,這種‘果子’皇帝怎么不愿意旁人摘,偏偏給了李東陽呢? 除了他過去已經贏得的名聲,更主要的原因還是皇帝信任他。 總而言之,現如今李東陽在江南的地位是一時盛極,他就像是當世大儒一樣作為一個標志性的符號高高懸在那里了。在他的文位下低頭拜禮的讀書人不知凡幾。 所以朱厚照當然要重視這一封信,李東陽的文壇地位越高,他作為皇帝只要稍加優待,那便是萬人歸心。 這種赤裸裸的東西,倒也沒有必要客氣。 以至于王炳和宋衡在收到旨意和知曉緣由的時候也不好撒出什么怨氣,不是皇帝忽然間要把他們往死里逼,是事兒趕事兒,撞在了一起。 不管是這里的事情放一放,還是先不管病重的李東陽。這種取舍誰都沒有膽子去讓皇帝做。 還是那句話,都難,那也只能勉為其難。 不過司禮監尤公公的話很有意思,什么叫‘拿出說服皇上的東西’,到底要怎樣才能說服皇帝? 這種時候便能看出閣老‘穩定軍心’的作用,他將楊廷和拉到一旁,頗為堅決的說:“事到如今,陛下的心意介夫應當也看得清楚了,陛下就是要把這些丑事都揭出來?!?/br> 楊廷和疑惑但是也點頭,“陛下……總是會出人意料。只是始終不懂,為何偏偏就要如此?” 王炳想到一些,但他不敢確定。 “為何偏偏如此……老夫是仔細想過的,但……實在不合常理?!?/br> 楊廷和不放過,“閣老既然已有所得,倒不如說說看?!?/br> 王炳背起一只手,他皺眉凝望遠方,隨后緩緩出聲,“介夫,你覺不覺得,皇上……似乎對于優免很不滿意,會不會是要士紳也如百姓那樣納糧?” 楊廷和心中一驚,“何至于此?” “因為陛下說過,大明太倉庫的那些銀子都是老百姓一點點湊起來的,陛下既然講了,就是對此不滿意?!?/br> “可免除讀書人的賦役,這是太祖皇帝便……”楊廷和說到一半也不講了。 正德皇帝是什么氣象? 恨不能要自己開宗立派了。 哪里管過什么以前的規矩。 “若是按照閣老這樣說,那數量反而是其次了?!?/br> “倒也不是,數量也很重要。普遍如此,才是陛下想要的?!?/br> 王炳說完之后就嘖了一下,他其實有些糾結的,因為他并不能完全的確定,不過他是閣老,這里又需要他來拿主意。如果不能完成的話,兩天以后天子龍攆是不是起駕都成問題,那還得了? 思來想去以后,王炳下定決心,他握拳虛空一捶,“就這樣辦吧。陛下所要的就是士紳、大戶們名聲落地。所以數量不是其次,而是至關重要?!?/br> “可只余兩天時間,又怎么湊起足夠的數量?” “讓鳳陽巡撫宋衡想辦法,絕對數量是來不及了,但要覆蓋的廣,其他府這次先算了,主要是淮安府的各個縣,每個縣至少要上報三人?!?/br> “強制攤派?” 這個時候王炳不想聽難度,他篤定道:“一定不難的,一縣一縣找過去,每個縣找三個大善人那是不容易,可要找三個為富不仁的,哼,容易的很?!?/br> 商量定計以后,他們將宋衡找了過來。 王炳親自給他出主意,“這樣辦。你馬上派出快馬,持你宋中丞的手書直接命令各個知縣,要他們報出三個人來,不要只有人名,那太假,而且到時候陛下問我們,我們還回答不出。要把這些人的生平、背景、事跡都寫清楚。當場寫,然后快馬再回。 淮安府的事情,我們這樣稟報,關鍵是要一縣不落。至于揚州府、鳳陽府,時間來不及,想必陛下也不會深究,不過具體已經開始的打算,你要和陛下講得斬釘截鐵,不能有一絲猶豫?!?/br> 宋衡覺得很奇怪,甚至有些亂搞的感覺,“這樣……能行么?下官本身已經捉了一些人了?!?/br> 王炳深吸了一口氣,“就這樣做吧?!?/br> 他有大概五成的把握。 皇帝這一次就是要把這些人的名聲搞臭。 然后讓天下大小官員都看到,朝廷優待讀書人、優待士紳,但是幾乎每一處地方都有一些人欺壓百姓、魚rou鄉里。 既然是這樣,朝廷正好就可以提出,從此以后就不再優待這些人了。 其實在他看來,天子本不必繞這個彎子。 他是正德皇帝啊。 從秦漢開始歷數,沒有哪一朝十代以后的帝王仍然有當今天子的權勢的。 就連清理軍屯這么難的事情都做成了,現在朝廷手握雄兵五十萬,真要壓著這些人納稅,又有什么不行? 邊上,楊廷和沖宋衡做手勢,“時間緊迫,快去吧?!?/br> 人走以后,他走到王炳的身后,“閣老?!?/br> “嗯?” “我們要不要建議陛下回京?” 王炳一愣,微微轉過頭來,“你是說,陛下會有危險?” “只是以防萬一?!?/br> “不會的?!蓖醣u頭,“以陛下的手段,做任何事都是循序漸進,最后才一擊必中。這件事剛剛開始,要一直醞釀,醞釀很久,最后順理成章的做出來。那個時候,陛下已經回京了?!?/br> 是的,他覺得皇帝不會在南巡路上宣布這種重大的決定,別的不說,總是要提前讓楊一清和王鏊知道的吧? 不可能半道兒臨時決定,這不是正德皇帝的作風。 正在商議的時候,外面又有人進來稟告,定睛一瞧發現是尤址。 兩人同時收攏衣袖,上前行禮,“公公?!?/br> “兩位閣老快隨咱家走,陛下召見?!?/br> 王炳和楊廷和訝然,這還真是意外中的意外。 尤址低頭靠近了點,“甘肅來的軍報,哈密情勢有變?!?/br> “喔,多謝公公?!?/br> 王炳心說原來是這樣,不是這里的事……那他就不擔心了。 還是那句話,循序漸進、一擊必中,西北方向的準備肯定早就做足了,只有這樣才符合他印象中的正德皇帝形象。 當然,因為是緊急軍報,表面上該有的緊迫感還是要表現出來的。 與此同時,王炳心中腹稿已經打好了,一會兒皇帝不管說什么,只要讓他開口他就兩個字: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