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嫡長子 第351節
書迷正在閱讀:在選秀奮斗的我總被迫修羅場、小海馬嬌養日常[七零]、殺戮拼圖、我真有這么壞嗎、八十年代順風順水、大佬的小祖宗太兇殘了、水天一色、小糖O穿到正常世界、笨蛋美人勇闖無限流、[西幻NP]勇者今天跑路
所以按部就班不怕,怕不就怕沒有特點。你總歸要有個特點,皇帝才好‘因材安排’。 當初侍從室出去的,豐熙在福建做布政使,郭尚坤在應天府做參政,再過幾個月也要有一年了。 靳貴其實比豐熙還要大四歲呢。 左右無事,朱厚照就又開始琢磨起用人了。 靳貴這人當初在詹事府就是不說話,悶驢一個,但是做事不含糊。 所以這種風格其實做什么都行,因為他仔細、認真,無非就是在不在行的問題,即便不在行,認真的人學上一段時間也總歸會在行。 而仔細認真的背后其實是耐心,不著急,一點一點的做事情。 思來想去,朱厚照想到一個地方確實需要這樣不說廢話、慢條斯理但是也認認真真耐心去做事的人, 那便是治河,尤其是治黃河。 你說要‘水利專家’當然也有用,可不管是什么樣的專家,他不把心沉下去,仔仔細細的、甚至實地的去看里面的問題,那要做好幾乎也是不可能的。 浙江巡撫王瓊本身也是治河的專家,他的《漕河圖志》現在還在書院里放著呢。 可朱厚照不會要他去治黃河,因為他那個人到哪個位子上琢磨的都是升官兒,所以估計總理河道的椅子還沒坐熱,黃河還沒看幾眼,那雙眼睛就又老是盯著京城,這就不好了。 治理黃河一定是長期的功夫,非得一個人以數年甚至數十年之功鉆研、探索不可。 但王瓊當浙江巡撫則合適,因為浙江有海貿,需要腦子活的官員,至少不能夠派朝廷里的迂腐老頭兒過去,否則天天和皇帝說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什么行呢? 另外他想升官,就得十分在意皇帝的圣意。東南財稅重地,放一個這樣的人,皇帝是不是會舒服點? 所以用人,關鍵還是要合適。 不過朱厚照覺得靳貴的任用,還是稍微等等。 因為他是最后的一個‘老人’了,嚴嵩、謝丕進來的時間太短。 另外侍從室空出了一個位子,其實是挺受人關注的。 迄今為止,皇帝一直沒有接納任何的舉薦, 因為他想在侍從室放一個角色比較特別的人。 …… 皇帝要考慮的事大約就是這樣,本質上是枯燥的,用人、設置或怎樣調整機構等等。但朱厚照覺得有趣,就像在玩游戲,給不同的角色以不同的任務。 而具體的事情,還是下面的人在做。 劉瑾已經派了東廠的人出去, 妄議朝政是大罪,說什么宦官亂政更是不可饒恕。 其實這么說的人應該不少,但大多數人都不是愣頭青,人家知道在自己家里說,不在自己家也躲到個相對隱秘的地方偷偷的講。 但也有那么幾個人,興許是以直搏名,又或者是大膽狂生,他還真的敢當眾說。 所以事情簡單了,第一天說沒事、第二天說沒事,但第三天…… 東廠番子‘哐’的一腳直接踹門而入, “御史邵國一,應天舉子邵純心、范明桂、嚴遇文,當眾妄論朝廷國策,敗壞圣上名聲,且三番兩次,不知悔改,實在可惡!來人,將此四人統統捉拿歸案!” 酒樓的二樓,東廠番子的腳步聲叮叮咚咚,一群士人圍在邊上不敢說話, 有些還偷偷的留下樓準備跑路。 畢竟邵國一說的時候,他們都離得太近,萬一受牽連呢? 不過人群里除了懼怕,還有憤怒。只是東廠番子腰間的彎刀,讓許多人保持了冷靜。 “本官要上疏參你們!陛下一代英主,豈能為你們所蒙蔽!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劉公公說話陛下聽得到,我等也可以上疏!” …… “jian宦實在心胸狹隘,必定是因為宦官亂政一事,所以懷恨在心!” 但是東廠的頭目也不懼這些人的眼神, “你們又好到哪里去?!說什么宦官亂政,哼,要是沒有司禮監,鹽課的那些惡官,還不是被你們這些滿嘴仁義道德的人給護了去!真是令人不恥!” “豎子!”邵國一氣得臉色發紅,“憑你也配說不恥二字!我等皆是圣賢之徒,所為者江山社稷、黎民百姓!” “廢話連篇。真要為了百姓,你們就該說司禮監監審監得好。而不是胡亂講什么宦官亂政?!?/br> 東廠頭目也是不客氣,但是他知道斗嘴是斗不贏這些人的,所以也不耽擱,反手綁好,直接推下樓! “帶走!” 第三百八十八章 此為正德! 進入盛夏以后,天氣炎熱得厲害。 東廠當街抓人,一下子便傳遍了京師,仿佛讓京師的溫度更加的高了。 劉瑾也知道自己的命門所在。 所以東廠在外面抓人、而他自己則轉身進了乾清宮稟報。 朱厚照在涼亭下躺著,邊上兩個內侍不停歇的扇著風,“說起來刑部的審查也快半個月了。你得記得催催他們。他們一天審幾個人?” “回陛下的話,一天下來三個、五個也是有的?!?/br> 皇帝眼神中閃過一絲凝思, “似這種事,拖拖拉拉的極為不好。京師里的那些‘妄議’,你抓幾人倒也沒什么,只要證據確鑿即可。但人心之怒很難根除,叫他們拖得久了,還不知會發生什么。只能以狂風掃落葉之勢。之后,事情過了,便也過了?!?/br> 夜長夢多,拖久則變。 而且天天聽這件事,聽得也煩。 此外,朱厚照還是有些不詳的預感。 略微沉思之后,他從石凳上起來,侍從、太監都低頭跟著他加快腳步。 “宣鹽課之案的主審官入宮。讓李閣老、謝閣老也一并來!” 其實不論是李東陽還是謝遷,他們都沒有入宮去為了司禮監抓人的事而煩皇帝。 因為皇帝一句話就可以將他們擋回來,比如說……這些人到底有沒有當眾妄議朝政? 如果有,那么司禮監抓的就是對的。 現如今,皇帝的意志改變不了,司禮監監審的行為就無法阻止。 多方聯合審訊之下的鹽課官員,大多逃不了官丟身死的結局。 但這種罪基本上也不會涉及誅滅九族的問題,這就導致許多官員的家屬涌入京師,就像當初顧佐的發妻謝氏一樣,走各種關系、做各種努力。 一個在朝為官的男丁,基本就是一家甚至一族的主心骨啊。 便是那個瘋掉的鄒澄,作為他的親屬必定也是要全力營救他的。 “……劉瑾此人,聰明也是聰明的,他到底還知道當街抓人必得名正言順,讓人抓不住把柄??烧f到底他仍然是心術不正,貪戀權位之人?!?/br> 兵部尚書王炳也是審訊官員之一, 作為文官,不管內部是怎樣的斗爭,但總體上不喜歡這個司禮監掌印太監還是一樣的。 “明明是個小人,卻非要扮成個君子。那可用的手段便也多了。李閣老、謝閣老必定知道,近來京師中求情的人不少。但起作用的不多。如今司禮監勢大,他們應當去求劉公公才是?!?/br> 李東陽和謝遷都不由蹙了發白的眉毛。 這個法子陰了些,不夠正派。 其道理也簡單,就是讓那些罪官的家屬去給劉瑾送銀子。 他難道不貪嗎? 呵,或許吧。 可這么長時間看過來,有幾個太監手中握權、卻拒銀子于千里之外的? 等他自身不正,告到皇帝那邊,他還能怎么辯解? “可此事,非君子所為啊?!崩顤|陽沉吟著說。 謝遷不說話,但估計也是這個念頭。 王炳則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再說了,與劉瑾這等jian邪小人,何需講什么仁義?他怕是都不識得這兩個字怎么寫!若不如此,咱們還有什么手段?難道是要看著劉瑾一步步做大?宦官誤國害民,與此相比,咱們個人得失又算得了什么?” 聽他這么說,境界又提升了一格。 對啊,劉瑾這種人,是危害國家的。除掉他,是為了大明??! “……若是被他察覺?” “察覺不了的?!蓖醣撝?,“據我所知,私下里已經有人在找他的關系。我們安排的人混在其中,真真假假、虛虛實實,這要怎么分辨察覺?” 也是。 其實王炳都想好了的。 就像歐陽鋒練九陰真經,三句真一句假,這得多大的能耐才能反應過來。 只不過到這種程度,外臣和內臣的爭斗就比較厲害了?;旧弦呀浭侵鲃酉莺?、相互挖坑。 正說著,外面來了個年輕的小宦官,恭恭敬敬的把皇帝的口諭交代清楚。 內閣離乾清宮不遠,既然是圣上口諭,三個老頭兒也沒別的念頭,把桌子上的管帽抱在臂彎之間,出門前望了眼火辣的太陽,擦了擦額頭的汗還是邁了出去。 韓文、閔珪和英國公在刑部,距離上也差不多。 宮里的節奏似乎還是不緊不慢, 但宮外,有些人已經急死了。 尤其是剛剛被司禮監抓走的邵國一等人,其親屬、好友聽聞消息時只覺得晴天霹靂。 運司衙門那些人,是有實實在在的罪狀,就是身上一千張嘴都說不清楚??梢f他們這些人呢?那真是閑的! 似邵國一妻子這樣一個婦道人家這時候能拿什么主意?只知道自己夫君平日里有幾個相熟的人,所以便慌不跌的去找他們,不管怎樣,總要先有個辦法才是。 然而烈日當空,大地都被曬得堅硬如鐵的溫度下,她一路走一路問,好不容易找到幾家,結果敲門后一說身份和來意,就被管家‘嗙’一下的關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