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讀心后嫁給了心機男 第46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書后主角們為我打起來了、白月光是年代文假千金、穿書后主角與我雙宿雙飛、重生八零:被最猛硬漢掐腰寵、穿進末世劇本后我演起來了、穿成男主的契約魔獸[穿書]、穿書炮灰成了萬人迷、咸魚后爸,反向帶娃[穿書]、大明嫡長子、在選秀奮斗的我總被迫修羅場
三歲都做不了數,又何況三個月的孩子? 她心下微悵。 孫女自出生那天起,就日日在她懷中,無論她說什么,那小小的一團都像是能聽懂似的,水靈靈的眼睛看著她,不時發出應和聲,讓她稀罕得不行。 她曾不無驕傲地想,她李央的孫女,必定不凡。 當年蠻丘在邊關頻頻生事,兒子受皇命遠赴邊關,她知道此一去不知歸期,憐惜兒媳孫女與兒子骨rou分離,便做主讓兒媳抱著剛過百天的孫女去月城。月城在關內,離乾門關不遠,兒子也能時常見到妻女。一旦邊關有異,母女倆從月城回京也比較安全。 別時依依不舍,她抱著尚在襁褓中的孫女不愿放手,孫女像能感知到她的情緒,一直在對著她笑,仿佛是在安慰她。 她萬萬沒有想到原以為穩妥的兩全之策,卻抵不過旦夕禍福。四年后乾門關破,月城被屠,兒子戰死,兒媳殞命,孫女則不知所蹤。她苦苦尋找,一找就是三年,終于將孫女找了回來。 可是…… 三年流落在外,孫女已被養得面目全非。任憑她這些年如何教養,始終不如人意。說句難聽的話,簡直是蠢而不自知。 每每想狠心訓斥,又念及孫女年幼失了雙親,還在外面流落三年,期間必是吃了不少苦,便也就心軟了。 思及此,她幽幽嘆了一口氣。 對于她的話,老太妃感同身受,“殿下所言極是,有些孩子早年瞧著還是極好的,卻不想越大越不讓人省心?!?/br> 老太妃意有所指,分明是在說趙芙。 幾乎所有人都聽得出來,包括趙芙自己。 趙芙回過神來,替自己辯解,“我不知這鼓是怎么回事,肯定是底下的人疏忽了,你們放心,我一定會查明真相,絕不會姑息?!?/br> 她的話,別說是老太妃,就是鎮南王妃都不信。 鎮南王妃已是失望至極,愧疚地看著謝姝。 謝姝感受到這道愧疚的目光,報之以安慰的眼神。然后她拿起鼓槌,對長公主和老太妃道:“瀾城民間有老話,破鼓如破舊,辭舊迎新又添福。臣女今日就借這破鼓,祝長公主殿下與太妃娘娘舊情不改,來日方長!” 她今日去幫蕭翎做事,穿得又簡單又素凈,然而哪怕沒有華服加身,沒有金玉滿頭,也沒有人能忽視她此時的光芒。 老太妃臉上終于又有了笑模樣,對長公主道:“殿下有所不知,臣婦最是喜歡這孩子?!?/br> 僅這一句話,長公主便已明白。老友這是在暗示自己已有中意的孫媳人選,當年戲言不可再提。 她苦笑一聲,“你呀,就放心吧,本宮心里有數?!?/br> “臣婦多謝殿下?!?/br> 這時鼓聲起,聲音雖略帶一絲破,但三通鼓的氣勢不減。 對于在軍中待過的人而言,三通鼓非比尋常。長公主是習武之人,嫁給霍濂后時常出入軍中,她的丈夫和兒子都是將帥之才,她對三通鼓有著不一樣的感情。 她望著那擊鼓的少女,目光慚慚恍惚。 三通鼓后,鼓聲停止。 謝姝收好鼓槌,再次行禮。 “好一個破鼓如破舊!”老太妃贊道。 這時長公主回過神來,示意謝姝上前。 “你這鼓打得不錯,女子力氣雖不如男,力道稍顯欠缺,但氣勢未輸。是誰教你的?” 謝姝答道:“臣女自小聽鼓聲長大,三歲時就已會打三通鼓。臣女的父親告訴臣女,戰鼓一聲千軍動,鼓是將士們的氣。一氣而作,再而盛,三而沸,有氣如虹,則戰無不勝?!?/br> 長公主聞言,心下一震。 她剛想再問什么,便聽到熙和郡主不以為意的聲音,“瀾城善鼓者眾多,這也不是什么稀奇事?!?/br> 瀾城不僅善鼓者多,且因著離邊關近,一旦戰事起時,充軍者也多。沙場無眼,許多人有去無回,老殘歸家之人,閑來會敲起三通鼓以慰戰死的故人。 “熙和?!遍L公主喚了一聲,意在制止孫女。 熙和郡主略顯不快,抿了抿唇。 長公主看向謝姝,道:“你父親是文官,想不到他居然還懂軍中之事,實在是難得?!?/br> “謝長公主殿下夸獎?!?/br> “祖母,您是不知道,瀾城那地方最是魚龍混雜。因著離乾門關不遠,謝諫議郎聽得多了,又有感于邊關戰事,才會出此言。不過您說的沒錯,他一介文官,能有此見地,也算不錯。 長公主聞言,眉心擰成一團,無奈的目光與老太妃對上,不由得苦笑一聲。 老太妃道:“殿下放寬心,兒孫自有兒孫福?!?/br> 她嘴上這般安慰著長公主,其實心中無比感慨。 殿下何許人也,當年的老定遠侯又是何許人也,他們的獨子霍擎更是有一人抵千軍之勇,想不到殿下的孫女竟然如此不知所謂。 以前偶爾見過,隱約覺得有些小家子氣,卻沒料這等不成器。眼高而無能,表面瞧著倒也過得去,一張嘴就落了下乘。閨閣之女當眾點評朝廷命官,用的還是也算不錯這樣的話,聽著都讓人搖頭。 殿下這命啊…… 而熙和郡主渾然不知,猶在失衡之中。先前她想不喜趙芙出風頭,盼著有人能壓一壓。真等有人能壓住了,她又百般不是滋味。尤其是明顯感覺到自家祖母對謝姝起了興趣,更是覺得謝姝礙眼。 “你叫謝姝?”她睥睨著,問謝姝。 “是?!?/br> “本郡主記住你了?!?/br> 長公主再也坐不住,起身告辭。 老太妃與鎮南王府領著王府眾女相送,一直將她們送至門外。 公主府的馬車就停在外面,厚重奢華的漆色,精美絕倫的雕刻。四馬蹄朝前,皆為汗血寶馬,馬頭上佩戴著霍氏家族圖紋的金當盧。 長公主臨進馬車之際,突然朝眾人望去。一群人中,她越過了老太妃和鎮南王妃,也越過了所有前面的姑娘們,竟看向了最后面的謝姝。 謝姝原本就一直在看她,眼神清而亮,澈而定。 她不知為何,莫名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覺。 第36章 …… 送走長公主祖孫后, 老太妃的臉色就沉了下來。她一言一發地看著所有人,神情嚴肅而糾結,最后是一聲長長的嘆息。 嘆息過后, 她讓所有人都隨她進到離正門最近的前院偏廳。偏廳原就是用來待客之處,四角冰鑒內早已放置冰塊, 一入內便是涼爽怡人。 雕梁支柱無與倫比, 一室的古色古香, 陳設講究而雅致,古玩玉器, 銅鼎瓷器應有盡有,正中懸掛著一幅大氣恢宏的山水圖。山水圖由近及遠, 遠處似有黃沙漫漫, 一道關隘若隱若現, 仿佛橫亙在天地之間, 勢成大好河山的堅實屏障。 老太妃凌厲的目光落在趙芙身上, “芙丫頭, 說吧, 那鼓到底是怎么回事?” 眾女皆驚。 鼓的事情不是已經過去了嗎? 不管是趙芙的解釋, 還是后來謝姝的圓場,在她們看來,這事不僅說法, 且結果也尚可,哪怕是顧及鎮南王妃的面子, 老太妃也不會再提。 趙芙亦是這般以為, 所以聽到老太妃的問話后明顯一愣, 下意識朝鎮南王府投去求救和委屈的眼神。 “姑母……” 鎮南王妃對她已經失望至極,硬起心腸道:“太妃娘娘問你話, 你如實回答即可?!?/br> 這能如實回答嗎? 趙芙白了臉,目光憤恨又飄忽。 “太妃娘娘,芙兒真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或許是下人們偷懶,也或許是有人別有用心。芙兒還奇怪呢,為何石榴姑娘一眼看穿,竟像是未卜先知……” “你住口!” 老太妃這一聲喝斥,又讓眾人一驚。 她上了年紀之后,越發的慈眉善目,見著這些親戚家的孩子們向來都是和顏悅色,鮮少會像今日這般動怒。 一時之間,莫說小輩們震驚,鎮南王妃都吃驚不小。 鎮南王妃瞬間羞愧到無地自容,自嫁入王府后,婆母待自己一向寬和,哪怕是長子溺亡之時,也未對她有過半句指責。 而今這聲喝斥雖不是對她,卻又是對她。她的娘家侄女在王府生出這樣的事端來,她實在是沒臉辯解。 “芙兒,你還快向太妃娘娘認錯!” 趙芙的臉越白,面色極其的難看。 她可是王府正兒八經的表姑娘!就算是她有錯,太妃娘娘也不應該當著這么多人的面給她沒臉。 “姑母,芙兒說的都是事實……” “芙兒,你真是太讓人失望了!你說是下人們偷懶還罷了,你怎么能將此事栽贓給別人!” “姑母……您是知道芙兒的,芙兒最是好學,前幾日突然想學鼓,便讓人準備好送到王府來。原本就是給自己用的,今日也是湊巧而已?!?/br> 這是湊巧嗎? 事關自己,謝姝自然要站出來。 別人顛倒黑白,她又不是啞巴,她也長了嘴! “趙大姑娘莫要忘了,是你讓我當眾獻藝,也是你給我備好了鼓,這可不是湊巧,而是你故意為之?!?/br> “你少在這里血口噴人,我是好心!” “你這樣的好心,我實在是受不起。我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之所以看出那鼓不對,不過是因為我自小長在瀾城?!?/br> “那我該說你是運氣好,還是不好呢?碰到了這樣的事,并非我本意。但有一點你必須要認,那就是若不是我,你今日能出風頭嗎?” 老太妃氣得太陽xue都在跳,如果這是謝家的姑娘,她早就讓人掌嘴了。簡直是愚不可及,丟人現眼! 謝姝一時無話,趙芙還當自己占了上風,心下沾沾自喜。 但她卻是不知道,鎮南王妃此時看她的眼神有多陌生。 她說她想學鼓,那為何那鼓送進王府后不見她練過一回?從買鼓到送鼓,經手的全是齊國公府的人,她是如何說得出是有人想陷害她的話? 在場所有人,沒有一個傻子,孰是孰非已是一清二楚。偏偏她還一副渾然不知,自以為聰明的樣子。 這個孩子什么時候變成這樣了? “母親,這事是芙兒錯了,兒媳很是慚愧。兒媳管不了她,這就讓人送她回國公府,讓她父母嚴加管教?!?/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