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讀心后嫁給了心機男 第45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書后主角們為我打起來了、白月光是年代文假千金、穿書后主角與我雙宿雙飛、重生八零:被最猛硬漢掐腰寵、穿進末世劇本后我演起來了、穿成男主的契約魔獸[穿書]、穿書炮灰成了萬人迷、咸魚后爸,反向帶娃[穿書]、大明嫡長子、在選秀奮斗的我總被迫修羅場
她的長相清秀有余, 貌美不足, 若單論容貌當屬末之。如果不是錦衣華服與滿頭珠翠襯出的珠光寶氣, 她實在是有些不起眼。 但她是長公主的孫女, 圣上親封的熙和郡主, 莫說是世家姑娘,便是一眾皇孫女們,也無人敢與她一爭高下。 謝秀謝瑩等人她是半分瞧不上, 唯有趙芙得了她的正眼一看。趙芙是國公府的嫡女,她們早前在宮宴或是各種宴席雅集上也見過, 但談不上有什么交情。 趙芙不喜她處處被人捧著還喜歡以身份壓人, 她也不喜趙芙比自己長相出色, 又不能用身份將對方完全壓制。 她顧盼之時難掩傲色,問:“不是說謝大姑娘也在府上小住嗎?她為何沒來?” 這話聽著是質問, 質問謝韞的失禮。 老太妃淡淡一笑,道:“她的住處略遠一些,想來也快到了?!?/br> 話音一落,謝韞和謝姝進了屋。 一個明艷動人,耀如春華。一個瓊花玉貌,美若霞光,兩人一同進屋,一時之間仿佛處處華光。 熙和郡主認識謝韞,但不認識謝姝。相比謝韞的冷艷逼人讓人不舒服,她更不喜謝姝的花容月貌。 謝韞和謝姝上前行禮,問安。 長公主自然也見過謝韞,在聽到謝姝自報家門之后瞇了瞇眼晴,“原來是謝諫議郎之女?!?/br> 謝家出仕者眾多,無論嫡支還是旁支,若單單是稱呼謝大人三字,難免一團混淆。是以但凡有同姓為官者,世人皆以其官職區別。 熙和郡主睥睨著謝姝,心道原來是一個小官之女,縱然貌美又如何,左不過都是些上不了臺面的人。 “謝家當官之人不少,我怎未聽過還有一位諫議郎?” “郡主有所不知,謝諫議郎與臣婦是本家,同出南陵謝氏。他雖不是謝氏嫡支,這些年卻與我們王府多有走動?!?/br> 老太妃這樣的解釋本意是抬舉謝家,言之下意哪怕謝姝的父親并非謝家的嫡支,但和王府有淵源。 但在熙和郡主聽來,這番話的重點是此謝氏非彼謝氏,謝姝不過是謝家的旁支姑娘,出身上又更低了幾分。 “原來這位謝姑娘是謝家旁支所出,方才我見她與謝大姑娘一同進來,還當她們是嫡親的姐妹?!?/br> 若謝韞和謝姝關系不好,以謝韞的謝氏嫡系嫡長女身份,自然是不愿一個旁支之女被人相提并論。 熙和郡主一語雙關,聽著既點了謝韞,又貶了謝韞。然而她沒想到,謝韞和謝姝的關系不一般。 謝韞回道:“郡主有所不知,謝姝雖非臣女的嫡妹,卻等同臣女的胞妹?!?/br> 她這話一出,自有人替她補全。 趙芙沒開口,開口的是王瑤。 “郡主您是不知道,原本謝大姑娘確實有一位嫡出的堂妹。巧的是名字與這位謝姝姑娘相似,名叫謝淑。謝二姑娘之前也住在王府,因著身體不適被謝家接了回去,后來謝大姑娘就認了這位謝姝姑娘做meimei?!?/br> 這不解釋還好,一解釋就將謝姝描繪成了一個心機女。 長公主下意識蹙起眉頭,方才她見這孩子頗有些合眼緣,難道她是年紀大了,所以看人也走眼了? 她打量的目光不由自主朝謝姝看去,謝姝仿佛有所感,抬起頭來。四目交匯的那一剎那,她的心忽地狂跳了好幾下。 這時她聽到熙和郡主問:“竟然還有這樣的事,謝大姑娘難道是因為她名字與自己的堂妹相似,所以有意抬舉她?” “并非如此。臣女與人相處,唯交心爾?!?/br> “交心?”熙和郡主似笑非笑,“確實是有心了?!?/br> 這話無異于坐實謝姝是個有城府有心機之人。 謝姝沒法替自己辯解,也不想辯解。 她不說話,熙和郡主便自以為是。 當下覺得她出身低又心機身,很是不屑,遂不再理會。 “此前本郡主也與趙大姑娘和謝大姑娘見過,但都未說上幾句話。今日難得又見,我心中實在是歡喜,你們千萬莫要拘謹?!?/br> 這話聽著,有些反客為主的意味。 趙芙不愛聽,“郡主說笑了,這是鎮南王府,臣女像在自己家中一樣,又豈會拘謹?!?/br>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趙大姑娘以為如何?” 小輩們說話,長輩們自持身份,一般不會過多干涉。但熙和郡主這話實在是有點過,老太妃的眉頭已緊緊皺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假,但水承舟行,王權所到之處豈能毫無章法。 她不好訓斥熙和郡主,只好退而求其次。 “殿下,這些孩子都是我們王府的客人,若有失禮和不周到的地方,請您看在臣婦的面子上寬宥一二?!?/br> “你說的哪里話,被寬宥的也應該是我們?!遍L公主看似頭疼不已,對熙和郡主道:“熙和,這里是王府,我們應當客隨主便?!?/br> 熙和郡主立馬變成聽話乖巧的模樣,“祖母說的極是,是孫女一心想維護皇家體統,言語難免嚴厲了些?!?/br> 話好像沒錯,但為什么聽著就是讓人不舒服。別說是老太妃,就是謝秀謝瑩等人,都覺得這話聽起來有些刺耳。 長公主皺著眉頭,一時像是展不開。 趙芙見狀,有心賣好,道:“長公主殿下駕臨王府,王府與臣女等皆是榮幸之至,為表臣女之歡喜尊敬,臣女愿撫琴一曲,以頌長公主殿下與太妃娘娘之情誼?!?/br> 若是尋常之時,她這個提議倒是恰當。只是如今蕭翎剛出了事,雖說是解了毒性命無礙,但人還未醒,此時府中奏樂委實有些不太合適。 然而她是國公府的嫡女,又拿長公主和老太妃的情誼做由頭,勉強也能說得過去。鎮南王妃心中有些不悅,卻也不會在人前駁了自家侄女的臉面。 老太妃顧忌兒媳娘家的體面,也不可能喝斥她,遂眼神有些微妙地與長公主對視一眼,道:“這孩子琴技著實不錯,殿下不如聽一聽?” 長公主笑著說“也好?!?/br> 瑤琴很快被抬上來,是趙芙常用的那把。她坐在琴前,十指優雅地撥動著琴弦,流水似的琴音流水般xiele出來。 一曲終了,長公主夸了幾句。 縱然是客套的夸獎,已讓熙和郡主心生不悅。 原因無它,熙和郡主這些年對于琴棋書畫,皆是勤學苦練,但始終沒有一樣出彩。她又是驕傲的性子,自己天賦不佳學無所成,還極其厭惡比她優秀的人。 “祖母,孫女覺得趙大姑娘琴技確實不錯,琴音之中盡顯舒暢歡悅,倒是讓人有些意外。若是不知情者,還當王府是有什么喜事,卻不知蕭世子尚在昏迷之中?!?/br> 趙芙聽到這話,臉白了白。 她一心想出風頭,想在長公主面前露臉,方才還自以為自己聰明地用了老太妃和長公主的情誼為由頭,旁人挑不出她的錯來。眼下被熙和郡主這么一說,頓時是又惱又心虛。 “郡主怕是聽岔了,臣女是有感于長公主殿下和太妃娘娘的情誼,心生佩服與尊敬,再無其它?!?/br> 熙和郡主還想說什么,長公主淡淡看了她一眼,她立馬一臉的乖巧。 “許是孫女想多了。祖母難得這么高興,不如讓她們都一展所長,熱鬧熱鬧?” 謝姝:“……” 不是吧。 又要表演才藝? 這些人怎么招數都一樣。 熙和郡主的本意是不愿趙芙一人出風頭,而這樣的風頭她自己又壓不住,所以才想著借其他的人手,挫一挫趙芙的銳氣。 趙芙原本很是惱怒,忽而想到什么,心生一計。 “長公主殿下,臣女有一提議,想來您應該會喜歡?!?/br> 長公主“哦”了一聲,讓人聽不出喜怒。 當趙芙的目光朝這邊看過來時,謝姝便知道沒什么好事。 果然。 “長公主有所不知,謝諫議郎之女早年隨父生活在瀾城,打得一手好鼓,上次她那三通鼓一出來,太妃娘娘都說好?!?/br> 三通鼓三個字,讓長公主起了幾分興致,當下問老太妃,“當真?” 老太妃意味深長地看了趙芙一眼,回道:“這孩子的鼓確實不錯,臣婦聽著像那么回事?!?/br> 她這么一說,長公主的興致更高。 如此一來,謝姝被迫獻藝。 鼓被抬上來,依舊是銅環紅漆的大鼓,但不是上回的那個,看著像是新鼓。新鼓上的新漆油亮奪目,應是新干不久。 那鮮艷的紅在她眸中漸散,她環顧著一室的熱鬧富貴,眼神越來越淡,眼前的一切瞬間仿佛如過眼云煙,只恨不得將其沖破。 “瀾城人制鼓,牛皮為上,皮緊而韌。這皮雖緊但略硬,并非瀾城鼓?!彼拿?,娓娓道來。 趙芙皺眉,“一時之間未尋到瀾城鼓而已,這都什么時候了,當著長公主和太妃娘娘的面,難道你是非瀾城鼓不可嗎?” “趙大姑娘急什么?!敝x姝動作未停,“世間善藝者,在使用樂器之前,難道不應該先熟悉一二嗎?我不過是試一試手感,以便等會更好發揮?!?/br> 在眾人的注目中,她的手停在一處,然后不動。 “制鼓匠人在制鼓完成之后必會試鼓,以聲亮且沉為最佳。舉凡是鼓,皮為上,皮好則音色好。若皮不好,則音色虛雜。我竟不知,還會有人在蒙鼓皮上如此之粗心,居然用的是厚薄不一的鼓皮?!?/br> 說完,她拿過旁邊的紅綢鼓槌,用另一頭往那處戳去,鼓面立馬破了一個洞。 “怎么會這樣?”有人驚呼。 “諸位請看,此處鼓皮薄如紙,力氣大的人用手指都能捅破?!?/br> 趙芙腦子里只有一句話: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若是其他人,自然是不可能。 如果不是謝姝有透視眼,又怎么能一眼看穿。一旦用這鼓當眾獻藝,中途破了鼓,旁人不會以為是鼓有問題,而會以為她是心有不滿故意為之。即使最后查出是鼓的問題,她丑也獻了,臉也丟了,傳出去誰還會替她分辨一二。 這樣的算計,一而再,再而三,實在是令人厭煩至極。她已忍無可忍,不想再忍,“敢問趙大姑娘,這鼓你是從何處所得?” 鼓不是王府之物,趙芙不可能扯謊。她震驚到回不過神來,腦子一直處于一片空白的狀態,一時之間根本想不到應對之詞、 老太妃的臉都黑了,鎮南王妃也沒好到哪里去。她們都是內宅之主,見過的聽過的內宅陰私不知有多少,豈能不知這是誰的陰謀。 “殿下,讓您看笑話了?!崩咸鷮﹂L公主道。 她之前順著趙芙的話,目的是想讓謝姝在長公主面前露個臉,萬沒想到貴客上門,趙芙居然還敢耍手段。 實在是太讓她失望了! “那鼓先前瞧著好模好樣的,誰能想到竟然是個不中用的,表面一團錦繡,內里一片混亂的事常有,倒也不用大驚小怪?!?/br> 長公主這話是說事,也是說人。 老太妃點頭,“臣婦也時常想,為何以前瞧著還不錯的,后來怎么就變了呢?” “你呀,還是事事都往好的地方想,卻不知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其實都做不準。本宮以前見過一個孩子,三歲識千字,極其的聰慧,后來再見卻是一臉木然,滿嘴的荒唐,已泯然眾人矣?!?/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