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984節
“他們已經知道了能量傳送,物質傳送實驗被發現也沒有關系?!?/br> “如果實驗失敗,什么都不會發生?!?/br> “實驗成功,技術也可能用在地球上,保密也根本沒有意義……” “這是未來技術?!?/br> “如果實驗能夠成功,未來應用在飛船的跨星際航行上,所需要制造的黑球會非常龐大,也需要在宇宙中制造?!?/br> “那會是非常非常龐大的工程,我們不可能獨自進行……” 有人也考慮到對外的威懾。 現在種花家的科技已經公認是世界第一,并且遠遠的把其他國家甩在了身后。 半公開的實驗也是一種威懾,掌握了物質傳送技術以后,軍事上可以說是跨次元的打擊,未來就不會再有故意制造的沖突。 在絕對的科技優勢下,繼續穩定發展才是最有利的,若是能真正走向宇宙,地球上的競爭似乎也不重要了。 這個大方針下,科技部門公開了很多實驗相關的內容,包括強s波薄層的特性、強s波的基礎理論,也包括超級鉆石以及其他新材料內容,等等。 物理傳送實驗前,科技部門還安排了采訪活動,針對的就是輿論內容。 采訪活動是在西海大學進行。 王浩特別回了一次西海大學,主要還是在新實驗前的等待期休息幾天,也順便參與了采訪工作。 他和第一媒體記者面對面。 王浩先是對研究進行了介紹,“實際上,我們研究的并不是能量傳送,而是強s波制造實驗?!?/br> “能量傳送,也只是研究過程中發現的特殊現象,也可以理解為場力的一種特性?!?/br> “我們專注于實驗和理論是兩個方向的工作?!?/br> “輿論上有很多人談到能量傳送,也談到了物質傳送,說我們的研究是蟲洞技術?!?/br> “這個說法,一定程度上是正確的?!?/br> 記者聽罷明顯感到非常驚訝,他根本沒有想到王浩會公開承認進行的是蟲洞研究。 這個消息實在太驚人了。 王浩不在意的笑笑,繼續道,“雖然說大方向進行的是蟲洞研究,但實際上,我們并不確定能研究出來?!?/br> “蟲洞,也就是超遠距離物質傳送技術,畢竟還只存在于科幻電影中?!?/br> “我的幾個學生,陳蒙檬、丁志強、海倫,組成了一個小組,他們完成了一項新的理論,名字叫做空子與反空子理論?!?/br> “從名字就能知道,他們是對空間進行了解析,他們的理論支持存在物質傳送技術,我不確定理論是否正確,而從理論走向實驗驗證,也需要很長時間?!?/br> “我希望有一天,他們的理論能夠得到驗證……” 第六百七十三章 關系到人類命運的技術,王浩:實驗成功了! 在輿論對于能量傳送研究的關注下,第一媒體針對王浩的采訪快速給報道出來。 第二天黃金時段,采訪還上了新聞節目,并且有時長達到五分鐘的片段,針對個人的采訪能上黃金時的新聞,是極為少見的事情。 由此可見,高層部門對于采訪的重視。 上級部門如此重磅的進行宣傳,一方面是應對沸沸揚揚的輿論。 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表達對于研究的重視,向全世界進行高端科技研究的宣傳,確立種花家是科技最高端國家的地位。 還有一點,也是為了增加威懾力。 能量傳送相關的研究,用在軍事武器上就是跨次元級別的打擊能力,高調告訴全世界擁有這種技術,就足以形成非常巨大的威懾。 在報道發布以后,國內外輿論更加沸騰了。 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的是,王浩竟然出現在了公眾視野中,面對面的接受采訪,并承認進行能量傳送的研究,他還談到了很多的內容,包括所做的研究項目,涉及到的技術,還談到了一種新型的理論。 黃金時段發布的新聞片段中,就有王浩對于新理論的說明。 他說是自己學生完成的研究,但所有人都覺得研究肯定離不開他,研究打上了‘王浩’的標簽,受到的期待已經非常高了。 那可是物質傳送實驗,可以直接理解為蟲洞技術。 蟲洞技術,是一種科幻小說中才會出現的跨星系傳送技術,而人類必須要掌握蟲洞技術,才能夠進行跨星系的探索。 這主要是因為宇宙太過于龐大。 現在能確定僅僅是太陽影響的范圍就超過一光年,一光年,也就需要在光速下飛行一年。 換句話說,有飛船能夠達到光速飛行,也需要一年時間才能飛出太陽的影響范圍,而想要達到最臨近的星系,至少需要航行五年以上。 這種以光年為距離的航程,會讓任何先進的飛船感到絕望。 如果沒有蟲洞技術,制造出再先進的飛船,進行跨星際航行也等于同于‘流浪’,等同于是進行一場不知有生之年是否能返回旅途的旅程。 另外,人類還沒有進行太陽系外圍的探索,太陽系周邊是否有風險也是不確定的。 這也就是說,飛船只靠飛行走出太陽系,可能會面對非常大的風險,也許就會變成一場死亡之旅。 如果擁有蟲洞技術就不一樣了。 蟲洞可以把兩個星系連接在一起,飛船穿過蟲洞就能直接到達另外的星系,大大減少航程的同時還增加了安全性。 所以科學界普遍認為人類只有擁有了蟲洞技術才能夠朝著太陽系外進行探索,同時也會擁有廣闊的未來,真正走上征服宇宙的道路。 否則,人類就會被局限在太陽系內。 不管科技再先進、再發達,無法走出太陽系,也就必須要面臨資源匱乏的現狀。 太陽系內,能夠供給人類正常生存的就只有地球,而地球已經快被人類擠爆了,人類的活動對于氣象有了很大的影響,并已經造成了巨大的環境問題。 同時,太陽系內資源匱乏,有價值的星球非常少,也會導致人類發展嚴重受限。 這個背景之下,探索其他星系就變得非常重要,也會讓人類發展的未來變得無限廣闊。 在王浩的采訪報道出來以后,國內外輿論都在熱烈的討論,一大堆的科學家站出來針對物質傳送技術發表自己的看法,“如果能掌握物質傳送技術,也就是蟲洞技術,就可以制造大型的飛船,大型的蟲洞?!?/br> “所有國家可以聯合在一起,集合全人類的力量一起走出太陽系?!?/br> “這已經不是暢想,而是擺在面前的選擇?!?/br> “屆時人類將會真正開啟星際移民時代,地球不再是唯一,人類真正邁向宇宙……” “在關系到人類命運的星際探索面前,一切的爭端都不重要了?!?/br> “當前最重要的就是掌握物質傳送技術!” “任何人都會希望,王浩團隊的研究能夠取得成功,物質傳送理論得到驗證……” 這是事實。 哪怕是阿邁瑞肯都有很多人希望新理論能夠得到驗證。 那就代表人類無限廣闊的未來。 這種物質傳送技術早已經脫離了地球科技的范疇,在地球上使用真就是小大材小用了。 如果有團隊掌握了這種技術,對于全人類都是個好事情,原來的爭端都不重要了。 在沸沸揚揚的輿論中,好多人開始關心新理論的驗證問題。 驗證,需要多久呢? 好多人都開始討論起來,“一項全新的物理理論,從出現到驗證,常規來說,需要幾十、上百年時間?!?/br> “現在已經有了能量傳送技術,說明空間是可以穿透的,或者說兩個超遠距離的空間可以連接在一起,那么物質傳送就一定是存在的?!?/br> “即便新理論不正確,也存在這種技術?!?/br> “必須要加大研究力度?!?/br> “種花家已經掌握了制造大型飛船的技術,他們制造出了光壓發動機,能夠驅動大型的飛船在宇宙中快速航行?!?/br> “若是再有了蟲洞技術,人類就可以直接走向探索宇宙的道路?!?/br> “實驗需要更多人參與,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去加快研究步伐……” 很多國外的科學家自然是希望參與到實驗研究中的,他們非常想要加入到最頂尖的研究。 一些國家和機構也和種花家進行接觸,希望能夠在研究上分上一杯羹,還許諾進行大筆的投資。 還有一些人則喊起了口號,比如‘探索宇宙關系到全人類的命運’、‘未來建造超大型的蟲洞需要全人類參與’,等等。 這些口號是有一定道理的。 未來要構建超大型的蟲洞,必定是非常龐大的工程,可不是一個機構出資就能夠制造出來的,屆時必定會讓很多國家和機構參與其中。 但是,那是未來。 當研究還處在快速進展的階段,其他的國家和機構想要參與其中,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 當輿論還在討論要多久才能擁有蟲洞技術的時候,強s波研究組已經準備進行驗證了。 研究組上下都希望能夠有實驗發現,一個是說明理論是正確的,另外,有實驗發現也就意味著,他們研究出了物質傳送技術。 王浩也非常希望實驗能夠有發現。 在接受采訪的過程中,他只是對于新理論進行了說明,并表示未來希望能得到驗證,并沒有談到馬上就要驗證。 主要是因為,實驗是否有發現是不確定的。 如果實驗有了發現,再根據情況進行一定的公開也不遲。 在實驗準備階段,研究組已經在太空同一位置釋放了五次強s波薄層,后面的三次并沒有進行能量傳送實驗,就只是派出千隼飛船進行觀察。 最后一次則派出了新的飛船——千隼雷達船。 千隼雷達船,也就是常規千隼飛船上安裝了精度非常高的雷達設施,依靠制造常規脈沖短波來對太空上的物體進行探測。 千隼雷達船在太空上航行的時候,能夠對于五十公里范圍內,超過五厘米的物體進行探測。 研究組對于設備改造也完成了。 設備設計的非常精細,在黑球出現位置的下部,放置了一個升降桿,下面則是強電磁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