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907節
“想要對幾百公里高度的衛星進行監測,常規雷達是做不到的?!?/br> “我們的雷達技術就是最先進的,他們能做到對衛星進行監測,肯定是用了更高端的技術,能想到的就是一階雷達……” 一階雷達、一階電磁波。 這個分析結果說出來,就讓大部分人確認下來,種花家是‘一階技術’的發源地,掌握了一階材料制造技術,也是他們率先發現了一階波。 第一個發現的是一階綠光波,后來又發布了幾項一階波相關成果。 其他國家也在不斷的研究,但最大的成果也只是制造出某一頻度的波,或者是光波,或者是低頻紅外線波,最高端的也只達到紫外線頻度。 雷達波,是高頻脈沖短波。 一階高頻脈沖短波,別說是穩定制造了,他們最多就是想一下概念。 所以具體一階雷達會有什么效果,他們也根本就無法想象,但要說能夠對于衛星進行偵查,他們根本就不會懷疑。 現在的公告更是證實了這一點。 在分析確認了以后,阿邁瑞肯的高層們頓時有些慌了,最初是六角大樓的官員,后來一號決策人知道消息也同樣感覺很慌,他們一時間不知道該怎么應對,只能緊急召開高層會議。 其中也包括為一號決策人服務的國際關系應對小組。 國際關系應對小組考慮的不是技術,不是對方怎么掌握的衛星軌道,而是對方發出公告的目的…… “是威懾?” “應該是進行威懾,來展示他們的超高端技術?!?/br> “和光壓發動機進行太空測試有關,估計是想保證發動機在太空的安全吧?” “應該是這樣……” “我們要怎么應對?” 這個是高層官員該思考的問題,他們最開始考慮的是,要控制其他的衛星跟蹤、檢測,而現在則不知是否該繼續。 他們只喜歡打有把握的仗。 現在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情況,也完全沒有把握,萬一出現問題呢? 如果出現了問題,控制不住局面,爆發戰-爭該怎么辦? 現在常規戰爭是打不過的,他們根本無法應對空艦飛碟的威脅,對方能利用空艦飛碟,輕易的拔除海外基地、航母艦隊,甚至直接威脅到本土。 到時候,怎么應對? 難道去打人類毀滅的核-彈戰爭? …… 阿邁瑞肯高層討論認為,公告發出的目的是進行威懾。 實際上,是警告。 種花家根本沒有威懾的想法,他們已經掌握了最高端的科技,只是用來威懾空艦飛碟就足夠了。 現在發出公告是警告所有國家、機構,不要派出其他衛星過來偵查、監測,因為光壓發動機的太空測試,時間、速度、軌跡路線,考慮的只有公告內的衛星,也就是測試過程不會干擾到公告內衛星的運轉。 如果有其他衛星進入管制區域,受到發動機測試影響軌道偏離,甚至發生了故障墜毀,因為已經進行了‘警告’,他們就不會再為此負責了。 光壓發動機的太空測試是公開的,根本不怕被監測,高度不會超過1200公里,也肯定會被更高的衛星監測到。 單獨的衛星無法對光壓發動機進行跟蹤、監測,但針對指定區域拍攝大量圖像,也能分析出測試過程,保密根本沒有意義。 另外,他們是進行公開測試,也會在測試過程中進行直播,公布一些具體的畫面和測試內容。 航天飛船,工業公司只是希望測試能夠順利進行,中途不要有任何意外發生,順順利利的就是最好的。 之所以設定了太空軍事管制區域,是因為光壓發動機測試過程中會,全程開啟引力護盾,而且是開啟兩座引力護盾設備。 有衛星進入引力護盾區域,就肯定會發生軌道偏移,甚至是發生嚴重的故障。 此外,他們還會在太空上實驗激光武器,激光武器會適當降低威力,覆蓋范圍也輕易達到上千公里。 雖然測試的過程中,激光武器擊中衛星的概率極為渺小,但也許就有運氣不好的衛星被擊中。 所以他們才會發布公告,就是警告不要有其他衛星進入了區域中。 雖然他們是好心提醒其他國家和機構,不要派出其他衛星進行監測、跟蹤,但其他國家和機構并不是這么理解的。 太空軍事管制區域的公告,放到國際上引起了軒然大波,輿論進行了沸沸揚揚的討論,大量的媒體也進行了報道。 有些國家和機構對此表示了不滿,一些有影響力的人物,也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太空是所有國家共有的,百公里外已經超出領土范圍!” “在太空設定軍-事管制區域,不符合《國際法》,也沒有任何依據……” 國際認可的領空最低高度為海平面上方的22.2公里(12海里),但一些國家把這個高度定為更高的高度。 比如,阿邁瑞肯的最低高度是25.3公里(13.7海里)。 1919年的《巴黎公約》、1944年的《芝加哥公約》都確定了“空中主權”原則,即締約國對其領土之上的空氣空間擁有主權。 隨著人類的飛行活動進入外層太空,領空的上限高度變成不明確,多數國際法專家主張外層空間不屬于領空范圍,部分國家默認85公里以上的空間不屬于領空范圍。 也有的國家認為100公里以上才是領空的上限,一些大國則認為200公里可以算作領空上限。 在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成功后,阿邁瑞肯提出從所屬領土的地面開始,一直到月球高度的38萬公里都是阿邁瑞肯的領空范圍。 但是,實際cao作中,他們仍然對越過本土上空的衛星和其他軌道飛行物實際上沒有什么管轄權。 當然,主要因為沒辦法管轄。 現在設定一千二百公里高度的軍-事禁區,確實遠遠超出了國際法以及大國的默認高度。 在熱烘烘的輿論中,一條來自阿三國的言論喧囂而上,“設定所謂的1200公里高度,根本沒有任何意義,種花家也根本管轄不到?!?/br> “就算派出衛星進入區域偵查,他們又能怎么樣?” 對此,公告方給出的回答是八個字,“可以試試,后果自負!” 后果自負,沒什么。 前面加上‘可以試試’,就相當有意思了。 外界輿論不知道的是,好多國家和機構都希望阿三國能當個出頭鳥‘試一試’。 阿邁瑞肯高層討論不休,正不知道該如何應對,想派出其他的衛星進行試探,又擔心會造成什么重大沖突后果。 公告發布的衛星軌道數據,是超高威懾力的大殺器。 有高層代表就私下都聯系阿三國,想讓阿三國出面去‘試一試’,甚至答應后續提供一些高端的衛星技術。 于此同時,輿論依舊圍繞公告展開。 大量的專家站出來也對于公告內容、光壓發動機本身進行分析,“公告上標明了所有經過或接近相關區域的衛星圖像以及軌道數據?!?/br> “這說明種花家掌握了所有千公里下衛星數據,他們的探測手段很可能是地面雷達,也就是說他們掌握了以地面雷達探測衛星的超高端技術?!?/br> “這是非常震撼的太空雷達技術?!?/br> “另外,他們特別發布軍-事管-制區域,很可能和測試本身有關?!?/br> “可以確定的是,光壓發動機裝配了激光武器,幾百公里外的空氣極為稀薄,激光武器的威力、射程都會有很大提升,覆蓋范圍可以輕易達到幾百、上千公里?!?/br> “掌握了精準的太空偵測技術,又擁有覆蓋超遠距離、可在太空使用的激光武器,光壓發動機能夠在太空中,瞬間擊毀幾百公里范圍的衛星……” 第六百一十五章 真就是宇宙飛船,無法應對的絕望! 公告上的衛星數據,能讓人聯想到很多東西,仔細分析后能確定的是,種花家掌握了非常高端的雷達技術,可以偵測到1000公里高度以下的衛星。 這項高端的雷達技術,也許是地面雷達,也許是太空的衛星雷達,最關鍵的是能夠偵測到衛星,能夠跟蹤并分析衛星的軌道數據。 如果再聯系光壓發動機安裝激光武器,就讓人感覺非??膳铝?。 “這足以讓光壓發動機成為最具威力的太空武器!” “它能夠對于千公里下的所有衛星進行直接的打擊,而且幾乎沒有任何的損耗……” 光壓發動機采用的是湮滅粒子技術,可以說就是無限能源的技術,發動機表層安裝的激光武器,能源自然來自發動機的內部,甚至連地面上的電能都不會損耗。 沒有任何損耗的打擊方式,就可以一直持續不斷的進行,想想就知道有多可怕了。 常規打擊衛星的手段都是地面導彈。 地面導彈是非常昂貴的,用幾發地面導彈摧毀一顆衛星,甚至可能會有些得不償失。 這也是發動機上激光武器的巨大優勢之一。 不過輿論更關注光壓發動機本身,“光壓發動機擁有了這種級別的打擊能力,應該已經不能稱之為‘發動機’了吧?感覺早已經是空天母艦了?!?/br> “現在還沒有確定代號,只是說會叫做空天母艦?!?/br> “但是,這種程度確實不是發動機了……” “空天母艦就是太空中的航母,有了空天母艦以后,種花家就在太空有了絕對的威懾打擊能力,擁有了太空的主導權、霸權?!?/br> “太空的主導權、霸權,也將會影響到所有軍-事領域的主導權、霸權?!?/br> 太空主導權的優勢太大了。 在軍-事領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空軍的出現、戰斗機以及其他的空中武器,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篇章。 自從有了航空武器以后,各個軍事大國都投入了大量的金錢和精力進行研究,過去的一百年時間,航空發動機、各類型的戰斗機、轟炸機以及其他航空武器,一起撐起了武器發展的半壁江山。 現代戰爭中,空中力量,往往對于戰爭結果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伴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軍事領域的競爭從航空轉到了太空。 現代高科技武器往往都依賴于太空衛星,戰斗機、艦艇的定位就很關鍵,大量先進武器也依賴于衛星引導,才能夠準確鎖定目標并進行打擊。 如果能夠擁有太空的主導權、霸權,讓對手的衛星全部失效,等于是損壞了對手高科技武器的‘眼睛’,可以說,就能夠決定一場常規戰爭的走向了。 當然,輿論也只是輿論。 一大堆猜測性的報道和說法,也不一定是準確的。 所有人還是看向了即將進行的太空測試。 在太空測試的前一天,航天飛船工業公司發布了太空測試有關的信息,他們確定會在測試中釋放大型衛星,也會在太空中試驗激光武器。 最后一條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但并沒有出乎輿論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