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863節
“至于內容是什么,真實不真實……好像也不重要?!?/br> “好吧!” 徐老師長嘆一口氣。 他的面色有些復雜,心里感慨王浩的研究總是出人意料,以前還能看懂一些,現在根本搞不明白了。 鄧懷真的心情也很復雜。 現在聽到王浩的申請,他都有些害怕了,作為科技部門的顧問,他自認為對各方面都了解一些,但每當牽扯到王浩的研究,他就變得什么都不懂了。 就像是這份申請文件,實驗內容是能看懂一些的,但牽扯到理論構架的內容,復雜到讓他感覺都想放棄。 同時,也讓他感覺自己好像什么都不懂…… 軍方部門的反應,和科技部門也差不多,知道王浩只是要調用沈會明團隊就直接給通過了。 光壓發動機項目基地就簡單多了。 沈會明團隊只是負責安裝一階雷達,并提供一定的數據資料給設計組做參考。 在得知王浩要做新的研究,并需要自己的團隊配合以后,沈會明就留在了一組人在實驗基地,他則帶著其他組返回了西海。 …… 這一次的輻射測定工作分為三部分,一部分是強湮滅力場區域周圍,一部分是在引力場周圍。 最后就是常規的檢測。 相對來說,常規檢測才是最復雜的,因為他們要考慮電流產生的電磁波,并平衡熱輻射的環境,得出的數據組對比才有研究價值。 所以,常規的檢測要做很多次,工作量也是非常龐大的。 王浩見到沈會明以后就開始交代工作,因為檢測工作量非常的龐大,他還特別打了個申請,從雷達研究所調用了二十幾個人,給沈會明團隊增加人手。 之后,他考慮把實驗放在湮滅力場實驗組,但后來和其他人溝通以后還是放棄。 現在的研究是引力場技術,參與的人員好多并不知道湮滅力實驗組。 比如,核心的錢宏宇都不知道。 這些人是沒有資格去湮滅力場實驗基地的,當然也可以發展一部分人過去,但考慮到引力場是一項全新的研究,還需要超導材料研究中心以及附近的軍工廠配合,他還是決定分成兩部分做實驗,和引力場輻射相關的,就直接放在反重力中心。 之后的實驗工作就交給沈會明了,他們只需要等待實驗數據就可以了。 …… 光壓發動機實驗組。 沈會明團隊被調走還是有一些印象的,比如,有些核心人員知道了王浩在做某項新研究。 曹東明就和保羅菲爾-瓊斯說起這件事,“保羅,你知道嗎?沈會明被調去了西海,好像是和王院士一起做一個新的研究?!?/br> “為什么?我們還需要他的團隊……” “不是所有人都走,留下了一組?!?/br> 曹東明道,“一組人也夠了,而且王院士的研究更重要?!?/br> “做的什么研究?”保羅菲爾-瓊斯好奇的問道。 曹東明搖頭,“這個我就不清楚了,估計是一項全新的技術吧,或許和一階波有關?畢竟,沈會明……” “也對?!?/br> 保羅菲爾-瓊斯表現的不太在意,實際上,他心里在意極了,王浩離開的時候就說有一項重大的實驗發現。 現在沈會明也回去了,感覺情況更不一般了。 那么,會是什么研究呢? 保羅菲爾-瓊斯越想就越好奇,他就決定旁敲側擊的問一下其他人。 然后他給海倫、黃振以及丁志強發了郵件,上面寫道,“你們在做什么研究?當然,我不會直接詢問內容?!?/br> “你們也不用直接說內容,我只是有些好奇,你們說個大概就可以,比如,和什么有關系?” “有哪些關鍵詞?” “……” 海倫、黃振以及丁志強看到郵件內容,第一反應都是有些發懵,不是詢問內容? 有哪些關鍵詞? 這種欲蓋彌彰的行為也太明顯了吧? 不過,想到保羅菲爾-瓊斯的性格倒是也正常,他們就干脆按照保羅菲爾-瓊斯說的,只是發了一個關聯詞。 海倫發的是,“定向性?!?/br> 黃振發的是,“宇宙?!?/br> 丁志強發的是,“空間?!?/br> 保羅菲爾-瓊斯受到三個關鍵詞,不由得贊嘆自己的明智,當把三個詞結合在一起以后,頓時懵了,“宇宙?空間?定向性?” “難道……” “王浩在研究蟲洞技術?” “我的上帝——” “??!” 第五百八十二章 置信度4σ,新的物理發現,空間技術最重要的一步! 引力場的研究開始了。 沈會明團隊的輻射測試實驗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他們需要在三種不同環境下,進行各種頻率的輻射測試。 為了保證數據的準確,每次測定工作都需要對于數據進行精確的處理,排除外部環境因素的干擾。 王浩則帶著研究組做理論性研究,他們需要構建底層的數學理論來構架對空間的理解。 理論性工作是非常復雜的。 他們唯一確定的就是實驗制造出了引力場,假定的條件則是引力場是通過制造空間的方式產生的,首要解決的就是輻射是如何擴充空間的。 因為中間沒有代換因素,兩者甚至完全關聯不上。 雖然有很多理論都認為,存在粒子就會存在空間,但實際上,給出的都只是定義而已,并沒有相關的數學分析。 他們的工作則是結合實驗,以底層湮滅理論來構建空間關聯的因素,也就是從側面去解釋,為什么有粒子就出現空間,然后再聯系特殊輻射來解析空間拓展問題。 整個過程就是去形容一個完全不理解的東西,以各種可理解的內容去延展目標的屬性,來進行一些描述工作。 其實就和盲人摸象的意思差不多,盲人并不知道大象具體是什么,就只能通過撫摸的方式,通過觸覺去了解大象,想了解全部是非常困難的,了解一部分進行描述已經很了不起了。 這樣的工作持續了三個月。 在三個月時間里,王浩帶著自己的研究組一直做理論工作,他的工作還是非常忙碌的,中途也去了一趟光壓發動機項目基地,查看研究進度的同時,也帶回了保羅菲爾-瓊斯。 實際上,王浩并沒有打算把保羅菲爾-瓊斯帶回來,因為保羅菲爾-瓊斯在實驗基地的工作也很重要。 他可不只是設計宇宙飛船的外形,還有牽扯其他方面的工作,他是電子組的負責人之一,也是數學組的直接負責人,好多工作都要找到他頭上。 但是,保羅菲爾-瓊斯打了申請,還死皮賴臉的非要跟著回來。 王浩被糾纏的很郁悶,想到研究確實很缺人,還是決定把保羅菲爾-瓊斯帶回來。 保羅菲爾-瓊斯一直以為王浩正在研究蟲洞技術,等回來以后才知道研究的是引力場,心里還稍稍有些失望,但仔細一想,又有些釋然了。 現在要談蟲洞技術,實在是太早了,他們的科技基礎根本關聯不上。 引力場,似乎還有些希望。 在加入到研究中以后,他馬上就沉浸其中,發現自己的想法也是正確的,因為引力上直接牽扯到空間問題,而蟲洞技術同樣可以理解為空間技術。 引力場關聯空間的控制,也等于是為空間技術打開了一扇大門,后續的發展前景就非常廣闊了。 任何的科技走出第一步才是最困難的。 比如,火藥技術。 有了火藥技術為基礎,后續才能制造出黑火藥、火炮、炸彈,并發展到現在的高科技武器,但終歸絕大部分武器,還是有著最基礎火藥技術的影子。 如果能完成引力場關聯空間的研究,后續就可以拓展研究更高深的技術。 蟲洞…… 似乎也不遠了? …… 研究還在繼續。 沈會明團隊例行提交了新的實驗數據,他們已經是第六次提交數據,每一次提交的數據都非常的龐大。 沈會明團隊負責的是實驗,而具體數據解析工作則交給分析組負責。 分析組,是和雷達研究所方面的合作。 雷達研究所有一個專門的輻射研究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穆晟是非常著名的微波輻射專家,也非常善于對于數據的整理和分析,他手下的團隊實力還是比較強勁的。 王浩就把數據分析工作交給了穆晟負責。 實際上,他并沒有指望穆晟團隊能研究出成果,只是希望他們能夠做一些初步的分析,得到一些簡單的結論。 即便是對于穆晟團隊的期待不高,他也完全沒有想到,對方花費了三個多月的時間,沒有能提交任何有關結論的報告。 他決定再給穆晟團隊一次機會。 雷達研究所。 穆晟正坐在辦公室,查看著沈會明團隊新提交的數據,只是隨意翻看了幾眼,他就知道和上次的數據是類似,并沒有什么出奇之處。 他有些苦惱的對張揚說道,“張教授啊,又是這樣。我感覺合作的這個研究根本沒有希望啊?!?/br> “我們分析了一大堆,用了各種方法,雖然也找到了偏差,但都是在誤差范圍之內的?!?/br> “丁志強教授說利用對比法,但我們對比來對比去我沒有結果,這些數據都很類似?!?/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