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852節
“現在——” “大家可以輕松下來了!” 頓時。 歡呼聲更猛烈了! 第五百七十四章 公開信息!研究會帶來人類毀滅的危機? 光壓發動機的起降測試是下午進行的。 同一時間,阿邁瑞肯是黎明前的夜晚,歐洲已經到了清晨時分。 不管是阿邁瑞肯,還是歐洲方面,都通過各類型的的衛星,拍攝到了很多實驗測試的照片,還通過衛星視角觀看了發動機起降測試實驗的后半程。 以衛星的視角看光壓發動機的起降過程,受到太陽光反射以及發動機下方強烈光源的影響,導致身處在空中的灰白色發動機變得十分模糊,大致只能看到一個輪廓。 最明顯的還是下面一道強光柱。 衛星中心的人員從強光柱就能確定,發動機使用的就是‘光壓推力’,“你們來看看熱感數據,那個大塊頭下方測定到了超過6500攝氏度的高熱?!?/br> “溫度這么高?” “這不高吧?我看過一些報道,說要制造5萬攝氏度以上高溫,才能夠產生足夠大的推力……” “6500攝氏度也很高了!” “不要看什么報道,他們又不是研究發動機的,現在的才是真實的?!?/br> 其他人都沉默了。 雖然不是報道中說的幾萬攝氏度,但超過六千五百攝氏度也非常驚人了。 6500攝氏度是什么概念? 太陽表面的溫度也不過只有五千攝氏度。 在一階材料出現前,公認熔點最高的是物質是鉿合金,分子為ta4hfc5,熔點溫度為4215攝氏度。 換句話說,五千攝氏度可以融化所有物質。 僅僅溫度一項數據,就能知道光壓發動機的科技含量究竟有多么驚人了,甚至讓衛星中心的人員都感到絕望。 他們帶著震驚,討論著,“我感覺以后科技還是要看種花家,其他國家都不行了,遠遠比不上?!?/br> “是啊,根本沒有希望?!?/br> “阿邁瑞肯總說趕超、趕超,那個新決策人還說要彎道超車,最初說研究什么反物質技術,結果證明根本不存在,太好笑了?!?/br> “比不了啊比不了,科技水平差太多了,就現在看到這個大家伙……誰能研究出來?這就是外星科技呀!” “好像根本不是地球能做到的……” “再過100年都不行!” “別說那么多了,還是把信息上報吧,這才是我們的工作?!?/br> …… 阿邁瑞肯的一號決策人是早上知道的消息,他才剛睜開眼睛就聽到說‘光壓發動機完成了起降測試’。 一號決策人一時間有點兒發懵,“什么發動機?什么測試?” “光壓發動機!種花家、航天飛船工業公司那個研究……” 一號決策人呆愣了好半天,才終于反應過來,他驚訝的張著嘴,問道,“今天是愚人節嗎?” “我說的是真的?!?/br> “我想,今天您的工作就是它了……” 一號決策人依舊認為是個玩笑,因為在他的心里,所謂的‘光壓發動機’項目就是未來科技的研發。 這種未來科技的研發項目,就像幾十年前的核聚變研究,即便是開啟了項目并進行了投入,所有人也知道,只是進行積累技術而已,并不是真的要制造出可控核聚變。 現在竟然說光壓發動機完成了起降測試? 這根本不可能! 一號決策人的內心一直都非常堅定,直到他看到了衛星圖片,還有好幾個機構發來的數據情報信息。 “這竟然是真的!” 他還沒來得及做什么,就接到了來自其他國家決策人的電話,通話內容自然和光壓發動機有關。 每一個決策層人員的反應都差不多,最開始是不相信,后來相信了就非常震驚,然后就不得不處理相關的事務。 他們需要對這件事做出反應。 光壓發動機項目被認為是未來的科技研發內容,但現在竟然能夠飛起來,一定程度上就代表研究成功了。 飛起來是第一步,也是最為重要的一步。 那么大塊頭的發動機能夠飛起來,也就代表能夠脫離地球的引力,那么距離進行高空飛行就很快了。 等完成了高空飛行,下一步就是進行太空中的飛行。 針對光壓動力來說,兩者沒有難以跨越的技術瓶頸,因為光壓動力不依靠空氣推力,到太空中降低了地球引力作用,反倒效果會更加明顯。 光壓發動機能飛起來,也就代表解決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問題。 下一步、再下一步的技術進步,剩下的也只是時間問題,區別只是時間長短而已。 很多決策層人員也接受了這個事實,他們馬上開始了忙碌的工作,一個是和背后團隊討論相關的事情,另一方面兒就是不斷和其他國家的決策層人員進行溝通交流,針對相關問題發表看法、交換意見。 之后就是召開內部會議。 這種內部會議和決策無關,而是科技、學術性質的,大體上就是找一大堆的科學家、學者,讓他們了解現有的情報,來分析出技術信息。 阿邁瑞肯是這么做的;其他很多國家也是這么做的。 他們首先必須了解更多的信息,知道光壓發動機的科技在什么層次上,以及附帶相關的技術級別,才能針對研究應對方法。 但最初的討論模式基本相同,學者和科學家們對于給出的信息第一反應也是‘不可能’。 “這根本不可能?!?/br> “光壓發動機屬于未來科技,現在最多也只能驗證理論問題?!?/br> “只完成一部分研究已經很厲害了。起降?開什么玩笑?” “這是假消息吧?” “雖然有衛星圖片,但會不會是魔術表演?比如他們做了一個模型,然后讓模型飛到了空中……” 最后的說法還是被直接否決了,因為大塊頭的發動機可以作假、起降場面也可以做假,但熱感衛星監測的高溫做不了假。 在起飛的發動機下方,確實檢測到了6500攝氏度以上高溫。 這個溫度下,不管什么東西都會被融化,隔熱都是沒有意義的。 除了發動機下側位置的最高溫度反應以外,地面也有熱感溫度數據,并且輻射覆蓋了很大范圍。 能量,是做不了假的。 科學家們帶著震驚分析起來,“如果確定是真實的,發動機下方出口處是在6500攝氏度,從理論上來說,內部的溫度應該在2000到5000攝氏度之間?!?/br> “我們不知道技術原理,也只能從能量的角度進行推測?!?/br> “這個溫度制造出強光壓,原始理論層面是不可能的。要么原始理論是錯的,要么他們采用了一種全新的理論技術,降低了對于溫度的需求?!?/br> “另外,有證明湮滅粒子技術確實和正反物質抵消的反應很類似,都是制造純粹的能量,準確的來說,是光能?!?/br> “還有,能確定他們的隔熱材料,最高能夠承受溫度超過7000攝氏度……” “還有一種可能是,他們只是實驗了技術,但一次實驗以后,會有大量的材料損壞?!?/br> 最后一句話,讓決策人員們有了少許的欣慰。 他們可不希望未來科技般的高端航天發動機出現在種花家。 如果種花家真能制造出光壓發動機為推力基礎的航天飛船,他們在太空爭奪領域就會一敗涂地,甚至完全沒有競爭的機會。 這是不可接受的。 太空爭奪,代表著國家多領域競爭的未來。 掌握了太空領域的主動權,就會占據全面的軍事、科技優勢,技術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地面上再高端的科技,也變得沒有絲毫意義。 這就像是百年前,空中對地面的絕對優勢。 那些沒有戰斗機的國家,對于空中飛行的戰斗機沒有絲毫辦法,能做的就只是隱藏躲避而已。 當時還只是最低端、沒有防護的戰斗機。 若是換做現代高端的戰斗機,放在百年前可以橫行無忌,想要摧毀什么目標就能夠摧毀什么目標。 現在的光壓發動機就是如此,和光壓發動機支持的航天飛船相比,他們所掌握的太空技術,用‘百年前戰斗機’來形容,都能算的上是‘贊美’了。 因為他們的太空技術,也只是能讓裝置升到太空而已。 光壓發動機支持制造的航天飛船,可以在能源上實現自己自足,就能夠在太空自由的航行,同時能夠承載大量人員、配置高科技武器系統,甚至可以跨越星球進行航行。 這怎么比? 想想,都很絕望。 “研究,也只是剛剛起步,距離完成還很遙遠……” “肯定是這樣!” 好多的決策人員也只能這么想,因為他們發現沒有任何辦法去應對。 現在的種花家掌握了很多高端科技,軍事上也一定程度上超越阿邁瑞肯成為世界第一,除非是抱著人類滅絕的想法去打一場毀滅戰,否則就只能遠遠看著。 甚至,簡單的制裁都做不到。 因為種花家掌握著最高端的科技,還擁有完善的工業體系,他們可以用制裁其他國家,其他國家不被制裁已經很好了。 比如,阿邁瑞肯。 如果種花家限制一階材料的出口,阿邁瑞肯的很多領域都會被波及,尤其是高端制造業,會快速下滑淪為末流,市場則會被其他國家搶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