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840節
大部分監督人員都是去學習的,他們需要在工作的過程中,了解粒子對撞機的運行機制、檢測機制等內容,就可以吸收技術和經驗,轉而用在國內的大型粒子對撞機項目上。 談判結果,三方都很滿意。 核子組織得到了六臺強湮滅力場設備,他們后續可以進行圍繞強湮滅力場展開的實驗,就肯定有很多新的發現。 他們會重新成為‘科研主角’。 國際湮滅理論組織得到了一臺設備,也可以進行全新的實驗,還達成了和核子組織之間的實驗合作。 科技部門的收獲也很大。 首先就是120億歐元的資金,當然加入核子組織也是有付出的,他們確定會分攤核子組織每年百分之十的經費,但支持也只是后續的,平均到每一年也只有幾億歐元。 另外,就是和核子組織的合作,能讓實驗快一點展開,也能吸收經驗來完善國內的粒子對撞機項目。 同時,派出團隊參與實驗,也能培養很多相關領域的人才。 如此多收獲的情況下,付出的也只是一個淘汰、不能用于實際,甚至可能很快被研究出來的技術而已。 …… 當三方的合作達成時,阿邁瑞肯的科研焦點依舊是格魯姆湖計劃組,庫博成為了‘科研明星人物’。 很多人都贊嘆庫博研發的高效,他們成功掌握了直流反重力技術,那么后續就很可能研究出區域性強湮滅力場技術。 “哪怕只是兩倍率、三倍率,也可以了?!?/br> “找到方向最重要,只要有了方向,慢慢的就能取得進步,進而掌握更高端的技術?!?/br> “庫博的工作還是很成功的……” 當庫博成為了科研明星以后,自然就被媒體大肆報道,他多出了很多崇拜者,甚至有人說庫博是‘阿邁瑞肯的王浩’。 科羅特-詹姆斯就對此調侃道,“阿邁瑞肯的王浩,真是了不起……” 庫博被說的黑了臉。 哪怕也對于研發成功非常得意,他也不敢去自比王浩,更不用說,他不是純粹科研人員,研發事務都是詹姆斯負責的。 庫博還是很興奮的。 在研發成果提交了以后,白房子已經給了明確的支持,直接就拿出了30億美元,針對湮滅力場技術的研發,30億美元算不了什么,但也足以支持一個階段的研究了。 “后續肯定還會有資金?!?/br> “決策人會啟動新的計劃,以后我們就不用擔心經費問題,可以放開說要大干一場!” 庫博確實很興奮。 詹姆斯卻沒那么樂觀,他說道,“雖然我們很成功,但想繼續有成果很難……我指的是區域性強湮滅力場?!?/br> “那可不是一般的技術,三十億的資金還是太少了?!?/br> “我覺得,一切順利的情況下,也許會用掉百億美元,甚至是幾百億美元,還只是高壓混合材料支持的技術?!?/br> “或許,最后證明我們的努力都是無用功?!?/br> 他用力搖了搖頭。 “不要灰心?!?/br> 庫博安慰道,“我相信我們可以的……” 話音剛落,就聽到門口傳來一聲喊,“新消息,能源部發來的,湮滅組織和反重力中心達成了合作!” 庫博一愣,馬上查看消息。 他們看的不是新聞,而是能源部以及其他機構,發布的第一手消息,可以算是‘內部情報消息’。 這種消息比媒體報道要早很多。 庫博查看了一下消息就驚住了,“種花家重新加入核子組織,還提供六臺強湮滅力場設備?” “湮滅組織也有一臺?” “120億歐元,湮滅組織只付出了20億歐元!” “這不公平!” 庫博憤怒的喊道,“我們這么努力的做研究,結果比爾那個老家伙,只花了20億歐元就擁有了設備?” “這簡直就是……” “技術傾銷??!” 庫博恨的咬牙切齒了。 如果種花家一直封閉技術,他們大規模的投入進行研究,最終研究出了成果肯定會被肯定。 但種花家明顯放開了技術,甚至直接給其他機構提供設備,早知道這樣,為什么還要花費那么多資金去做研究呢? …… 種花家和核子組織的合作實在是太重大了。 當牽扯到區域性強湮滅力場技術,馬上就能引起全世界的關注,白房子都第一時間關注到了。 一號決策人看到消息,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連續給歐洲方面打了十幾個電話,和一個個官員進行溝通,確定了消息的真實性。 這對于阿邁瑞肯是個好消息。 他們也是核子組織的成員國之一,每一年還提供大量的經費,重要種花家的設備運到歐洲,他們拿到技術也只是時間問題。 問題是…… 既然能拿到設備,還需要庫博的研究干什么? 當然,庫博團隊還是有用的,有用的時間是拿到設備之后,庫博團隊可以進行逆向工程。 而不是現在。 現在的研究都變得沒意義了! 既然如此…… 是不是應該暫時撤銷資金呢? 把這筆資金投入到核子組織和湮滅組織,就能掌握更高的話語權,近而更快速的了解設備并拿到技術…… 好像可以??! 第五百六十六章 驚人的發現,王浩:光能戰士是存在的? 科技部門、歐洲核子組織以及國際湮滅理論組織一起達成了三方的合作,共同進行強湮滅力場內的粒子對撞實驗以及其他基礎物理研究。 合作已經達成了,消息一時間暫時還沒有傳出來,只有一些內部人士了解情況。 這些人士都可以說是‘頂尖階層’,他們自然不會認為科技部門是‘好心支持’。 雖然是三方一起合作研究,但其中牽扯到最重要的區域性強湮滅力場技術,格魯姆湖計劃項目組,再包括國際湮滅理論組織,都在投入大量的經費進行研究。 科技部門提供了最重要的設備,歐洲核子組織、國際湮滅理論花費了120億美元,就拿到了設備并可以通過逆向工程了解技術,從表面上來看,科技部門是吃了大虧。 實際上,有一詞叫做技術傾銷。 當競爭對手快要研發出技術的時候,就把自己掌握的技術賣出去,讓競爭對手無法再一心做研發,即便是繼續做研發也沒有意義、持續虧損。 這就是技術傾銷。 在技術營銷的手段之下,競爭對手花更多的錢去做研究,完全比不上花大價錢去直接購買。 區域性強湮滅力場技術,和反重力技術類似,有一個特點是,針對一種材料支持制造場力的技術都不同。 換句話說,每一種材料都針對一個技術,相同的只是底層理論基礎以及實驗經驗。 如果是持續投入,單獨做研發,唯一的好處就是能夠積累理論基礎和實驗經驗,但同樣的,通過逆向工程去進行分析,也可以反推理論、積累經驗,相對來說,就容易太多了。 所以,國際湮滅理論組織根本就沒有再考慮去研發,他們也知道經費有限的情況下,也不可能真正研究出東西。 現在只是花一筆錢就能買到設備,顯然是非常超值的。 歐洲核子組織更不用說多,他們也不會去研究強湮滅力場技術,直接買到設備,可以去深入研究基礎物理,真是再好不過了。 最難受的還是阿邁瑞肯方面,想要進行前沿科技的競爭,就必須掌握最高端的技術,而想要掌握最高端的技術,就必須一步一個腳印的做研發,才能后來居上實現趕超。 如果只是買設備、買技術,科技水平永遠落后于人。 阿邁瑞肯的一號決策人也明白這一點,但他也在為資金發愁,其主要原因就是經濟形勢的轉變,他們每年投入的科研經費是最多的,近幾年也不得不降低投入,就是因為經濟形勢產生了重大轉變。 一則是實際gdp一直在下跌,第二就是貿易逆差一直在擴大。 之所以快速做出‘支持湮滅組織’來獲得技術的決定,還有個原因就是制度問題。 阿邁瑞肯不像是種花家,上下可以一起為了一個目標而努力,他們的每一個企業、機構、政治官員都有自己的利益。 當一個科研支持項目在未來能帶來實際利益,就很容易得到大量的支持,就像是曾經的格魯姆湖計劃,550億美元的超高經費也通過了。 反之。 當一個研究目標不能帶來利益,想要上下都支持持續投入,根本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很多人會想,萬一未來技術公開呢?他們所做的投入不就都打了水漂? 現在科技部門已經松口,并能夠直接拿到設備,那么幾年以后,公開一些底層的技術也是有可能的,畢竟區域性強湮滅力場技術關系到湮滅粒子,是可以制造無限能源、惠及全世界的技術。 還有,即便自己一方不投入,別人投入不也一樣能研究出來? 另外,有一些機構、企業和強湮滅力場技術絲毫扯不上關系,他們自然不會犧牲自己的利益去支持研究。 總之,先要說服大部分人支持一項耗費非常高,并可能沒有任何收獲的科研項目,就連國家直屬的科研機構都會反對,因為給了格魯姆湖計劃更多的資金,他們的研發經費就肯定會減少。 這種情況下,一號決策人也清楚,他們草擬的新支持計劃根本不可能通過。 現在也只能先看看情況,了解一下科技部門提供的設備,后續再做考慮了,至于計劃給格魯姆湖計劃的支持,就只暫時擱置。 …… 很快,媒體層面也得到了合作消息。 這則消息讓國際媒體感到非常震驚,一直以來,所有人都認為種花家不可能和任何國外機構進行區域性強湮滅力場技術的合作。 現在竟然能有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