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824節
其實就像是非專業選手進行打靶一樣,裝配100發子彈打中50發,就算是達標過關。 很多時候,達不到達中50發的成績。 他們想到了解決方案,就是提供更多的子彈(增大功率),同時,還要擴大靶子的大?。ㄍ鈬饘僦鶖U大信號)。 這個設計方案之下,子彈總數變成了200發,靶子也比原來增大了一倍,打中50發的概率就大大增加,可以說,已經能夠制造穩定的一階電磁波。 當然,缺點也是很明顯的。 設備耗損的功率實在太高了,而且設備本身占據的體積太大,大到無法正常使用的同時,效率還非常的低。 沈會明思考著對何俊磊說道,“俊磊,你覺得王院士說的能行嗎?一個星期,解決問題?” 何俊磊只有三十出頭,是團隊年紀最小的研究員,他仔細想了一下道,“我也不清楚,那畢竟是王院士?!?/br> “如果排除是王院士呢?” “那當然不可能了,我們這么長時間都沒有解決?!焙慰±诶^續道,“但是這個因素不能排除,那就是王院士,王院士可不是普通人?!?/br> “你說的也對……” 沈會明思考著點頭,苦笑道,“我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心情。一方面,我覺得自己的專業性,我們的專業性受到了質疑?!?/br> “另一方面,那可是王院士??!” “哎~” “看看吧,王院士有什么要求,我們就全力配合,我是真想知道,王院士怎么在一個星期內解決問題?!?/br> …… 第二天上午十點鐘,王浩才來到沈會明團隊所在地,他讓沈會明給安排了個辦公室,還讓幾個技術組長都過來。 然后,就讓他們把資料找過來,幫著介紹設備和技術問題。 其中包括所使用的電磁脈沖發射電磁波技術、一階波釋放的理論基礎,裝置設計的原理、構造,等等。 王浩聽了每一個部分的內容。 這些內容當然不可能一天就全部了解,一直到第二天的時候,王浩還是過來聽后續內容。 整整兩天時間,王浩對于一階波釋放技術,有了個非常全面的了解,也對于設計、設備有了詳細了解。 第三天上午,王浩依舊先去了辦公室。 包括沈會明在內的幾個技術組長,都已經等在辦公室里了,他們不知道今天還要了解什么內容,因為連裝置的細節都已經講完了。 現在已經沒有可說的了。 他們私下里也討論過,有些人對王浩就‘不看好’了,“我真沒想到,王院士還真是外行啊?!?/br> “他昨天問我幾個技術問題,都非常的基礎?!?/br> “還有設計問題,有些是自然而然的設計,都是基礎中的基礎……” “就算全部都了解了,就能夠解決問題嗎?我們是電磁脈沖不穩定啊,這個問題,很復雜……” “是啊~~” 沈會明也有類似的想法,但他不會公開說出去,也只是和何俊磊私下里說上幾句。 王浩可不管其他人怎么想,他來到了辦公室以后,并沒有再讓其他人講解內容,而是先粗略看了一遍資料。 中途也查看了一下任務進度。 【靈感:86?!?/br> “也快了?!?/br> 王浩對于任務進度還是感到滿意的,86點距離100點也不遠了,再有幾個‘改善想法’就差不多了。 他開始了提問,“這兩天,我對你們的技術和設計有了全方位的了解,我昨天仔細想了想,有幾個疑問,你們誰如果有想法可以說一說?!?/br> “第一個就是,你們在場力內的設備,內部有三個不同的電磁場力,是做轉換用?對吧?” 他沒等其他人回答,就繼續道,“那三個場力,是否可以更換、調整一下?” 有個研究員直接說道,“王院士,電磁場強度是我們計算出來的,這樣的搭配可以最好的引導制造電磁脈沖……” “還有……” 這個研究員解釋的很清晰。 王浩聽罷點了點頭,發現靈感值增加了兩點,臉上不由得露出了笑容,琢磨著,“看來還是有人有其他想法,只是沒有說出來?!?/br> 他馬上又換到下一個問題,“你們有沒有考慮更換內部的一些材料?” 有人又開口回答。 之后王浩連續提問了好幾次,問題包括,“轉換器的功率是確定的嗎?可以調整嗎?” “電壓是否可以調整?” “有沒有考慮功率平衡性問題?我發現,內部電路幾個部分,功率設定并沒有規律……” 最后一個問題是關鍵。 當王浩問出來以后,沒人第一時間回答,還是沈會明解釋道,“這個問題我們研究了很多次?!?/br> “現在是通過實驗的方法,驗證出最有效率的方案了?!?/br> 王浩依舊是輕松點頭。 他所提出的問題,都是自己思考出來的,有些顯得非常的業余,有些則問到了關鍵。 等所有問題問過以后,王浩就決定去看看設備,“我要去看看擴大信號用的大型裝置?!?/br> 他說完就走了出去。 幾個技術組長馬上跟了上去。 沈會明也跟著走出了門,然后被一個技術組長拉到一邊,“沈教授,我怎么感覺是浪費時間呢?這兩天什么也沒做,就講東西了?!?/br> 沈會明搖頭,“幾天而已,給王院士講一下也沒問題。我們的研究就是王院士支持的?!?/br> “我只是覺得……實驗都暫停了?!?/br> “沒什么?!?/br> 沈會明表現的很不在意,因為他確實是這么想的。 他感覺郁悶的是自己的專業性受到質疑,而不是對王浩有什么不滿,他們的研究本來就是王浩支持。 如果沒有王浩支持,他還在雷達所做‘沒有意義’的研究,也根本不可能接觸到‘湮滅力場’。 相比來說,耽誤一個星期時間,算得了什么? 王浩圍著大型設備轉了一圈,中途又詢問了各種擴大信號裝置的用途,還包括一些小細節,隨后就返回了辦公室。 等坐下來以后,他認真開口道,“讓剛才的人都過來一下,我要開個小會,說一下設備調整?!?/br> “???” 沈會明還以為自己聽錯了,重復問道,“設備調整?” “對?!?/br> 王浩很認真的說道,“我已經想到了怎么對裝置進行改進了?!?/br> 沈會明團隊的規模還是不小的,研究員、副研究員就有十幾個,還包括十幾個功能工程師。 王浩只召集了技術組長,他們都來到辦公室以后,就直接說道,“下面我來說一下設備的調整方案?!?/br> “你們認真記下來?!?/br> “從下午開始就在設備上動手,我希望在三天之內,完成所有工作?!?/br> 這句話說出來,所有人臉上都帶著驚訝。 他們完全不能理解,為什么剛才還詢問一些‘基礎問題’,馬上就轉到了設備調整上? 而且,還是設備上直接動手! 王浩可不管其他人怎么想,他直接說道,“我發現最大的問題還是在于功率平衡性系統沒有做好,這也是導致電磁脈沖激發過程,經歷了增強、衰減、增強、再衰減的過程,造成了很大的能量損耗?!?/br> “不過也不怪你們……” “功率平衡性體系確實很復雜,你們沒拿出完善的解決方案也很正常。從數學角度來看,其中牽扯到復雜性問題的梳理?!?/br> “下面,我就直接說解決辦法?!?/br> “首先,從通電的第一個變壓器開始,把第一個變壓器,和后續第二個串聯在一起,然后……” 王浩一點點的說了起來。 他說的每一部分都是細節,牽扯到變壓器的修改、線路修改、電流控制以及場力控制等等。 其他人反應過來,馬上就用筆記錄起來。 他們最開始還覺得,王浩會說一下大體的改進方向,結果卻是直接的設備改造,而且說的非常詳細,就必須要認真記錄了。 沈會明沒有記錄內容,但他的表情卻越來越嚴肅。 他最開始心里是不太在意的,后來就發現調整從頭到尾是相互關聯的,心里也滿是驚訝,“這樣一來,功率平衡性好像就沒有問題了?!?/br> 當做出判斷的時候,他依舊是非常的驚訝。 王浩說完了功率平衡性改進問題,還補充了一句,“你們把我的改進方案都記下來,有興趣可以以后慢慢研究其原理?!?/br> “實際上,這是個復雜性問題?!?/br> “如果找一個復雜性問題的專家,就能夠梳理出頭緒了,你們之前的方法是不斷進行試驗,肯定很難做好……” 他說著搖了搖頭。 其實就像面對一大堆無規律的數字,來找一個中間平衡的線,找不出函數表示方法的情況下,就只能用一個個數字去試。 這樣當然找不出‘平衡線’。 在找出函數表示后,就很容易找出最佳方案,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王浩談過功率平衡性系統改進方案后,就開始說起了其他問題,第二個問題是‘脈沖口能量弱化’。 相對,就是個小問題了。 他只用了幾分鐘就說完調整方案,也沒給其他人吸收消化的時間,就繼續下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