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823節
激光的制造過程,就是圍繞激發控制更強的光。 正因為難點是在激發光源上,王浩口中的“利用足夠強的光源”,就讓唐洪超不太理解了。 有了足夠強的光源,不就解決了大部分問題? 趙金華有些得意的做了解釋,“唐教授,我們是利用一種最先進的手段制造出純粹的光?!?/br> “溫度高、光的強度足夠……” “只有多、沒有少!” 他用了一句話做簡短的形容,后來干脆說道,“等你看過我們的實驗就知道了?!?/br> 唐洪超團隊被招待著去了臨時宿舍。 等到了下午的時候,他們就去了實驗用的山洞,鄧凱之馬上指揮做了新一輪實驗。 他們的實驗一直在進行,要不斷的調整參數來收集數據。 唐洪超團隊旁觀了實驗。 山洞里的實驗是不適合旁觀的,他們是在辦公樓的監控屏幕上看的實驗,然后心里剩下的就只有驚訝了。 “全都是光?” “直接制造出這么強的光?好像是個太陽??!” “這個裝置用來當做激光武器的光源,制造出的強激光威力……難以想象??!” 王浩在旁邊聽著直咧嘴,“唐教授,我們這個裝置可不是為了制造激光武器,實際上,這是一個能源內核?!?/br> “我們需要利用制造出的強光,集束在一起制造出強激光,你是這方面的專家,看看情況,設計一下怎么去制造……” “這個對我們的研究很重要?!?/br> 唐洪超滿心都是激動。 作為一個激光武器專家,他覺得自己來到了天堂,研究一種完全不用考慮激發光源的激光武器? 這就像是建發電廠,完全不用考慮能源,不用考慮轉化效率問題。 擴建、再擴建,就可以了! …… 等實驗結束以后,唐洪超就和鄧凱之、趙金華等人討論起來。 王浩并沒有參與其中,他讓研究組配合唐洪超進行實驗,實驗并不是能直接做的,首先還是要進行設計,再進入到制造階段。 這個過程中需要很多的材料,設備,都要慢慢運送過來,需要等待不短的時間。 王浩交代好工作以后,就去了湮滅力場實驗基地。 超級雷達技術,迫在眉睫! 之前王浩的研究用不到超級雷達技術,也只是軍方需要這項技術而已,他自然就不在意進展問題,只是給予足夠的多的支持,讓沈會明放手去做研究。 現在就不一樣了。 光壓發動機要保證自身安全,就必須要有‘最明亮的眼睛’,能檢測到一切潛在威脅目光。 超級雷達技術就非常重要了。 等到了湮滅力場實驗基地,王浩就直接去了材料檢測中心,找到了沈會明團隊所在的地方。 沈會明團隊是在材料檢測中心的一個角落。 他見到了王浩以后,有些得意的做起了匯報,“通過湮滅力場內部釋放一階波的研究,我們已經能制造各頻率的電磁波,最強能激發出遠超x光的高頻波……” “任何頻率的一階波,都可以激發出來?!?/br> 王浩疑惑的問道,“所以說,你們已經研究出了能使用的一階短波雷達?” “額~~~” 沈會明張了張嘴沒有說話,他剛才帶著王浩去了后面,就看到一個30多米高的巨大設備。 這個設備大多數都是空殼,兩邊和上下都立著很多金屬柱,還有好多的金屬擋板不知道有什么用。 王浩能一眼就認出的材料,是幾塊大擋板上的‘棕金’。 那肯定是反射電磁波用的。 大型裝置的中心是湮滅力場發生裝置。 沈會明說道,“雖然能夠制造出來,但是輸出很不穩定。每一次知道都要重新開啟裝置,要用兩千千瓦以上的強功率電流激發?!?/br> 他補充說道,“任何研究都是這樣,就像是幾十年前的超級計算機,也是個大塊頭,我們一直研究縮小化問題?!?/br> 王浩疑惑的皺眉,“問題在哪呢?” 沈會明道,“其實還是最開始的問題,電磁脈沖不穩定,我們只能用強電流來保證輸出,在場力內部電磁場設計上,我們已經修改了很多次,現在已經是最大效益了?!?/br> “最后我們還是決定大型化來做,等外層脫離力場就會很麻煩,制造出的一階波能量會弱化,也就是會快速消散?!?/br> “外面的大型金屬裝置,好多都是用來增強信號的?!?/br> “因為需要強電流,裝置就要反復啟動,還要排熱……” 沈會明連續說了很多。 王浩一直認真聽著,他對于雷達技術了解的不多,也不懂具體難度有多大,他想了一下干脆建立個任務。 【任務三】 【研究項目名稱:現有技術基礎下研發一階短波雷達(難度:b)?!?/br> 【靈感值:0?!?/br> 當看到任務難度的時候,他頓時驚訝的張大了嘴,“沈教授,我很確定你們距離成功已經很近了?!?/br> 他問道,“你們在場力內電磁裝置設計改進上卡了多久?” “五個月,快半年了……” “也就是說,你們用的是半年前的技術?” “對?!?/br> 王浩很無奈的搖搖頭,決定道,“這樣吧。這幾天我就留在這里,和你們一起做場力內電磁裝置的設計改進工作?!?/br> “我們爭取能在一周內完成新的設計,解決這個問題,好吧?” “……” 沈會明經的張大了嘴,他掏了掏耳朵生怕自己聽錯了,“王院士,你說要和我們一起研究,還說……一個星期?” “對???怎么了?” “這個……” 沈會明帶著驚訝解釋道,“我不是不相信您,但您不做雷達研究,而且一個星期太短了吧,我們五個月都沒有進展!” 王浩抿了抿嘴沒有說話,不在意的神情已經表明了態度。 第五百五十四章 功率平衡性問題?技術組長:這是人腦嗎? b級任務,難度很低。 當然也不能說沒有任何難度,在技術設計方向上的研究,只需要想出一個合理的方案就能夠解決。 王浩在了解難度以后,就決定留下來解決問題,不能讓研究再繼續拖下去了,否則也不知道沈會明團隊究竟什么時候才能完成。 這也是很正常的。 好多的技術研究難度并不高,若是找不到問題的關鍵,可能會卡上幾年也說不一定。 沈會明團隊的研究已經卡了五個月,他們后來干脆用擴大信號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就說明已經走上歧路。 王后并沒有著急開始,而是先去了基地宿舍休息,準備第二天再養足精神具體看看究竟問題在哪里。 另一方面。 沈會明的感覺就不一樣了。 他自認為是電磁波的專家、雷達研究的頂尖人士,專業領域方向上他還是非常有自信的。 在電磁波、雷達的研究領域上,王浩就是個純正的外行,一個外行說是要一個星期,解決他們卡了五個月的技術難題? 這實在有些不能接受。 沈會明自認為還是非常信任王浩的,但他還是不能接受王浩說的‘一個星期解決問題’。 他們的研究一直圍繞制造穩定的一階電磁波,希望能夠實現場力內制造,技術問題的關鍵制造高階電磁脈沖上。 現在的設計已經是‘最完善的’了。 “研究的關鍵在于,場力內部電磁脈沖裝置的設計,這根本還是在于最大化能量效益……” “現在的裝置,能量效益是不穩定的?!?/br> “一個星期……” “王院士要解決這個問題……” 沈會明說的都苦笑的搖頭。 他們的研究進展確實值得驕傲,因為他們使用了一種全新的方法制造電磁波,也就是激發制造出電磁脈沖。 利用瞬時爆發的電磁脈沖來制造一階電磁波,就是他們團隊研究出來的技術,這樣釋放出的電磁波能量很高。 能量高,是非常關鍵的。 一階波想要在常態環境下保持穩定,而不會快速的‘降階’消散,就必須攜帶足夠的能量。 這種能量不是說‘頻率’高,而是制造的波粒子范圍大、數量多。 新技術,也就意味著沒有參照。 他們想要最大化內部能量效益就很困難,團隊在研究的過程中出臺了好幾種方案,而現在已經是改善過很多次的方案了。 即便如此,內部電磁脈沖依舊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