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818節
如果再增加湮滅力場強度,溫度需求還可以再降低,但可能就會碰到其他的問題。 另外,沒有實驗知識的數據也不準確。 理論,畢竟是理論。 王浩談過湮滅粒子技術和溫度需求問題后,也沒有再進行過多的解釋,他們的研究是以基礎來設計光壓發動機,并需要把技術內容公布出去。 所有人都知道技術基礎就可以了。 會場的討論持續了很長時間,終于接受了擁有湮滅粒子技術以后,好多人不由的慶幸自己參加了項目。 比如,航天局的孔立斌。 他就在對其他人說起自己加入的情況,“我一聽是王浩院士的項目,馬上就申請了?!?/br> “王浩院士的研究能小嗎?” “從超導電池到空艦飛行器,再到核聚變技術,等等,如果不是在航天局,我早就加入這些項目了?!?/br> “現在終于有機會了?!?/br> “在我申請以后,陳佳禾還勸我不要加入,說我是航天材料的一把手……這不是開玩笑嗎?我當時就拒絕他了!” 孔立斌說著有些得意,“他是沒機會參加,王浩院士要的是懂航天材料的人,如果他有機會,肯定也會申請?!?/br> 旁邊幾個航天材料部門的研究員也跟著點頭。 他們申請加入項目倒是很順利,孔立斌是航天材料部門的負責人,就被其他領導勸說不要加入。 結果孔立斌說自己也有資格,一心要加入研究項目中,還差點和陳佳禾紅了臉。 這個過程有點艱辛。 孔立斌也有自己的想法,他是材料部門的負責人,但也卡著50歲的年齡限可以申請。 這次不申請,以后就沒有機會了。 王浩的研究項目,好多都有年齡限制,不是非常突出能力的老人,根本就沒有資格加入。 所以孔立斌就申請了。 等完成了研究項目再回到航天局,他有了更加豐厚的履歷和經驗,過了五十歲也還能往上升一升,或許還有機會申請個院士? 不加入項目,留在航天局根本沒什么意義。 現在航天局內部沒有大的研究項目,所謂的‘航天型空艦’還處在計劃中,都不知道什么時候能正式開始。 留下來,做什么? 等著其他人帶著豐厚的研究戰果返回,然后討論他這個航天材料部門負責人的水分嗎? …… 會場終于平靜下來。 王浩又等了一小會兒,繼續說道,“在湮滅粒子技術的基礎上,我和我的同事,已經完成了光壓發動機主體框架的設計?!?/br> “下面,就讓瓊斯教授,講解一下整個框架?!?/br> 保羅菲爾-瓊斯帶著嚴肅而認真的表情上了臺,一開始按部就班的講解起了框架的設計問題。 王浩很重視保羅菲爾-瓊斯。 一則是因為保羅對于研究非常的積極,他是全心意投入到研究中的,希望能夠盡快的完成設計工作。 第二就是保羅的水平確實很高。 他的知識量非常廣泛,即便是投入到技術設計問題上,也能在很多方面給出專業的意見。 保羅確實是超級天才。 研究組里其他的幾個人,丁志強還比較年輕,上臺講解復雜問題,有時候會緊張。 海倫有點像是‘年輕版的保羅’,性格有點兒太高傲了,有些簡單內容,甚至不屑于去做解釋,他根本不適合講解工作。 陳蒙蒙倒是開朗大方,但是她說話的有點太溫柔了。 黃振,就是附帶的。 “創新和想象力太差,對于技術問題的理解也很差,只能一起做基礎研究?!蓖鹾戚p輕搖頭。 光壓發動機設計工作并不適合黃振,也只是因為他是研究組的一員,才附帶跟著一起做研究而已。 保羅的講解中,湮滅粒子部門就被帶過了。 嚴格保密的技術問題不需要透露,大家知道技術的大概就可以了,主題內容還是凹面反射鏡。 這也是光壓發動機設計的關鍵。 凹面反射鏡是個圓形的龐然大物,占據了設計框架的大部分,體積上來說,湮滅粒子設備以及激發推進裝置,只是占據很小的一部分。 等保羅菲爾瓊斯的講解結束以后,下一個上臺的就是丁志強,而是說起了下一步的實驗測試目標,明確一下設計制造設備的目的。 “我們的設計制造出的設備,會在地面進行測試,測試的目標在于讓發動機可以從地面升起并飛到太空?!?/br> “這個過程,要實現自由的控制?!?/br> “中途就需要不斷的實驗,測試具體的推力并拿到其他關鍵數據……” 丁志強講解的內容很少,但卻讓會場所有人期待起來,光壓發動機可是個直徑超過百米的龐然大物。 這種龐然大物依靠光壓推動,從地面飛行到太空,下面肯定會噴射出巨大的光柱。 想象一下…… 即便只是實驗測試,都會帶來巨大的震動,其他見到的人可能認為會是神靈降臨?又或者外星人攻打地球?又或者…… 總之,肯定是滿滿的震撼! …… 會議結束。 好多人都忍不住談論起了研究內容,他們依舊處在震撼之中,還有人期待起了設計后的制造以及測試。 “我都忍不住要進入到那一步了?!?/br> “到時候,肯定很有意思,這種測試根本瞞不住吧?保密什么的都沒有意義?!?/br> “測試制造的光柱,如果不是加入項目,我一定會以為是神仙下凡塵?!?/br> “那會很震撼!” “也不知道需要多久,但我感覺這個項目好像沒有核聚變那么復雜,按照王浩院士的速度……三個月?” “這也太快了吧,不可能的!核聚變是有基礎的,這個研究是全新的,可沒有基礎,咱們也需要一年時間?!?/br> “也許是幾年也說不定?” “我還是覺得幾個月能完成……王浩院是不能以常理度之的?!?/br> “也對~~~” 這個時候,王浩正和曹東明走在一起,他們去了辦公樓一層的材料室,那里有一大塊一階鎢硅合金。 曹東明參加過會議,也知道鎢硅合金的用處了,“是用來做凹面反射鏡內部的涂層吧?” “對?!?/br> 王浩輕輕點頭,說道,“反射鏡內部涂層材料,只是一部分工作。曹院士,這次你的任務很艱巨??!” “其他的分組還在討論,但是,你的組,我讓孔主任調過去幾個航天材料專家,還包括組里原來的人,組成一個大組,專門研究凹面反射鏡內外材料?!?/br> “也和凹面反射鏡的設計對接?!?/br> “這部分工作是最重要、最困難的……” 王浩的語調很嚴肅。 曹東明也認真點頭,“王院士,你放心,我們一定付出百分百努力完成任務?!?/br> 曹東明負責的部分確實很重要。 凹面反射鏡可不止是一塊圓形的超大‘鏡片’,還需要就有其他的功能,因為反射鏡占據的體積太大,就需要考慮很多問題。 首先就是常規的抵御宇宙輻射、電磁干擾等問題。 然后還要注意物理性的風險,百米直徑的龐然大物,和太空中的小物質、宇宙垃圾發生碰撞的可能性很大。 這是嚴重的物理性風險,就必須讓外層材料足夠堅硬,設計上也需要抗撞擊的問題。 另外,設計還需要考慮其他問題。 比如,凹面反射鏡內部是高溫光源,可以在中間開個小口,就會有強光噴射而出,只要把光束集中在一起,就能作為強力的激光武器。 這種激光武器可以擊毀宇宙碎片,其產生的光壓也可以讓小物質偏離軌道,對未來的空天母艦形成一種保護措施。 激光武器也能作為主動攻擊的武器使用。 王浩和曹東明就談起了這個問題,“如果能集中光束,預計最低能覆蓋幾百公里范圍,從理論上來說,一萬公里內都是影響的有效范圍?!?/br> “幾百公里內,集中光束產生的推動力,也足以讓過百噸的物體大幅度改變軌跡方向?!?/br> “這樣就能對發動機,或者未來的空天母艦形成一種有力的保護?!?/br> 他們談著光束武器的話題,也來到了材料室見到鎢硅合金。 之前王浩已經見過了,但問題就在于,鎢硅合金并沒有讓任務靈感值獲得提升。 換句話說,眼前的鎢硅合金不是完善的凹面反射鏡涂層材料。 曹東明則是介紹著材料性能測試實驗,“我們一直在對于這種材料進行測試,重點就是反射強光以及疲勞測試?!?/br> “到現在來說是符合標準的?!?/br> “我們也相信這種材料符合標準,但疲勞測試還需要一段時間,主要是,我們無法長時間提供六千攝氏度以上高溫環境?!?/br> 王浩聽著點了點頭,問道,“曹院士,你覺得這種材料,應用在凹面反射鏡中,有什么性能上的缺點嗎?” “缺點……” 曹東明被問住了,他仔細想了想,試探性的說道,“作為涂層反射能力不夠強……和玻璃鏡面肯定比不了?!?/br> “主要還是因為金屬的吸熱性?!?/br> 【任務二,靈感值+1?!?/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