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721節
這些話是很多人的心聲。 種花家研制超導電池似乎都沒花費多長時間,他們制造第一臺反重力飛行器,同樣也沒有花費太多時間。 種花家的速度是難以想象的。 很多人自然也希望阿邁瑞肯擁有同樣的速度,并制造出比空艦-2系列更好的飛行器。 但希望,畢竟只是希望。 阿邁瑞肯軍方早就了解了倍因的超導電池技術,他們就只是制造出了能夠運行的測試款而已,技術還遠遠稱不上完善,運行時間長也會出現各種問題。 超導電池技術非常重要。 軍方對于技術研究非常支持,但后續的電池完善肯定需要不短的時間,他們唯一能做的,就只是圍繞電池設計飛行器而已。 當召集了很多飛機專家,他們給出的信息和想象差距很大,“即便不考慮電池完善所需時間,類似于空艦-2飛行器的設計,制造,再到第一次試飛,最低也需要八年以上?!?/br> “f-35,研發時間已經很短了,但從設計到試飛,也用了近十年時間?!?/br> “現在要設計的飛碟,從橫向反重力技術到超導電池,全部都是新技術,制造第一臺到試飛,用十年來完成……速度已經很快了?!?/br> 這個結論令人失望。 軍方的代表當即就問道,“那么種花家是怎么做到的?他們的空艦系列飛行器,最多用時也不超過兩年!” 雖然只是預估的數據,但偏差也不會太大。 空艦-1飛行器第一次試飛就被拍攝到了,當時距離種花家宣布掌握超導儲電技術也不到一年時間。 后來的測試完善,速度快到令人驚嘆。 現在擁有‘隱形護罩’功能的空艦-2,其技術之高端甚至讓阿邁瑞肯根本就摸不透。 …… 倍因公司宣布研制出超導電池,讓很多阿邁瑞肯人非常期待,卻讓軍方以及高層感受到了很大壓力,因為他們無法以此快速研制出反重力飛行器。 阿邁瑞肯高層召開會議,再次決心和種花家方面進行溝通。 他們連續派出了代表來種花家商談合作問題,除了一些常規的商務合作以外,他們的重點還在于‘科技研發合作’。 在雙方的溝通中,還談到了湮滅力場技術。 “湮滅力場是基礎物理研究,種花家應該考慮開放基礎物理領域的成果以及技術信息?!?/br> “在這個方向上,我們可以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合作?!?/br> “我們的格魯姆湖計劃,擁有最龐大、最優秀的科學家團隊,可以和種花家相應的科學機構進行學術領域的交流……” “……” 阿邁瑞肯的代表說了很多,他也得到了很明確的回復——拒絕! 任何頭腦正常的人,都知道阿邁瑞肯就是想‘白嫖’技術,什么合作、學術交流之類,他們根本就沒有資格。 王浩團隊掌握著最高端的湮滅力場技術,而格魯姆湖計劃剛制造出的設備,基礎技術還是從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換走的’。 雙方的技術層級不對等,自然沒有什么交流的必要。 于此同時。 種花家的軍方也有了行動。 近一段時間,軍方重點關注兩個科技項目,一個是f射線釋放技術,他們已經在論證建造幾臺f射線釋放設備,來輔助配合重點地區的防空任務。 另一個則是一階氘氚聚變實驗。 這個實驗是核物理所的團隊負責,他們最開始進行的是一階氘氘聚變,是為了研發提升可控核聚變設備打基礎。 后來則實驗一階氘氚聚變。 氘氚聚變,顯然不單純為了可控核聚變的研究,而是為了對核武進行下一步的升級。 現在的局勢來看,增大核武庫是很有必要的。 即便常規情況下不會使用核武,但增大核武庫的規模也能起到威懾作用,一階氘氚聚變用于制造核武,效果比常規氘氚聚變好的多,一個是點火需求降低,另外則是爆炸強度增大了四倍以上。 一階氘氚爆彈的研發方面,技術相對簡單許多,只要有材料供給就肯定沒有問題。 f射線才是重點。 軍方派出了代表來到湮滅力場實驗組,他們一方面是參觀湮滅力場實驗組,對于前沿技術進行一定的了解。 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和王浩商談f射線設備問題。 軍方團隊的負責人是許國茂,他也是戰區的二號決策人物,見到王浩以后很直白的說道,“王院士,我們正在研究f射線設備用于輔助防空任務的可行性?!?/br> “我們參觀了f射線實驗組,現在的f射線設備的技術強度足夠,只是太復雜了……” 廖建國聽的有點尷尬,他解釋了一下,說道,“是這樣的。他們需要更簡化的技術。反重力場內置能源會造成安全性風險,而且也會影響到外部電力和磁場,設備的使用和維護也會很麻煩……” 王浩疑惑問道,“如果只是用于防空輔助,覆蓋范圍百公里內就夠了吧?不用內置核反應堆吧?” 廖建國抿抿嘴,提醒道,“其他內置能源不具有持續性?!?/br> 王浩頓時恍然。 f射線使用的是一階鐵基超導直流反重力技術,最開始制造的反重力場前度很低,要靠外部螺旋磁場擠壓以及內置熱源,來提升激發f射線的距離和強度。 這就造成了一個問題——必須要內置熱源! 現在最高端的f射線發生設備,內置熱源是核反應堆,但內置核反應堆會讓設備使用和維護變得極為復雜。 如果內置其他熱源,比如,最簡單的電力散熱,外部有一層強湮滅力場,會影響到正常電力輸送,持續和穩定性就是個問題了。 “而且,還需要考慮成本?!?/br> 許國茂搖頭說道,“內置核反應的方案,需要大量電力持續不斷的供給,維持成本實在太高了……” 第四百八十五章 導彈實驗!霍肯森:我眼睜睜看著,你告訴我什么都沒有? 實際上,許國茂的軍方代表團,最開始沒有來湮滅力場實驗基地的計劃。 他們先是去了f射線實驗基地,f射線是近年來最熱火的技術,軍方自然希望能裝配這種能實現對近地衛星進行打擊的超級武器。 從技術研發角度上來講,想要做到精準打擊衛星還需要更多時間的探索,所以他們首先希望制造出能輔助構建防空體系的f射線設備。 軍方代表團中有很多的防空武器專家,他們參觀了f射線設備后,就提出了‘設備穩定性差’、‘維護運行成本太高’的問題。 廖建國覺得這個問題根本無解。 現在的f射線設備中,內置熱源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環,正是因為有內置熱源和外部磁場相互作用,才能夠制造出f射線。 內置熱源是必須存在的。 問題就在于,內置熱源是核反應堆,維護和使用成本就會非常高;內置熱源是其他形式,就牽扯到設備持續性問題,強湮滅力場薄層的作用下,很可能f射線只能激發一次,就需要進行安全檢測和維護。 “這個問題,根本無解?!绷谓▏屑毸伎嫉贸鼋Y論。 正因為廖建國解決不了問題,許國茂才決定來一趟湮滅力場實驗組和王浩進行面談。 王浩聽了問題以后,也認真思考起來。 廖建國則是看向許國茂,還用力撇起了嘴,臉上的表情似乎在說‘看吧,王院士也沒有辦法’、‘技術就是這樣,還能怎么辦’。 許國茂也感到有些失望。 他想著或許讓f射線設備服役,時間還是太早了一些,還是要再等上一段時間,看看技術上是否能有什么突破。 這時,王浩看向了廖建國,問道,“廖主任,你知道未來元素嗎?” “知道???” 廖建國感到有些莫名其妙,還是點頭說道,“α、β、β減,三種元素,其中β元素就是未來元素?!?/br> “你們發表過論文,我仔細看過?!?/br> 他說著有些得意,“我也注意過核聚變項目,你們制造的α、β元素,是不是提供給各個機構用于材料研發了?” “對?!?/br> 王浩點頭認可了他的說法,繼續問道,“現在你們的f射線設備,使用是什么材料?” “鐵基超導?”廖建國回答說道,“用你們的研究描述應該是一階α鐵基超導材料?!?/br> 王浩再問道,“那么,你知道α元素的特異性嗎?” 廖建國感覺王浩是在考察自己,頓時說了起來,“α元素,是通過強湮滅力場制造出來的升階元素,和β未來元素存在差異,差異主要表現在特異性上,面對強湮滅力場時,它會產生抗磁化的現象?!?/br> “同時,也正因為這種特異現象,α元素為基礎的超導材料,制造湮滅力場,也包括反重力場就會受到限制?!?/br> “完全正確!” 王浩適時的豎起大拇指。 廖建國不由得露出了笑容,然后就聽到王浩繼續問道,“那么,廖主任,β元素存在特異現象嗎?” “當然不存在?!?/br> 廖建國肯定道,“β元素不會產生抗磁化作用。據我所知,全新的湮滅力場技術,采用的就是β元素制造的超導材料,對吧?” 他說完這句話以后,就感覺好幾個代表團的學者,看過來的眼神都變得不一樣了。 王浩也同樣盯著他看。 “怎么了?”廖建國左右看看,感覺有些莫名其妙。 王浩嘆了口氣,帶著‘爛泥扶不上墻’的語氣說道,“廖主任啊,既然你知道β元素已經用于湮滅力場技術,也能制造高強度的反重力場,為什么不用β型超導材料實驗f射線技術呢?” “β型超導材料,可以制造出強反重力場,就根本不再用內置熱源,就可以釋放出f射線……” “你們為什么不做這個研究?” “……” 一群人全都沉默的看著廖建國。 許國茂都聽明白了。 廖建國知道新型材料技術,也能拿到最先進的新型材料,而新型材料可以支持直接制造f射線,而不用內置熱源,不就能完美的解決問題了嗎? 許國茂看過去的眼神也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