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720節
他們的研究遇到問題,還都過來找他進行詢問。 王浩都有點兒不知道該說什么了,他完成的重量級成果確實很多,但牽扯到物理學最底層的奧秘,最深奧的理論物理方向,任誰也不可能平白就有想法。 他認真思考著,“一階波的理論解析工作,牽扯的方向確實多?!?/br> “海倫、陳蒙檬,就找到了兩個方向,只有完全解析出來,才能繼續后續的研究……” “兩個方向都很重要?!?/br> “希望她們多有想法吧……唉,學生太優秀,還真是令人頭疼啊……” …… 第二天中午的時候,王浩正悠哉的喝著咖啡,甩著古糟的電視劇,就聽到了外面的敲門聲。 “進!” 陳蒙檬和丁志強一起走了進來。 陳蒙檬滿心驚喜的走過來,說道,“王老師,我們有個想法,不知道對不對……” “你說?!?/br> “是這樣的,我們希望對于能量進行數學表達,后來我們又查看了光子構架的內容,也包括其中二點五維的數學構架?!?/br> “那么,是否可以這樣理解,能量就是一大堆無序的素數?” 王浩聽的一愣,皺起眉頭道,“詳細說說?!?/br> “是這樣?!?/br> 陳蒙檬繼續說了起來。 光子的構架可以簡單表示為:心核-二點五維拓撲結構。 二點五維拓撲結構的數學表達是一連素數,而他們對能量的表達就是把讓這些素數都變成獨立的個體,并共同組成了微觀上的‘能量’。 “我們的這個想法可以叫做‘能量素數化’?!?/br> “當把能量看作是一大堆無序的獨立素數后,那么能量強度高,也就是素數存在的密度高?!?/br> “那么我們就能以此建立粒子邊界,就和光子的二點五維拓撲結構類似,是一連串的素數,只不過相對于單個光子,暴露點則比較多?!?/br> “這樣一來,就給出定義,當能量強度也就是素數存在的密度高于粒子邊界的界限值時,粒子邊界就會和能量素數‘碰撞’過程中,和特定的能量‘素數’組合在一起,來增大外層拓撲結構?!?/br> “反之,則會在湮滅力場作用下,不斷損耗末段暴露點的素數,也就是降低外層拓撲結構?!?/br> “這就是粒子能量增強和損耗的過程!” “……” 王浩從頭到尾認真聽了一遍,他確實是被驚住了,因為陳蒙檬和丁志強的想法實在太妙了。 妙不可言! 這個純數字的解析方式,立刻讓他想到了很多問題。 他不由認真的點頭,指導說道,“也不能單純的去做表達,必須要聯系其他的物理現象所解析?!?/br> “一項理論的構建不能夠憑空想象,能量素數化確實是很好的想法,你們可以聯系粒子震顫、宇稱不守恒問題,還可以聯系絕對零度問題?!?/br> “這些都和粒子邊界的構建有關?!?/br> 他說完滿是贊嘆道,“能量素數化,確實很有想法啊,可以擴大到很多方向的解析。等研究完成以后,可能會成為湮滅物理又一重要理論基礎!” 第四百八十四章 希望,畢竟只是希望。一階爆彈和防空技術! 王浩非??粗仃惷擅屎投≈緩姷难芯?,他決定讓他們兩個安心做研究,不要被其他事務所打擾,就讓其他人過來分擔一下助理工作。 陳蒙檬的工作還是非常重要的。 她需要負責和湮滅力場實驗組、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超導材料研究中心等機構對接信息數據,還負責管理王浩的郵件以及聯系方式,再加上會議類的一些事物,放在一起還是很復雜的。 其中好多的信息牽扯到保密問題,并不是找個人就能做的,適合的人也是很少的。 顏靜,就是適合的人選之一。 顏靜是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的老人了,她一直在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負責實驗類工作,調過來擔任助理肯定沒有問題。 這樣一來,陳蒙檬就可以專注于研究工作中。 在王浩的指導下,陳蒙檬和丁志強已經找到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論證能量素數化前提下,粒子邊界的宇稱不守恒問題,以此來對于絕對零度進行論證。 宇稱不守恒定律,是物理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定律,指的是在弱相互作用中,互為鏡像的物質的運動不對稱。 在1956年以前,科學界一直認為宇稱是守恒的,也就是說一個粒子的鏡像與其本身性質完全相同。 但是,宇稱守恒中出現一個粒子的問題。 科學家發現θ和t兩種介子的自旋、質量、壽命、電荷等完全相同,多數人認為θ和t兩種介子是同一種粒子,但θ介子衰變時產生兩個π介子,t子衰變時產生3個,這又說明它們是不同的粒子。 后來李政道和楊振寧一起深入研究各種因素之后,大膽地斷言‘t和θ是完全相同的同一種粒子(后來被稱為k介子),但在弱相互作用的環境中,它們的運動規律卻不一定完全相同’。 也就是說,“θ-t”粒子在弱相互作用下是宇稱不守恒的。 這個研究成果剛剛出現的時候就飽受質疑,因為科學界追求完美的,就像是很多數學家追求數學的完美一樣,許多物理學家都相信,微觀粒子世界的宇稱是守恒的。 “θ-t”粒子,即便被證明宇稱不守恒,也只是被作為一個特殊例外。 后來著名的實驗物理學家吳健雄,用一個巧妙的實驗驗證了“宇稱不守恒”,她在極低溫下(0.01k以下)用強磁場把一套裝置中的鈷60原子核自旋方向轉向左旋,把另一套裝置中的鈷60原子核自旋方向轉向右旋。 這兩套裝置中的鈷60互為鏡像。 實驗結果表明,兩套裝置中的鈷60放射出來的電子數有很大差異,而且電子放射的方向也不能互相對稱。 從此,“宇稱不守恒”才真正承認。 這一條定律對于粒子物理學和宇宙學有重要影響,也開辟了對稱性破缺和基本粒子物理學等領域的新研究方向。 宇稱不守恒,已經成為了一條物理定律。 過去的研究都是以‘宇稱不守恒’為基礎所做的研究,就像是粒子標準模型的塑造,宇稱不守恒就是理論基礎之一。 陳蒙檬和丁志強的研究,則是粒子邊界和‘宇稱不守恒’的關聯,直白來說,就是以‘能量素數化’的模式下,去塑造粒子邊界來解釋為什么會出現‘宇稱不守恒’問題。 這就是更加深入的理論物理研究了。 “如果能完成這個論證,就能粒子震顫問題,也能夠解釋,為什么科學無法制造出絕對零度?!?/br> “到時候,你們的研究就完善了?!?/br> “那將會成為一個系統化的理論,可以命名為《能量素數化:粒子邊界理論》?!?/br> …… 王浩對于兩個學生的研究非常期待。 同時,他也做了一點工作,就是給出能量素數化的定義,來打好理論的前置基礎。 能量素數化,是個非常好的想法,但‘能量是否能素數化’,肯定會引起一系列的爭議。 如果能量素數化的前置,違背一些確定的物理,后續的解析再精彩也沒有意義。 “首先,是單獨的素數能量不能夠被湮滅?!?/br> “湮滅只能針對素數節點、微小的質量點,而不是分散的單獨素數?!?/br> “其次,素數能量不能夠單獨大密度存在,超越臨界線的密度必須要依托質量點或粒子而存在,否則就會快速消散?!?/br> “素數能量的消散,并不是被湮滅,而是像粒子湮滅一樣,會以光速形式快速分散到宇宙空間中,最終形成宇宙空間的均衡態勢(宇宙微波輻射背景)?!?/br> “……” 王浩思考著做了基礎定義。 這些定義和現有的物理都不沖突,一部分則融入到宇宙膨脹論的體系中,就可以支持能量素數化的基礎存在。 “如果能完成相關的論證,很多現有的理論都可以以此進行修正,再結合海倫和保羅的研究……” “或許可以開始論證電磁力了?” “只是不知道,海倫和保羅有沒有類似于‘能量素數化’的絕妙想法……” 王浩思考的搖搖頭。 他還是把理論工作交給了其他人,自己則繼續專注于實驗和技術研究,只是湮滅力場實驗組的工作就已經夠忙碌了。 另外,核聚變工程項目組的事務也多了起來。 作為核聚變工程項目組的總負責人,王浩主要負責帶隊攻關關鍵技術,或者是解決那些其他人無法解決的問題。 隨著項目基地的材料、設備到位,基礎的建造工作結束,工程項目也正式開始。 很多設計中的部件、模塊,都進入到制造、測試中。 王浩每天都要看大量的報告,還有一些很重要的實驗數據,后來干脆決定跑一趟實驗基地,現場去看看工程項目進展。 于此同時。 國際上發生了一個大事件。 阿邁瑞肯著名的能源公司倍因宣布成功制造出了超導電池,新的超導電池重量只有七噸,可以支持大功率輸出,并安裝在飛行器上使用。 一些媒體做報道,并分析指出,“這也就意味著‘阿邁瑞肯式飛碟計劃’已經提上日程?!?/br> “阿邁瑞肯擁有橫向反重力技術,差的就只是能源,而倍因公司的成果很及時,他們就可以訂購倍因超導電池,來制造出屬于阿邁瑞肯的反重力飛行器(飛碟)?!?/br> 這個消息足夠勁爆。 之前就只有種花家制造出了反重力飛行器,其他國家的技術則嚴重受限,限制最大的地方就是能源動力。 也就是,超導電池。 現在倍因公司成功制造出來,也就代表他們很快就可以開啟‘阿邁瑞肯式飛碟建造項目’。 這時候,少不了一些政-客參與。 他們呼吁說,“我們要快速確立飛碟項目,知道出比種花家更好的飛行器?!?/br> “速度,是很關鍵的?!?/br> “種花家花費了一年多時間,就制造出了空艦飛行器,我們的速度要比他們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