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656節
論證會議的規模還是很大的,想要完全做到保密是不可能的,但多數知道消息的人也只認為是學術交流會,而不是真正的開啟項目。 這種學術交流會議并不是唯一。 國內來說,就舉辦過好幾次類似的會議,只不過規模更小一些,目的就是讓相關領域的學者進行交流。 其他國家也一樣。 比如,徳國。 他們就曾經舉辦過大型的核聚變研究會議,會議還擬定論證制造大型的托卡馬克裝置。 一大堆學者聚在一起,就研究可能碰到的問題進行論證,他們還進行了粗略的計算,結果發現需要的經費太過龐大。 最終,還是放棄了。 這主要是因為實現的可行性很低,就不可能找到資金來源。 國際更關注另外一件事,湮滅科技公司發布了新的公告,確定‘2號機’的改造即將結束,他們會重新為一階鐵材料定價,并公開接受相關的訂單。 一階鐵材料的定價以及售賣才是最重要的。 在持續暫停售賣幾個月以后,好多的機構都已經沒有研究材料,他們的研究自然只能暫停。 現在終于能買到一階鐵材料,也讓很多的機構期待,他們也隨時關注湮滅科技公司的動向,希望第一時間制造消息。 很快。 湮滅科技公司發布了新的公告,確定生產純度超過95%的一階鐵材料,定價則為每噸80萬美元。 這個消息頓時引起國際輿論沸騰。 之前的一階鐵價格非常昂貴,每千克大概在80到100萬美元,現在則是降低了1000倍,降幅實在是太驚人了。 “降低1000倍??!” “看來一階鐵的制造技術,確實有了重大突破……” “湮滅科技公司直接生產純度超過95%的一階鐵,生產效率還這么高?省去了提取過程,一天還能制造幾十噸?” “肯定有幾十噸,否則不會這么便宜……” “……” 湮滅科技公司對一階鐵的定價,不是一過腦子就拍板決心的,而是根據一階鐵市場需求規模計算得出的數字。 現在的一階鐵材料,主要是被用作研發使用。 根據過去一年的售賣情況來看,一階鐵材料的市場規模大概在兩百億美元左右。 湮滅科技公司是壟斷性材料企業,在實現極高利潤率的前提下,他們的目標是做大市場規模,才能夠實現更高的利潤。 現階段他們的主要客戶,包括各大金屬研究機構、大型鋼鐵公司、超導材料公司以及其他和材料有關的機構。 這些大型機構的數量是有限的,所能投入用于購買升階材料的經費也是有限的,只有做大了市場才能夠獲得更多的利潤。 磁化鋰材料也一樣。 現在磁化鋰材料的市場規模也只剛超過百億美元,主要是因為磁化鋰材料的售價高昂,添加磁化鋰材料的鋰電池,成本自然會大幅度上漲,以此制造的產品就非常昂貴。 如果想要做大市場,就必須降低價格,讓普通人也能買得起高端鋰電池產品。 比如,續航超過1200公里的電動汽車。 降低價格,目的就是做大市場。 當普通人都能用的起‘升階材料產品’,市場規模自然就會變得非常龐大,就會帶來更加龐大的利潤。 當然暫時是不可能的。 這主要是因為生產制造能力有限,2號機專門用于生產一階鐵材料,暫時每天能生產110噸左右。 湮滅科技公司正在制造3號機、4號機,并不斷對于制造流程進行改進,目的是實現全自動化流程,以便大大提升一階鐵材料的產能。 雖然市場規模是有限的,但因為超高的利潤率,湮滅科技公司依舊像是個‘印鈔機’,預估未來一年的利潤超過200億美元。 這個利潤是非常驚人的。 對比來說,世界上最賺錢的公司,阿邁瑞肯的水果公司,去年的利潤也不到300億美元。 湮滅科技公司的公告還說明,公司正在不斷的改進制造流程,以期能夠繼續擴大產能。 如果再繼續擴大產能,一階鐵材料的售價就會繼續降低。 這是必然的。 但還是有大量的機構訂購材料,他們可不會等待更便宜的材料,因為市場競爭上來說,時間就是金錢。 那些國際大型的鋼鐵公司,必須要率先拿出高端的產品,才能夠提前搶占市場,否則同領域可能連競爭的資格都沒有。 大型鋼鐵公司,也是湮滅科技公司的主要客戶之一。 相比來說,科研機構的訂購規模就要差很多,即便是阿邁瑞肯的格魯姆湖計劃項目,訂購的一階鐵材料也很有限。 科研機構是純投入型的機構,研發經費自然非常有限。 格魯姆湖計劃總經費550億美元,聽起來確實非常的龐大,但他們做的是多方面的研究,有諸多的機構和團隊參與,能用來購買升階材料的經費自然是有限的。 他們的第一筆訂單規模,只有三億美元左右。 伽莫夫-沙普利認為對于現階段的研究,三億美元,近400噸的一階鐵材料也已經足夠了。 在確定下個月能夠拿到第一批材料后,沙普利的心情也非常的激動,他感覺自己是從地獄來到了天堂。 本來研究已經被認為不可行,而現在又有了更多的材料支持,各項研究自然能夠繼續下去。 沙普利發誓要必須要打上一場翻身仗。 他積極的投入到工作中,召集了很多專家學者,開始準備進行材料的反重力特性實驗。 這是最重要的實驗。 現在他們的研究有兩個主要內容,一個就是合作機構和團隊研究一階鐵的超導材料,另一個就是對一階鐵的超導材料進行反重力特性測試。 “我們將通過反重力特性測試實驗,發現適合用于制造強湮滅力場的一階鐵材料?!?/br> “到時,研究就會取得重大突破!” “升階材料制造強湮滅力場,是非常重要的方向,我們會以此趕超王浩團隊,并掌握最高端的強湮滅力場技術……” 這是沙普利和一號決策人說的話。 一號決策人鼓勵沙普利繼續努力,一定要帶領格魯姆湖計劃走向成功,同時,也給他規定了時間—— 半年。 “我希望能在六個月內看到成果?!?/br> “不需要趕超王浩團隊,但一定要制造出足夠強度的湮滅力場……” “這樣一來,我們就能繼續支持研究!” 一號決策人的壓力也很大。 格魯姆湖計劃是他發起并支持的科研計劃,若是計劃最終確定失敗,肯定是作為一號決策人工作的敗筆。 那可能會成為巨大的污點。 不過一號決策人也開始思考起了失敗,他覺得不能把籌碼都壓在格羅姆湖計劃上,也應該找一找其他的方向。 比如,國際湮滅理論組織。 阿邁瑞肯已經實際退出了國際湮滅理論組織,但在名義上,他們并沒有完全退出。 如果格魯姆湖計劃計劃失敗,他們就必須提前‘重返’國際湮滅理論組織。 只是,現階段談‘重返’并不現實。 格魯姆湖計劃并沒有讓其他國家參與,相關的研究成果也不會對其他國家共享,其他國家自然那不可能讓阿邁瑞肯重返組織。 “希望伽莫夫能行吧……” “看他很有信心,應該沒問題?!币惶枦Q策人長嘆了口氣,也只能暫時把希望放在格魯姆湖計劃上。 …… 與此同時。 王浩已經來到了f射線實驗基地。 實驗基地內一片忙碌。 廖建國拿著一塊銀色的金屬材料介紹著,“這是東工精密制造出的顆粒性材料,我們已經做過詳細的檢測,內部的顆粒材料,最大的達到160微米,最小的則在39微米左右?!?/br> “顆粒的偏差有些大,但方向和形態是一致的,而且連接非常的緊密?!?/br> 他說著問道,“王院士,顆粒大小不一致沒有影響吧?” “理論上不會有影響?!蓖鹾频?,“只要方向一致就可以了。顆粒的方向一致,激發的反重力場方向就會一致,反重力場是能夠連接在一起的?!?/br> 廖建國了然的點頭,“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新設備已經安裝的差不多了,大概明天就可以進行實驗?!?/br> “今天晚上會做詳細的檢測?!?/br> “希望能有進展……” 廖建國和王浩都非常的期待。 他們已經做過以毫米級顆粒性材料為基礎的反重力實驗,顆粒尺寸在2毫米左右,所制造出來的反重力場強度為18.3%。 這個強度已經可以用于制造f射線發生裝置。 現在顆粒的大小平均降低了二十倍以上,所能制造出來的反重力場強度就可以期待了。 第二天,實驗正式開始。 每一個參與實驗的人都非常的期待,因為材料的布局已經完成,實驗就只是系統性的開啟設備而已。 簡單來說,通電、檢測。 王浩、廖建國一起站在數據間,仔細盯著電腦上不斷跳轉的數字—— “0.001%、0.023%、0.913%……” “2.009%、3.511%……” “4.314%、6.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