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649節
現在一些研究湮滅技術的學者,已經提出用完善螺旋磁場擠壓的方式來提升湮滅力場的強度。 這也是國際湮滅理論組織的主方向。 他們能夠想到螺旋磁場并不奇怪,主要因為技術難度很低,已經知道磁場能夠排斥干涉強湮滅力場,進一步自然會想到螺旋磁場。 訪問團隊的學者們,顯然對于疊加力場設備非常感興趣。 雖然設備底層主核心是封閉的,但他們還是圍著設備不斷的看,也不斷地感嘆著,“果然是高端設備??!” “這個設備比我們要先進兩代……” “真可惜,不能看到實驗,我想看看設備開啟是什么樣子的?!?/br> “外面是封閉的,內部也看不到……” “一定要記下來,也許對我們的研究很有幫助?!?/br> “……” 當訪問團隊的成員們不斷討論的時候,王浩則是在和尤拉伊-諾沃提尼交流湮滅力場相關的技術問題。 交流,自然不是單向的。 國際湮滅理論組織的技術落后,但他們的研究也是有可取之處的,他們使用的兩種高壓混合材料都各有特色。 有一種是高壓常溫實現制造反重力場。 另一種混合材料需要的壓力環境要低一些,底層材料環境制造相對就容易的多。 此外,他們在強湮滅力場方向的研究上有很多可學習的地方。 一些底層實驗的設計上,他們都可以說是精細到了極致,王浩聽諾沃提尼說起的時候,都不由跟著頻頻點頭。 實際上,他們設計實驗更精細也是有原因的。 主要是…… 技術提升太慢! 每一次制造新設備都要等很多個月,想要對設備進行更新,會是個非常龐大的工程。 這種情況下,他們自然會研究如何精細化設計實驗,以便讓實驗結果更加的精準,也能夠從結果中找到方向。 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就不一樣了。 他們在研究的過程中,湮滅力場發生技術是不斷提升的,既然能夠直接提升湮滅力場的強度,自然就不會在乎一些實驗是否精細。 這就像是兩家人過日子。 一家人收入是有限的,過日子就要精打細算,各種領域上節約開支。 另外一家人收入不斷增長,開支上自然就會大手大腳,有些地方多花錢也不在意,花點時間賺回來就好了。 但是現階段來說,湮滅力場技術很難再提升,也就是收入不會再繼續增長,‘精打細算’方面,也就能學習一下了。 諾沃提尼的收獲比王浩大的多。 雖然王浩很注意不要透露高端技術,但說的一些疊加力場相關的內容,還有一些技術原理方面,也讓諾沃提尼感覺不枉此行。 在參觀完疊加力場設備后,王浩繼續和諾沃提尼談著技術問題,他們的話題已經從湮滅力場技術變成了湮滅科技。 兩者是不同的。 湮滅力場技術,廣義上包括反重力技術、橫向反重力技術、強湮滅力場技術等等,而狹義上指的就是強湮滅力場發生技術。 湮滅科技,則是基于各項湮滅力場技術發展的科技。 升階材料也是其中之一。 當他們談到這個話題的時候,兩個領隊官員也走過來旁聽,王浩則是說道,“湮滅科技才剛剛出現,可研究的方向非常多,潛力非常大?!?/br> “談到湮滅科技,或許很多人會想到升階材料,實際上,湮滅科技的研究不能局限在材料上,即便不能制造一階鐵或是其他升階材料,只是磁化材料也有很高的研究價值?!?/br> “我們合作的很多材料機構、公司,一直在研究利用磁化材料去制造新的合金,或是把材料的磁化過程,加入到材料制造過程?!?/br> “這方面的研究非常少,大概也因為,湮滅力場發生技術的門檻太高,有資格參與的團隊太少……” 諾沃提尼也有同樣的感嘆。 國際上做湮滅力場研究的就只有三個團隊,分別是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國際湮滅理論組織以及格魯姆湖計劃團隊。 他們之間互相保密。 在強湮滅力場的科技運用方向上,他們想找個其他參照都不可能,唯一能參照的還是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王浩團隊的技術已經運用到生產升階材料,并成立了湮滅科技公司。 所以他們也就追求不斷地提升湮滅力場強度,而不是運用當前的湮滅力場去做什么其他研究。 “另一家呢?” 諾沃提尼忽然想到了格魯姆湖計劃,不由問道,“王浩教授,我想問你一個問題,當然,你也可以不回答?!?/br> “你說?!?/br> 王浩點頭。 “你怎么看待格魯姆湖計劃的研究方向?”諾沃提尼猶豫了一下,還是說了出來。 這個問題是個焦點。 在伽莫夫-沙普利的帶領下,格魯姆湖計劃的方向是利用升階材料來研究湮滅力場技術。 即便是在阿邁瑞肯,也有很多學者進行爭論。 有些學者支持升階材料方向,有些學者則認為伽莫夫-沙普利選錯了路,并認為,“伽莫夫根本不懂湮滅力場技術,他不知道升階材料的方向對不對,就只是選了個方向,并說服了官員,僅此而已?!?/br> “他選擇這個方向,是因為能掌控550億美元的龐大項目……” “如果換個方向,他一定不會是負責人?!?/br> “……” 王浩聽到問話沉默了一下,好半天才評價了一句,“我只能說,他們的研究很有價值?!?/br> “這是什么意思?” 好幾個人都在圍著王浩,也包括團隊唯一的隨行記者,他們希望能得到更多的解釋,只可惜王浩只點評一句就不再多說了。 他說也是心里話。 升階材料方向的研究當然有價值,他們擁有的f射線發生技術,就是以一階鐵基超導材料為基礎的。 只不過…… 這個方向和提升湮滅力場技術毫無關系。 如果伽莫夫-沙普利繼續堅持以升階材料為基礎研究湮滅力場技術,花費再多的時間和精力也只是讓失敗來的更早一些而已。 …… 王浩和諾沃提尼談了湮滅科技,并強調說強湮滅力場本身的科技運用也很重要。 諾沃提尼當時的體會不深。 兩個領隊官員私下談論時,甚至認為王浩可能是‘不懷好意’,把他們往錯誤的研究方向帶。 當他們走在返程的路上時,想法就有了一百八十度大轉變。 飛機上。 有個隨隊來的博士驚呼一聲,“看看!新消息!湮滅科技公司,他們確定擁有了大批量生產一階鐵的技術!” “大批量?” “多大?” “仔細說說……” 好多人也去看了新聞。 那是湮滅科技公司的對外公告,他們確定會在兩個月內更新好設備,并實現一階鐵的大批量生產,“我們正在進行設備改造升級?!?/br> “在兩個月內,改造升級會完成,屆時我們將會擁有生產純度最低超過90的一階鐵,每天的產量預計過百噸?!?/br> “同時,我們也會繼續更新設備,爭取能夠實現全自動化生產,來大大提升一階鐵產量……” 這一條公告內容實在太驚人了。 之前一階鐵的售賣是以‘千克’為單位,湮滅科技公司生產的也只是初始的磁化鐵材料,還需要其他機構、公司去提純,才能得到純度高的一階鐵。 現在則是直接生產純度超過90的一階鐵,而且是大批量的生產,單位都是以‘噸’來計算,還確定未來會繼續提升。 其中透露出的信息可就不一般了。 諾沃提尼的訪問團隊馬上反應過來,磁化鐵材料含有的一階鐵就只有百分之2多一點。 湮滅科技公司直接生產高純度一階鐵,顯然不是后續再進行提純,而是在制造過程中采用了某種新技術。 “這就是湮滅科技??!” “湮滅力場,直接應用到材料制造,而不只是單純制造磁化材料。王浩教授說的是對的?!?/br> “他們一直在做研究?!?/br> “而我們,之前甚至連想都沒有想過……” 領隊官員深吸了一口氣,問向諾沃提尼說道,“尤拉伊,每天生產百噸高純度一階鐵意味著什么?” “你當然知道?!?/br> 諾沃提尼覺得領隊官員是明知故問,他聳了聳肩還是道,“意味著……我們已經進入升階材料的時代!” 第四百三十八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顆粒性材料取得巨大突破! 湮滅科技公司發布的信息引起了國際震動。 原來一階鐵的生產是以‘千克’為單位,是因為磁化鐵材料中一階鐵的含量低,后續還有更復雜的提取過程,一階鐵的產量自然很低,就只能供給各個科研機構使用。 現在則是跳過‘提取’過程,直接生產高純度的一階鐵,產量則以‘噸’來計算。 湮滅科技公司發布的信息很明確,他們確定每天生產高純度一階鐵超過百噸,還說明‘暫時沒有完成自動化流程,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換句話說,未來一階鐵的產量只會更高,達到‘千噸’、‘萬噸’也是可以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