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647節
阿邁瑞肯軍方特別召開了會議,邀請了好多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他們能肯定的一點是,新型隱形技術就是利用橫向反重力激發出的強湮滅力場。 “這是毋庸置疑的?!?/br> “問題就在于,他們是怎么做到的?” “是和材料有關,還只是單純的利用某種手段激發?我們現在掌握的信息太少了?!?/br> 好多學者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伽莫夫-沙普利是格魯姆湖計劃的負責人,他也受邀參加了會議,還特別上臺進行了發言,他說道,“我認為,新型隱形技術很可能和升級材料有關?!?/br> “他們可能是利用了一種全新的升階超導材料,制造出橫向反重力場再激發出強湮滅力場?!?/br> “升階材料有其特殊性,可以輕易的激發湮滅力場……” “……” 沙普利認真說起來自己的想法。 他的判斷依據有兩個,一個是升級材料的特殊性,另一個就是技術出現的時間。 “一階碳可能是關鍵?!?/br> “他們利用一階碳制造出了新型材料,制造出了新的空艦飛行器,然后激發出強湮滅力場……” 這個論調獲得了一些支持。 當然也少不了一些學者對此嗤之以鼻,不談理論之類的東西,只是說時間就有點對不上。 一階碳才發現多長時間? 首先是利用一級碳制造出了新型的超導材料,再利用新型超導材料激發出橫向反重力場。 然后,再制造出空艦飛行器? 其中每一項都可以說是巨大的技術突破,如此短的時間,根本不可能完成這么多的研究。 不過有一些學者則認為,沙普利的說法有一定道理,“也許不完全是新型材料,他們只是在一些原本的材料中使用了一階碳?!?/br> “升階材料是全新的,什么都有可能……” 沙普利獲得了一些支持。 另外,還有一個論調也獲得了支持,核磁專家湯姆斯-里佩羅認為,新型隱形技術可能和磁場干預有關。 “我參與過國際湮滅理論組織的研究?!?/br> “當時我們利用強磁場,來進行場力排異的研究,發現強磁場能夠干預到強湮滅力場?!?/br> “所以我們認為,利用某種方法,可以實現單獨依靠磁場來達到聚集強湮滅力場的效果……” 湯姆斯-里佩羅的說法受到了重視,因為他所說的內容有一定的實驗依據,進行實驗相對也比較簡單。 這項研究就被相關機構采納了。 實際上,沙普利的說法支持度更高,但他說的是和一階碳有關,而他們根本拿不到一階碳,也就根本無法做研究。 在空艦-2新型隱形技術曝光以后,好多機構對于超導科技、湮滅科技的重視程度直接上升了一個檔次,已經達到了國際戰略的級別。 不管是湮滅科技、超導科技,都要加大力度進行研發。 阿邁瑞肯相關部門也加大了對超導電池的研發力度,爭取能夠在更短的時間掌握這項高端技術。 有了橫向反重力技術、激發強湮滅力場技術,還要再加上超導電池技術,才能夠制造出空艦-2級別的飛行器。 會后。 伽莫夫-沙普利一個人走了出來,背影顯得有些孤單落寞。 他在會上的發言得到了一些學者的支持,但并不能夠對他的處境產生什么影響。 現在格魯姆湖計劃的大部分研究已經暫停了。 他們沒有充足的經費去購買升級材料,連一階鐵的購買都受到了限制,就只能購買磁化鋰材料去研究。 利用磁化鋰材料提取一階鋰,耗費的成本就更高了,而研究也很難取得什么突破。 這就讓研究計劃顯得很尷尬。 伽莫夫-沙普利也不知該何去何從,他只能等待著上級部門協調,或者再看看能否有什么改變。 …… 另一個從事強湮滅力場研究的機構,國際湮滅理論組織,處境相對就要好太多了。 他們的研究方向非常明確,并不需要使用升階材料,只是依靠原本的高壓混合材料技術繼續做下一步研究。 研究進展一切順利。 他們已經確定在年底之前,能夠拿到所有訂制的設備,到時候,就能制造出強度更高的湮滅力場。 當格魯姆湖計劃受阻,好多人重新關注到了‘一直低調’的國際湮滅理論組織。 比爾-布萊恩、尤拉伊-諾沃提尼頓時成為了焦點。 比爾-布萊恩是國際湮滅理論組織的負責人,尤拉伊-諾沃提尼則是核心研究員,組織內的第一學術大佬。 好多媒體記者都希望能采訪到尤拉伊-諾沃提尼,他們針對的就是空艦-2的新型隱形技術。 尤拉伊-諾沃提尼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新技術就是強湮滅力場。他們很可能是用了磁場約束的方式制造出了力場?!?/br> “不過這是我個人的看法,我們并沒有在這方面有研究?!?/br> “橫向反重力場是另外的領域?!?/br> “種花家擁有最高端的湮滅科技和超導科技,他們能研究出什么新東西都不奇怪?!?/br> “實際上,我們一直試圖和種花家進行湮滅技術領域的合作,最近也有了一定的進展……” 尤拉伊-諾沃提尼一直傾向于和王浩團隊進行合作,他希望能夠和王浩本人進行演滅技術上的交流。 國際湮滅理論組織也是如此。 他們希望能否掌握更高端技術的團隊進行合作,而不是進行對抗,或者自己去悶頭研究。 那樣做的后果很可能是技術嚴重落后。 歐洲的一些國家也有同樣的想法,他們和阿邁瑞肯可不是一條心,他們有著自己的想法和利益。 有幾個國家的官員就來到了種花家。 他們希望能和種花家進行一些合作,而空艦-2的新型隱形技術曝光以后,計劃來種花家的官員就更多了。 最終雙方達成了某種共識。 作為國際湮滅理論組織的代表,尤拉伊-諾沃提尼確定來種花家進行學術上的訪問和交流。 這也是綜合考慮的決定。 想要有發展,不是有高端湮滅科技就行的,好多方面的技術都要齊頭并進,另外,想要發展經濟也必須要開拓市場,和更多的國家機構進行合作。 在湮滅科技領域,種花家走到了最前面,可以說是‘獨行者’。 ‘獨行者’能夠帶來很多的好處,但前提是把技術轉化為實際的經濟利益,而不是自己默默做研究。 利用湮滅科技取得更大的經濟利益,再用經濟利益做研發、大規模的制造設備,增強經濟以及軍事實力。 這樣才能形成一個正循環。 …… 轉眼間。 一個月時間過去了。 空艦-2的新型隱形技術已經被討論了很久,輿論上的熱度漸漸散去,大家都已經接受空艦-2成為最高端飛行器、戰略級別的武器的事實。 王浩的研究也進展順利。 微米級顆粒性材料制造技術,已經有了完善的理論和一部分實驗基礎,技術理論整體上就是,特定高壓、高磁、高熱環境下,把指定超導金屬材料溶液,放置在一種高溫金屬超導溶液內。 然后快速攪拌。 在充足的攪拌以后,指定超導金屬材料就會形成一個個的微小顆粒。 導電狀態半拓撲結構的影響下,微小顆粒自然而然會具有半拓撲結構的形態,外層則被另一種高溫金屬超導材料包裹。 在冷卻、凝固以后,就可以利用某種篩選技術,以顆粒大小進行篩分,再用來制造微米級顆粒性材料。 等確定了技術方案以后,王浩就決定開始研究制造。 一些方案中的步驟已經有了實驗基礎,制造技術則是由東工精密聯合航空材料院一起進行。 其他機構則會參與其他的研究。 比如,夏國斌的納微實驗室,正在研究針對顆粒性材料的篩選技術,就和微球篩選技術很類似。 篩選技術是先期研究。 現在微米級顆粒性材料也只有技術理論,真正研究制造技術肯定會碰到不少的問題,也不知道制造后是什么樣的尺寸。 如果是10微米以上的顆粒,篩選相對就會比較簡單。 顆粒再小一些,篩選就不那么精準了。 王浩的工作還是非常忙碌的,他確定了材料技術方案以后,就直接去了首都見到了徐老師。 之前徐老師參與很多和歐洲方面的交流工作。 歐洲方面拿出一定的利益,并希望能在湮滅技術方向上,和種花家達成一定的交流合作。 這件事已經確定下來。 徐老師見到王浩就說起了這件事,“王浩,你對于湮滅技術的交流不抵觸,對吧?” “對?!?/br> 之前王浩對此也發表過意見,他的看法就是‘沒有意見’,和歐洲那邊進行技術交流可以,不進行技術交流也沒關系。 “為什么?”徐老師問道。 王浩反問道,“你們是擔心技術泄露?” “當然?!?/br> 徐老師狠狠地用力點頭,“我們掌握了最高端的技術。如果其他國家知道了技術方向,是不是有可能對我們形成威脅?未來會不會趕超?這些都很重要?!?/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