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595節
另外,也可以通過復雜計算,求解得出雙元素組合的超導轉變溫度。 再深入,三元素、四元素,就會以超越指數級難度提升,想要求解就非常非常復雜了。 這個基礎公式也讓超導半拓撲理論,快速被國際物理界所認可,成為了研究超導超導最重要的理論基礎。 但是,一階鐵、一階鋰的出現,卻讓超導半拓撲理論出現了不適用問題。 比如,一階鐵元素和常規鐵元素具有相同的質子、種子、電子等特性,帶入相同的數據求解得出的臨界溫度數值自然是完全相同的。 比爾卡爾分析說道,“這大概是元素電子遷躍形成穩定性態,和常規湮滅力環境的元素存在不同?!?/br> “電子和原子核之間的關系強度不同?!?/br> 超導半拓撲理論和湮滅理論的領域不同,王浩找了另外一個團隊,成員包括比爾卡爾、林伯涵、張鶴、丁志強以及羅大勇。 其中比爾卡爾、林伯涵以及羅大勇,全都參與了超導半拓撲理論的研究。 丁志強主方向也是代數幾何。 張鶴在從事超導元素的理論計算組工作中表現突出,他依舊擔任計算組的小組組長,身上也掛上個副主任職位,成為了計算組的二號人物。 現在他們希望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把一階元素納入到超導半拓撲理論中。 幾個人紛紛發表看法,“我覺得可以根據超導檢測的實驗結果,在幾個常數上進行修正?!?/br> “這不可能?,F在只有一階鐵和一階鋰,實驗少,數據也少?!?/br> “有沒有一種可能?把一階鐵聯系現有的元素,進行數據上的轉變?”丁志強提出了個奇異的觀點。 這個觀點聽起來有些匪夷所思。 其他人仔細思考了一下,發現確實有一定的道理,若是能找到和一階鐵超導性態類似的元素,又或者是根據其性態,轉化為具體的數據,就可以代入到超導半拓撲理論中。 最后王浩還是搖了搖頭,“差異太大了?!?/br> “和一階鐵超導轉變溫度最接近的是汞,但是兩者其他特性數據上,根本不存在任何關系?!?/br> “即便只是做數據上的轉變,變量實在太多,也根本是不可能的?!?/br> “……” 研究暫時找不到方向。 王浩也讓其他人有時間想一下,他則是繼續研究一階鐵和一階鋰的超導特性關系。 在一階元素的超導特性問題上,超導材料實驗室早就開始研究了。 他們已經測定了一階鐵和一階鋰的超導轉變溫度,還測定了幾種一階鐵所制造的鐵基超導材料的轉變溫度。 其中兩個鐵基超導材料,轉變溫度數據非常怪異,它們的轉變溫度不僅僅沒有提高,反而降低了不少。 這就是問題所在。 一階鐵元素的轉變溫度有很大提升,再加上最初測定的兩種鐵基超導材料,轉變溫度都有所提升,就讓很多人有個固定的印象——只要把鐵換成一階鐵,材料的轉變溫度就會上升。 結果,他們發現了下降的情況。 王浩也讓研究組重點關注這兩種材料,還讓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測定兩種鐵基超導材料的反重力特性。 他就干脆去了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 等到了實驗組前的時候,就看到何毅正巧走出來,揮手大聲喊道,“王院士,你來的正好!” 王浩迎面走了過去。 何毅跟著他一起進門,說道,“我們剛完成了其中一種材料的測定,結果有些特殊,我正要去和你說?!?/br> 王浩頓時來了興趣,“說說?!?/br> “這種超導材料常規轉變溫度是73k,換成一階鐵,轉變溫度只有65k?!?/br> “以前我們也做過反重力測試,場力強度最高只有0.96(4%),但是,在139k附近的時候,實驗就發現到了反重力現象,到了100k才確定下來,并測定數值為0.2%?!?/br> “我們還以為有了重大發現,結果到71k,數值也值提升到了0.3%?!?/br> 何毅有些遺憾,“64k,超導性態下,也只有0.4%,實在是太低太低了……” 他說著話音一個轉變,笑道,“雖然沒能發現那種超級材料,但這也是個很重要的發現吧?” 王浩仔細琢磨著,“轉變溫度只有65k,卻在100k以上就能發現反重力現象……” 他苦笑一聲,“研究超導半拓撲理論對一階鐵的適用性,就已經夠亂了,到現在都沒有頭緒,你這個發現,讓研究變得復雜了?!?/br> “一片亂麻??!” “原來的理論都被推翻了,原來的實驗結果完全失去了意義……” “唉~” 他嘆了口氣,仔細思索著嘟囔道,“不過,實驗結果混亂……可能也是重大進展??!” 第四百零四章 湮滅力場新技術,格魯姆湖計劃受阻 “混亂,也是重大進展?” 何毅有點不明白王浩的意思,“現在的實驗結果,說明一階鐵元素的超導特性,不符合半拓撲理論?!?/br> “材料的反重力特性暫時也找不到規律。這也是進展?” “當然?!?/br> 王浩笑道,“如果新發現符合規律,那就不是新發現,也不會重要。正因為不符合規律,才重要?!?/br> “混亂,很不錯的結果?!?/br> “你想想,如果我們能在混亂中找到一點兒規律,到時候,會不會有重大意義?” “可能吧……” 何毅思考著說了一句,忽然有些不太好的預感。 他抬頭看向王浩。 王浩馬上點頭道,“繼續實驗。要驗證其他一階鐵材料的反重力特性,我們需要更多的實驗數據?!?/br> 何毅頓時苦笑一聲。 有關一階鐵材料的反重力特性驗證早已經開始了。 在能夠批量制造一階鐵以后,超導材料實驗室是被重點照顧的機構,馬上就收到大量一階鐵材料,而后就制造出各種鐵基超導材料。 現在所使用的材料也是其中之一,制造出來專門為了做反重力特性驗證。 這種材料做反重力的驗證相對簡單,因為排除一階鐵外所對應的常規鐵基材料原本就是用于制造反重力場,還持續使用了半年以上。 做相關的驗證實驗,設備的底層設計標準化就可以。 即便如此,驗證工作還是很復雜。 復雜主要體現在牽扯的事務而不是技術,需要找超導材料實驗室制造材料,協調合作工廠制造各部門配件。 整個過程等同于制造全新的設備。 等各部門、工廠配件制造并運送過來以后,還要安裝調試并不斷的做實驗進行驗證,因為一些檢測數據非常為微弱,就需要很復雜的分析才能得出結論。 等等。 這一套過程下來,負責人要花費大量的精力。 何毅的工作非常忙。 他是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的主任,是湮滅力場實驗組的負責人,過去一段時間里,因為湮滅力場實驗組被拆分,就有很多相關的工作要處理。 僅僅是人員相關的事務,就已經積攢很多了。 總之,何毅很忙。 再有個‘持續驗證材料反重力特性’的工作,他都感覺自己的身體都快要垮掉了。 他同樣知道,好多工作只能他來做。 比如,‘持續驗證材料反重力特性’的實驗,能做為負責人的就只有他和向乾生兩個人。 現在他能留在西海大學,是因為實驗組那邊有向乾生。 向乾生肩負起了湮滅力場實驗組大部分工作,根本不可能顧忌到這邊的材料反重力特性驗證。 王浩也知道何毅非常忙,就連參加諾貝爾頒獎儀式,都是特別抽出來的時間。 他說道,“實驗也不用太著急,你還是優先處理其他工作?!?/br> 何毅有些疑惑道,“王院士,驗證這個是針對一階鐵特性嗎?或者是,對理論研究工作有幫助?” “都有吧,但只有一方面?!?/br> 王浩仔細想了一下,說道,“其實我一直有個想法,希望能找出一種金屬材料來制造強湮滅力場?!?/br> “那不就是我們最開始……” 何毅說著愣住了。 他們的實驗一直使用的是高壓混合材料,而最開始使用的就是金屬材料,也就是研究超導反重力技術。 現在…… 何毅頓時驚訝的喊道,“你說的是,現在的強湮滅力場?” 王浩用力點頭,“對,準確的說是,直流強湮滅力場。如果能找到一種鐵基材料,可以稱作是‘鐵基直流強湮滅力場技術’?!?/br> 現在他們掌握的技術是,‘高壓混合直流強湮滅力技術’。 鐵基、高壓混合,指的是材料。 直流,電力方式。 原來以疊加力場方式制造強湮滅力場,則可以稱作是‘高壓混合交流強湮滅力技術’。 兩者的區別就在于電力方式。 “如果能找到一種特殊的金屬材料,就可以把高壓混合材料替換成金屬材料,到時候,強湮滅力場發生會更加簡單?!?/br> “而且,金屬材料承載的電流強度更大,場力強度也可能繼續提升?!?/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