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 第525節
其他包括計算組、王浩的研究,他都只是掛個名字,只能說參與了研究工作,至于貢獻有多大就很難說了。 很多影響力大的論文,學術界也只關心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其他作者都只是‘掛名’。 王浩的其他幾個學生,海倫和陳蒙檬的一篇《強湮滅力》,就能蓋過丁志強的所有成果。 一直到現在,《強湮滅力》論文依舊被認為是強湮滅力研究方向的理論基礎,還沒有其他的理論研究能夠超越覆蓋。 另一個學生,邱會安,他完成了《勒讓德猜想的證明》,也因此獲得了數學會頒發的鐘家慶數學獎。 那還是在讀研期間完成的。 邱會安也同樣有好幾篇其他類型的sci論文,數學方向的成果也是強于丁志強的。 總之,丁志強非常優秀,但和同門相比,也只能說是‘一般’。 但顯然,王浩非??春枚≈緩?。 他不只是讓丁志強幫忙起了一個開頭,而且還讓丁志強說明了一下自己對于高次質點函數研究的想法,給了他在眾多數學大佬們,前面展示自己的機會。 當輿論不斷發酵的時候,就出現了一些新的消息。 比如說,有人爆料說丁志強為什么‘受寵’,因為他在上大二的時候,就已經成為王浩的學生。 當時王浩才剛來到西海大學,只是有一些成果而已,遠遠談不上什么頂級學者。 這樣一個跟著王浩慢慢崛起的學生,哪個老師會不‘寵愛’呢? 當輿論發酵以后,自然也有一些負面的評論,比如說,丁志強沒什么水平,就只是因為王浩看重,才在一些論文上掛名而已。 當然也是正常的。 輿論就是這樣的,無論到什么時候,無論是針對任何人,總會有一些負面的評論。 學術界更關注的是,丁志強說出的研究想法,他們注意到了紅線標準對應的復平面,但絕大部分學者都和邱會安的判斷一致—— “高維函數方程,所對應的代數幾何方向,出現交線平面很正常?!?/br> “這個復平面,無法用單一的函數進行表達,是否值得研究也很難說……” “類似的復平面,出現在方程對應的圖形中,甚至連巧合都算不上,這個想法很幼稚?!?/br> “王浩就是培養一下學生而已,鼓勵他勇敢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絕大部分學者都沒在意。 但肯定還是有學者在意的,畢竟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 好多學者也做了針對性的研究,只是想有所發現是非常有難度的,但還是有一些學者做了深入的分析,并且發現紅線所對應的復平面,很可能是高次質點函數研究的關鍵。 比如,牛頓研究院的弗洛特-阿爾索斯。 弗洛特-阿爾索斯是非常優秀的年輕天才,他畢業于劍橋大學數學系,畢業后奔赴普林斯頓大學做訪問學者,只用了一年時間就被聘任為教授。 在普林斯頓大學工作兩年后,他返回了鷹國加入牛頓研究院。 這時候,他才只有三十歲。 現在弗洛特-阿爾索斯也只有三十二歲,他對于高次質點函數非常感興趣,自研究成果發布以來,就一直在做相關內容的研究。 從視頻中知道了丁志強的想法以后,他馬上聯系自己的研究,注意到紅線對應的復平面,甚至推導出幾個非常相似的方程。 在一一做出對比后,弗洛特-阿爾索斯得出個驚人的結論,“高次質點函數的所有質數點位,很可能都集中在這個復平面上!” “這絕對是個驚人的發現!” “那個叫丁志強的學生,還真是個天才,只不過他太蠢了,竟然公開說明自己的研究……” …… 西海大學,梅森數科學實驗室,主任辦公室。 王浩帶著丁志強、邱會安,一起快速完成了第一個難題,后來又花費了一個星期時間,解決了第二個難題。 他們證明了最小質數對節點函數,所有可能存在的質數點位,都處在紅線對應的復平面中。 第一個難題倒是解決的很順暢,甚至只花費了一個下午,王浩就全部完成了證明。 第二個難題則花費一個星期,過程中王浩和兩個學生不斷討論,單單是總結的證明過程,就寫滿了五十多張a4紙。 在完成第二個難題以后,王浩輕呼了一口氣,任務顯示的靈感值達到了‘93’,距離完成所有的證明已經不遠了。 丁志強、邱會安則都非常興奮。 他們不斷審視著自己的工作,再去一點點的審視證明過程,都忍不住端起咖啡杯慶祝了,“終于完成了!” “太好了!” 邱會安朝著丁志強豎起大拇指,“你的想法是正確的,那個復平面確實很重要,竟然包含著所有的質數點位,連黎曼猜想的非平凡零點,都被包含其中……” 他的語氣中帶有酸澀、尷尬,也少不了興奮,總之非常的復雜。 回顧一個星期之前,他還覺得是王浩在培養丁志強,根本不相信那個復平面有什么特殊性。 現在完成了相關的證明,邱會安自然會感覺很尷尬,好在他們是一起完成的研究,他全程參與其中,尷尬也就少了很多。 他的心情中,興奮占據主要地位。 這絕對是一個大成果! 只是可惜…… “時間太短了!” 邱會安有些遺憾的說道,“如果再推遲20年、30年,到時候,肯定會是王氏猜想研究的重大進展……” “是啊?!?/br> 丁志強也跟著嘆了口氣。 他們對于自己所做的工作非常了解,絕對是世界最頂級的數學研究,同時也知道,即便是成果發布出來,影響力也沒有想象中的大,只能說是‘高次質點函數研究的重大進展’。 僅此而已。 這主要是因為研究的難度并沒有被確認。 像是一些國際著名的數學問題,比如,孿生素數猜想,幾十年的研究都沒有成果,難度自然是公認的,有了相關的成果以后,就被認為是‘非常重大’,相關的學者也會變得非常有名,甚至直接被冠以‘頂級數學家’的名頭。 他們的工作相比一點都不差,但高次質點函數是剛出現的方向,難度就沒有被確認下來,想憑此獲得極大認可是很難的。 更何況,研究的主體人還是王浩,他們只是跟著做一些工作而已。 王浩聽了兩人的對話,倒是覺得很有意思,他自然能理解學生那種‘迫切拿到大成果’的心態,往前上幾年時間,他也會有同樣的心態。 他笑了笑,打斷說道,“你們也不要著急,我們的研究還沒有完成?!?/br> “沒完成?” “不是已經完成了嗎?” 丁志強和邱會安一起看過來。 王浩笑道,“這并不是最終成果,我們下一步的內容就很重要了?!?/br> 他們一起好奇的聽著。 王浩變得認真許多,“我們下一步,要聯系數字規律、質數的定義,并利用代數幾何方法、幾何學方法,論證起復平面兩側圖形回轉的必然性?!?/br> “——?” “……” 丁志強和邱會安聽著有些發蒙,他們愣愣的仔細思考好半天,才明白王浩的意思。 “王老師,您的意思是,代入質數能求出對應的質數點,和質數出現的規律存在某種相關性?” 丁志強思考著繼續道,“也就是,要證明最小質數對節點函數,代入任何質數都會求解得出對應的質數?” 邱會安跟著喊了一句,“王氏猜想第一問題?” 他繼續思考著說道,“如果完成了這個證明,再加上黎曼猜想的非平凡零點問題,被包含在復平面之中,換句話說……” 他和丁志強對視一眼,異口同聲的喊道,“黎曼猜想!” 孺子可教??! 王浩不由得滿意的點頭,只是通過一句話,就能分析出這么多東西,丁志強和邱會安的水平,確實已經相當不差了。 他解釋道,“雖然最終可以證明黎曼猜想,但也只是附帶的成果,我們最主要還是完成高次質點函數存在無窮質數點的證明?!?/br> “聯系質數的定義,就可以……” “實際上……” 王浩接下來說的內容,丁志強和邱會安都已經聽不到了。 他們實在太驚訝了! 無論如何,他們都沒有想到,研究特殊復平面會涉及到證明黎曼猜想,而且是…… 順帶證明? 兩人都是滿心的驚訝,同時也非常的期待,丁志強都迫不及待繼續研究了,他感覺自己還是第一次如此有動力做一項研究。 黎曼猜想啊…… 這個證明就只是加上個名字,都絕對是巨大的榮譽! 邱會安也有同樣的感受,但他卻有些笑不出來,表情顯得有些奇怪。 丁志強興奮之余,發現了邱會安的表情,頓時問道,“怎么,你好像不高興?我們馬上要證明黎曼猜想了!” “我很高興?!?/br> “是這樣?” “真的?!?/br> 邱會安滿是復雜的表情,被丁志強理解為‘興奮過度’。 實際上,邱會安的心情確實很復雜,他回想著自己之前的說辭,尤其是和卡切爾-比爾卡爾,非常確定的說‘不是證明黎曼猜想’,發現不知道出門以后,該怎么面對其他人了。 要知道…… 王浩老師最初是想邀請比爾卡爾一起做研究的,后來比爾卡爾來到梅森數實驗室,他說起‘只是丁志強的想法’,還百分百確定的說,他們不是做黎曼猜想的研究。 比爾卡爾很可能因此決定不參與。